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正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努力保障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据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白皮书说,到2005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约1900个县(市、区、旗)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5400多万农民参保,积累保险基金约310亿元人民币,300多万参保农民领取养老金,当年支付养老保险金21.3亿元人民币。
如何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一大难题,这关系到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关系到农村的繁荣和稳定,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关键词】:保险制度;养老
一、养老制度现状
农村现行的养老模式包括:
1.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模式是是我国农村养老的最主要模式。儒家文化的“孝”的强调,是中华民族绵延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赡养老人的义务已经变成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在责任和自主意识,是其人格的一部分。这在广大农村也表现得毫不例外,而且由于我国广大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实施其他养老模式的条件不太具备,家庭在提供生活照顾和精神慰籍方面又具有无可替代性。
2.土地养老
土地是广大农民赖以生活的基础。土地对农民而言,既是生产资料,也是生活资料。农村老人可以依靠土地收入解决一部分生活来源
3.社会保险养老
农村社会保险要求提出了个人、集体、国家三方共同付费,由社会统筹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新思路。其主要做法是,以县为单位,根据农民自愿原则,在政府组织引导下,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保险基金以农民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实行储备积累的模式,并根据积累的资金总额和预期的平均领取年限领取养老金。
4.社区养老
社区(含乡镇)养老是指集体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乡村或乡镇企业,仿照城镇企事业单位的做法,给农村老年人发放养老金。社区养老的实施范围比较窄,往往受制于该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二)以潘家庄村分析养老问题
1.农村老人生活现状
潘家庄位于浙江东部湖州市工业小镇旧馆,村庄经济水平属于中等水平。而年轻人一般都工作,所以老人的生活活动较为单一,一般为在家与邻里人聊天。超出7成的老人能解决温饱问题,但是人存在少数的老人,因为儿女不争气,没法过上舒坦的日子。因此农村中家庭养老方式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主要依靠子女的收入,而一旦子女的收入都成问题是,老人的养老问题就被放大。
通过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潘家庄的老人有59%的人是农民,23%的人已经是工人。因为曾经的年代的缘故,很少有老人以前从事商人等职业。而在03年开始,潘家庄村实行土地征收,大部分农民家中已没有田地,成为失地农民。在从潘家庄沈家抖中的谭奶奶口中了解到,在前几年,她家的4亩多地就已经被征收了,近几年两老人不种地,靠着子女和土地补偿生活。
“土地养老”是农村养老的另一道重要防线。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流动,许多留守老人继续耕种土地,成为目前农村主要的劳动力之一。
然而土地养老在潘家庄村并不适合。工业化小镇的需要,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向当地家庭征收土地,现阶段,每家每户的田地数目不超过半亩,只供平时种种一些蔬菜,并不能成为经济收入的来源。
其次,農村许多基层干部反映,随着年事渐高、身体渐弱,许多老人已不堪农活重负,"土地养老"受到冲击。
四、解决措施
(一)了解到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模式的重要作用
1.社会养老有利于降低养老成本。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把家庭收入、个人贡献与个人养老需求和养老水平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同一。此外,社区服务性居家养老便于各村、各社区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地开展养老服务项目。老人住在家里,由社会养老,提供一些设施,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减少成本。
2.适应农村管理改革的形式,有利于促进社区管理水平的提高。社区是老年人社会活动的主场场所。老人参与社区服务多了,引起社区服务的要求提高,要求社区管理机构包括村民委员会改变原有的服务范围、服务方法和服务理念,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管理机制,从而推动社区管理水平的提高。
