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教学《昼夜长短变化》一课为例,从情境导入、课堂探究、课程延伸等三个环节就不同的问题设置来阐述其对地理综合思维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关键词】问题设置;地理综合思维;学科素养
地理课标专家组成员、人教社总编辑韦志榕教授提出了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新课标要求,地理综合思维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还有很多高中生在地理学习中不愿思考,不会思考,或者即使思考,也仅局限于单一思维,缺乏广度和深度,缺乏综合思维。因此在地理课堂上,地理教师要善于以问题为核心,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的问题串,循序渐进地设置认知阶梯,使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引导学生在解答问题中完成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解答问题时教师要及时介入并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正所谓“始于问又不止于答”。下面以高中地理的《昼夜长短变化》一课为例,谈谈如何通过问题设置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
一、创设情境,诱发疑问,激发思维,“始于问”
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该是一种思维活动,是连贯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发现问题总要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才会产生,因此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就十分必要。而且设置问题要讲究技巧,既有一定难度,但学生经过思考努力,又是可以掌握的。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容易,学生无须作任何努力,或是过分困难,可望而不可及,学生都不感兴趣的。或许只有那些似懂非懂的问题,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时,学生最感兴趣,使他们觉得问题似曾相识,但又不能立即解决,这时他们会觉得有成功的希望,探讨新问题的兴趣也漸渐大增,这样才能激发他的思维。
如在教学《昼夜长短变化》中笔者创设以下的问题情境来尝试激发他们的思维:如图示,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图和对应的昼夜情况。回答:今天是 月 日,太阳直射点大致在哪里?晨昏线摆动到什么位置?画出其相应的光照图,注明江门大致位置,判断出江门地区今天昼长还是夜长?这一系列问题串的情境引入,和他们熟悉的生活背景切切相关,激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而且从旧知识中顺延而来,降低了认知的难度,使他们有兴趣,有能力去探究。
二、启发引导,指引方向,互动有效,“学会答”
通过情境引入的问题设置,当学生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即“愿意去思考时”,我们教师就应抓住时机,设置有效的启发思维环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会在漫无目的的思考中产生,当他们不知如何思考时,我们教师有必要为他们搭建思维的框架,指引思维的方向。教师应提炼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主要问题,做到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步步分析探究,于问题之中深掘规律,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互动有效交流,完成设置的问题,以便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学生如果能长期按照教师设置的思维框架去思考,就会逐渐吸收、消化教师的思维习惯,慢慢形成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昼夜长短变化》中,笔者设置了以下的问题活动,为学生的思考方向作了一个指引,让学生不但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且清楚每个步骤设计的原理,让学生充分明白“要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依据”,让他们学会思考。当然,这样又好似会固定了他们思维的框架,会使他们的扩散思维有所局限,但对不会思考的初学者来说,也为他们的思维方向作了正确的指引和有益的帮助,为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作好“架桥铺路”的引领。
三、发散性引导,挖掘深度,拓展宽度,“不止于答”
通过有效探究,将知识框架建构起来后,或许有些教师认为已经解决问题,也就到此为止,接下去的步骤就是练习巩固,就算完成一堂课的学习了。但事实真的如我们教师所愿吗?经常听到有学生说:“上课听得懂,结论也能记住,对应的题目也可以做,但当题目转个视角或换个条件就发懵了。”深究其原因则是思维缺乏深度和宽度。笔者通过对学优生和待进生的解题过程的观察发现,学优生面对同一题干可以产生不同的解题思路,可以引发不同的思维方向,然后对每一种思路进行合理的思维推理,加以整合,一旦一种思路受阻能立即转换另一种思维方式和角度。而待进生则只会从同一题干作分析,不仅单一且缓慢,往往容易“一条道走到黑,”没了方向感。我想,要使这类学生“头脑开窍”,就要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为此,我们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内涵和外延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要设法有目的地根据同一问题设计发散性问题引导,增加知识点的交叉,挖掘思维的深度,从不同的方向拓展其宽度,不能止于会“答”就算。
在教学《昼夜长短变化》中,笔者通过上述的探究互动活动,学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当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那个半球就昼长夜短。根据这个结论,只要找出当天的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就可以判断各地的昼夜长短问题,但与这个知识点有关的规律,学生是否也能触类旁通?为此笔者大胆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串,以开拓思维:①今天江门昼夜长短情况如何?北京的昼夜长短如何?②江门与北京比较,哪个地方白天更长?全球昼夜长短变化如何分布?③江门明天昼夜长短情况如何?与今天比较,哪天的白昼更长?江门一年之中昼夜长短如何变化?④今天江门日出是几点?日落是几点?明天日出比今天早还是迟?日落比今天早还是迟?
