个性飞扬让课堂更闪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9876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课改是好事,益师益生,利国利民,模式化教学是课改的重要成果。近十多年来,多个地区、多所名校推出各自的课堂教学模式。模式化教学的好处不一而足,主要体现在摒弃陈旧的以师为主的教学方法,改以生为主,先学后教,有的放矢。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程度高,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模式化课堂教学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惑和阻碍。由于教学模式这一“模”字的存在,不可避免地要被质疑和诟病。不可否认,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驾驭课堂的老师必须具有艺术家的灵巧心思。艺术应当允许百花齐放,各显神通。定下了某教学模式,就要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模式运用,作为模板推广。一个“模”字约束了多少匠心独运?一个“模”字限制了多少个性飞扬?一个“模”字扼杀了多少创造创新?具体来说,模式化教学在运用不好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课堂被模块割裂,教学成为走程序,课堂的整体性、统一性遭破坏。教学不是工厂生产,学生学习和老师引导点拨过程中不断有智慧碰撞的火花,不断有新情境、新问题,有时确需随机应变。而分步骤的模式化教学容易造成教学走过场,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不再被当作艺术品来雕琢,而是为了完成产品的生产。教师不是“师”,而成了“教书匠”。这儿的“匠”绝不是独具匠心的“匠”,而是木匠、泥瓦匠的“匠”,连个技术员都算不上。我有幸聆听俞映潮等大师讲示范课,发现越是大师,越不拘泥于形式,以师生愉悦地学习、互通、交融、共鸣为目标,而这种默契与灵犀才是课堂教学的最高追求。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难以充分体现,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风格难以充分展现。对于一些有经验、有思想、有个性的教师而言,模式化课堂限制了其能力的发挥,限制了其个性及风格对学生的感染。把课堂还给学生,这确实是对的,是好事,但教师独到的见解和个性化的风格缺少了展现的空间,也是一种损失。
  有些不能熟练驾驭课堂的教师将教学模式当作偷懒的借口,把学生探究变成自己不作为的遮羞布。课堂上大撒手,问题有放无收,学生的疑点和问题不了了之。教师成了旁观者,成了所谓的“导演”,甚至连导演都算不上,只是个“打酱油”的:几句旁白无关痛痒,归纳转承不得要领。可是这样严重的课堂失职行为在模式教学大旗下居然可以滥竽充数粉墨登场,何止是在愚弄学生,简直是在忽悠社会。
  (三)在没有很好组织的情况下,学生的个性化见解难以生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学生自主探究了,可是探究什么?有没有真探究?我在多次听课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奥秘”,即模式化教学太好造假了。很多学生在十五甚至二十分钟的探究过程中拿着导学案在发呆,或者嘴里嘟哝着早已课前辛苦做好的答案。课堂寂静无声也罢,热闹非凡也罢,所做的只是把习题完成,到时回答得流利简洁。在设定好的程序中和解答打印得一目了然的问题过程中,学生能有多少发现的惊喜、感悟的兴奋?能有多少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感受?据了解,某知名私立学校在推广运用导学案后,学生学习负担大大加重,即使是优秀学生,为了完成明天上课要用的导学案习题,夜里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请问,课改如果不能减轻而是加重学生负担,又有何意义呢?
