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为此,地方高师院校要更新办学理念,调整办学目标定位,深化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拓展和优化地方高师院校的功能,提升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才能实现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转型;教师教育
地方高师院校作为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主体,是地方教育师资培养的中坚力量。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地方高师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综合,从订单培养走向竞争性培养已是大势所趋,转型已成为地方高师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地方高师院校转型的背景
所谓地方高师院校的转型指的是地方高师院校为顺应时势发展的需要,突破原有单纯的师范教育模式,向教育的非师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的一种办学模式的转向…。地方高师院校的转型主要基于以下的原因:
1.教育体制改革对师范教育的冲击
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从建立至今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一个世纪以来,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立设置的、相对封闭的定向型师资培养制度,这个制度前后共维持了50年。这个体系支撑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基础教育体系,它适应了基础薄弱、师资力量长期缺乏的中国教育的现实要求,为幅员广阔、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基础教育提供一支庞大的师资队伍奠定了基础。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大力提高师资质量,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这一决定预示着高师院校在教师培养领域“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高师院校固有的生存空间被挤占,如何生存与发展成为高师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200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鼓励综合性大学和其他非师范类高等学校举办教育院系或开设获得教师资格所需的课程”。这一决策进一步明确我国高师院校在教师教育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同时也为我们地方高师院校改革指出了方向。
2.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地方高师院校的冲击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地方高师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从地域位置来看,地方高师院校基本上坐落在省会以下的中小城市,对外来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师资力量不强;从经费来源来看,经费投入主要依赖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而地方政府拨款的力度又依赖于当地的经济发展程度,经费投入不足;从办学基础上看,大部分地方高师院校都是从师专升格而来,办学起点低,本科教育经验不足,办学基础薄弱;从学科结构看,长期的单一定向型的师范教育体系制约着地方高师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导致了地方高师院校学科专业结构单一,学术水平偏低。此外,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高师院校的政策优惠已有所减弱,尽管近年来国家在6所部属重点师范大学实施了免费师范生政策,但这一政策并未惠及为数众多的地方普通高师院校,更多的地方高师院校仍在经费紧缺、基础薄弱、竞争激烈的夹缝中生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师资源的供求关系也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失去国家和地方优惠政策庇护的地方高师院校必须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依靠自身的努力,加快改革的步伐,争取更大的发展。
3.社会供需矛盾的转变对教师培养的冲击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决定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类型和结构的重要尺度,也是高等学校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的基石。高师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也是师资培训的重要基地,这就决定了师范生的培养必须依赖于基础教育的需求。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走过了师资缺乏的年代,供不应求的状况已经不复存在,目前我们的师资结构、师资状况已经实现了数量需要与供给的基本平衡,并逐渐出现供给过剩的状况,基础教育对师资的要求开始由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向。以广西为例,2008年全区有小学在校生4448080人,比2007年减少76760人;有小学专任教师218040人,比2007年增加2200人。明显的特征是:学生数在减少,专任教师有少量增加,增加比例为教师总量的1%左右,生师比为20:4:1,基本上达标。这就意味着。如果广西区域内不实行小班制,则小学教师补充的数量基本上维持在教师自然减员补充上,没有大量增加需求的可能。2008年全区有普通初中在校生2119360人,比2007年减少53080人;有专任教师117470人,比2007年增加370人。明显的特征是:初中招生与小学毕业生基本持平,说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完成,其维持率较好,但是就教师需求而言,新增教师极少,仅为0.31%。生师比为18:1,基本达标,但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2008年全广西有普通高中在校生757050人,比2007年增加2360人。有专任教师40810人,比2007年增加940人。基本特征是:高中在校生仅有少量增长,普通高中阶段师资需要少量补充。毋庸置疑,地方高师院校原有的办学模式与培养定位难以适应这一转变,其服务面向和培养口径必须发生改变。
二、地方高师院校转型中的办学策略选择
1.更新办学理念,调整办学目标定位
办学定位是学校的顶层设计,是办学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地方高师院校科学的定位也就是一种办学理念的体现,主要是回答地方高师院校在一个特定区域高等教育体系中所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承担什么样的任务。其中目标定位是这些定位的核心,目标定位的确立会直接影响其他定位的发展和功能发挥。如何确定地方高师院校的目标定位是一个关系到地方高师院校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地方高师院校要在认真总结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实际出发,明确目标定位。当前,地方高师院校目标定位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师范性”和“综合性”的问题。
