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考文言文阅读在卷面上占有相当的比例,对语文学科高考质量影响很大。本文针对苏教版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并结合教学实际和高考要求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针对性地强化文言文阅读教学训练,以帮助学生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苏教版 高三文言文 阅读教学 问题与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需要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难懂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诗文名篇。因此,高三语文中的文言文教学需要以文本教材为载体,坚持理论和实践融合原则,强化巩固和拓展训练,突出普遍练习和精讲提高有效结合,努力落实文言文教学的目标。然而,受高考的影响,教师忽略了文言文的人文功能,采取机械灌输的方式强行将文言文知识塞进学生头脑,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师也变得平庸和功利,这就导致高中文言文教学出现了许多值得诟病的误区,严重制约了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质量提升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增强。
一、苏教版高三文言文教学存在问题的科学分析
1.片面脱离课内文本,强化课外训练
高三师生面临高考压力,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地方很多,过分侧重文言文学习不现实也不必要,然而文言文是高考语文的重点,江苏高考正常为20分左右,所以又马虎不得。这就导致高三语文教师急功近利,采取揠苗助长式和最极端的办法,通过高强度训练和题海战术,枉顾学生学习实际,瞄准高考得分指标,强化得分技能,追求固定动作,不能将知识内化生成为课外阅读能力,忽视文本的教育作用,用单纯化的训练取代文本学习领会。
2.教师言传包办,忽视学生地位
高中文言文是传统的经典名篇,需要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感悟、领会、探究和提炼,进而形成阅读能力。然而,教师没有落实好主体地位,用自己的机械重复讲解代替和挤占了学生自主诵读理解感悟的时间,教师在关注自身教学水平好坏的同时失却去对学生的“阅读期待”。大部分老师没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去体验理解文意,而是将结果直接通过多媒体呈现给学生,而学生对于文中的重点词句的意思用法甚至译文没有机会去自己领会和感悟,往往是云山雾海一头雾水。教师用自己的的“言传包办”代替了学生的“体验认知”,最终学生没有机会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偏重方法讲解,弱化能力培养
高三语文面临高考,学生强化课文语段训练非常必要,也非常有利于学生语文迁移能力的提升。然后,教师在安排讲评时,往往重视题目的讲解和解题的技巧教学,而对于文本内在的意蕴没有重视,效果也就自然弱化了。当然,解题需要技巧,更需要综合实力。技巧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弥补知识能力的不足,但是没有深厚的知识和全面的能力,技巧就成了无本之木和空中楼阁,自然毫无现实价值。至于将解题技巧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技巧的奴隶,更是害人不浅的事情。
二、苏教版高三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对策研究
1.立足课内,夯实基础
高中语文教材的选编课文都是经典名篇,是学生古文知识体系建构的基础,更是形成文言文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江苏省高考文言文知识考查的要点中明确的内容都可以在课内文本中找到范例,因此立足课内夯实基础显得非常重要。比如,2011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卷考查句子翻译能力时,其中“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在翻译时需要搞清楚“淫”“勒”的意思,我们便可以从《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中的“淫”字和《魏公子列传》“勒兵,下令军中曰”句中“勒”字找出依据,进而推断出两个的大意,为正确完成句子翻译奠定基础。由此可以看出,高三文言文阅读教学需要立足课内延伸课外,我们可以分类整理知识要点,如文言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也可以整理常见实词在课文中的义项,继而引导学生在课外加以验证;也可以结合例文归纳文言虚词的具体用法;也可以参照高考卷进行人物传记和官职任免的资料搜集,以利于高考文言文的阅读解题。
2.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高三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需要强化解题思路和挖掘内涵的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训练。因此,教师需要更好地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还给学生,在文言文阅读解题的讲评时,大胆放手,勇于做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点拨者,要善于让学生自己解决疑难问题,使学生能够独立或者互动式完成文后题目的学习,这样就会真正实现“主导和主体有机融合”的教学要求。
3.重视文段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由于高考命题坚持独立性和原创性,学生按图索骥的可能性非常小。因此,我们需要用正确的心态面对考题,在平时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渗透解题的指导。第一,翻转阅读选择题,明確“解题关键”。拿到文言文阅读题,可以选择最后一题,因为题目设置上会按照原文顺序设置四种关于文章的概括性表述,其中有三个选项是正确的。学生先读题后读文,可以首先提炼出“解题关键词”,便于纲举目张。第二,整体感知课文,准确把握文意。要求快速把握文本中的人和事以及前因后果,进而通过简要分析,得出文本需要明确的人文情感和社会问题,这样可以很快解决最后一个选择题。第三,精读重点词句。要求更多地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把握。第四,精准翻译,做到文从字顺。坚持忠于原文、直译为主,尽可能逐字逐句加以落实,强调针对性,重视特殊句式和字词的用法,确保译文准确。
【参考文献】
【1】张晓荣.浅析高中语文中文言文教学的几个误区【J】.时代 青年(中旬刊),2012(8)
【2】李煜辉.高中文言文阅读完全备考方案【M】.北京:首都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王昱昕.文言文教学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4
