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中学教育的奋斗目标是在德、智、体等方面,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德育教育是搞好这一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坚持德育在“内化”上下功夫,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则是当前提高德育教育实效的关键。 英国教育家德·朗特里把“内化”称作“内在化”,即将从别人处听来的看法、价值准则与主意化为自己的思想或把自己想出的看法、价值准则与主意隐在心中(或化为自己的品格)的过程。可见,“内化”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是将外在要求化为自己内在需要的过程。它是一种感染、感受,也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当外在的思想道德要求进入教育过程中,如果没有激起个体内在的需要,个体是不可能真正接受的,即使由于外力的强大影响包括硬性灌输,有时表面上接受了教育,但由于没有引起内部矛盾,也形成不了“内化”过程,因此,德育“内化”就必须对抽象、空洞的德育理论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多种方式、手段,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产生情感共鸣,让其理解、认可、接受,并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地自觉修炼,从而将其外部要求转化为内部的需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笔者认为,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主体性。
如前所述,“内化”既然是人对外部事物普遍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那么这种“内化”就不是照相式的、生吞活剥的不自觉过程,而是一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自愿、自觉独立完成的。教育作为一种以促进人的发挥,社会的发展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功用就在于把人类所创造科学文化知识或经验“内化”为个体性的精神财富,发展、提高他们的主体性,造就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学校德育工作材料必备学校工作班主任工作管理学生工作管理以往的德育教育只重视德育目标的制订和德育道德规范的灌输,缺乏对人的关注,忽视了道德的个体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自我教育、自我修养,重外律、轻内省,难以体现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从而偏离了教育的宗旨。因此,德育教育在“内化”上下功夫。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教育的主体,应该自己教育自己体现自己的价值。采取的不是束缚、强制灌输的方法,而应是体验、醒悟,通过发挥人的主体素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格,让德育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例如,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后,不妨把规章制度交给学生,改变传统习惯下的“学习”为“讨论”,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应及时改进,不太合适的意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解释说明,这样即可使规章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得到学生的认可,又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而当今社会人缺失的恰恰就是责任。另外,可以建立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和班委会的重要作用,还可以开始各类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自己组织、设计、安排,最后取得成功,体验到作为主体的一种精神满足感。
二、坚持情理交融,增强情感性。
情感是人的道德中最主要的心理因素,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内化”,没有情感,也不可能有对真善美的追求。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何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必须使情感教育成为主旋律,坚持情理相融,情理相融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师要通情达理,别太苛求;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心理相容。初中生大多在13--15岁之间的年龄,正是稳定的个性,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许多研究表明,青少年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个性品德形成的过程。不能否认,初中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较差,更有少数对学习毫无兴趣,调皮捣蛋的“后进生”。因此,一方面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职业观。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服务,学生是服务的对象,学生即使“毛病”再多,也不能将他们列为“朽木不可雕”而置之不理,更不能抛弃他们。另一方面,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不仅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还应该是情感融洽的朋友关系,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伙伴关系。从而在双方愉悦的合作中达到“内化”的最好效果。
三、坚持知、行统一,注重实效性。
在学生“内化”过程中,认知与践行是其转化的两极。认知是“内化”的前提和基础,践行是“内化”的外显,即“内化”完成的落脚点。规范的要求是外在的,要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伴随学生的内在需要,在自觉培养训练的基础上才能养成习惯。只有“内化”而无外显,不能说已形成良好的道德水平,只有外显的行为也不能说明学生的“内化”水平,因此,就要把认知与实践结合起来。
首先,要让初中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使他们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学习过程,也是认识社会、增强使命感、明辨是非、坚定信念、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我教育过程,更是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中,不断吸取营养、完善自我、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成长过程。为此,一是要抓好課堂教学,结合本地区特点,不定期地带领学生参观、学习,让学生根据课上所学、所思、所悟,结合所见所闻,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加深对课堂知识的认知,理解,从而为“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要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诸如升旗仪式、主题班会、读书会、世界地球日、国际禁毒日等等,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中,在易被学生认可的,生动活泼的形式中主动、自觉地接受教育,为“内化”创造必要条件。
其次,要使德育教育深入学生生活实际,即德育教育生活化。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即是生活”。生活是每个人切实的经历,它对人产生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生活世界又是蕴含丰富价值和意义的世界,是道德根植于其中的土壤。道德不应该,也不可能脱离生活,生活是道德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道德将走向虚无,因此,德育教育应“重心下移”,应走出课堂,走出办公室,走向食堂,融入学生的生活,更多地关注学生生活时间,衣食住行,把德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具体的丰富的道德训练,并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形成品德认同,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内化”成为必然。
