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全过程的项目驱动式的统计学课程改革研究表明: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可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通过设计、实施、汇总三个阶段来确定项目的题目,到项目现场交流互动,完成项目设计内容和解决方案,从而实现该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本文主要从统计学专业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学科建设等方面,对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全过程的项目驱动;统计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179-02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据教育部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抽样调查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高校设置统计学本科专业并授予经济学位的学校共有120个,其中将《统计学》课程列为核心课程的高校所占比重为87.18%,未列入核心课程的高校全部分布在二、三本层次的院校。而核心课程是该专业与其他专业区分的最主要标志。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我国《统计学》的教学现状主要呈现两种趋势:一是以理论方法为主,注重理论的学习及研究;二是以统计思想为主导,借助案例分析,引导课程知识点的学习。但两者都注重软件辅助工具的使用。前者在以单向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育模式下,系统知识的授受占用了几乎全部的教学时间,学生的创新实践机会非常少,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创新能力不强,难以主动、全面地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教学效率不高;后者以案例为引导的采用提问式的方法则达到了组织教学任务的目的。只有设置了统计学本科专业的院系才会有相关的核心课程配套达到完善学生专业知识全面性、实践性的要求。而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说,要达到这种要求几乎是不可能的。
总之,笔者认为只有通过教学改革的方法来改变目前的现状:如何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点,以学生为中心,依托实际的问题量身设计项目,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个综合项目的任务中,力求以任务为目标,利用项目驱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其充满热情地投入到统计学课程的学习中。因此本文对统计学课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及其教学过程地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面向全过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研究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人力资源创造性的发挥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依托。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现代高等教育要求高校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将学生从存储知识的“容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关心社会、关心政治、关心人类命运。老师教学的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而不是穷尽专业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以“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社会胜任能力的要求,将传统的知识灌输式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为批判性思考式人才培养模式。面向教学全过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它区别于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将相关的知识点分解到联系不够密切的事件中,每个事件是相互独立的,不具备连贯性。而面向教学全过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的重点是全过程,它恰巧能在此方面突破传统教学的僵局,利用综合项目的任务教学,采取单一任务导向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巩固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以定量分析为主的统计思想,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并能逐步形成问题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老师指导为辅助,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多样化、探究式、自主性的教学模式,突出统计学课程的实践性。
因此,本文研究的意义为:①对改变传统的统计学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面向教学全过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形式是以综合任务项目为先导,采取单一任务导向式的一种教学方式。该教学方法强调任务完成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项目任务做到所学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既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的感性认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体会学习的乐趣和创新的艰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明确统计学课程教学目标,并对教学计划和内容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的全面细化。面向教学全过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必须整合统计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所设计的综合任务项目覆盖了教学目标,要满足理论知识的学习需求,并且提高学生学习的驱动性。
三、具体研究内容或对象
为提高《统计学》的教学效率,推进统计创新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必须探索一套新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而面向《统计学》教学全过程的项目驱动式研究就是以提高《统计学》的教学效率为目标,精心设计涵盖知识点的教学项目,提高单位时间知识传授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提出《统计学》新的教学模式设想,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的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而不是穷尽专业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以“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为指导思想。从讲授为主转变为自学与重点讲授相结合,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式,以教学项目为先导,利用学校已建立的BB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将统计软件嵌入教学,实现嵌入式拓展教学,拓展了教学空间,完善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授课效率。项目实施阶段是项目教学的核心部分。在每章的开始,运用任务书的形式,以生活中常见的事件为背景,引出该章的主要内容,使所要阐述的问题变得形象、生动、易理解,从而驱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与此同时,借助综合项目的任务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使听课时能重点明确,带着任务听课,提高听课效率。
