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文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要写好需要花一些时间,动一番脑筋。长期以来,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瓶颈,是老师和学生都深感头疼的问题。而小学中年段的学生刚开始学写作文,由于缺少观察的习惯、素材的积累和语言的积淀,更谈不上方法的运用,所以学生提起笔来往往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写起。
在教学中我通过小练笔的形式,挖掘教材,根植篇章,链接生活,分步达标,领着学生开启习作之门,体会习作之趣,化解习作之难,领悟习作之法,慢慢学写作文,爱写作文,从而做到会写作文,写出好作文。
一、 结合课文适时练笔,开启习作之门
叶老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如何借着这个例子学习写作,对中年段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1.仿写
小学生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是阅读到独立写作的桥梁。教材中的课文每篇都是精心挑选的文质兼美的范文,其间的精彩片段各具特色,或构段方式清晰严谨,或善用修辞;或善于抓住事物特点,或在写景的同时展开联想等。
但仿写前要多让学生品味语言特色,既做到让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让学生觉得写作不是什么难事,又让学生知道仿写是方法的迁移,而不是简单的语言复制。从而激发学生仿中有创,由仿到创地提高写作能力。
2.补写
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手法。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课文中有不少留白处,比如第八册第16课《天鹅的故事》第五自然段描写了老天鹅破冰的情景,课文对老天鹅第一次撞击冰面的镜头作了详细描写,而对后续的情景只用“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概括过去。教学中抓住此处留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概括的地方写具体,把省略的地方补充出来。这样的练笔既有助于学生体会老天鹅英勇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又适时提升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看图写段
中年级的课文,每篇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色彩协调,形象鲜明,与课文内容相呼应。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设计相应的练笔,将练笔放在预习环节,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为后续学习做准备;放在巩固过程,能图文结合,使表达更加全面深刻。比如学习《池上》这首诗,在预习作业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仔细观察插图,以“_____的孩子”为题写一段话。【提醒:抓住外貌、动作来描写】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孩子的天真无邪,为理解诗句,体会诗人对乡村孩子的喜爱之情奠定了基础;在学完《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后,我以“这就是普罗米修斯”为题,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由外到内地认识普罗米修斯,从而完整地勾画出人物形象。
二、 链接生活,创新练笔,体会习作之趣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水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叶圣陶先生曾这么说。为了让学生习作的种子根植于广袤的生活土壤,我经常带孩子们开展活动,放风筝、踏青、参观工厂、开展班级竞赛……孩子们玩得开心,笔下也有了真情的流露。可时间一长,我发现每次开展活动,孩子们都乐翻了天,可一听说要写作文或日记,又都无精打采。孩子们习作的愿望并没有随之增强,究其原因,主要是写文章要花较长的时间,这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活动成了写作的代名词,失去了情趣。看来有了源泉,还得疏通渠道,溪水才能欢快地奔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把写篇章改成了以写片段为主的小练笔,小心地呵护着生活带给孩子们的乐趣。比如在放风筝过后,我让学生围绕“开始放风筝了”或“风筝飞上天了”写一个片段,孩子们愉快地提起了笔。
题目即文眼,小练笔篇幅短小,在练笔时,我常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短语作题目,如“乐”“悔”“真冷啊”, 这种简短明快的题目,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为学生的思维指明了方向。练笔的题目可由教师指定,也可由学生拟定,比如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来回走了四公里参观水厂,由于天气突变,走马观花地转了一圈就回来了,我引导学生用一个字或一个词说出自己最深刻的感受,孩子们说得最多的就是“累”“失望”,然后他们从中任选一个以此为题,把自己的感受写具体。在片段中,孩子们把一个“累”字写得淋漓尽致:“真累啊,我的腿像灌了铅似的,背上的包也像装了石块一样变得很沉……”“旁边不时有车子从身边走过,哎,要是有人能捎我一段路那该多好啊……”
三、 根植篇章提前练笔,化解习作之难
教材中各个单元的习作多数是命题作文,而且大多数是篇章的写作。通过一节课的指导,一下子能写出生动具体的习作的人为数不多,更何况那些表达能力欠缺的学生,他们往往把握不住写作重点。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写作的重点、难点提前练笔,由段到篇,循序渐进,化解习作的难点,使篇章的写作变得轻松。
苏教版第七册习作3,要求学生给自己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可以介绍家乡迷人的风光,也可以介绍古老的风俗。这次习作教学的重点有三个:一是掌握书信的格式,二是能比较具体地介绍家乡迷人的风光,三是能比较具体地介绍家乡古老的风俗。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对家乡古老的风俗,知之甚少,难以一次性写好。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关风俗的来历以及文化根源,可以观察人们沿袭传统文化过程中所开展的活动,让学生围绕家乡古老的风俗先写小练笔。有了这种针对习作重难点而进行的作文练笔,篇章教学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中年段是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小练笔正是适合中年段学生学习写作的方式,它着眼点小,篇幅短,要求低,随意自由;它着眼于段的写作,没有篇的精彩,但每一次小练笔都在为写好篇章迈出一小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小学中年段习作教学中,坚定小练笔这种方式,激发兴趣,积累素材,扎实磨炼,日积跬步,必将达到千里之目标。
