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的内容就是由多个事件或事件团组成的,这就是叙事的基本元素。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用镜头去感性的表现事实的细节、展现事实的过程,对事件的如何讲述成为事关电视节目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
【关键词】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叙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7-0041-2
无论是通俗文学、艺术还是电影、电视,最基本的层面是文本,即叙事中讲了什么的事件。故事的最基本元素是事件,米克·巴尔在她的《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定义“故事(story)是以特定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素材。素材(fibula)是按逻辑和时间先后顺序串联起来的一系列由行为者所引起或经历的事件。事件是从一种状况到另一种状况的转变。”所以在这里,要研究故事,首先要研究素材。素材和故事是有区别的,从概念来看,就可以看出,其实它们的区别是事件的顺序与这些事件被描述的方式之间的不同。尽管如此,故事和素材是相互依存的,理解了素材,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这样在研究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的时候,就可以将故事和叙述方式结合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的内容就是由多个事件或事件团组成的,这就是叙事的基本元素。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用镜头去感性的表现事实的细节、展现事实的过程,对事件的如何讲述成为事关电视节目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
一、事件
一个事件就构成了基本叙述,事件是从一种状况到一种状况的转变。“转变”一词强调了事件是一个过程、一个变更这一事实。那么要构成一个事件就要有变化,在“陈水扁出行成闹剧”这篇报道中:
(1)陈水扁出行
(2)陈水扁出行无从降落
句(1)描述了一种状况,句(2)则描述了一种变化。这样就给我们提供了考查句(2)可能发生于其中的系列事件,这也就是要对句(2)进行解释。素材被视为一系列事件的特殊组合。亚里士多德和布莱蒙德对素材区分出三个阶段:可能性(或有效性)、事件(或实现过程)以及过程的结果(或结论)。
在“陈水扁出行成闹剧”中,陈水扁出行想以借道的方式经停美国,与美国的一些人士会晤,这是这一事件的可能性;可能性能否实现就是它的实现过程,美国方面只允许他从美国本土之外过境,可能性未实现;其结果是绕道其他国家完成了他的出访。这三个阶段的组合,布莱蒙德称为“基本序列”。基本序列组合就会成为“复合序列”,这些过程可以一个接一个发生。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个过程的结果也是一个新的过程的开端。
仍然是基本序列的三个阶段,这些过程也可嵌入另一过程,嵌入序列可能比原序列更为重要,这样的情况可能导致素材“风格”特征的产生。当一个重要的事件不断的嵌入这个重要事件的起因事件或者是日常的、平庸的、琐碎的普通事件时,就会产生特定的效果。在“陈水扁出行成闹剧”中,陈水扁想借道经停美国,而美国却让他停在阿拉斯加,为什么?这就需要嵌入起因事件:这一次由于陈水扁在废统一事上作的太欠考虑,加之在台独道路上越走越远,在美国看来也属于单方面改变海峡两岸现状的举动,美副国务卿在国会听证会上明确表示美国不能助长会引发战争的台独。在这一事件的序列中,编导插入了很多细节,比如:画面中出现《人民日报》大幅标题“‘迷航之旅’:陈水扁出尽洋相”,这样的一种镶嵌,既达到了对台独势力讽刺的力度,也使陈水扁借过境美国来提升自己的政治力量的野心表现的淋漓尽致。