地理综合思维有三个特征:全面、系统、动态,也有三个维度: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尺度综合。这一系列问题串都是在昼夜长短这个知识点的基础上发散开来,涉及昼夜长短变化的空间规律、时间规律,或者是从静态到动态角度,从江门这小尺度到全球的大角度,从涉及到昼夜长短的其它表现(如日出日落)等全面考查昼夜长短的知识,使学生加深对昼夜长短规律的理解,形成全面、系统、动态的综合地理思维。这样做,让学生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发散,更是重组现有的认知,产生新的认知。
笔者认为长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会让学生习惯于不仅仅满足掌握了本课的知识点,而且学会从多角度,多方向去思考,加深知识点的理解和有效应用,这种发散性问题的引导,必将加深了思维的深度,拓展思维的宽度。
总之,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学习对象、不同的时机,适当设置不同的性质的问题,引导学生于“问”中形成知识体系,于“答”中形成思维的习惯,逐步形成较好的高中地理学科思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可持续学习的能力,也才会符合国家关于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只因有效践行“始于问而不止于答”的学科素养提升,是网络化学习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韦志榕.关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思考[J].2015
[2]刘明英.贯穿地理思维,构建多元教学框架[J].教育艺术.2017(3)
【关键词】问题设置;地理综合思维;学科素养
地理课标专家组成员、人教社总编辑韦志榕教授提出了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新课标要求,地理综合思维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还有很多高中生在地理学习中不愿思考,不会思考,或者即使思考,也仅局限于单一思维,缺乏广度和深度,缺乏综合思维。因此在地理课堂上,地理教师要善于以问题为核心,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的问题串,循序渐进地设置认知阶梯,使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引导学生在解答问题中完成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解答问题时教师要及时介入并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正所谓“始于问又不止于答”。下面以高中地理的《昼夜长短变化》一课为例,谈谈如何通过问题设置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
一、创设情境,诱发疑问,激发思维,“始于问”
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该是一种思维活动,是连贯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发现问题总要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才会产生,因此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就十分必要。而且设置问题要讲究技巧,既有一定难度,但学生经过思考努力,又是可以掌握的。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容易,学生无须作任何努力,或是过分困难,可望而不可及,学生都不感兴趣的。或许只有那些似懂非懂的问题,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时,学生最感兴趣,使他们觉得问题似曾相识,但又不能立即解决,这时他们会觉得有成功的希望,探讨新问题的兴趣也漸渐大增,这样才能激发他的思维。
如在教学《昼夜长短变化》中笔者创设以下的问题情境来尝试激发他们的思维:如图示,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图和对应的昼夜情况。回答:今天是 月 日,太阳直射点大致在哪里?晨昏线摆动到什么位置?画出其相应的光照图,注明江门大致位置,判断出江门地区今天昼长还是夜长?这一系列问题串的情境引入,和他们熟悉的生活背景切切相关,激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而且从旧知识中顺延而来,降低了认知的难度,使他们有兴趣,有能力去探究。
二、启发引导,指引方向,互动有效,“学会答”