2.设计面向《统计学》教学全过程的项目。综合任务项目的设计应该是涵盖课程重点知识,应选取基于社会现象的真实情景作为探索的项目,项目又细分为一个个的小任务,尽量保证每章内容在项目设计上的连贯性。在开始学习每章知识时,运用教学项目的任务书形式,以生活中常见的事件为背景,引出该章的主要内容,使所要阐述的问题变得形象、生动、易理解,通过此方式将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项目驱动式的教学作用就此开始发挥作用。于此同时,任课教师要做好综合任务项目讲解的工作,将重要的知识点加以明确,将隐含的知识有意识地作提示,有时老师可以给定项目要完成的任务以及最终要达到的效果,给学生明示,从项目的理解、常用方法等引导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融会贯通知识,促进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实验时要制定计划、分工和进度表,学生要严格按要求去完成。通过项目实施过程,可培养获取知识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共享知识能力、发现知识能力、传播知识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项目制定时,可以借助于校园网的BB教学平台,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将实验感受相互交流,遇到问题相互探讨,并一起讨论处理问题的方式等。 3.制定相应的项目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在原有的演示性、验证性、模仿性的基本实验基础上,修改完善成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项目实验。为了保证项目实验教学能规范进行,应制定相应的项目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根据课程大纲标准和学习内容确定项目的学习目标,即希望学生达到的能力目标和应掌握的技能要求等。根据技能要求确定项目完成效果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时有的放矢。项目实验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学时与学分、适用专业及年级、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主要仪器设备及消耗品、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考核方式及实验指导书。
4.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高等学校统计专业教师的培养是指对统计专业教师补充更新而进行的一种专业性的学历教育,培训是指为提高在职统计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而进行的一种继续教育。高校统计专业教师从事的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要使教师创造力不断加强,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并更新知识,从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及总体水平。支持教师进修和参加相关培训、会议,拓宽知识面,掌握各方面的信息,了解、分析、研究统计学专业发展动态和趋势。项目驱动式教学对从事教学的教师要求较高,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水平,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具备双师型素质。如果教师没有双师型的素质,教学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就难以完成。所以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四、研究展望
希望通过项目驱动式教学研究,使学生巩固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以定量分析为主的统计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综合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老师指导为辅助,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多样化、探究式、自主性的教学模式,突出统计学课程的实践性。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以项目教学为核心,调整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把教学中所需的教学内容隐含在项目中,强调学生在项目任务中的角色,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项目中学习理论,在项目中掌握统计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参考文献:
[1]俞克新.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刘元欣.“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41).
[3]刘林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04,(6).
[4]李晓青.《统计学》课程实训教学改革与探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关键词:全过程的项目驱动;统计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179-02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据教育部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抽样调查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高校设置统计学本科专业并授予经济学位的学校共有120个,其中将《统计学》课程列为核心课程的高校所占比重为87.18%,未列入核心课程的高校全部分布在二、三本层次的院校。而核心课程是该专业与其他专业区分的最主要标志。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我国《统计学》的教学现状主要呈现两种趋势:一是以理论方法为主,注重理论的学习及研究;二是以统计思想为主导,借助案例分析,引导课程知识点的学习。但两者都注重软件辅助工具的使用。前者在以单向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育模式下,系统知识的授受占用了几乎全部的教学时间,学生的创新实践机会非常少,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创新能力不强,难以主动、全面地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教学效率不高;后者以案例为引导的采用提问式的方法则达到了组织教学任务的目的。只有设置了统计学本科专业的院系才会有相关的核心课程配套达到完善学生专业知识全面性、实践性的要求。而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说,要达到这种要求几乎是不可能的。
总之,笔者认为只有通过教学改革的方法来改变目前的现状:如何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点,以学生为中心,依托实际的问题量身设计项目,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个综合项目的任务中,力求以任务为目标,利用项目驱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其充满热情地投入到统计学课程的学习中。因此本文对统计学课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及其教学过程地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面向全过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研究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人力资源创造性的发挥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依托。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现代高等教育要求高校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将学生从存储知识的“容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关心社会、关心政治、关心人类命运。老师教学的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而不是穷尽专业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以“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社会胜任能力的要求,将传统的知识灌输式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为批判性思考式人才培养模式。面向教学全过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它区别于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将相关的知识点分解到联系不够密切的事件中,每个事件是相互独立的,不具备连贯性。而面向教学全过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的重点是全过程,它恰巧能在此方面突破传统教学的僵局,利用综合项目的任务教学,采取单一任务导向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巩固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以定量分析为主的统计思想,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并能逐步形成问题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老师指导为辅助,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多样化、探究式、自主性的教学模式,突出统计学课程的实践性。