故事中并非所有的事件都是同等重要的,罗兰·巴特说,人们可确定事件之间的一种层次关系:有对故事的发展起积极作用的和导致不同悬念的事件,称之为核心事件;也有一些司空见惯、比较琐细的事件,称之为附属事件或卫星事件。在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中,核心事件在整个故事的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卫星事件是对整个新闻叙事来说起催化功能的事件,它可分为背景事件或细节事件等。在“陈水扁出行成闹剧”中,核心事件可以不再赘述,卫星事件有:陈水扁之所以要借道美国,是因为在以前台湾的政要以借道的方式经停美国,与美国的一些人士会晤,这样的事也屡屡发生;之前,国民党新主席马英九到美国受到了隆重的招待等。一则新闻报道,有一定篇幅的卫星事件,更能体现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所想表达的主观意图,能够使传播效果大大增强。
二、行为者
素材是由“行为者”所引起或经历的事件。故事中的某个特定的动作可以由任何数量的不同人物完成,这就使我们有可能根据不同人物的“功能”来研究叙事。在这里,“功能”指人物的动作,也指这些动作对故事造成的结果。普洛普在他的《民间故事形态学》中对人物有七种类型的归纳:英雄、派遣者、帮手、捐赠者、坏人、假英雄、公主(及父亲)。他认为所有故事中的人物都可以概括为这七类,人物的功能总是稳定的。故事的功能是由角色和角色的行动构成的,在电视新闻节目事件中的人物也不外乎是这几类:英雄、造假者、受害者、罪犯、叛逆者……他们都在事件中扮演着一种角色。
行为者的类别我们称之为“行动元”。一个行动元是共同具有一定特征的一类行为者。行为者具有一种意图,渴望奔向一个目标。这种目标有的是某种令人赞同或喜欢的事物,有的是某些不赞同或讨厌的东西。
要研究行为者,第一层最重要的关系存在于行为者与他所追求的目标之间。行为者是主体,目标就是客体,其实,无论是主体还是客体,都是行动元。在这里,客体并不总是一个人物,主体也可能渴望达到某种状况。还是陈水扁出行这件事,主体是陈水扁,客体是借过境美国来提升自己的政治力量。主体的意图本身无力企及客体,这就需要施动者,或能使其达到目的,或阻止其这样做。有施动者就有接受者,这是第二层关系,施动者与接受者。支持主体实现其意图,使之能够得到供给或给予的人组成的客体就是施动者。客体给予的对象就是接受者。施动者在许多情况下并非人物,而是一个抽象物,如社会、时间、人类自我中心、聪明等。也可能同时有几个施动者在起作用。在报道中,美国方面是施动者,陈水扁即是接受者,只不过这个施动者起到的是阻止其目的达到的作用。主动的主体在他接受者的角色上是被动的,他必须等待并且看看是否将接受到渴望的客体。第三层关系,主体希望某种东西,或者获得了,或者未获得。过程通常并不这么简单,目的是难以企及的。主体在过程中会遇到反抗,也会得到帮助。这就是帮助者和对抗者,它们决定主体种种不同的经历。在报道中,陈水扁出行,要达到的目的是借过境美国来提升自己的政治力量,而美国方面未同意他降落美国本土,他只好绕道而行,降落在利比亚,然后又托辞加油,赴印尼进行参观活动。中国政府指责利比亚违背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承诺,并向印尼提出严正交涉。这里陈水扁是主体和接受者,美国是客体和施动者,利比亚和印尼是帮助者,中国政府和其他未同意其降落的国家即是反抗者。行动元之间的关系和行动元与读者间的关系并不是一回事,帮助者并不总是那些起而实现读者所希望的结局的人,当主体令读者反感时,帮助者也很有可能落此同样下场;读者的认同就将朝向主体的反对者。当然这并不包括主体的认同者。在第三层关系中,每一个帮助者形成一个必不可少的、但本身并不充分的达到目标的条件。反对者必须一个一个地加以克服,但这种克服的行动并不能保证一个满意的结局,任何时候,一个新的对抗者都可能露面。正是帮助者与对抗者的不断出现使得故事充满起伏,在电视新闻报道中能够达到传播的更好效果,更增加了可看性。
三、场景