高考文言文阅读在卷面上占有相当的比例,对语文学科高考质量影响很大。本文针对苏教版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并结合教学实际和高考要求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针对性地强化文言文阅读教学训练,以帮助学生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苏教版 高三文言文 阅读教学 问题与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需要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难懂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诗文名篇。因此,高三语文中的文言文教学需要以文本教材为载体,坚持理论和实践融合原则,强化巩固和拓展训练,突出普遍练习和精讲提高有效结合,努力落实文言文教学的目标。然而,受高考的影响,教师忽略了文言文的人文功能,采取机械灌输的方式强行将文言文知识塞进学生头脑,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师也变得平庸和功利,这就导致高中文言文教学出现了许多值得诟病的误区,严重制约了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质量提升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增强。
一、苏教版高三文言文教学存在问题的科学分析
1.片面脱离课内文本,强化课外训练
高三师生面临高考压力,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地方很多,过分侧重文言文学习不现实也不必要,然而文言文是高考语文的重点,江苏高考正常为20分左右,所以又马虎不得。这就导致高三语文教师急功近利,采取揠苗助长式和最极端的办法,通过高强度训练和题海战术,枉顾学生学习实际,瞄准高考得分指标,强化得分技能,追求固定动作,不能将知识内化生成为课外阅读能力,忽视文本的教育作用,用单纯化的训练取代文本学习领会。
2.教师言传包办,忽视学生地位
高中文言文是传统的经典名篇,需要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感悟、领会、探究和提炼,进而形成阅读能力。然而,教师没有落实好主体地位,用自己的机械重复讲解代替和挤占了学生自主诵读理解感悟的时间,教师在关注自身教学水平好坏的同时失却去对学生的“阅读期待”。大部分老师没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去体验理解文意,而是将结果直接通过多媒体呈现给学生,而学生对于文中的重点词句的意思用法甚至译文没有机会去自己领会和感悟,往往是云山雾海一头雾水。教师用自己的的“言传包办”代替了学生的“体验认知”,最终学生没有机会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偏重方法讲解,弱化能力培养
高三语文面临高考,学生强化课文语段训练非常必要,也非常有利于学生语文迁移能力的提升。然后,教师在安排讲评时,往往重视题目的讲解和解题的技巧教学,而对于文本内在的意蕴没有重视,效果也就自然弱化了。当然,解题需要技巧,更需要综合实力。技巧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弥补知识能力的不足,但是没有深厚的知识和全面的能力,技巧就成了无本之木和空中楼阁,自然毫无现实价值。至于将解题技巧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技巧的奴隶,更是害人不浅的事情。
二、苏教版高三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对策研究
1.立足课内,夯实基础
高中语文教材的选编课文都是经典名篇,是学生古文知识体系建构的基础,更是形成文言文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江苏省高考文言文知识考查的要点中明确的内容都可以在课内文本中找到范例,因此立足课内夯实基础显得非常重要。比如,2011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卷考查句子翻译能力时,其中“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在翻译时需要搞清楚“淫”“勒”的意思,我们便可以从《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中的“淫”字和《魏公子列传》“勒兵,下令军中曰”句中“勒”字找出依据,进而推断出两个的大意,为正确完成句子翻译奠定基础。由此可以看出,高三文言文阅读教学需要立足课内延伸课外,我们可以分类整理知识要点,如文言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也可以整理常见实词在课文中的义项,继而引导学生在课外加以验证;也可以结合例文归纳文言虚词的具体用法;也可以参照高考卷进行人物传记和官职任免的资料搜集,以利于高考文言文的阅读解题。
2.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高三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需要强化解题思路和挖掘内涵的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训练。因此,教师需要更好地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还给学生,在文言文阅读解题的讲评时,大胆放手,勇于做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点拨者,要善于让学生自己解决疑难问题,使学生能够独立或者互动式完成文后题目的学习,这样就会真正实现“主导和主体有机融合”的教学要求。
3.重视文段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由于高考命题坚持独立性和原创性,学生按图索骥的可能性非常小。因此,我们需要用正确的心态面对考题,在平时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渗透解题的指导。第一,翻转阅读选择题,明確“解题关键”。拿到文言文阅读题,可以选择最后一题,因为题目设置上会按照原文顺序设置四种关于文章的概括性表述,其中有三个选项是正确的。学生先读题后读文,可以首先提炼出“解题关键词”,便于纲举目张。第二,整体感知课文,准确把握文意。要求快速把握文本中的人和事以及前因后果,进而通过简要分析,得出文本需要明确的人文情感和社会问题,这样可以很快解决最后一个选择题。第三,精读重点词句。要求更多地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把握。第四,精准翻译,做到文从字顺。坚持忠于原文、直译为主,尽可能逐字逐句加以落实,强调针对性,重视特殊句式和字词的用法,确保译文准确。
【参考文献】
【1】张晓荣.浅析高中语文中文言文教学的几个误区【J】.时代 青年(中旬刊),2012(8)
【2】李煜辉.高中文言文阅读完全备考方案【M】.北京:首都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王昱昕.文言文教学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