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资源是指凡是对教学有利的所有资源,既包括教科书、参考书、教学场所等物质资源,也包括学科专家、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全面而科学,使这些因素都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这样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认真钻研教科书、教参和历史课标,为有效备课做好准备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必须明白自己每节课该教给学生什么内容,不要把历史课当作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简单陈述。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历史课的初步意义是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是历史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所要求达到的。比如我在上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课《洋务运动》的时候,先熟悉教材内容争取把教材内容先熟背下来,然后钻研教材、教参、历史课标,确定本课的知识目标为:掌握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掌握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概念,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结果,对洋务运动作出正确评价。这些知识目标的掌握在教学设计中,我就用提问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去解决。通过对“洋务运动根本目的与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之间的关系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统治者的自救运动问题的分析,使学生逐步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通过对洋务运动的整个分析过程,使学生逐渐认识到: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从而达到本课的德育目标。在教科书、教参、历史课标三位一体教学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下,就形成“知识—能力—德育”系统的目标体系,并在这个体系的指导下去完成每个环节的教学设计过程。所以我们要自己意识到教学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教会学生的某种知识,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情感、情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由此可见,历史课不是让学生停留在所学习的历史课的表面,而是让学生进入精神世界,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物质资源加以充分开发和利用才能达到上述目标。
二、充分开发历史课堂中的人力资源,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因此,历史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还应积极参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并通过自己教学方式的不断转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他们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比如讲《秦王扫六合》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是先把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巩固统一的措施先讲述一遍,但是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把这节课要掌握的问题变成三个问答题:秦始皇是怎样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上分别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认为秦始皇是好人还是坏人,请说出你的理由。前两个问题让学生自学后举手回答,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补充,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形成完整性。最后一个问题以辩论方式进行,分成两大组:一是认为秦始皇是好人的,提出自己的依据;二是认为秦始皇是坏人的,提出自己的依据。最后根据两组人激烈的辩论结果进行知识梳理,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暴君。通过对秦始皇的评价,教会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辩证方法。这节课我改变了过去灌输式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生活中熟悉的评价人的一般方法对秦始皇进行评价,然后通过慢慢引导分析得出结论。整节课课堂氛围相当活跃,学生抢着举手发言,我在这节课中只充当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体,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增强了课堂的实效性,让历史课堂真正“活”起来!
三、增设调查、访问等活动,延伸教学活动,使课堂与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
历史课之所以让学生感到乏味,主要原因是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与现实生活相脱节。其实任何事物的现在与过去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我们能找到历史与现实联系的基点,就能解决历史课堂的沉闷问题。我们可以把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后,可以在一些课程设置调查、访问、观看电影、听广播、音乐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去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过程。我在上八年级人教版《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节课之前,布置学生完成一个任务:做一份调查表,看看民国前后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果有可能可以提供相关资料,包括当地的传说、史料、图片资料、相片等。本来我以为学生的兴趣不大,因为我是第一次布置这样的调查活动,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很多学生提供了自己的调查表,有些学生甚至带来爷爷奶奶的珍贵老照片,从而为民国时期衣着服饰的变化提供了有力的说明。同时这些图片也为本节课增加了新的课堂资源,让课堂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对这节课的无私奉献让我很感动,也让我对历史课有了一个更深的体会: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不要只停留在老经验里,而要大胆开发和利用校外的教学资源;要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使历史与现实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不被新课改的洪流所淹没。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合理开发和利用课堂资源,实施有效教学,历史课的尴尬境遇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关键是我们是否愿意为之去努力和践行。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每节课都能充分挖掘和利用课堂的物质和人力资源,使课堂资源丰富起来,相信历史课堂一定会变成学生最爱的课堂。
(责任编辑庞丹丹)
一、认真钻研教科书、教参和历史课标,为有效备课做好准备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必须明白自己每节课该教给学生什么内容,不要把历史课当作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简单陈述。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历史课的初步意义是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是历史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所要求达到的。比如我在上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课《洋务运动》的时候,先熟悉教材内容争取把教材内容先熟背下来,然后钻研教材、教参、历史课标,确定本课的知识目标为:掌握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掌握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概念,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结果,对洋务运动作出正确评价。这些知识目标的掌握在教学设计中,我就用提问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去解决。通过对“洋务运动根本目的与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之间的关系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统治者的自救运动问题的分析,使学生逐步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通过对洋务运动的整个分析过程,使学生逐渐认识到: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从而达到本课的德育目标。在教科书、教参、历史课标三位一体教学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下,就形成“知识—能力—德育”系统的目标体系,并在这个体系的指导下去完成每个环节的教学设计过程。所以我们要自己意识到教学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教会学生的某种知识,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情感、情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由此可见,历史课不是让学生停留在所学习的历史课的表面,而是让学生进入精神世界,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物质资源加以充分开发和利用才能达到上述目标。
二、充分开发历史课堂中的人力资源,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因此,历史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还应积极参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并通过自己教学方式的不断转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他们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比如讲《秦王扫六合》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是先把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巩固统一的措施先讲述一遍,但是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把这节课要掌握的问题变成三个问答题:秦始皇是怎样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上分别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认为秦始皇是好人还是坏人,请说出你的理由。前两个问题让学生自学后举手回答,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补充,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形成完整性。最后一个问题以辩论方式进行,分成两大组:一是认为秦始皇是好人的,提出自己的依据;二是认为秦始皇是坏人的,提出自己的依据。最后根据两组人激烈的辩论结果进行知识梳理,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暴君。通过对秦始皇的评价,教会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辩证方法。这节课我改变了过去灌输式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生活中熟悉的评价人的一般方法对秦始皇进行评价,然后通过慢慢引导分析得出结论。整节课课堂氛围相当活跃,学生抢着举手发言,我在这节课中只充当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体,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增强了课堂的实效性,让历史课堂真正“活”起来!
三、增设调查、访问等活动,延伸教学活动,使课堂与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
历史课之所以让学生感到乏味,主要原因是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与现实生活相脱节。其实任何事物的现在与过去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我们能找到历史与现实联系的基点,就能解决历史课堂的沉闷问题。我们可以把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后,可以在一些课程设置调查、访问、观看电影、听广播、音乐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去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过程。我在上八年级人教版《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节课之前,布置学生完成一个任务:做一份调查表,看看民国前后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果有可能可以提供相关资料,包括当地的传说、史料、图片资料、相片等。本来我以为学生的兴趣不大,因为我是第一次布置这样的调查活动,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很多学生提供了自己的调查表,有些学生甚至带来爷爷奶奶的珍贵老照片,从而为民国时期衣着服饰的变化提供了有力的说明。同时这些图片也为本节课增加了新的课堂资源,让课堂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对这节课的无私奉献让我很感动,也让我对历史课有了一个更深的体会: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不要只停留在老经验里,而要大胆开发和利用校外的教学资源;要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使历史与现实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不被新课改的洪流所淹没。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合理开发和利用课堂资源,实施有效教学,历史课的尴尬境遇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关键是我们是否愿意为之去努力和践行。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每节课都能充分挖掘和利用课堂的物质和人力资源,使课堂资源丰富起来,相信历史课堂一定会变成学生最爱的课堂。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