场景指的是行为者所处和事件所发生的地理位置。场所的对照和他们之间的界限被视为强调素材的意义、甚至确定其意义的主要方式。有时,“场所是未被指明的,这时读者就会简单的填补一个。”空间在故事中以两种方式起作用。一方面它只是一个结构,一个行动的地点。这样,一个详略程度不等的描述将产生那一空间的具象与抽象程度不同的画面,这时,空间就可以完全留在背景中。报道中,陈水扁宣称出访的目的是几个所谓的东南美洲的邦交国家,这就是一个行动的地点,而这些国家完全留在了背景资料的交待中。另一方面,空间常被“主题化”,自身就成为描述的对象本身。这样,空间就成为一个“行动着的地点”,而非“行为的地点”。通俗地说就是“事情在这里的存在方式”,它使这些事件得以发生。台湾媒体称陈水扁的出访是“流窜之旅”或“迷航游戏”,之所以迷航,就是因为飞机无从降落,路线不断被更改,飞机在空中大兜圈子,在这里,“空中”是使陈水扁的迷航之旅得以发生的地点。在这两种方式的情况下,空间可以静态地或动态地起作用。静态空间是一个主题化或非主题化的固定的结构,时间在其中发生。一个起动态作用的空间是一个容许人物行动的要素。
一个空间可以被清楚地指明,这不是由于在其中发生的行动,而是由于以它完成的行动,例如:在报道中,陈水扁要借道过境美国,那么美国这一地点就是要完成的行动。人物的运动可以构成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的过渡,一个空间常常成为另一个空间的对立面。例如:素材在结构上有时集中在空间对立上。两个对立场所的界线可以起到一种特殊的作用。在报道中,陈水扁真正在乎的是借过境美国来提升自己的政治力量,而他的目的并未达到,为挽回颜面,他只好绕道利比亚和印尼,这两个地点的对比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在报道中达到了讽刺的效果。在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中,对立就是结构,在运用中要将它们加以“顺化”。
【参考文献】
[1]米克·巴尔,谭君强译.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
[2]罗兰·巴特.叙事结构分析引论[J].意象·音乐·文本.1997,P93.
[3]罗刚.叙事学导论[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5).
【作者简介】那艳平(1970- ):凤城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局,凤城电视台新闻中心制片人。
【关键词】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叙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7-0041-2
无论是通俗文学、艺术还是电影、电视,最基本的层面是文本,即叙事中讲了什么的事件。故事的最基本元素是事件,米克·巴尔在她的《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定义“故事(story)是以特定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素材。素材(fibula)是按逻辑和时间先后顺序串联起来的一系列由行为者所引起或经历的事件。事件是从一种状况到另一种状况的转变。”所以在这里,要研究故事,首先要研究素材。素材和故事是有区别的,从概念来看,就可以看出,其实它们的区别是事件的顺序与这些事件被描述的方式之间的不同。尽管如此,故事和素材是相互依存的,理解了素材,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这样在研究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的时候,就可以将故事和叙述方式结合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的内容就是由多个事件或事件团组成的,这就是叙事的基本元素。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用镜头去感性的表现事实的细节、展现事实的过程,对事件的如何讲述成为事关电视节目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
一、事件
