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行李箱、一个背包、一张单程机票,2015年1月中旬,与同师门一起开始了为期10天的江浙、安徽一带艺术采风。沿途的风景、沿途的心情,都会使身体和灵魂重新洗涤。那些美好的回忆将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夺不走,挥不去。
【关键词】:艺术采风;思想;佛教圣地
海天佛国——普陀山
15日我们乘飞机至宁波,经大巴车,渡快艇达到目的地:普陀山。乘快艇的半升洞码头乃沈家门渔港,据说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渔港,虽然靠海,但是海鲜特别的贵。
普陀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保存最古老最有名的属普济禅寺。普陀山大大小小的寺庙总共有300多座,尘风而散,界水而止,这就是为什么普济禅寺香客如流的原因。它门前还有一个600年的古树,挨着三洲感应,据说许愿后,绕树一圈,然后出去,便会愿望实现,一生平安、吉祥。
“银普陀”这是世人的赞誉。由于普陀山是佛教圣地,所以各地的香客摩肩接踵。听说南海观音很灵验,我们在观音下许愿,并驻足留影。愿父母长命百岁,孩子健康成长,家庭幸福美满。普陀山最出名的是南海观音,有“南海圣境”的美称。
普陀山是一个美丽的岛屿,即是岛屿,就有很多海滩,冬季海滩的游客甚少。普济禅寺脚下有一个海滩——金沙沙滩(我们住宿的地方正对着金沙沙滩),早上10点与同伴一起去沙滩步行,海浪特别的凶猛,像极了饥饿的猎豹。南海观音脚下的海滩,似乎比金沙的更凶猛,像咆哮怒吼的雄狮。真有“惊涛骇浪,卷起千堆雪”那样壮观。但是大多数海滩的海浪还是温柔的,如千步沙,美丽又好玩,金沙碧浪,适合情侣。
酒店的工作人员说,一般7到8小时涨、退一次潮,于是在下午涨潮水之前,我也去捡了一些,对于一个从未见过大海的我来说,激动中带有的满足感涌上心头。
地质公园——雁荡山
17日我们抵达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雁荡山,品的是独特的地质韵味,赏的是美,观的是景。来接我们的酒店工作人员说:雁荡山看山不爬山。雁荡的由来是因为在山顶有一个湖,那里长满了芦苇,芦苇在湖面一荡一荡的,而且每年南归秋雁在此停留甚多。想去那里只能徒步,山路崎岖,来回得要7、8个小时。
雁荡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这座白垩纪的巨厚流纹岩质古火山,它不仅展示了一亿年来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峰林、深谷,还记录了中生代古火山发生、演化的历史,有“造型地貌博物馆”之称,是大自然于人类的最后馈赠。山水奇秀,天开图画,以奇峰异石、古洞畸穴、凝翠碧潭、飞瀑流泉名扬海内外。
雁荡山有三绝:大龙湫、灵峰和灵岩。大龙湫的丰姿卓逸万千,灵峰的奇峰怪石,灵岩的展旗峰和天柱峰。大龙湫落差197米,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瀑之一”,从山顶流下的泉水再加上阳光的点缀,仿佛显得更有活力了,蔚为壮观,变幻多姿,令人叫绝。在灵峰、灵岩那天然的意境中,在每一个景点那经久淤积沉淀中早已人性化了的精神力量,给我带来了一种生命的启迪和一份人生希冀,都蕴藏着一份巨大的感召力。
雁荡的美、雁荡的灵、雁荡的秀,都让我心存感恩,感谢天公作美,感谢父母,感谢师傅,感谢一切,雁荡山一个山、水灵气的地方,让我们静心、清心。此时忆起雁荡山的一切,情不自禁想起贯休对雁荡的佳句:“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
佛教圣地——九华山
20日经杭州中转,坐上去九华山的大巴,也许是在普陀和雁荡太累,5小时的车程便睡过去了,到达已是下午4点。酒店的人开车来山下接我们,盘山公路像一条歪歪扭扭的蛇,山岭葱郁,充满诱惑,若隐若现,仿佛风一吹就要断掉似的。整齐而又形态各异的山峰排成一列,似乎你永远不会知道它的山头与山尾在何处。与华山相比,九华山显得格外有灵气,茂密的树木,灵气的山峰,让人心旷神怡。
九华山至今保留着乾隆御赐笔金匾“东南第一山”。山形峭拔凌空,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地藏王菩萨说法道场,据说地藏王菩萨掌管着阴
阳界。
在九华山,我们参观了“谛听博物馆”(曾经的太白书院),谛听是地藏王菩萨的坐骑,在这里有位大师为我们讲诉了关于地藏王菩萨与谛听的有关故事,这是在网络上甚至是导游都不会解说的那么详细的,让我受益匪浅,终身难忘。
天台是九华群峰之冠。当地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当我徒步到达天台,十王峰的安静与祥和把我彻底征服,虽然我已气喘吁吁,可眼前的景色,使我胸襟开阔,疲劳顿消。环顾四周,群山像一瓣瓣莲花,包裹着峡谷中的小镇——九华街,只有手掌那么大。此时再看刻在石壁上的“非人间”三字,才真正体会到陶渊明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境。这也许就是九华山那么美丽的原因。