综合性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师范”是当今国际教师教育通行的轨迹。地方高师院校转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丢弃师范本色,单纯地将一所师范院校变成综合性大学,而是要通过综合性多学科平台的搭建,推进学校教育层次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使其教师教育特色优势更鲜活,服务功能更多样,社会竞争力更强,实现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广西师范学 院为例,这所有着57年办学历史的民族地区师范院校,面对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在对学校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客观剖析及理性思索之后,提出学校当前及今后一段发展要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和优势,走综合化发展的转型之路,并确立了“把学校建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在地方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的多科性、综合化、教学型、富有区域性教师教育特色的大学”办学目标定位,推进学校健康快速和谐可持续发展。
2.保持教师教育特色优势,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师范性是地方高师院校内在规定性,是立校之本。地方高师院校在举办教师教育方面历史悠久,学科基础良好。教师教育是地方高师院校的办学根基,是地方高师院校的特色和优势所在。放弃教师教育,就等于丢掉特色和优势,就等于失去了核心竞争力。因此,在转型过程中,地方高师院校应将这个特色和优势保持下来,并运用教师专业化理论对其重新诠释,丰富其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专业化教师教育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满足基础教育不同层次阶段对优秀教师教育人才的不同需求。中学教师的培养要积极探索创新本科和本科后多种教师培养模式。小学、幼儿教师以大学文化基础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综合培养模式为主,在有条件的本科师范学院和以教师教育为主的综合学院设立初等教育学院,根据小学、幼儿教师职业特点,汲取小学、幼儿教师培养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深化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调整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在巩固和优化传统师范专业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老三门”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现代教师教育内容,突出现代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构建教师教育课程新体系。强化教育实践环节,适当加重教育实践课时,改进教育实践内容和方法,探索高师生教师专业能力培训课程与资格证书融合的模式。重视教学过程管理,全面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及双专业(学位)制。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培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地方高师院校还应积极借鉴中等师范学校的教育经验,秉承师范办学传统,培养具有坚定教师专业信仰、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一专多能的师资。
3.拓展和优化地方高师院校的功能,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贡献力
学科专业的综合化是大学综合化的基础,学科专业的多样化是学科专业综合化的前提,多样性学科专业间交叉与渗透、重组与重建则是学科专业综合的实质。单一的学科专业结构并不利于地方高师院校服务功能的发挥。因此,如何拓展和优化地方高师院校的功能,是实现地方高师院校成功转型的关键。地方高师院校应积极顺应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在坚持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其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地方高师院校地理区位的局限性既是其发展的弱点,但也因此有区域化发展的优势。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在办好教师教育专业的基础上,要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发展非师范专业,形成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在设置非师范专业时,要从本校实际出发,从地方需要出发,凭借原有的学科基础,培育和建设一些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缺的学科专业群,循序渐进地推进学科专业的“综合化”发展。在构建专业群的过程中,本着“拓宽基础,便于发展”的原则,将同一学科或相近专业归并,有利于拓宽知识面,夯实专业基础。专业的调整与布局,必须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优利用效果,应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及实验设备条件,避免重新引进或培训『师资,这既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利用,又可避免重复建设,减少教学成本,增加办学效益。广西师范学院立足西部民族地区,适时抓住区域性发展机遇,根据广西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发展定位,主动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2001年以来,学校共新增本科专业30个,使本科专业总数达至48个(其中,师范专业23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形成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多科性交叉融合,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协调发展的本科专业结构布局,拓宽了学校的服务面向,增强了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学校在实现规模扩展的同时,也逐步将发展的重点转向内涵建设,通过整合全校现有学科资源,在原有优势学科基础上,积极培育专业特色。目前,学校共建成了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广西高校优质专业9个,凸显了学校在全区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相关学科领域的优势地位,办学实力显著增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肖平地方高师院校转型的归因、问题及对策[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6).
[2]周福盛.我国教师教育转型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J].宁夏大学学报,2005(6).