一个事件就构成了基本叙述,事件是从一种状况到一种状况的转变。“转变”一词强调了事件是一个过程、一个变更这一事实。那么要构成一个事件就要有变化,在“陈水扁出行成闹剧”这篇报道中:
(1)陈水扁出行
(2)陈水扁出行无从降落
句(1)描述了一种状况,句(2)则描述了一种变化。这样就给我们提供了考查句(2)可能发生于其中的系列事件,这也就是要对句(2)进行解释。素材被视为一系列事件的特殊组合。亚里士多德和布莱蒙德对素材区分出三个阶段:可能性(或有效性)、事件(或实现过程)以及过程的结果(或结论)。
在“陈水扁出行成闹剧”中,陈水扁出行想以借道的方式经停美国,与美国的一些人士会晤,这是这一事件的可能性;可能性能否实现就是它的实现过程,美国方面只允许他从美国本土之外过境,可能性未实现;其结果是绕道其他国家完成了他的出访。这三个阶段的组合,布莱蒙德称为“基本序列”。基本序列组合就会成为“复合序列”,这些过程可以一个接一个发生。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个过程的结果也是一个新的过程的开端。
仍然是基本序列的三个阶段,这些过程也可嵌入另一过程,嵌入序列可能比原序列更为重要,这样的情况可能导致素材“风格”特征的产生。当一个重要的事件不断的嵌入这个重要事件的起因事件或者是日常的、平庸的、琐碎的普通事件时,就会产生特定的效果。在“陈水扁出行成闹剧”中,陈水扁想借道经停美国,而美国却让他停在阿拉斯加,为什么?这就需要嵌入起因事件:这一次由于陈水扁在废统一事上作的太欠考虑,加之在台独道路上越走越远,在美国看来也属于单方面改变海峡两岸现状的举动,美副国务卿在国会听证会上明确表示美国不能助长会引发战争的台独。在这一事件的序列中,编导插入了很多细节,比如:画面中出现《人民日报》大幅标题“‘迷航之旅’:陈水扁出尽洋相”,这样的一种镶嵌,既达到了对台独势力讽刺的力度,也使陈水扁借过境美国来提升自己的政治力量的野心表现的淋漓尽致。
故事中并非所有的事件都是同等重要的,罗兰·巴特说,人们可确定事件之间的一种层次关系:有对故事的发展起积极作用的和导致不同悬念的事件,称之为核心事件;也有一些司空见惯、比较琐细的事件,称之为附属事件或卫星事件。在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中,核心事件在整个故事的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卫星事件是对整个新闻叙事来说起催化功能的事件,它可分为背景事件或细节事件等。在“陈水扁出行成闹剧”中,核心事件可以不再赘述,卫星事件有:陈水扁之所以要借道美国,是因为在以前台湾的政要以借道的方式经停美国,与美国的一些人士会晤,这样的事也屡屡发生;之前,国民党新主席马英九到美国受到了隆重的招待等。一则新闻报道,有一定篇幅的卫星事件,更能体现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所想表达的主观意图,能够使传播效果大大增强。
二、行为者
素材是由“行为者”所引起或经历的事件。故事中的某个特定的动作可以由任何数量的不同人物完成,这就使我们有可能根据不同人物的“功能”来研究叙事。在这里,“功能”指人物的动作,也指这些动作对故事造成的结果。普洛普在他的《民间故事形态学》中对人物有七种类型的归纳:英雄、派遣者、帮手、捐赠者、坏人、假英雄、公主(及父亲)。他认为所有故事中的人物都可以概括为这七类,人物的功能总是稳定的。故事的功能是由角色和角色的行动构成的,在电视新闻节目事件中的人物也不外乎是这几类:英雄、造假者、受害者、罪犯、叛逆者……他们都在事件中扮演着一种角色。
行为者的类别我们称之为“行动元”。一个行动元是共同具有一定特征的一类行为者。行为者具有一种意图,渴望奔向一个目标。这种目标有的是某种令人赞同或喜欢的事物,有的是某些不赞同或讨厌的东西。