通过情境引入的问题设置,当学生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即“愿意去思考时”,我们教师就应抓住时机,设置有效的启发思维环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会在漫无目的的思考中产生,当他们不知如何思考时,我们教师有必要为他们搭建思维的框架,指引思维的方向。教师应提炼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主要问题,做到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步步分析探究,于问题之中深掘规律,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互动有效交流,完成设置的问题,以便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学生如果能长期按照教师设置的思维框架去思考,就会逐渐吸收、消化教师的思维习惯,慢慢形成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昼夜长短变化》中,笔者设置了以下的问题活动,为学生的思考方向作了一个指引,让学生不但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且清楚每个步骤设计的原理,让学生充分明白“要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依据”,让他们学会思考。当然,这样又好似会固定了他们思维的框架,会使他们的扩散思维有所局限,但对不会思考的初学者来说,也为他们的思维方向作了正确的指引和有益的帮助,为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作好“架桥铺路”的引领。
三、发散性引导,挖掘深度,拓展宽度,“不止于答”
通过有效探究,将知识框架建构起来后,或许有些教师认为已经解决问题,也就到此为止,接下去的步骤就是练习巩固,就算完成一堂课的学习了。但事实真的如我们教师所愿吗?经常听到有学生说:“上课听得懂,结论也能记住,对应的题目也可以做,但当题目转个视角或换个条件就发懵了。”深究其原因则是思维缺乏深度和宽度。笔者通过对学优生和待进生的解题过程的观察发现,学优生面对同一题干可以产生不同的解题思路,可以引发不同的思维方向,然后对每一种思路进行合理的思维推理,加以整合,一旦一种思路受阻能立即转换另一种思维方式和角度。而待进生则只会从同一题干作分析,不仅单一且缓慢,往往容易“一条道走到黑,”没了方向感。我想,要使这类学生“头脑开窍”,就要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为此,我们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内涵和外延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要设法有目的地根据同一问题设计发散性问题引导,增加知识点的交叉,挖掘思维的深度,从不同的方向拓展其宽度,不能止于会“答”就算。
在教学《昼夜长短变化》中,笔者通过上述的探究互动活动,学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当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那个半球就昼长夜短。根据这个结论,只要找出当天的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就可以判断各地的昼夜长短问题,但与这个知识点有关的规律,学生是否也能触类旁通?为此笔者大胆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串,以开拓思维:①今天江门昼夜长短情况如何?北京的昼夜长短如何?②江门与北京比较,哪个地方白天更长?全球昼夜长短变化如何分布?③江门明天昼夜长短情况如何?与今天比较,哪天的白昼更长?江门一年之中昼夜长短如何变化?④今天江门日出是几点?日落是几点?明天日出比今天早还是迟?日落比今天早还是迟?
地理综合思维有三个特征:全面、系统、动态,也有三个维度: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尺度综合。这一系列问题串都是在昼夜长短这个知识点的基础上发散开来,涉及昼夜长短变化的空间规律、时间规律,或者是从静态到动态角度,从江门这小尺度到全球的大角度,从涉及到昼夜长短的其它表现(如日出日落)等全面考查昼夜长短的知识,使学生加深对昼夜长短规律的理解,形成全面、系统、动态的综合地理思维。这样做,让学生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发散,更是重组现有的认知,产生新的认知。
笔者认为长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会让学生习惯于不仅仅满足掌握了本课的知识点,而且学会从多角度,多方向去思考,加深知识点的理解和有效应用,这种发散性问题的引导,必将加深了思维的深度,拓展思维的宽度。
总之,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学习对象、不同的时机,适当设置不同的性质的问题,引导学生于“问”中形成知识体系,于“答”中形成思维的习惯,逐步形成较好的高中地理学科思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可持续学习的能力,也才会符合国家关于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只因有效践行“始于问而不止于答”的学科素养提升,是网络化学习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韦志榕.关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思考[J].2015
[2]刘明英.贯穿地理思维,构建多元教学框架[J].教育艺术.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