[3]周险峰,钟毅平.论地方师范院校转型中的办学策略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1).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素质结构与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10JGZ019)1
[责任编辑:李文玲]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转型;教师教育
地方高师院校作为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主体,是地方教育师资培养的中坚力量。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地方高师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综合,从订单培养走向竞争性培养已是大势所趋,转型已成为地方高师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地方高师院校转型的背景
所谓地方高师院校的转型指的是地方高师院校为顺应时势发展的需要,突破原有单纯的师范教育模式,向教育的非师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的一种办学模式的转向…。地方高师院校的转型主要基于以下的原因:
1.教育体制改革对师范教育的冲击
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从建立至今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一个世纪以来,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立设置的、相对封闭的定向型师资培养制度,这个制度前后共维持了50年。这个体系支撑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基础教育体系,它适应了基础薄弱、师资力量长期缺乏的中国教育的现实要求,为幅员广阔、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基础教育提供一支庞大的师资队伍奠定了基础。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大力提高师资质量,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这一决定预示着高师院校在教师培养领域“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高师院校固有的生存空间被挤占,如何生存与发展成为高师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200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鼓励综合性大学和其他非师范类高等学校举办教育院系或开设获得教师资格所需的课程”。这一决策进一步明确我国高师院校在教师教育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同时也为我们地方高师院校改革指出了方向。
2.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地方高师院校的冲击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地方高师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从地域位置来看,地方高师院校基本上坐落在省会以下的中小城市,对外来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师资力量不强;从经费来源来看,经费投入主要依赖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而地方政府拨款的力度又依赖于当地的经济发展程度,经费投入不足;从办学基础上看,大部分地方高师院校都是从师专升格而来,办学起点低,本科教育经验不足,办学基础薄弱;从学科结构看,长期的单一定向型的师范教育体系制约着地方高师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导致了地方高师院校学科专业结构单一,学术水平偏低。此外,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高师院校的政策优惠已有所减弱,尽管近年来国家在6所部属重点师范大学实施了免费师范生政策,但这一政策并未惠及为数众多的地方普通高师院校,更多的地方高师院校仍在经费紧缺、基础薄弱、竞争激烈的夹缝中生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师资源的供求关系也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失去国家和地方优惠政策庇护的地方高师院校必须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依靠自身的努力,加快改革的步伐,争取更大的发展。
3.社会供需矛盾的转变对教师培养的冲击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决定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类型和结构的重要尺度,也是高等学校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的基石。高师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也是师资培训的重要基地,这就决定了师范生的培养必须依赖于基础教育的需求。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走过了师资缺乏的年代,供不应求的状况已经不复存在,目前我们的师资结构、师资状况已经实现了数量需要与供给的基本平衡,并逐渐出现供给过剩的状况,基础教育对师资的要求开始由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向。以广西为例,2008年全区有小学在校生4448080人,比2007年减少76760人;有小学专任教师218040人,比2007年增加2200人。明显的特征是:学生数在减少,专任教师有少量增加,增加比例为教师总量的1%左右,生师比为20:4:1,基本上达标。这就意味着。如果广西区域内不实行小班制,则小学教师补充的数量基本上维持在教师自然减员补充上,没有大量增加需求的可能。2008年全区有普通初中在校生2119360人,比2007年减少53080人;有专任教师117470人,比2007年增加370人。明显的特征是:初中招生与小学毕业生基本持平,说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完成,其维持率较好,但是就教师需求而言,新增教师极少,仅为0.31%。生师比为18:1,基本达标,但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2008年全广西有普通高中在校生757050人,比2007年增加2360人。有专任教师40810人,比2007年增加940人。基本特征是:高中在校生仅有少量增长,普通高中阶段师资需要少量补充。毋庸置疑,地方高师院校原有的办学模式与培养定位难以适应这一转变,其服务面向和培养口径必须发生改变。
二、地方高师院校转型中的办学策略选择
1.更新办学理念,调整办学目标定位
办学定位是学校的顶层设计,是办学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地方高师院校科学的定位也就是一种办学理念的体现,主要是回答地方高师院校在一个特定区域高等教育体系中所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承担什么样的任务。其中目标定位是这些定位的核心,目标定位的确立会直接影响其他定位的发展和功能发挥。如何确定地方高师院校的目标定位是一个关系到地方高师院校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地方高师院校要在认真总结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实际出发,明确目标定位。当前,地方高师院校目标定位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师范性”和“综合性”的问题。
