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业属于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按照住建部的数据,2015年我国建筑业的从业人员高达5003.4万,年产值180757.47亿元。建筑业实施营改增有助于打通增值税的抵扣链条,降低整个社会的税负水平,带动国民经济腾飞。为此,本文介绍了营改增税制改革的背景及意义,分析了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财务的现实影响,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建筑企业解决财务影响的途径。
关键词:营改增 建筑企业 财务 影响
一、引言
按照著名税收专家李炜光的调研,我国企业的实际税费负担率接近40%的水平,远远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建筑业属于微利行业,从住建部的统计数据来看,近10年来建筑业的产值利润率始终保持3.5%左右,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沉重的压力。营改增已是大势所趋,如何快速适应新的税制环境,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是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二、营改增税制改革的背景及意义
营改增是指将征收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为征收增值税。2012年1月开始,我国在上海等部分城市的部分行业开始了营改增试点,2013年把试点扩展到全国,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其中就包括建筑业,实现了行业领域的全覆盖。据国税总局统计,2012年到2016年6月底,我国营改增试点已累计减税4848亿元。营改增是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税制改革措施,与营业税相比,增值税只是针对产品或服务的增值部分征税,避免了重复纳税。建筑业纳税户数多金额大,制度设计非常复杂,因此设计营改增方案需要十分慎重。实施营改增有利于发挥“税收中性”的特点,减轻企业的总体税费负担,并促进第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为建筑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三、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财务的现实影响
营改增改变了重复征税、无法抵扣、无法退税的弊端,企业税务负担得以大大减轻。营改增的全面实施促使建筑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更新技术和设备,这将推动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建筑业是一个庞杂的市场,实施营改增意味着企业必须从正规供应商处采购原材料,取得合法有效的票据,才能得到抵扣,这有利于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加强内部控制,实现上下游企业的整合和同步发展。当然,实施营改增对企业也有着不利影响。建筑业的营业税为3%,而营改增后适用11%的税率,这无疑增加了纳税成本,因此企业必须从供应商处取得足够的增值税发票,这为采购和财务管理增加了难度。短期来看,建筑企业的上游抵扣不健全,占建筑成本20%~30%的人工、60%的原材料很难获得足额的增值税发票,因此大部分企业的税负将有所增加,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长期来看,企业应引进高科技设备,减少人力资本投入,调整业务结构,并对增值税发票加大管理力度,才能降低税负。
四、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企业解决财务影响的途径
1.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养。营改增整体上是减税的改革,据测算,营改增的总体减税规模高达1万亿左右,这是我国政府实现减税降负的大手笔。建筑企业应积极做好营改增的应对工作,对财务人员加强业务技能培养,不断提高涉税人员业务技能,并构建健全的纳税规章体系,让财务人员能够迅速适应新税改环境及相关业务流程,为企业开展纳税业务提供保障。涉税工作专业性较强,企业应设立专职税务工作岗位,由专人负责税务信息数据收集、税款计算、税务申报缴纳、发票领购等涉税工作,有效规避各种税务风险。财务人员应加强与各个业务部门的联系,全面掌握相关税务信息,主动配合前端业务工作,并积极参与到管理活动中,为税收筹划提供专业意见。对于发票的购买、收集、开具、传递、管理等环节,企业应当制定严格的规章和流程,保障整个过程和形式的规范性。在日常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要保证所购进物资的物流、发票流、现金流相符,确保“三流一致”,顺利实现抵扣。
2.全面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建筑企业应按照住建部的要求,及时做好价格信息、计价定额等工程计价依据的调整,及时升级工程预算软件,并且对接税控系统。税务工作具有严谨、规范、细致的特点,企业应更全面认识自身经营发展情况,结合税务风险评估结果,加强会计核算和内部控制,规范发票管理、税款计算、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涉税工作,确保销项准确、进项有效。企业必须改革计价模式,完善会计核算内容,设置相应的借方和贷方科目,使各税收款项能够清晰明确。在账务处理方面,要完善整个处理流程,注意与之前收入及成本费用记账核算的区别,通过准确核算各类税额、编制财务报表来全面提升会计核算水平。企业要及时对进项税进行认证和抵扣,严格按照会计核算程序开展纳税筹划,以保证纳税活动的合法性,尽可能降低会计核算系统不健全、进项税无法抵扣所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3.注重供应商及合同管理。企业应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认真、全面、系统的筛查,优先选择一般纳税人,确保能够取得有效的可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建筑业的增值税率是11%,而一般物资的税率是17%,企业应利用这种税率差异,获得尽量多的抵扣,如果供应商是小规模纳税人,则要权衡抵扣额和单价,要求价格折扣多一些。