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数字到未知量的过渡,是小学数学过渡到初中数学的一个具体体现。从数字到未知量的变化,本质也是数学模型化的过程。模型思想使数学解题有规律可循,也能展示数学的本质特征。本文从点的旋转与位置、乘法公式在速算中的运用、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单循环比赛以及几何中的中点问题,来展示模型思想在数学解题中的运用。
【关键词】模型思想;初中数学;解题;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2-0035-03
数学课堂离不开解题,在解题过程中学会总结归纳,才能收获更多。下面围绕模型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运用展开论述,与大家分享交流。
1 点的旋转与坐标
例1:以原点为中心,把点A(4,5)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
如图1,解答此题时,学生会很自然地通过画图直观地得到正确答案。当得到题目的正确答案时,学生通常不会再深入思考这道题,这样学生就会丧失一次提升自己思维能力的机会[1]。
教师讲解这道题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请大家观察A点的坐标(4,5)和B点的坐标(?5,4),然后大胆地猜想,并带着自己的猜想,试着解答下面的问题。”
练习:①以原点为中心,把点A(m,n)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②以原点为中心,把点
A(m,n)顺时针旋转90°,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
通过上面的追问,不仅锻炼了学生大胆猜想的数学品质,还使学生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这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是大有好处的。此时,再把刚刚得到的一般性结论应用到下面的中考真题之中:
(2019年宜昌中考第15题)如图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在第一象限,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AOB=∠B=30°,OA=2,將?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 )。
A.(?1,2+) B.(?,3)
C.(?,2+) D.(?3,)
用中考真题帮助学生巩固刚得到的一般性结论,让学生体验反思的价值。
2 点的位置
例2:点M(t+3,t?5)一定不在第 象限。
这道题目通常会出现在七年级下学期的考试中,用于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不等式组的知识,当时的解法会用到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解:分情况讨论如下:若点M在第一象限,则 ,解得 t >5;
若点M在第二象限,则 ,此不等式组无解;
若点M在第三象限,则 ,解得t < ?3;
若点M在第四象限,则 ,解得?3<t<5。
所以,点M一定不在第二象限。
如果此题出现在中考复习阶段,应用上面的方法会显得过于繁琐,而用函数的观点解答此题则更能突显
数学的魅力。
解:令 ,则 y?x=?8,所以 y=x?8。
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3所示,所以点M一定不在第二象限。
3 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
例3:计算992。
解:应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简便运算如下:
992=(100?1)2
=1002?2×100+12
=10000?200+1
=9801。
上面的解法常见于教科书或参考资料中,有没有其他的解法呢?
解:应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便计算如下:
992=992?12+12
=(99?1)(99+1)+1
=98×100+1
=9801。
你更喜欢哪种方法呢?多了一种方法,就多了一种数学学习的体验。
4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例4:用总长为60 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矩形面积S随矩形一边长l的变化而变化,当l是多少米时,场地的面积S最大?
解:矩形场地的周长是60 m,一边长为l m,所以另一边长为(30?l) m,场地的面积S=l(30?l)。
即S=?l2+30l
=?(l2?30l+225?225)
=?(l?15)2+225。
答:当l是15 m时,场地的面积S最大。
上面的解法是很多教科书和参考资料选取的方法,其实这种方法显得有点复杂。在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中,求最值时,应用“双根式”胜过“一般式”和“顶点式”。如上面的题目中,当得到“双根式”S=l(30?l)时,可知此函数与横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0,0)和(30,0),根据抛物线的轴对称性可知,当l==15时,S取最大值。这种方法既不需要把“双根式”化为“一般式”再化为“顶点式”,也无需代入顶点坐标公式求解[2]。
5 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立
例5:已知点A(5,0)、B(0,4),求直线AB的解析式。
解: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 y=kx+b,因为A(5,0)、B(0,4),所以,解得,所以直线AB的解析式为 y=?+4。
上面的解法是待定系数法的一般过程,有没有好的方法呢?能否更快速高效地得出结果呢?答案是肯定的。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关键是求出k和b的值,学生对b的值比较熟悉,它是直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在本题中b=4,那么k的值是多少呢?k的绝对值等于直线与x轴所夹锐角的正切值,即|k|==,再结合直线从左至右下降,可知k=?。 6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立
例6:已知二次函数经过点A(?1,0)、B(3,0)、C(0,2),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法一: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ax2+bx+c,则
,
解得,
所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x+2。
解法二: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1)(x?3),则?3a=2,所以a=?,所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x+1)(x?3)。
上面的两种解法分别运用了一般式和双根式,有没有更快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双根式要优于一般式,因为它省略了解方程组的过程,在双根式中,仅仅需要确定待定系数a的值就可以了,而下面的方法可以一眼就看出a的值,a==?,分子当中的2就是抛物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分母当中的?1和3就是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因为在根与系数的关系中,
x1x2=,所以a=,在本题中,c=2,x1=?1,x2=3。
7 单循环比赛
例7:要组织一次排环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場比赛,那么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
个队参赛?