3.有利于老人精神文化生活。从上文中的图表可以分析出,潘家庄村老人业余生活比较单一,老人容易产生孤独寂寞等不良情绪。而社区养老可以让更多的老人互相陪伴,丰富企业与生活,消除农村老人孤独感的同时,又可以发展社区邻里的关系,增强团结。此外,社区养老,老人仍旧住在家里,没有改变老人的生活环境,老人仍旧能够与自己的亲朋好友保持经常的接触,仍能享受天伦之乐。
总之,传统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方式,已经不适合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因此同时也不适合于潘家庄村。
(二)大力宣传社会养老,改变古旧思想
在农村宣传社会养老模式,可以通过村委会召开村名大会,发放关于社会养老的宣传资料,由相关村委到各个家庭中去解释社会养老这一模式的利处。
随着社会养老试点的推行,个人养老储备、商业养老保险、子女养老保险等形式多样的社会保险的不断增加,也有利于解决经济供养中遇到的问题。此外,取消各种农业税以及积极解决“三农”问题的各项政策可以促进农民增收,从而提高家庭经济供养水平。从农村社区运作模式来看,随着社会改革的推进,村民委员会的职能和运转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一旦村民委员会确立了市场理念、服务理念,村政行为就会按照村民的需求方向运行,农村社区服务也会逐步具体化、规范化、完善化,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也就成为可能。
(三)政府支持,投入更多公共资源
虽然在各个农村投入公共资源对政府来所是一笔大的开销,但若这一方式比政府养老减轻更多政府的经济压力。社会养老要求老年人平常在社群中,政府加大的投入可以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资源共享,减少重复投资,也让一些在家庭养老中享受不到一些设施的老人获福。
其次,政府的大力配合,有助于该地区人们对着一模式的接受和支持。
从潘家庄村的情况来看,应该在多见2-3所老年活动室等。目前只有沈家抖的一个老年活动室对很多住在邻村的腿脚不便的老人来说很不方便,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来一次。老年的时间观念比年轻人早,一半下午3点左右就已经觉得很晚了,要做晚饭准备,这样住的较远的老人等于来一会就得回家。可以选择在潘家庄小村、庙港和严家抖这三个分村建立老年活动室。此外,目前沈家抖活动室中,只有几张桌子和一台电视机,花样较少,可以投入一些象棋、乒乓球等器具,丰富老人的生活。
五、总结
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指出:“建立健全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黨和政府一直重视以养老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申秋红等著. 《中国经济》.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9-1:7500564473。
[2]《快乐老人报》,CN43-0024中南传媒集团第157期。
[3]江泽民,《党的十六大报告》,2003-10-09。
[4]部分数据来源维基百科,“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基金”。
如何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一大难题,这关系到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关系到农村的繁荣和稳定,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关键词】:保险制度;养老
一、养老制度现状
农村现行的养老模式包括:
1.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模式是是我国农村养老的最主要模式。儒家文化的“孝”的强调,是中华民族绵延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赡养老人的义务已经变成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在责任和自主意识,是其人格的一部分。这在广大农村也表现得毫不例外,而且由于我国广大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实施其他养老模式的条件不太具备,家庭在提供生活照顾和精神慰籍方面又具有无可替代性。
2.土地养老
土地是广大农民赖以生活的基础。土地对农民而言,既是生产资料,也是生活资料。农村老人可以依靠土地收入解决一部分生活来源
3.社会保险养老
农村社会保险要求提出了个人、集体、国家三方共同付费,由社会统筹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新思路。其主要做法是,以县为单位,根据农民自愿原则,在政府组织引导下,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保险基金以农民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实行储备积累的模式,并根据积累的资金总额和预期的平均领取年限领取养老金。
4.社区养老
社区(含乡镇)养老是指集体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乡村或乡镇企业,仿照城镇企事业单位的做法,给农村老年人发放养老金。社区养老的实施范围比较窄,往往受制于该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二)以潘家庄村分析养老问题
1.农村老人生活现状