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规定品质、货期、价款结算、违约争议处理等,以降低经营风险,特别注明乙方的供货价格为含税价,需要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进项税发票之后,应妥善保管和及时认证,以增加增值税进项税的抵扣额,最终减轻税负压力。在采购管理工作中,企业可采取集中采购或批量采购的方法,以扩大对供应商的话语权,确保高质低价,还能保证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资金是制约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在签订合同与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应当注重时效性,尽快取得进项税发票,尽量延迟开出销售发票,延缓当期应缴纳的税款,从而增加现金流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核算期间内税负不均衡的现象。
4.合理开展纳税筹划工作。在全面实施营改增的背景下,建筑企业要想提高经营效益,就必须主动做好纳税筹划工作。财务部门要充分利用现行税收政策,统一规划纳税筹划事宜,采用节税、避税、分散、转移、增加费用等手段,以最优的纳税筹划方案降低生产成本。如果建筑项目属于甲供材工程、已經开工的老项目、采用清包工方式等,按照财税[2016]36号文件,企业可以选择简易计税,只需按照3%的征收率预缴税款。当前施工机械作业在工程建设中越来越普遍,企业可充分发挥所购入固定资产及设备在增值税抵扣环节的作用,适当购入高科技、自动化的机械设备,从而增加进项税抵扣,控制人工劳务支出,提高生产效率,从总体上降低税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租赁可以持续获得进项税抵扣,因此建筑企业可以与大型专业的租赁公司合作,通过租赁来配置工程机械设备。随着“营改增”的推进,企业应有针对性地确立投资方向,将优势资源集中投入到主营业务当中,并把非主流业务外包出去,这样既能节省人工费用的开支,又能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切实减轻经营负担。
五、结语
营改增从供给侧促进产业升级,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筑企业应顺应时代发展形势,密切关注税收政策及行业动态,抓住税制改革带来的机遇,在变革中谋求发展,全面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加强供应商及发票管理,并善于有效运用纳税筹划政策优化成本结构,降低税收负担,实现效益性增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利娜.建筑企业营改增焦点问题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6(15):31-34.
[2]尹书惠.“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及对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5(19):76.
[3]曹永.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会计师,2015,224 (17):33-34.
关键词:营改增 建筑企业 财务 影响
一、引言
按照著名税收专家李炜光的调研,我国企业的实际税费负担率接近40%的水平,远远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建筑业属于微利行业,从住建部的统计数据来看,近10年来建筑业的产值利润率始终保持3.5%左右,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沉重的压力。营改增已是大势所趋,如何快速适应新的税制环境,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是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二、营改增税制改革的背景及意义
营改增是指将征收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为征收增值税。2012年1月开始,我国在上海等部分城市的部分行业开始了营改增试点,2013年把试点扩展到全国,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其中就包括建筑业,实现了行业领域的全覆盖。据国税总局统计,2012年到2016年6月底,我国营改增试点已累计减税4848亿元。营改增是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税制改革措施,与营业税相比,增值税只是针对产品或服务的增值部分征税,避免了重复纳税。建筑业纳税户数多金额大,制度设计非常复杂,因此设计营改增方案需要十分慎重。实施营改增有利于发挥“税收中性”的特点,减轻企业的总体税费负担,并促进第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为建筑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三、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财务的现实影响
营改增改变了重复征税、无法抵扣、无法退税的弊端,企业税务负担得以大大减轻。营改增的全面实施促使建筑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更新技术和设备,这将推动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建筑业是一个庞杂的市场,实施营改增意味着企业必须从正规供应商处采购原材料,取得合法有效的票据,才能得到抵扣,这有利于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加强内部控制,实现上下游企业的整合和同步发展。当然,实施营改增对企业也有着不利影响。建筑业的营业税为3%,而营改增后适用11%的税率,这无疑增加了纳税成本,因此企业必须从供应商处取得足够的增值税发票,这为采购和财务管理增加了难度。短期来看,建筑企业的上游抵扣不健全,占建筑成本20%~30%的人工、60%的原材料很难获得足额的增值税发票,因此大部分企业的税负将有所增加,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长期来看,企业应引进高科技设备,减少人力资本投入,调整业务结构,并对增值税发票加大管理力度,才能降低税负。