解:设应邀请x个队参赛,根据题意得,=28,解得x1=8,x2=?7(舍)。
答:应邀请8个队参赛。
此题是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中的单循环比赛类问题,与握手问题属于同种类型。当解答完此题后,要追问:如果此题改为选择题或填空题,有没有更高效的方法得出最后结果呢?如何由总的比赛场次28得出参赛的队伍数8呢?笔者发现,只需让28乘以2,得到56,然后思考两个连续自然数相乘的积为56,其中较大的那个自然数即为最后结果。由此告诉学生,小题不必大做,这样可以更好地解题。
8 中点问题
例8:如图4,?ABC中,AB=8,AC=6,求中线AD的取值范围。
解:如图5,延长AD至E,使DE=AD,连结BE,
因为AD是中线,所以BD=CD,又因为∠ADC=
∠EDB,
所以?ADC≌?EDB,
所以BE=AC=6,
在?ABE中,AB?BE<AE<AB+BE,
所以8?6<2AD<8+6,所以1<AD<7。
上面这种解法的关键是应用了倍长中线的辅助线作法,“见中点,倍长中线”是常用的辅助线作法,那么此题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只要乐于思考探究,方法总是有的。
解:如图6,取AB的中点F,连接DF,
则DF=AC=3,AF=AB=4,
在?ADF中,AF?DF<AD<AF+DF,
所以4?3<AD<4+3,
所以1<AD<7。
上面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向,当见到中点时,可以再造中点,连成中位线,从而运用中位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在运用模型思想解题的过程中,笔者和学生收获颇丰,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笔者认为,能够使学生感到快乐的教学方式应该是有效的,是值得教师不断探究的。
【参考文献】
[1]张素兰,李景龙,王增昌.合学教育:打造教学“动车组”[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钟家军.例谈模型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3(14).
【作者简介】
王栋波(1976~),男,汉族,河北廊坊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关键词】模型思想;初中数学;解题;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2-0035-03
数学课堂离不开解题,在解题过程中学会总结归纳,才能收获更多。下面围绕模型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运用展开论述,与大家分享交流。
1 点的旋转与坐标
例1:以原点为中心,把点A(4,5)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
如图1,解答此题时,学生会很自然地通过画图直观地得到正确答案。当得到题目的正确答案时,学生通常不会再深入思考这道题,这样学生就会丧失一次提升自己思维能力的机会[1]。
教师讲解这道题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请大家观察A点的坐标(4,5)和B点的坐标(?5,4),然后大胆地猜想,并带着自己的猜想,试着解答下面的问题。”
练习:①以原点为中心,把点A(m,n)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②以原点为中心,把点
A(m,n)顺时针旋转90°,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
通过上面的追问,不仅锻炼了学生大胆猜想的数学品质,还使学生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这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是大有好处的。此时,再把刚刚得到的一般性结论应用到下面的中考真题之中:
(2019年宜昌中考第15题)如图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在第一象限,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AOB=∠B=30°,OA=2,將?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 )。
A.(?1,2+) B.(?,3)
C.(?,2+) D.(?3,)
用中考真题帮助学生巩固刚得到的一般性结论,让学生体验反思的价值。
2 点的位置
例2:点M(t+3,t?5)一定不在第 象限。
这道题目通常会出现在七年级下学期的考试中,用于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不等式组的知识,当时的解法会用到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解:分情况讨论如下:若点M在第一象限,则 ,解得 t >5;
若点M在第二象限,则 ,此不等式组无解;
若点M在第三象限,则 ,解得t < ?3;
若点M在第四象限,则 ,解得?3<t<5。
所以,点M一定不在第二象限。
如果此题出现在中考复习阶段,应用上面的方法会显得过于繁琐,而用函数的观点解答此题则更能突显
数学的魅力。
解:令 ,则 y?x=?8,所以 y=x?8。
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3所示,所以点M一定不在第二象限。
3 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
例3:计算992。
解:应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简便运算如下:
992=(100?1)2
=1002?2×100+12
=10000?200+1
=9801。
上面的解法常见于教科书或参考资料中,有没有其他的解法呢?