九华山宛如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自然秀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处处有景,人移景换,气象万千,令人赞叹不已。
民族脊梁——鲁迅故里
22号凌晨5点半起床,乘6点50大巴,杭州中转高铁,下午3点到达绍兴(鲁迅故里)。
因为一直对鲁迅先生的仰慕和敬仰,6小时的路程,我都未曾睡觉。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充满了神秘,迫不及待的想身临其中。
鲁迅故里是一条由石板铺成的水乡古城历史街区,它的文化底蕴、它的江南风情都让我欢喜,由于从西大门这边过来。所以,远远地我看见了闻名已久的咸亨酒店,门前有着瘦削的身子,修长凌乱的胡子,长长的辫子纤瘦的手指尖夹颗茴香豆,这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能原汁原味感受到先生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在这里能品味先生笔下风物,更好的全市先生的作品。
最爱的还是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所有的景点都是免费开放,最难找的也是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百草园是经过一门又一门,最后看到一个菜园,已是冬季的百草园,除了还有绿色的蔬菜,皂角树之类的都没了绿叶。中间有一块大石头刻着:百草园,三个绿色大字。先生在书中有写到:在百草园可以拔何首乌、可以捉蟋蟀,夏天还能乘凉,冬天还能在此捕鸟雀,这样美丽的画面仿佛已在眼前。
鲁迅先生当年念书的私塾——三味书屋。中间有块牌匾写着:三味书屋(即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中间的大方桌子是寿镜吾先生的讲台桌,书屋里有8张桌子,听导游介绍都是学生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出于对文物的保护,当年鲁迅先生刻的早字被踏下来挂在旁边的墙上供游客参观。
采风感悟:
这段日子不仅让我对画画的技巧有了更大的进步,对每个地方的地域文化也颇有收获,它们使城市显得更有韵味,通过网络平台、或报刊杂志不能收获的,我都朗阔其中,吸收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享受了散发的历史文化气息。
这次艺术采风让我对生活有了丰富的体验,纵情山水、尽情游玩,让你将所有的杂事杂物抛诸脑后,所有的感受、领悟都尤为宝贵、重要。年轻的女子要么多读书、要么多旅行,知识的收获、阅历的增长,无不是一件喜悦的事儿,美不胜收的风景,让人流连忘反。携一只思想的行囊,与脚步同行,一路沧海拾贝。
【关键词】:艺术采风;思想;佛教圣地
海天佛国——普陀山
15日我们乘飞机至宁波,经大巴车,渡快艇达到目的地:普陀山。乘快艇的半升洞码头乃沈家门渔港,据说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渔港,虽然靠海,但是海鲜特别的贵。
普陀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保存最古老最有名的属普济禅寺。普陀山大大小小的寺庙总共有300多座,尘风而散,界水而止,这就是为什么普济禅寺香客如流的原因。它门前还有一个600年的古树,挨着三洲感应,据说许愿后,绕树一圈,然后出去,便会愿望实现,一生平安、吉祥。
“银普陀”这是世人的赞誉。由于普陀山是佛教圣地,所以各地的香客摩肩接踵。听说南海观音很灵验,我们在观音下许愿,并驻足留影。愿父母长命百岁,孩子健康成长,家庭幸福美满。普陀山最出名的是南海观音,有“南海圣境”的美称。
普陀山是一个美丽的岛屿,即是岛屿,就有很多海滩,冬季海滩的游客甚少。普济禅寺脚下有一个海滩——金沙沙滩(我们住宿的地方正对着金沙沙滩),早上10点与同伴一起去沙滩步行,海浪特别的凶猛,像极了饥饿的猎豹。南海观音脚下的海滩,似乎比金沙的更凶猛,像咆哮怒吼的雄狮。真有“惊涛骇浪,卷起千堆雪”那样壮观。但是大多数海滩的海浪还是温柔的,如千步沙,美丽又好玩,金沙碧浪,适合情侣。
酒店的工作人员说,一般7到8小时涨、退一次潮,于是在下午涨潮水之前,我也去捡了一些,对于一个从未见过大海的我来说,激动中带有的满足感涌上心头。
地质公园——雁荡山
17日我们抵达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雁荡山,品的是独特的地质韵味,赏的是美,观的是景。来接我们的酒店工作人员说:雁荡山看山不爬山。雁荡的由来是因为在山顶有一个湖,那里长满了芦苇,芦苇在湖面一荡一荡的,而且每年南归秋雁在此停留甚多。想去那里只能徒步,山路崎岖,来回得要7、8个小时。
雁荡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这座白垩纪的巨厚流纹岩质古火山,它不仅展示了一亿年来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峰林、深谷,还记录了中生代古火山发生、演化的历史,有“造型地貌博物馆”之称,是大自然于人类的最后馈赠。山水奇秀,天开图画,以奇峰异石、古洞畸穴、凝翠碧潭、飞瀑流泉名扬海内外。