要研究行为者,第一层最重要的关系存在于行为者与他所追求的目标之间。行为者是主体,目标就是客体,其实,无论是主体还是客体,都是行动元。在这里,客体并不总是一个人物,主体也可能渴望达到某种状况。还是陈水扁出行这件事,主体是陈水扁,客体是借过境美国来提升自己的政治力量。主体的意图本身无力企及客体,这就需要施动者,或能使其达到目的,或阻止其这样做。有施动者就有接受者,这是第二层关系,施动者与接受者。支持主体实现其意图,使之能够得到供给或给予的人组成的客体就是施动者。客体给予的对象就是接受者。施动者在许多情况下并非人物,而是一个抽象物,如社会、时间、人类自我中心、聪明等。也可能同时有几个施动者在起作用。在报道中,美国方面是施动者,陈水扁即是接受者,只不过这个施动者起到的是阻止其目的达到的作用。主动的主体在他接受者的角色上是被动的,他必须等待并且看看是否将接受到渴望的客体。第三层关系,主体希望某种东西,或者获得了,或者未获得。过程通常并不这么简单,目的是难以企及的。主体在过程中会遇到反抗,也会得到帮助。这就是帮助者和对抗者,它们决定主体种种不同的经历。在报道中,陈水扁出行,要达到的目的是借过境美国来提升自己的政治力量,而美国方面未同意他降落美国本土,他只好绕道而行,降落在利比亚,然后又托辞加油,赴印尼进行参观活动。中国政府指责利比亚违背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承诺,并向印尼提出严正交涉。这里陈水扁是主体和接受者,美国是客体和施动者,利比亚和印尼是帮助者,中国政府和其他未同意其降落的国家即是反抗者。行动元之间的关系和行动元与读者间的关系并不是一回事,帮助者并不总是那些起而实现读者所希望的结局的人,当主体令读者反感时,帮助者也很有可能落此同样下场;读者的认同就将朝向主体的反对者。当然这并不包括主体的认同者。在第三层关系中,每一个帮助者形成一个必不可少的、但本身并不充分的达到目标的条件。反对者必须一个一个地加以克服,但这种克服的行动并不能保证一个满意的结局,任何时候,一个新的对抗者都可能露面。正是帮助者与对抗者的不断出现使得故事充满起伏,在电视新闻报道中能够达到传播的更好效果,更增加了可看性。
三、场景
场景指的是行为者所处和事件所发生的地理位置。场所的对照和他们之间的界限被视为强调素材的意义、甚至确定其意义的主要方式。有时,“场所是未被指明的,这时读者就会简单的填补一个。”空间在故事中以两种方式起作用。一方面它只是一个结构,一个行动的地点。这样,一个详略程度不等的描述将产生那一空间的具象与抽象程度不同的画面,这时,空间就可以完全留在背景中。报道中,陈水扁宣称出访的目的是几个所谓的东南美洲的邦交国家,这就是一个行动的地点,而这些国家完全留在了背景资料的交待中。另一方面,空间常被“主题化”,自身就成为描述的对象本身。这样,空间就成为一个“行动着的地点”,而非“行为的地点”。通俗地说就是“事情在这里的存在方式”,它使这些事件得以发生。台湾媒体称陈水扁的出访是“流窜之旅”或“迷航游戏”,之所以迷航,就是因为飞机无从降落,路线不断被更改,飞机在空中大兜圈子,在这里,“空中”是使陈水扁的迷航之旅得以发生的地点。在这两种方式的情况下,空间可以静态地或动态地起作用。静态空间是一个主题化或非主题化的固定的结构,时间在其中发生。一个起动态作用的空间是一个容许人物行动的要素。
一个空间可以被清楚地指明,这不是由于在其中发生的行动,而是由于以它完成的行动,例如:在报道中,陈水扁要借道过境美国,那么美国这一地点就是要完成的行动。人物的运动可以构成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的过渡,一个空间常常成为另一个空间的对立面。例如:素材在结构上有时集中在空间对立上。两个对立场所的界线可以起到一种特殊的作用。在报道中,陈水扁真正在乎的是借过境美国来提升自己的政治力量,而他的目的并未达到,为挽回颜面,他只好绕道利比亚和印尼,这两个地点的对比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在报道中达到了讽刺的效果。在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中,对立就是结构,在运用中要将它们加以“顺化”。
【参考文献】
[1]米克·巴尔,谭君强译.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
[2]罗兰·巴特.叙事结构分析引论[J].意象·音乐·文本.1997,P93.
[3]罗刚.叙事学导论[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5).
【作者简介】那艳平(1970- ):凤城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局,凤城电视台新闻中心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