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设良好的教学条件,是提高教学效率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至少要创设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精神(心理)条件。
1 创设良好的物质条件
世界著名教育学家巴班斯基认为,“创设必要的教学物质基础,显然是有效地和高质量地发挥教学教育过程作用的条件”。特别是使用教具、学具、电化教学手段,不仅增加了学生的感性经验,有助于理解和巩固所学的概念、法则,而且激发学生思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研究表明,只采用教师口授学生耳听,教学后3小时能记得60%,教学后3天能记得15%;而采用视、听结合的方法,教学后3小时能记得91%,教学后3天能记得75%。由此可以看出教学效果有显著的差异。如果增加学生的亲手操作,由于多种感官参加活动,教学效果更好。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教具、学具和电化教学手段”。为了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教学时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教学设备,如挂图、教具、投影仪等,另一方面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收集和制作一些必要的教具、学具、幻灯片等。提倡就地取材,利用废物,尽量少花钱,讲实效。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适当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
2 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条件
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近年来,现代教学论、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社会学都重视这方面的研究。过去研究教学过程往往看重在认识活动方面,即研究它的认识功能。实际上教学过程还有其社会功能。从社会学的观点看,一个班就是一个小社会。因此,教学过程有两个侧面:一个是与掌握学习内容有关的主体活动(认识活动)过程,另一个是与掌握学习内容有关的社会活动(人际交往)过程。教学过程中的人际交往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一般可分为师生间的交往和学生间的交往两种。
2.1 师生间的交往。师生间的交往包括教师与学生群体的交往和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交往。从社会学的观点看,教师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承担者,要使学生的身心朝着与社会要求相一致的方向发展。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来看,要使上述要求得到顺利的发展,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2.1.1 教师要有正确的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不仅在智育方面有正确导向,使学生获得大纲中规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而且要注意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
2.1.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处理好师生间关系。首先是教师要树立良好的人格,如热情、和蔼、诚实、谦逊、守信等,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其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耐心帮助学生,对学生以朋友相待。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回答错误或作业中出现错误的学生,要注意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第三要正确运用评价手段。评价公正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一次评价不公正往往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会丧失教师的威信。此外还应注意评价的时机要适当,评价的场合要适宜,评价的方式要合适,评价的强度要适中。
2.1.3 采用合理的控制方式。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工作是一种社会控制。控制的方式可以有两种:一种是显形控制方式,即直接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明言规定不准做什么,往往采用批评、指责等方法来处理出现的问题。另一种是隐形控制方式,即用间接引导、诱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活动,如提问、组织比赛等来限制和消灭某些不良的习惯或活动,并且多采用鼓励、表扬等方法。有经验的教师往往采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一位教师对一个原来数学基础较差而学习数学不够认真的学生,一方面提出要求,另一方面发现有进步就给以表扬,使这个学生逐步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达到了中等水平。另一位教师对一个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虽然注意给以辅导,但是往往不耐心,有时甚至加以训斥,结果使得这个学生上数学课心情紧张,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以致成绩反而下降。
2.2 学生间的交往。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集体活动,不断地进行着频繁的信息交流活动,不仅教师和学生之间在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在交流,其中包括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间的交流和学生个体与学生集体间的交流。传统的课堂教学不重视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致使课堂的气氛沉闷,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实验研究表明,加强小组活动,有助于在学生之间增加交往、沟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可以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同的认识成果;通过组内帮助,往往可以纠正教师无法一一纠正的错误;通过小组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参与、尊重他人、合作等社会意识,自我观察、监督、控制、评价等自我意识,理解、表达、协作等社会能力,以及友谊感、集体荣誉感等社会情感。总之,通过加强学生间的交往,使全班学生为一个共同目标互相协作,互相帮助,互相影响,才能把班级组成一个有效的学习集体,从而普遍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社会化水平。
1 创设良好的物质条件
世界著名教育学家巴班斯基认为,“创设必要的教学物质基础,显然是有效地和高质量地发挥教学教育过程作用的条件”。特别是使用教具、学具、电化教学手段,不仅增加了学生的感性经验,有助于理解和巩固所学的概念、法则,而且激发学生思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研究表明,只采用教师口授学生耳听,教学后3小时能记得60%,教学后3天能记得15%;而采用视、听结合的方法,教学后3小时能记得91%,教学后3天能记得75%。由此可以看出教学效果有显著的差异。如果增加学生的亲手操作,由于多种感官参加活动,教学效果更好。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教具、学具和电化教学手段”。为了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教学时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教学设备,如挂图、教具、投影仪等,另一方面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收集和制作一些必要的教具、学具、幻灯片等。提倡就地取材,利用废物,尽量少花钱,讲实效。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适当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
2 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条件
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近年来,现代教学论、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社会学都重视这方面的研究。过去研究教学过程往往看重在认识活动方面,即研究它的认识功能。实际上教学过程还有其社会功能。从社会学的观点看,一个班就是一个小社会。因此,教学过程有两个侧面:一个是与掌握学习内容有关的主体活动(认识活动)过程,另一个是与掌握学习内容有关的社会活动(人际交往)过程。教学过程中的人际交往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一般可分为师生间的交往和学生间的交往两种。
2.1 师生间的交往。师生间的交往包括教师与学生群体的交往和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交往。从社会学的观点看,教师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承担者,要使学生的身心朝着与社会要求相一致的方向发展。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来看,要使上述要求得到顺利的发展,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2.1.1 教师要有正确的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不仅在智育方面有正确导向,使学生获得大纲中规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而且要注意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
2.1.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处理好师生间关系。首先是教师要树立良好的人格,如热情、和蔼、诚实、谦逊、守信等,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其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耐心帮助学生,对学生以朋友相待。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回答错误或作业中出现错误的学生,要注意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第三要正确运用评价手段。评价公正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一次评价不公正往往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会丧失教师的威信。此外还应注意评价的时机要适当,评价的场合要适宜,评价的方式要合适,评价的强度要适中。
2.1.3 采用合理的控制方式。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工作是一种社会控制。控制的方式可以有两种:一种是显形控制方式,即直接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明言规定不准做什么,往往采用批评、指责等方法来处理出现的问题。另一种是隐形控制方式,即用间接引导、诱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活动,如提问、组织比赛等来限制和消灭某些不良的习惯或活动,并且多采用鼓励、表扬等方法。有经验的教师往往采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一位教师对一个原来数学基础较差而学习数学不够认真的学生,一方面提出要求,另一方面发现有进步就给以表扬,使这个学生逐步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达到了中等水平。另一位教师对一个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虽然注意给以辅导,但是往往不耐心,有时甚至加以训斥,结果使得这个学生上数学课心情紧张,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以致成绩反而下降。
2.2 学生间的交往。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集体活动,不断地进行着频繁的信息交流活动,不仅教师和学生之间在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在交流,其中包括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间的交流和学生个体与学生集体间的交流。传统的课堂教学不重视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致使课堂的气氛沉闷,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实验研究表明,加强小组活动,有助于在学生之间增加交往、沟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可以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同的认识成果;通过组内帮助,往往可以纠正教师无法一一纠正的错误;通过小组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参与、尊重他人、合作等社会意识,自我观察、监督、控制、评价等自我意识,理解、表达、协作等社会能力,以及友谊感、集体荣誉感等社会情感。总之,通过加强学生间的交往,使全班学生为一个共同目标互相协作,互相帮助,互相影响,才能把班级组成一个有效的学习集体,从而普遍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社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