综合性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师范”是当今国际教师教育通行的轨迹。地方高师院校转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丢弃师范本色,单纯地将一所师范院校变成综合性大学,而是要通过综合性多学科平台的搭建,推进学校教育层次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使其教师教育特色优势更鲜活,服务功能更多样,社会竞争力更强,实现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广西师范学 院为例,这所有着57年办学历史的民族地区师范院校,面对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在对学校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客观剖析及理性思索之后,提出学校当前及今后一段发展要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和优势,走综合化发展的转型之路,并确立了“把学校建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在地方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的多科性、综合化、教学型、富有区域性教师教育特色的大学”办学目标定位,推进学校健康快速和谐可持续发展。
2.保持教师教育特色优势,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师范性是地方高师院校内在规定性,是立校之本。地方高师院校在举办教师教育方面历史悠久,学科基础良好。教师教育是地方高师院校的办学根基,是地方高师院校的特色和优势所在。放弃教师教育,就等于丢掉特色和优势,就等于失去了核心竞争力。因此,在转型过程中,地方高师院校应将这个特色和优势保持下来,并运用教师专业化理论对其重新诠释,丰富其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专业化教师教育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满足基础教育不同层次阶段对优秀教师教育人才的不同需求。中学教师的培养要积极探索创新本科和本科后多种教师培养模式。小学、幼儿教师以大学文化基础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综合培养模式为主,在有条件的本科师范学院和以教师教育为主的综合学院设立初等教育学院,根据小学、幼儿教师职业特点,汲取小学、幼儿教师培养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深化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调整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在巩固和优化传统师范专业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老三门”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现代教师教育内容,突出现代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构建教师教育课程新体系。强化教育实践环节,适当加重教育实践课时,改进教育实践内容和方法,探索高师生教师专业能力培训课程与资格证书融合的模式。重视教学过程管理,全面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及双专业(学位)制。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培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地方高师院校还应积极借鉴中等师范学校的教育经验,秉承师范办学传统,培养具有坚定教师专业信仰、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一专多能的师资。
3.拓展和优化地方高师院校的功能,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贡献力
学科专业的综合化是大学综合化的基础,学科专业的多样化是学科专业综合化的前提,多样性学科专业间交叉与渗透、重组与重建则是学科专业综合的实质。单一的学科专业结构并不利于地方高师院校服务功能的发挥。因此,如何拓展和优化地方高师院校的功能,是实现地方高师院校成功转型的关键。地方高师院校应积极顺应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在坚持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其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地方高师院校地理区位的局限性既是其发展的弱点,但也因此有区域化发展的优势。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在办好教师教育专业的基础上,要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发展非师范专业,形成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在设置非师范专业时,要从本校实际出发,从地方需要出发,凭借原有的学科基础,培育和建设一些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缺的学科专业群,循序渐进地推进学科专业的“综合化”发展。在构建专业群的过程中,本着“拓宽基础,便于发展”的原则,将同一学科或相近专业归并,有利于拓宽知识面,夯实专业基础。专业的调整与布局,必须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优利用效果,应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及实验设备条件,避免重新引进或培训『师资,这既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利用,又可避免重复建设,减少教学成本,增加办学效益。广西师范学院立足西部民族地区,适时抓住区域性发展机遇,根据广西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发展定位,主动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2001年以来,学校共新增本科专业30个,使本科专业总数达至48个(其中,师范专业23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形成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多科性交叉融合,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协调发展的本科专业结构布局,拓宽了学校的服务面向,增强了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学校在实现规模扩展的同时,也逐步将发展的重点转向内涵建设,通过整合全校现有学科资源,在原有优势学科基础上,积极培育专业特色。目前,学校共建成了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广西高校优质专业9个,凸显了学校在全区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相关学科领域的优势地位,办学实力显著增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肖平地方高师院校转型的归因、问题及对策[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6).
[2]周福盛.我国教师教育转型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J].宁夏大学学报,2005(6).
[3]周险峰,钟毅平.论地方师范院校转型中的办学策略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1).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素质结构与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10JGZ019)1
[责任编辑:李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