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小学阶段愈发注重审美教育。在审美教育的倡导下,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成为众多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此本篇文章将主要探讨在审美教育下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质量增长点,以期望为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经验,帮助小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审美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增长点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175
中国的基础教育一直都缺乏审美教育[1]。审美教育是一种较为抽象的教育内容。所谓审美教育是指利用自然界、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社会生活中的美的形式给予学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审美教育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和行为,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健全学生的人格[2]。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和审美教育本身有着紧密的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和审美教学的内容有很大部分是重合的。因此探讨审美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审美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1.1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审美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语文审美能力。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2丰富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的传统教育方式以填鸭式教学法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审美教育能够丰富单一的教学方式,让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提升语文能力。
2.审美教育下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增长点的策略
2.1情境建构法
利用情境建构法能够让小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小学语文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语文阅读,而阅读是由文字构成的。文字是抽象的,但这些文字呈现在学生的头脑中时是具体的。只有让学生利用生动的影像资料或者是实际的情境建构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才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课文中描述的风景、情感和深刻内涵。例如在学习古诗词《咏柳》的时候,小学生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只是知道这首古诗是在描写春天的景色,如果小学生对于柳树没有过多认知,只是通过书中的插图是无法准确理解课文中传达出来的情感的,并且也无法理解地进行古诗的背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合适的时节带领学生走出教师,去户外认识和触摸真实的柳树,在真实的环境中重新讲解这首古诗所蕴含的内容,来帮助小学生进行理解。
2.2利用研学旅行的教学形式
研学旅行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去感受课本之外的自然魅力,在这一过程中体会语文学科的独特内涵。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与语文教材的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能够将旅行作为最终的目的。研学旅行的目的应当是为了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感受课文中存在的情感[3]。因此,旅行应当和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因地制宜,在实际的教学场景中让学生理解更加深刻的课文主旨。研学旅行不仅需要和语文课本的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还需要和丰富的课外知识结合在一起。在进行研学旅行之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通过互联网搜集有关课本内容的其他扩展知识以及有关研学旅行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的课外的知识。研学旅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崭新的知识和让人好奇的事物,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小学生往往會去询问语文教师,如果语文教师没有提前准备相关的内容,就很难为小学生解答出相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可能会降低。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研学旅行之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在到达研学旅行的目的地之后,小学语文教师除了需要对课本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外,还可以利用所在的环境为小学生补充课本中没有涉及到的知识。例如在学习《火烧云》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带领学生去观看火烧云,在小学生感叹火烧云的美丽的同时,语文教师可以为小学生讲述火烧云形成的原理,并鼓励小学生造句来赞美火烧云,或者是选择一个词语来形容自己看到的火烧云。在这一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形容词告诉学生,并为学生讲解形容词的含义,进而让小学生运用到描绘火烧云的过程中。通过词语的补充学习,小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形容词汇,并能够准确运用这些词汇进行造句。总而言之,研学旅行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审美教育中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
3.结语
在审美教育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为学生建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同时也可以适当进行研学旅行,让小学生在游历大江南北中提升审美情趣,同时也扩展自己的语文知识面。
参考文献
[1]冯怡婷.审美教育下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增长点的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1):62.
[2]唐倩倩.审美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增长点[J].课程教育研究,2017(48):54-55.
[3]胡振华.审美教育是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增长点[J].中国教师,2016(S2):146.
关键词:审美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增长点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175
中国的基础教育一直都缺乏审美教育[1]。审美教育是一种较为抽象的教育内容。所谓审美教育是指利用自然界、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社会生活中的美的形式给予学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审美教育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和行为,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健全学生的人格[2]。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和审美教育本身有着紧密的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和审美教学的内容有很大部分是重合的。因此探讨审美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审美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1.1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审美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语文审美能力。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2丰富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的传统教育方式以填鸭式教学法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审美教育能够丰富单一的教学方式,让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提升语文能力。
2.审美教育下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增长点的策略
2.1情境建构法
利用情境建构法能够让小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小学语文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语文阅读,而阅读是由文字构成的。文字是抽象的,但这些文字呈现在学生的头脑中时是具体的。只有让学生利用生动的影像资料或者是实际的情境建构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才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课文中描述的风景、情感和深刻内涵。例如在学习古诗词《咏柳》的时候,小学生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只是知道这首古诗是在描写春天的景色,如果小学生对于柳树没有过多认知,只是通过书中的插图是无法准确理解课文中传达出来的情感的,并且也无法理解地进行古诗的背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合适的时节带领学生走出教师,去户外认识和触摸真实的柳树,在真实的环境中重新讲解这首古诗所蕴含的内容,来帮助小学生进行理解。
2.2利用研学旅行的教学形式
研学旅行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去感受课本之外的自然魅力,在这一过程中体会语文学科的独特内涵。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与语文教材的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能够将旅行作为最终的目的。研学旅行的目的应当是为了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感受课文中存在的情感[3]。因此,旅行应当和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因地制宜,在实际的教学场景中让学生理解更加深刻的课文主旨。研学旅行不仅需要和语文课本的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还需要和丰富的课外知识结合在一起。在进行研学旅行之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通过互联网搜集有关课本内容的其他扩展知识以及有关研学旅行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的课外的知识。研学旅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崭新的知识和让人好奇的事物,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小学生往往會去询问语文教师,如果语文教师没有提前准备相关的内容,就很难为小学生解答出相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可能会降低。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研学旅行之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在到达研学旅行的目的地之后,小学语文教师除了需要对课本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外,还可以利用所在的环境为小学生补充课本中没有涉及到的知识。例如在学习《火烧云》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带领学生去观看火烧云,在小学生感叹火烧云的美丽的同时,语文教师可以为小学生讲述火烧云形成的原理,并鼓励小学生造句来赞美火烧云,或者是选择一个词语来形容自己看到的火烧云。在这一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形容词告诉学生,并为学生讲解形容词的含义,进而让小学生运用到描绘火烧云的过程中。通过词语的补充学习,小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形容词汇,并能够准确运用这些词汇进行造句。总而言之,研学旅行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审美教育中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
3.结语
在审美教育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为学生建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同时也可以适当进行研学旅行,让小学生在游历大江南北中提升审美情趣,同时也扩展自己的语文知识面。
参考文献
[1]冯怡婷.审美教育下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增长点的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1):62.
[2]唐倩倩.审美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增长点[J].课程教育研究,2017(48):54-55.
[3]胡振华.审美教育是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增长点[J].中国教师,2016(S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