综上所述,德育“内化”是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主体因素发挥作用的最突出的表现,它起源于道德感知,发展于道德思维,形成于道德认同。德育在“内化”上下功夫,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情理交融,坚持知行统一。唯有如此才能使道德感知转化为道德行为,才能最终实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一、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主体性。
如前所述,“内化”既然是人对外部事物普遍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那么这种“内化”就不是照相式的、生吞活剥的不自觉过程,而是一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自愿、自觉独立完成的。教育作为一种以促进人的发挥,社会的发展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功用就在于把人类所创造科学文化知识或经验“内化”为个体性的精神财富,发展、提高他们的主体性,造就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学校德育工作材料必备学校工作班主任工作管理学生工作管理以往的德育教育只重视德育目标的制订和德育道德规范的灌输,缺乏对人的关注,忽视了道德的个体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自我教育、自我修养,重外律、轻内省,难以体现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从而偏离了教育的宗旨。因此,德育教育在“内化”上下功夫。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教育的主体,应该自己教育自己体现自己的价值。采取的不是束缚、强制灌输的方法,而应是体验、醒悟,通过发挥人的主体素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格,让德育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例如,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后,不妨把规章制度交给学生,改变传统习惯下的“学习”为“讨论”,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应及时改进,不太合适的意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解释说明,这样即可使规章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得到学生的认可,又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而当今社会人缺失的恰恰就是责任。另外,可以建立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和班委会的重要作用,还可以开始各类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自己组织、设计、安排,最后取得成功,体验到作为主体的一种精神满足感。
二、坚持情理交融,增强情感性。
情感是人的道德中最主要的心理因素,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内化”,没有情感,也不可能有对真善美的追求。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何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必须使情感教育成为主旋律,坚持情理相融,情理相融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师要通情达理,别太苛求;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心理相容。初中生大多在13--15岁之间的年龄,正是稳定的个性,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许多研究表明,青少年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个性品德形成的过程。不能否认,初中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较差,更有少数对学习毫无兴趣,调皮捣蛋的“后进生”。因此,一方面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职业观。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服务,学生是服务的对象,学生即使“毛病”再多,也不能将他们列为“朽木不可雕”而置之不理,更不能抛弃他们。另一方面,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不仅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还应该是情感融洽的朋友关系,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伙伴关系。从而在双方愉悦的合作中达到“内化”的最好效果。
三、坚持知、行统一,注重实效性。
在学生“内化”过程中,认知与践行是其转化的两极。认知是“内化”的前提和基础,践行是“内化”的外显,即“内化”完成的落脚点。规范的要求是外在的,要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伴随学生的内在需要,在自觉培养训练的基础上才能养成习惯。只有“内化”而无外显,不能说已形成良好的道德水平,只有外显的行为也不能说明学生的“内化”水平,因此,就要把认知与实践结合起来。
首先,要让初中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使他们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学习过程,也是认识社会、增强使命感、明辨是非、坚定信念、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我教育过程,更是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中,不断吸取营养、完善自我、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成长过程。为此,一是要抓好課堂教学,结合本地区特点,不定期地带领学生参观、学习,让学生根据课上所学、所思、所悟,结合所见所闻,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加深对课堂知识的认知,理解,从而为“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要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诸如升旗仪式、主题班会、读书会、世界地球日、国际禁毒日等等,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中,在易被学生认可的,生动活泼的形式中主动、自觉地接受教育,为“内化”创造必要条件。
其次,要使德育教育深入学生生活实际,即德育教育生活化。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即是生活”。生活是每个人切实的经历,它对人产生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生活世界又是蕴含丰富价值和意义的世界,是道德根植于其中的土壤。道德不应该,也不可能脱离生活,生活是道德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道德将走向虚无,因此,德育教育应“重心下移”,应走出课堂,走出办公室,走向食堂,融入学生的生活,更多地关注学生生活时间,衣食住行,把德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具体的丰富的道德训练,并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形成品德认同,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内化”成为必然。
综上所述,德育“内化”是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主体因素发挥作用的最突出的表现,它起源于道德感知,发展于道德思维,形成于道德认同。德育在“内化”上下功夫,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情理交融,坚持知行统一。唯有如此才能使道德感知转化为道德行为,才能最终实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