解:应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便计算如下:
992=992?12+12
=(99?1)(99+1)+1
=98×100+1
=9801。
你更喜欢哪种方法呢?多了一种方法,就多了一种数学学习的体验。
4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例4:用总长为60 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矩形面积S随矩形一边长l的变化而变化,当l是多少米时,场地的面积S最大?
解:矩形场地的周长是60 m,一边长为l m,所以另一边长为(30?l) m,场地的面积S=l(30?l)。
即S=?l2+30l
=?(l2?30l+225?225)
=?(l?15)2+225。
答:当l是15 m时,场地的面积S最大。
上面的解法是很多教科书和参考资料选取的方法,其实这种方法显得有点复杂。在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中,求最值时,应用“双根式”胜过“一般式”和“顶点式”。如上面的题目中,当得到“双根式”S=l(30?l)时,可知此函数与横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0,0)和(30,0),根据抛物线的轴对称性可知,当l==15时,S取最大值。这种方法既不需要把“双根式”化为“一般式”再化为“顶点式”,也无需代入顶点坐标公式求解[2]。
5 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立
例5:已知点A(5,0)、B(0,4),求直线AB的解析式。
解: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 y=kx+b,因为A(5,0)、B(0,4),所以,解得,所以直线AB的解析式为 y=?+4。
上面的解法是待定系数法的一般过程,有没有好的方法呢?能否更快速高效地得出结果呢?答案是肯定的。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关键是求出k和b的值,学生对b的值比较熟悉,它是直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在本题中b=4,那么k的值是多少呢?k的绝对值等于直线与x轴所夹锐角的正切值,即|k|==,再结合直线从左至右下降,可知k=?。 6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立
例6:已知二次函数经过点A(?1,0)、B(3,0)、C(0,2),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法一: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ax2+bx+c,则
,
解得,
所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x+2。
解法二: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1)(x?3),则?3a=2,所以a=?,所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x+1)(x?3)。
上面的两种解法分别运用了一般式和双根式,有没有更快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双根式要优于一般式,因为它省略了解方程组的过程,在双根式中,仅仅需要确定待定系数a的值就可以了,而下面的方法可以一眼就看出a的值,a==?,分子当中的2就是抛物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分母当中的?1和3就是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因为在根与系数的关系中,
x1x2=,所以a=,在本题中,c=2,x1=?1,x2=3。
7 单循环比赛
例7:要组织一次排环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場比赛,那么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
个队参赛?
解:设应邀请x个队参赛,根据题意得,=28,解得x1=8,x2=?7(舍)。
答:应邀请8个队参赛。
此题是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中的单循环比赛类问题,与握手问题属于同种类型。当解答完此题后,要追问:如果此题改为选择题或填空题,有没有更高效的方法得出最后结果呢?如何由总的比赛场次28得出参赛的队伍数8呢?笔者发现,只需让28乘以2,得到56,然后思考两个连续自然数相乘的积为56,其中较大的那个自然数即为最后结果。由此告诉学生,小题不必大做,这样可以更好地解题。
8 中点问题
例8:如图4,?ABC中,AB=8,AC=6,求中线AD的取值范围。
解:如图5,延长AD至E,使DE=AD,连结BE,
因为AD是中线,所以BD=CD,又因为∠ADC=
∠EDB,
所以?ADC≌?EDB,
所以BE=AC=6,
在?ABE中,AB?BE<AE<AB+BE,
所以8?6<2AD<8+6,所以1<AD<7。
上面这种解法的关键是应用了倍长中线的辅助线作法,“见中点,倍长中线”是常用的辅助线作法,那么此题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只要乐于思考探究,方法总是有的。
解:如图6,取AB的中点F,连接DF,
则DF=AC=3,AF=AB=4,
在?ADF中,AF?DF<AD<AF+DF,
所以4?3<AD<4+3,
所以1<AD<7。
上面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向,当见到中点时,可以再造中点,连成中位线,从而运用中位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在运用模型思想解题的过程中,笔者和学生收获颇丰,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笔者认为,能够使学生感到快乐的教学方式应该是有效的,是值得教师不断探究的。
【参考文献】
[1]张素兰,李景龙,王增昌.合学教育:打造教学“动车组”[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钟家军.例谈模型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3(14).
【作者简介】
王栋波(1976~),男,汉族,河北廊坊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