雁荡山有三绝:大龙湫、灵峰和灵岩。大龙湫的丰姿卓逸万千,灵峰的奇峰怪石,灵岩的展旗峰和天柱峰。大龙湫落差197米,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瀑之一”,从山顶流下的泉水再加上阳光的点缀,仿佛显得更有活力了,蔚为壮观,变幻多姿,令人叫绝。在灵峰、灵岩那天然的意境中,在每一个景点那经久淤积沉淀中早已人性化了的精神力量,给我带来了一种生命的启迪和一份人生希冀,都蕴藏着一份巨大的感召力。
雁荡的美、雁荡的灵、雁荡的秀,都让我心存感恩,感谢天公作美,感谢父母,感谢师傅,感谢一切,雁荡山一个山、水灵气的地方,让我们静心、清心。此时忆起雁荡山的一切,情不自禁想起贯休对雁荡的佳句:“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
佛教圣地——九华山
20日经杭州中转,坐上去九华山的大巴,也许是在普陀和雁荡太累,5小时的车程便睡过去了,到达已是下午4点。酒店的人开车来山下接我们,盘山公路像一条歪歪扭扭的蛇,山岭葱郁,充满诱惑,若隐若现,仿佛风一吹就要断掉似的。整齐而又形态各异的山峰排成一列,似乎你永远不会知道它的山头与山尾在何处。与华山相比,九华山显得格外有灵气,茂密的树木,灵气的山峰,让人心旷神怡。
九华山至今保留着乾隆御赐笔金匾“东南第一山”。山形峭拔凌空,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地藏王菩萨说法道场,据说地藏王菩萨掌管着阴
阳界。
在九华山,我们参观了“谛听博物馆”(曾经的太白书院),谛听是地藏王菩萨的坐骑,在这里有位大师为我们讲诉了关于地藏王菩萨与谛听的有关故事,这是在网络上甚至是导游都不会解说的那么详细的,让我受益匪浅,终身难忘。
天台是九华群峰之冠。当地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当我徒步到达天台,十王峰的安静与祥和把我彻底征服,虽然我已气喘吁吁,可眼前的景色,使我胸襟开阔,疲劳顿消。环顾四周,群山像一瓣瓣莲花,包裹着峡谷中的小镇——九华街,只有手掌那么大。此时再看刻在石壁上的“非人间”三字,才真正体会到陶渊明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境。这也许就是九华山那么美丽的原因。
九华山宛如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自然秀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处处有景,人移景换,气象万千,令人赞叹不已。
民族脊梁——鲁迅故里
22号凌晨5点半起床,乘6点50大巴,杭州中转高铁,下午3点到达绍兴(鲁迅故里)。
因为一直对鲁迅先生的仰慕和敬仰,6小时的路程,我都未曾睡觉。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充满了神秘,迫不及待的想身临其中。
鲁迅故里是一条由石板铺成的水乡古城历史街区,它的文化底蕴、它的江南风情都让我欢喜,由于从西大门这边过来。所以,远远地我看见了闻名已久的咸亨酒店,门前有着瘦削的身子,修长凌乱的胡子,长长的辫子纤瘦的手指尖夹颗茴香豆,这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能原汁原味感受到先生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在这里能品味先生笔下风物,更好的全市先生的作品。
最爱的还是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所有的景点都是免费开放,最难找的也是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百草园是经过一门又一门,最后看到一个菜园,已是冬季的百草园,除了还有绿色的蔬菜,皂角树之类的都没了绿叶。中间有一块大石头刻着:百草园,三个绿色大字。先生在书中有写到:在百草园可以拔何首乌、可以捉蟋蟀,夏天还能乘凉,冬天还能在此捕鸟雀,这样美丽的画面仿佛已在眼前。
鲁迅先生当年念书的私塾——三味书屋。中间有块牌匾写着:三味书屋(即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中间的大方桌子是寿镜吾先生的讲台桌,书屋里有8张桌子,听导游介绍都是学生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出于对文物的保护,当年鲁迅先生刻的早字被踏下来挂在旁边的墙上供游客参观。
采风感悟:
这段日子不仅让我对画画的技巧有了更大的进步,对每个地方的地域文化也颇有收获,它们使城市显得更有韵味,通过网络平台、或报刊杂志不能收获的,我都朗阔其中,吸收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享受了散发的历史文化气息。
这次艺术采风让我对生活有了丰富的体验,纵情山水、尽情游玩,让你将所有的杂事杂物抛诸脑后,所有的感受、领悟都尤为宝贵、重要。年轻的女子要么多读书、要么多旅行,知识的收获、阅历的增长,无不是一件喜悦的事儿,美不胜收的风景,让人流连忘反。携一只思想的行囊,与脚步同行,一路沧海拾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