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共管理的宗旨是为公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公共管理事业的进展情况对国家政务工作的具体落实有着很大的影响,也决定了广大公民对这项工作的满意程度。本文重点分析了公民参与公共管理工作的作用,探讨了应该提高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度的方法。
关键词:公共管理事业;参与度;公民合法权益
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这项工作具有社会公共性质,要想提升公共管理工作的品质,除了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公民积极参与进来,如果公民的参与度低,那么公共管理工作的品质也就无法提升。因此应提高公共管理中公民的参与度,以确保落实效果。
一、公民参与公共管理工作的主要作用
公民参与和公共管理事业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公民参与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有益于公民合法权益的实现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没有确保公民的参与权益,使得公民对国家相关公共管理部门存有不满情绪,阻碍了党员干部和民众之间的友好关系,对国家相关部门形象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鉴于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鼓励广大民众积极参与进来,确保广大民众的参与权益。
(二)能够推动民主工作的实施
为了能够提升民主政治的实施品质,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目前已取得一定效果。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时,提升公民的参与程度,为公共管理事业具体工作的落实打下良好基础,这也是国家民主的客观体现。
(三)可以创建和谐社会
我国目前创建和谐社会的整体目标还没有全部实现,要想创建和谐社会就会牵涉多方面,公民参与程度就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提升民众参与程度,可以让公共管理工作内容更加贴合广大民众的具体需要,最大程度上提升公民的满意程度,对创建和谐社会起到推动作用。
二、公共管理与公民参与的内涵及关系
(一)公共管理与公民参与的内涵。
公共管理,顾名思义,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它本身具有公共性质,是公共管理主体运用自己的权力来行使自己的权利,从而达到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的目的。从公共行政学的角度来看,公民参与是公民通过各种合法形式,对政府决策、公共行政事务和管理活动施加影响的一种行为。公民通过一定的渠道参与公共行政或决策的活动中,不仅可以维护公民自身利益,而且可以保障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由此看来,公民參与和公共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公共管理离不开公民的参与,公民参与已然成为了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个国家社会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没有公民参与,甚至是阻碍公民参与,民主也就是个躯壳,一个良好和谐社会的形成,必须要有公民的参与,使公民、社会、国家合作治理,这才是最佳状态。
(二)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公民参与有利于维护公民的权利和利益,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公民整体也会发生变化,包括自身素质、意识、能力技能等。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是公民表达自身利益和要求的活动,这表明他们有了积极主动的意识,开始主动和关心、参与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管理,他们在维护自我权利了和利益使,也更加具有社会公德心和责任感。因此公民参与公共管理一方面维护了公民的权利和利益,同时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其次,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有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公民为了实现自己的权利和要求,自愿参与公共管理,那么公民在参与过程中就会及时发现和反映公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这样就有利于政府及时了解公共管理的现状,倾听人民的建议,及时作出调整,避免使公共权力的运行脱离人民,偏离公共利益的目标。
再次,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是公民的迫切意愿,如果这种愿望没有得到很好的伸张,尤其是公民的不满和意见得不到相应的输出,必然会通过其他不合法的方式来表达,这样必然扰乱社会秩序,甚至造成社会动荡。
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有助于提高公共效率和质量。公民越是广泛的接触公共服务,越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效能。
三、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一)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现状。
近几年,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活动取得很大发展,概况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第二,公共管理更加具有创造性和活力。由于公共参与的多元主体化,激发了社会活力,公共管理可以广泛吸收广大民众的智慧和力量,从而使得公共管理更加具有创造性和活力。第三,非政府组织参政日趋活跃。第四,民主监督制度在不断发展完善。
(二)公民参与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公共管理还不完善,仍存在阻碍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一些不利因素。这些障碍性因素主要表现在:促进以及保障公民参与的相关制度缺失或不健全;公民自身的问题,仍有很大一部分公民参与意识不高,只是被动消极的参与,对公共管理的认识比较有限,而且能力有待提高,参与效率不高等。其次,目前公民通过现有参与路径对公共政策的制定结果产生影响的体制机制还未完全形成,公民参与意愿的增强与参与路径的匮乏及受阻存在着深层次矛盾。第三,公民有效参与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制定仍存在一些问题。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听证制度不健全;公民参与的法;律保障制度不健全;政府对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引导和培育未建立起来;公私合作生产的利益协调制度未建立起来。再次,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目前还存在不规范、无序的问题。另外,政务公开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目前公民了解各种政策的主渠道。
结语
在现代国家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水平的发展,以及人民素质的提高,开展公共管理离不开公民参与,我们要重视加强公民在公共事务活动中的参与,从宏观、微观,制度政策、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加以保障,不断推进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长久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孙柏瑛,等,译.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侯保龙.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3]王巍,牛美丽编译.公民参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公共管理事业;参与度;公民合法权益