  (四)对于文科而言,文学作品的文艺性和美感容易被模块“肢解”,有的时候,优秀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在模式化语文课堂上荡然无存。文学作品与其他教学内容不同,艺术熏陶需要声情并茂,美感传染需要一气呵成。比如在《沁园春·雪》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设计几个引导性问题让学生去探究,然后展示、质疑、归纳,那么作品中的磅礴气势如何展现?作者那气吞山河的胸怀和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如何引起共鸣?阅读学习优秀作品的过程原本是愉悦的、感动的、激动人心的,如果被分成几个模块、几道习题,实在是糟蹋了作品,愧对伟人或祖先。
  二
  质疑和诟病不止于上文,在此不再赘述。一直认为课改问题的存在不是在于课改,不是在于模式化教学,而主要在于教师本身。可以这样说,一个连用模式化教学都教不好的老师,用传统的教法情况会更糟糕。好在“五环”教学模式的创造者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在预设步骤和对“五环”内涵的阐释时作了相应的要求和补充。“五环”教学模式,是淮安市平桥中学独具特色、自主性和独创性的教学模式,它集合了其他几种教学模式的优点,独辟蹊径,因材而施,成功地解决了老教师理念落后、故步自封,新教师缺乏经验、无所适从的问题。在步骤上分情景导入、自主探究、展评析疑、归纳拓展、检测小结五步,结构合理,清楚明了,既继承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传授知识扎实稳固的优点,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是一种相对成熟、更加合理、更加实用的教学模式。五环教学模式,是以陶进先校长为核心的平中人探索、总结、实践、更新而获得的智慧成果,是一种十分适合于现时农村中学,必将在未来应用中大放异彩的新型教学模式。
  教师在“五环”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只要真正理解“五环”精神内核,注意灵活运用,不断更新和补充,就完全可以克服以上问题。
  (一)“五环”的五个步骤不是僵化的,而是灵活的。情景导入教师自主,可复习检测,创设情境,介绍背景,熟悉常识。自主探究环节可独立探究亦可合作探究,可以是学生合作也可以是师生合作。最关键的是自主探究与展评疑并不是分离的,而是有机的、自由的,可因教材需要而循环进行,所谓大循环中有小循环,这就给了教师以较大的自由去布局,去引导,能放则放,不能放就收,教师可以适时地展现自己驾驭课堂的特长、个性和风格。归纳拓展可自由延伸,只要拓展是在可控范围之内,是在教材所涉范围之内,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加深思考、放飞想象的关键步骤。检测小结则是秉承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练习要求限于本节课内容,题目有梯次,难度适中,题量恰当。这样布局时,教师有机会展现个性风格,学生也有足够的空间去思索、去想象、去寻找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悟。
  (二)“五环”的五个步骤不是割裂的,而是完整的。五环之所以命名为“五环”,而不是“五步”,就是因为五环教学中的五个步骤是环环相扣的,而不是割裂的、肢解的。这就要求教师将课堂当作一个整体来设计,在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环节之间的衔接、转承。这样课堂的完整性就能得以保持,课堂的艺术性也就可以一定程度地保持。
  (三)“五环”最重要的最需要认真设计的环节是自主探究。自主探究的设计需要凝聚教师较多的心血,否则这一节课不可能成功。设计探究的问题必须找准教材的切入点,而且要巧妙、恰当,能够体现教材的要求,引导学生去了解、感悟、发现、创新。问题不宜多,考虑在规定时间内大多数学生能否完成,还要由浅入深,符合学生探究教材的一般认知规律。可以说,自主探究问题的设计最能体现出教师独特的匠心,这是最可能引导学生作出个性化解读和感悟的关键。
  (四)“五环”要求把时间还给学生,但并不过于限制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有充足的自主探究和展评析疑的时间,老师在展评析疑和归纳拓展的环节中可以有一定的展现余地。五环要求尽量让学生去展示、去说,而限制教师的说,这是对的。课堂原本就应该是学生的,而不是老师的一言堂。但五环所限制的,是教师不必要的说、过多的说、可有可无的说,并不是不许教师说。教师不说则已,要说就要说个畅快淋漓,要说就要说个心花怒放。
  (五)教师在运用“五环”教学时要注意灵活、自主,还要注意不断学习与提高。“五环”实质是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教师不深入研读教材,不认真研讨教法和分析学情,这样的教学是开展不下去的,即使是做了个“五环”的样子,在行家面前只能是贻笑大方。相反,领会了“五环”的实质,运用就可以更加灵活,更加自如,也可以不断变化、更新和发展。“五环”应该是智慧的光环,而不是限制个性展现与发展的锁链。
  当今社会,将职业当作事业去做的毕生追求者能有多少?放眼教育战线,名利渐欲迷人眼,潜心哺育桃李者能有几人?如今,农村中学的生源师资不同往日,生存形势日趋严峻,“五环”,无疑是在贫瘠的土地上长出的艳丽花朵。“五环”的创造和实践者,是一群不甘于平庸的人。他们不把学生当成发财的工具,而是当成自己理应精心培育的君子兰。在别人声色犬马纵情享乐的时候,在平日里让人心力交瘁的应差和防范的间隙,他们抛开各种焦躁的苦闷,偷得浮生半日闲,认真思考如何改进课堂,如何更好地教书育人,给自己心爱的君子兰浇点水。衷心希望“五环”在教学实践中越用越新,越走越远,衷心祝愿天下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愉悦、充实。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课前的教学设计决定着课堂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作者从自己听课的感受和教学实践出发,给出了课的四种等级和对学生的直接影响,以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给教师的学习提高指明方向。  关键词: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优质课 思考    2011年9月26至9月28日我在临清实验中学参加了聊城市生物优质课评选活动,讲课内容是人民教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机机制。它作为人类行为动机之一,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那种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学习的行为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平时的做法,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紧扣生活的问题情境——“我”想完成的任务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