四、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企业解决财务影响的途径
1.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养。营改增整体上是减税的改革,据测算,营改增的总体减税规模高达1万亿左右,这是我国政府实现减税降负的大手笔。建筑企业应积极做好营改增的应对工作,对财务人员加强业务技能培养,不断提高涉税人员业务技能,并构建健全的纳税规章体系,让财务人员能够迅速适应新税改环境及相关业务流程,为企业开展纳税业务提供保障。涉税工作专业性较强,企业应设立专职税务工作岗位,由专人负责税务信息数据收集、税款计算、税务申报缴纳、发票领购等涉税工作,有效规避各种税务风险。财务人员应加强与各个业务部门的联系,全面掌握相关税务信息,主动配合前端业务工作,并积极参与到管理活动中,为税收筹划提供专业意见。对于发票的购买、收集、开具、传递、管理等环节,企业应当制定严格的规章和流程,保障整个过程和形式的规范性。在日常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要保证所购进物资的物流、发票流、现金流相符,确保“三流一致”,顺利实现抵扣。
2.全面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建筑企业应按照住建部的要求,及时做好价格信息、计价定额等工程计价依据的调整,及时升级工程预算软件,并且对接税控系统。税务工作具有严谨、规范、细致的特点,企业应更全面认识自身经营发展情况,结合税务风险评估结果,加强会计核算和内部控制,规范发票管理、税款计算、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涉税工作,确保销项准确、进项有效。企业必须改革计价模式,完善会计核算内容,设置相应的借方和贷方科目,使各税收款项能够清晰明确。在账务处理方面,要完善整个处理流程,注意与之前收入及成本费用记账核算的区别,通过准确核算各类税额、编制财务报表来全面提升会计核算水平。企业要及时对进项税进行认证和抵扣,严格按照会计核算程序开展纳税筹划,以保证纳税活动的合法性,尽可能降低会计核算系统不健全、进项税无法抵扣所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3.注重供应商及合同管理。企业应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认真、全面、系统的筛查,优先选择一般纳税人,确保能够取得有效的可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建筑业的增值税率是11%,而一般物资的税率是17%,企业应利用这种税率差异,获得尽量多的抵扣,如果供应商是小规模纳税人,则要权衡抵扣额和单价,要求价格折扣多一些。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规定品质、货期、价款结算、违约争议处理等,以降低经营风险,特别注明乙方的供货价格为含税价,需要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进项税发票之后,应妥善保管和及时认证,以增加增值税进项税的抵扣额,最终减轻税负压力。在采购管理工作中,企业可采取集中采购或批量采购的方法,以扩大对供应商的话语权,确保高质低价,还能保证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资金是制约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在签订合同与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应当注重时效性,尽快取得进项税发票,尽量延迟开出销售发票,延缓当期应缴纳的税款,从而增加现金流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核算期间内税负不均衡的现象。
4.合理开展纳税筹划工作。在全面实施营改增的背景下,建筑企业要想提高经营效益,就必须主动做好纳税筹划工作。财务部门要充分利用现行税收政策,统一规划纳税筹划事宜,采用节税、避税、分散、转移、增加费用等手段,以最优的纳税筹划方案降低生产成本。如果建筑项目属于甲供材工程、已經开工的老项目、采用清包工方式等,按照财税[2016]36号文件,企业可以选择简易计税,只需按照3%的征收率预缴税款。当前施工机械作业在工程建设中越来越普遍,企业可充分发挥所购入固定资产及设备在增值税抵扣环节的作用,适当购入高科技、自动化的机械设备,从而增加进项税抵扣,控制人工劳务支出,提高生产效率,从总体上降低税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租赁可以持续获得进项税抵扣,因此建筑企业可以与大型专业的租赁公司合作,通过租赁来配置工程机械设备。随着“营改增”的推进,企业应有针对性地确立投资方向,将优势资源集中投入到主营业务当中,并把非主流业务外包出去,这样既能节省人工费用的开支,又能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切实减轻经营负担。
五、结语
营改增从供给侧促进产业升级,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筑企业应顺应时代发展形势,密切关注税收政策及行业动态,抓住税制改革带来的机遇,在变革中谋求发展,全面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加强供应商及发票管理,并善于有效运用纳税筹划政策优化成本结构,降低税收负担,实现效益性增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利娜.建筑企业营改增焦点问题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6(15):31-34.
[2]尹书惠.“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及对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5(19):76.
[3]曹永.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会计师,2015,224 (17):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