潘家庄位于浙江东部湖州市工业小镇旧馆,村庄经济水平属于中等水平。而年轻人一般都工作,所以老人的生活活动较为单一,一般为在家与邻里人聊天。超出7成的老人能解决温饱问题,但是人存在少数的老人,因为儿女不争气,没法过上舒坦的日子。因此农村中家庭养老方式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主要依靠子女的收入,而一旦子女的收入都成问题是,老人的养老问题就被放大。
通过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潘家庄的老人有59%的人是农民,23%的人已经是工人。因为曾经的年代的缘故,很少有老人以前从事商人等职业。而在03年开始,潘家庄村实行土地征收,大部分农民家中已没有田地,成为失地农民。在从潘家庄沈家抖中的谭奶奶口中了解到,在前几年,她家的4亩多地就已经被征收了,近几年两老人不种地,靠着子女和土地补偿生活。
“土地养老”是农村养老的另一道重要防线。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流动,许多留守老人继续耕种土地,成为目前农村主要的劳动力之一。
然而土地养老在潘家庄村并不适合。工业化小镇的需要,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向当地家庭征收土地,现阶段,每家每户的田地数目不超过半亩,只供平时种种一些蔬菜,并不能成为经济收入的来源。
其次,農村许多基层干部反映,随着年事渐高、身体渐弱,许多老人已不堪农活重负,"土地养老"受到冲击。
四、解决措施
(一)了解到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模式的重要作用
1.社会养老有利于降低养老成本。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把家庭收入、个人贡献与个人养老需求和养老水平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同一。此外,社区服务性居家养老便于各村、各社区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地开展养老服务项目。老人住在家里,由社会养老,提供一些设施,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减少成本。
2.适应农村管理改革的形式,有利于促进社区管理水平的提高。社区是老年人社会活动的主场场所。老人参与社区服务多了,引起社区服务的要求提高,要求社区管理机构包括村民委员会改变原有的服务范围、服务方法和服务理念,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管理机制,从而推动社区管理水平的提高。
3.有利于老人精神文化生活。从上文中的图表可以分析出,潘家庄村老人业余生活比较单一,老人容易产生孤独寂寞等不良情绪。而社区养老可以让更多的老人互相陪伴,丰富企业与生活,消除农村老人孤独感的同时,又可以发展社区邻里的关系,增强团结。此外,社区养老,老人仍旧住在家里,没有改变老人的生活环境,老人仍旧能够与自己的亲朋好友保持经常的接触,仍能享受天伦之乐。
总之,传统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方式,已经不适合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因此同时也不适合于潘家庄村。
(二)大力宣传社会养老,改变古旧思想
在农村宣传社会养老模式,可以通过村委会召开村名大会,发放关于社会养老的宣传资料,由相关村委到各个家庭中去解释社会养老这一模式的利处。
随着社会养老试点的推行,个人养老储备、商业养老保险、子女养老保险等形式多样的社会保险的不断增加,也有利于解决经济供养中遇到的问题。此外,取消各种农业税以及积极解决“三农”问题的各项政策可以促进农民增收,从而提高家庭经济供养水平。从农村社区运作模式来看,随着社会改革的推进,村民委员会的职能和运转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一旦村民委员会确立了市场理念、服务理念,村政行为就会按照村民的需求方向运行,农村社区服务也会逐步具体化、规范化、完善化,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也就成为可能。
(三)政府支持,投入更多公共资源
虽然在各个农村投入公共资源对政府来所是一笔大的开销,但若这一方式比政府养老减轻更多政府的经济压力。社会养老要求老年人平常在社群中,政府加大的投入可以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资源共享,减少重复投资,也让一些在家庭养老中享受不到一些设施的老人获福。
其次,政府的大力配合,有助于该地区人们对着一模式的接受和支持。
从潘家庄村的情况来看,应该在多见2-3所老年活动室等。目前只有沈家抖的一个老年活动室对很多住在邻村的腿脚不便的老人来说很不方便,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来一次。老年的时间观念比年轻人早,一半下午3点左右就已经觉得很晚了,要做晚饭准备,这样住的较远的老人等于来一会就得回家。可以选择在潘家庄小村、庙港和严家抖这三个分村建立老年活动室。此外,目前沈家抖活动室中,只有几张桌子和一台电视机,花样较少,可以投入一些象棋、乒乓球等器具,丰富老人的生活。
五、总结
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指出:“建立健全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黨和政府一直重视以养老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申秋红等著. 《中国经济》.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9-1:7500564473。
[2]《快乐老人报》,CN43-0024中南传媒集团第157期。
[3]江泽民,《党的十六大报告》,2003-10-09。
[4]部分数据来源维基百科,“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