摘 要: 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研究逐步朝向对译者地位的研究上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再处于仆人地位,它逐渐成为翻译主体。目前国内研究译者主体性的文章很多,但是对法译本译者主体性现象进行研究的人不多。因此,作者以许渊冲的《唐诗三百首》的法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翻译大家许渊冲的译者主体性在唐诗文化意象翻译中的体现,以促进日后翻译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唐诗三百首》法译本
摘 要: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众多,极易产生心理障碍,历史教师要利用学科特色,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农村中学 历史教学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教育    近几年来,在农村尤其是偏远的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他们远离父母,极容易产生
摘 要: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理论。本文论述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并指出了其对当前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第二语言习得 外语教学 启示    一、第二语言习得的概念  第二语言习得指的是“在自然的或有指导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学习或无意识吸收掌握母语以外的一门语言的过程”(Ellis,1985)。具体来说,第二语言习得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日常交际的第二语言习得,即通过与说本族语者的
摘 要: 情感与情绪是人对客观现实态度的体验,也是心理健康标准的一个方面。体育运动不但可以转移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而且不良情绪可以得到及时的宣泄。体育锻炼促进人们的情感发展,培养人们良好的情感状态,增进人际间的情感交流,丰富人们的审美感受,同时,情感的发展又进而推动人们更好、更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心态 情绪 健康情感    “拥有一种积极进
摘 要: 文言文教学既要教给学生基本的文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作者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就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语感、激活课堂,进而促进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得到全面增强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初中文言文教学 增强阅读能力 五个方面    初中文言文教学现已基本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教师先介绍作者、文章出处、写作目的,然后朗读课文,接着
摘 要: 自从“情境教学”这个概念被提出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某些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只不过是“花架子”,或缺乏目的性,或缺乏启发性,或缺乏延续性。本文明确了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几点原则,并以作者常用的,以身边生活、社会实际、工业生产为背景而创设的问题情境为例,解析了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关键词: 有效问题情境 创设原则 身边生活 社会实际 工业生产    一
摘 要: 大学数学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能力提高所起到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学习的正确观念和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培养两个方面介绍了学习方法,对广大数学学习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大学数学课程 学习观念 心理培养 提高学习能力    大学数学课程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学好该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对有志于以后继续深造攻读学位的学生来讲,该课程是必考科目;其次,对于那些
高考改革的背景下,试题以考查能力为主,特别是增强了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勇于发表个人见解的能力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包括: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记忆能力、表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培养实际能力是为了切实掌握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尽快提高教学质量。  要培养这些实际能力,一方面要依靠教师的启发和诱导,另一方面要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