因此,本文研究的意义为:①对改变传统的统计学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面向教学全过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形式是以综合任务项目为先导,采取单一任务导向式的一种教学方式。该教学方法强调任务完成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项目任务做到所学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既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的感性认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体会学习的乐趣和创新的艰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明确统计学课程教学目标,并对教学计划和内容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的全面细化。面向教学全过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必须整合统计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所设计的综合任务项目覆盖了教学目标,要满足理论知识的学习需求,并且提高学生学习的驱动性。
三、具体研究内容或对象
为提高《统计学》的教学效率,推进统计创新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必须探索一套新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而面向《统计学》教学全过程的项目驱动式研究就是以提高《统计学》的教学效率为目标,精心设计涵盖知识点的教学项目,提高单位时间知识传授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提出《统计学》新的教学模式设想,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的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而不是穷尽专业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以“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为指导思想。从讲授为主转变为自学与重点讲授相结合,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式,以教学项目为先导,利用学校已建立的BB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将统计软件嵌入教学,实现嵌入式拓展教学,拓展了教学空间,完善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授课效率。项目实施阶段是项目教学的核心部分。在每章的开始,运用任务书的形式,以生活中常见的事件为背景,引出该章的主要内容,使所要阐述的问题变得形象、生动、易理解,从而驱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与此同时,借助综合项目的任务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使听课时能重点明确,带着任务听课,提高听课效率。
2.设计面向《统计学》教学全过程的项目。综合任务项目的设计应该是涵盖课程重点知识,应选取基于社会现象的真实情景作为探索的项目,项目又细分为一个个的小任务,尽量保证每章内容在项目设计上的连贯性。在开始学习每章知识时,运用教学项目的任务书形式,以生活中常见的事件为背景,引出该章的主要内容,使所要阐述的问题变得形象、生动、易理解,通过此方式将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项目驱动式的教学作用就此开始发挥作用。于此同时,任课教师要做好综合任务项目讲解的工作,将重要的知识点加以明确,将隐含的知识有意识地作提示,有时老师可以给定项目要完成的任务以及最终要达到的效果,给学生明示,从项目的理解、常用方法等引导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融会贯通知识,促进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实验时要制定计划、分工和进度表,学生要严格按要求去完成。通过项目实施过程,可培养获取知识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共享知识能力、发现知识能力、传播知识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项目制定时,可以借助于校园网的BB教学平台,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将实验感受相互交流,遇到问题相互探讨,并一起讨论处理问题的方式等。 3.制定相应的项目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在原有的演示性、验证性、模仿性的基本实验基础上,修改完善成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项目实验。为了保证项目实验教学能规范进行,应制定相应的项目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根据课程大纲标准和学习内容确定项目的学习目标,即希望学生达到的能力目标和应掌握的技能要求等。根据技能要求确定项目完成效果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时有的放矢。项目实验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学时与学分、适用专业及年级、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主要仪器设备及消耗品、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考核方式及实验指导书。
4.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高等学校统计专业教师的培养是指对统计专业教师补充更新而进行的一种专业性的学历教育,培训是指为提高在职统计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而进行的一种继续教育。高校统计专业教师从事的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要使教师创造力不断加强,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并更新知识,从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及总体水平。支持教师进修和参加相关培训、会议,拓宽知识面,掌握各方面的信息,了解、分析、研究统计学专业发展动态和趋势。项目驱动式教学对从事教学的教师要求较高,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水平,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具备双师型素质。如果教师没有双师型的素质,教学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就难以完成。所以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四、研究展望
希望通过项目驱动式教学研究,使学生巩固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以定量分析为主的统计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综合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老师指导为辅助,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多样化、探究式、自主性的教学模式,突出统计学课程的实践性。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以项目教学为核心,调整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把教学中所需的教学内容隐含在项目中,强调学生在项目任务中的角色,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项目中学习理论,在项目中掌握统计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参考文献:
[1]俞克新.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刘元欣.“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41).
[3]刘林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04,(6).
[4]李晓青.《统计学》课程实训教学改革与探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