在教学中我通过小练笔的形式,挖掘教材,根植篇章,链接生活,分步达标,领着学生开启习作之门,体会习作之趣,化解习作之难,领悟习作之法,慢慢学写作文,爱写作文,从而做到会写作文,写出好作文。
一、 结合课文适时练笔,开启习作之门
叶老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如何借着这个例子学习写作,对中年段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1.仿写
小学生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是阅读到独立写作的桥梁。教材中的课文每篇都是精心挑选的文质兼美的范文,其间的精彩片段各具特色,或构段方式清晰严谨,或善用修辞;或善于抓住事物特点,或在写景的同时展开联想等。
但仿写前要多让学生品味语言特色,既做到让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让学生觉得写作不是什么难事,又让学生知道仿写是方法的迁移,而不是简单的语言复制。从而激发学生仿中有创,由仿到创地提高写作能力。
2.补写
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手法。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课文中有不少留白处,比如第八册第16课《天鹅的故事》第五自然段描写了老天鹅破冰的情景,课文对老天鹅第一次撞击冰面的镜头作了详细描写,而对后续的情景只用“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概括过去。教学中抓住此处留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概括的地方写具体,把省略的地方补充出来。这样的练笔既有助于学生体会老天鹅英勇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又适时提升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看图写段
中年级的课文,每篇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色彩协调,形象鲜明,与课文内容相呼应。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设计相应的练笔,将练笔放在预习环节,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为后续学习做准备;放在巩固过程,能图文结合,使表达更加全面深刻。比如学习《池上》这首诗,在预习作业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仔细观察插图,以“_____的孩子”为题写一段话。【提醒:抓住外貌、动作来描写】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孩子的天真无邪,为理解诗句,体会诗人对乡村孩子的喜爱之情奠定了基础;在学完《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后,我以“这就是普罗米修斯”为题,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由外到内地认识普罗米修斯,从而完整地勾画出人物形象。
二、 链接生活,创新练笔,体会习作之趣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水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叶圣陶先生曾这么说。为了让学生习作的种子根植于广袤的生活土壤,我经常带孩子们开展活动,放风筝、踏青、参观工厂、开展班级竞赛……孩子们玩得开心,笔下也有了真情的流露。可时间一长,我发现每次开展活动,孩子们都乐翻了天,可一听说要写作文或日记,又都无精打采。孩子们习作的愿望并没有随之增强,究其原因,主要是写文章要花较长的时间,这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活动成了写作的代名词,失去了情趣。看来有了源泉,还得疏通渠道,溪水才能欢快地奔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把写篇章改成了以写片段为主的小练笔,小心地呵护着生活带给孩子们的乐趣。比如在放风筝过后,我让学生围绕“开始放风筝了”或“风筝飞上天了”写一个片段,孩子们愉快地提起了笔。
题目即文眼,小练笔篇幅短小,在练笔时,我常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短语作题目,如“乐”“悔”“真冷啊”, 这种简短明快的题目,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为学生的思维指明了方向。练笔的题目可由教师指定,也可由学生拟定,比如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来回走了四公里参观水厂,由于天气突变,走马观花地转了一圈就回来了,我引导学生用一个字或一个词说出自己最深刻的感受,孩子们说得最多的就是“累”“失望”,然后他们从中任选一个以此为题,把自己的感受写具体。在片段中,孩子们把一个“累”字写得淋漓尽致:“真累啊,我的腿像灌了铅似的,背上的包也像装了石块一样变得很沉……”“旁边不时有车子从身边走过,哎,要是有人能捎我一段路那该多好啊……”
三、 根植篇章提前练笔,化解习作之难
教材中各个单元的习作多数是命题作文,而且大多数是篇章的写作。通过一节课的指导,一下子能写出生动具体的习作的人为数不多,更何况那些表达能力欠缺的学生,他们往往把握不住写作重点。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写作的重点、难点提前练笔,由段到篇,循序渐进,化解习作的难点,使篇章的写作变得轻松。
苏教版第七册习作3,要求学生给自己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可以介绍家乡迷人的风光,也可以介绍古老的风俗。这次习作教学的重点有三个:一是掌握书信的格式,二是能比较具体地介绍家乡迷人的风光,三是能比较具体地介绍家乡古老的风俗。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对家乡古老的风俗,知之甚少,难以一次性写好。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关风俗的来历以及文化根源,可以观察人们沿袭传统文化过程中所开展的活动,让学生围绕家乡古老的风俗先写小练笔。有了这种针对习作重难点而进行的作文练笔,篇章教学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中年段是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小练笔正是适合中年段学生学习写作的方式,它着眼点小,篇幅短,要求低,随意自由;它着眼于段的写作,没有篇的精彩,但每一次小练笔都在为写好篇章迈出一小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小学中年段习作教学中,坚定小练笔这种方式,激发兴趣,积累素材,扎实磨炼,日积跬步,必将达到千里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