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这项工作具有社会公共性质,要想提升公共管理工作的品质,除了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公民积极参与进来,如果公民的参与度低,那么公共管理工作的品质也就无法提升。因此应提高公共管理中公民的参与度,以确保落实效果。
一、公民参与公共管理工作的主要作用
公民参与和公共管理事业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公民参与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有益于公民合法权益的实现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没有确保公民的参与权益,使得公民对国家相关公共管理部门存有不满情绪,阻碍了党员干部和民众之间的友好关系,对国家相关部门形象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鉴于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鼓励广大民众积极参与进来,确保广大民众的参与权益。
(二)能够推动民主工作的实施
为了能够提升民主政治的实施品质,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目前已取得一定效果。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时,提升公民的参与程度,为公共管理事业具体工作的落实打下良好基础,这也是国家民主的客观体现。
(三)可以创建和谐社会
我国目前创建和谐社会的整体目标还没有全部实现,要想创建和谐社会就会牵涉多方面,公民参与程度就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提升民众参与程度,可以让公共管理工作内容更加贴合广大民众的具体需要,最大程度上提升公民的满意程度,对创建和谐社会起到推动作用。
二、公共管理与公民参与的内涵及关系
(一)公共管理与公民参与的内涵。
公共管理,顾名思义,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它本身具有公共性质,是公共管理主体运用自己的权力来行使自己的权利,从而达到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的目的。从公共行政学的角度来看,公民参与是公民通过各种合法形式,对政府决策、公共行政事务和管理活动施加影响的一种行为。公民通过一定的渠道参与公共行政或决策的活动中,不仅可以维护公民自身利益,而且可以保障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由此看来,公民參与和公共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公共管理离不开公民的参与,公民参与已然成为了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个国家社会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没有公民参与,甚至是阻碍公民参与,民主也就是个躯壳,一个良好和谐社会的形成,必须要有公民的参与,使公民、社会、国家合作治理,这才是最佳状态。
(二)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公民参与有利于维护公民的权利和利益,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公民整体也会发生变化,包括自身素质、意识、能力技能等。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是公民表达自身利益和要求的活动,这表明他们有了积极主动的意识,开始主动和关心、参与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管理,他们在维护自我权利了和利益使,也更加具有社会公德心和责任感。因此公民参与公共管理一方面维护了公民的权利和利益,同时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其次,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有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公民为了实现自己的权利和要求,自愿参与公共管理,那么公民在参与过程中就会及时发现和反映公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这样就有利于政府及时了解公共管理的现状,倾听人民的建议,及时作出调整,避免使公共权力的运行脱离人民,偏离公共利益的目标。
再次,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是公民的迫切意愿,如果这种愿望没有得到很好的伸张,尤其是公民的不满和意见得不到相应的输出,必然会通过其他不合法的方式来表达,这样必然扰乱社会秩序,甚至造成社会动荡。
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有助于提高公共效率和质量。公民越是广泛的接触公共服务,越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效能。
三、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一)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现状。
近几年,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活动取得很大发展,概况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第二,公共管理更加具有创造性和活力。由于公共参与的多元主体化,激发了社会活力,公共管理可以广泛吸收广大民众的智慧和力量,从而使得公共管理更加具有创造性和活力。第三,非政府组织参政日趋活跃。第四,民主监督制度在不断发展完善。
(二)公民参与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公共管理还不完善,仍存在阻碍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一些不利因素。这些障碍性因素主要表现在:促进以及保障公民参与的相关制度缺失或不健全;公民自身的问题,仍有很大一部分公民参与意识不高,只是被动消极的参与,对公共管理的认识比较有限,而且能力有待提高,参与效率不高等。其次,目前公民通过现有参与路径对公共政策的制定结果产生影响的体制机制还未完全形成,公民参与意愿的增强与参与路径的匮乏及受阻存在着深层次矛盾。第三,公民有效参与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制定仍存在一些问题。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听证制度不健全;公民参与的法;律保障制度不健全;政府对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引导和培育未建立起来;公私合作生产的利益协调制度未建立起来。再次,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目前还存在不规范、无序的问题。另外,政务公开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目前公民了解各种政策的主渠道。
结语
在现代国家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水平的发展,以及人民素质的提高,开展公共管理离不开公民参与,我们要重视加强公民在公共事务活动中的参与,从宏观、微观,制度政策、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加以保障,不断推进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长久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孙柏瑛,等,译.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侯保龙.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3]王巍,牛美丽编译.公民参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