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宫之奇谏假道》是一篇以记言为主的文字精品,主要叙述了宫之奇面对晋国吞虢灭虞的阴谋,劝谏虞君、力阻假道而不得的史实,表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一些具有政治远见的能臣谏而不听的无奈和悲哀。其人物塑造、篇章布局和表现手法可圈可点,精彩绝伦。尤其是映像手法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宫之奇谏假道》 人物 映像 对比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宫之奇谏假道》出自《左传·僖公二年》和《左传·僖公五年》,名字是后来的选文家加的。《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书中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在叙事记言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描写战争和言说的文字大都脍炙人口,被刘知几誉为“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宫之奇谏假道》就是其中一篇以记言为主的文字精品。春秋时期,诸侯国内部贵族之间争权夺势、骨肉相残愈演愈烈,各诸侯国之间的摩擦和侵吞更是日益加剧,本文主要叙述了晋国采用连环计,逐次吞虢灭虞的史实和宫之奇面对晋国的阴谋,力阻假道而不得,只好举族远祸的悲哀。文中,荀息的知己知彼、成竹在胸,虞君的贪婪短视、执迷不悟,宫之奇的目光犀利、判断准确,全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假道”就是借道。晋国向虞国借道伐虢共有两次,第一次发生在僖公二年。文章开首就说,荀息请求拿屈地出产的良马和垂棘出产的美玉贿赂虞君,假道伐虢。荀息打消虞君的顾虑:“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如果虞君肯借道给我们,虞国就等于我们的外库,这些东西只不过暂时寄存在那儿,随时可以取回。晋献公又担心会被宫之奇看破,荀息满有把握地说:“宫之奇的为人,懦弱而不能坚持进谏,而且从小就和虞君一起长大,二人关系亲密,即使进谏,虞君也不会当回事。”于是,晋献公就派荀息去借道。荀息先夸奖了虞国一番,说冀国曾经侵略虞国,被虞国给予重创;现在虢国侵扰我们的边疆,所以想借道责问虢国。把晋国和虞国都放在被侵扰的一方,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并暗示晋国的举动完全是效法虞国,让虞君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虞君高兴之下,不光同意借路,而且主动请求先去讨伐虢国。宫之奇劝而不听,结果虞晋联手攻取了虢国的下阳。
有了第一次的铺垫,晋侯第二次借路就无须采取什么手段,所以《左传·僖公五年》就直书“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从僖公二年到僖公五年,中间又写了许多别的内容。句中一个“复”字,说明这是第二次“假道”,跨越期间许多内容,与僖公二年的首次“假道”遥相呼应。借与被借,是两方面的事,首次借道,立足于晋;二次借道,立足于虞。所以上面一句又起到了立足点转换的过渡作用。
宫之奇首先“论势”:“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面对来自于大国的共同威胁,虢、虞互为表里,彼此依恃。对于虞国而言,虢国就是自己的外部屏障,就像谚语所说的“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灭虢无异自灭。事关国家生死存亡,这是最严峻的事实、最硬实的道理,所以宫之奇最先提出来,希望警醒虞君。引谚语作比喻,贴切而形象。
可是,虞君却对晋国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晋君和自己属同姓,不会坑害自己。针对虞君的糊涂观念,宫之奇继则“量情”。他指出,虢国也是姬姓同宗,和晋侯的关系甚至亲过虞国,晋国连他们都要消灭,怎么会偏爱虞国呢?再说,晋献公连他的同族兄弟都要杀戮,我们虞国难道比他的族人关系更近吗?晋侯为什么要杀害他的族人?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利害关系。存在利害关系,关涉到他的地位和利益,亲族都要诛杀,何况国与国之间呢?一连几个反问句式,句句诛心,揭示出晋献公狠毒无情的本来面目,真可谓由表及里,势如破竹。
谁知,虞君又抛出一个今天看来非常可笑的观点:我的祭品丰富而清洁,神灵一定会保佑我。春秋时期,神佑观念非常普遍。比如《左传》名篇《曹刿论战》,鲁庄公居然把祭神诚实列为战胜的重要条件。对于这种深入人心、牢不可破的观念,宫之奇在提出治国以德的观点时,没有轻撄其锋,而是先用“臣闻之”的方法托言于人,接着引用《周书》,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再假设:如果晋国占领了虞国,使美德彰显并献上丰洁的祭品,神灵难道会拒绝享用吗?宫之奇即事剖理,句句有“德”,立论紧凑,末句用“其”字加强反问的语气,结论不容置疑。
至此,虞君的宗亲观念、神佑意识,全被宫之奇以不可移易的道理无情击破。道理非常明白,结局极为明朗,按说,虞君应该幡然悔悟才是,可是且慢,《左传》接着写道:“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不明白,臣子越聪明,国君越反感;国君必须拥有绝对的权威,必须说一不二,这是封建君王的共同心理。具体到虞君,可能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与宫之奇的亲昵关系使他不能严肃地重视对方的劝谏;接受了晋国的贿赂,从而“以贿灭亲”;戴上了荀息奉送的高帽,从内心里对晋国有一种亲近感,处于完全不设防状态;曾经抵挡过冀国的入侵,并使之受到重创,自信心高度膨胀;首次联晋伐虢的成功,使他误以为虞国成了晋国牢不可破的同盟,等等。凡此种种,使他做出了一个错得离谱的决定——许晋使。
宫之奇无奈之下,只好率领自己的族人离开这个即将灭亡的国度,他做出了一个痛苦而悲哀的判断:虞国连举行冬天“腊祭”的机会都没有了。灭虞就在这次行动中,晋国根本不用再费事了。
一切都顺理成章,晋国灭了虢国,撤兵的时候,住在虞国,于是打了虞国一个冷不防,灭了它。一个“遂”字,表示结果的自然和必然;一个“袭”字,显示了虞国不设防的程度;“灭之”二字,冷峻斩截,印证了宫之奇的预言,照应了荀息藏宝于“外府”的说法。至此,故事首尾呼应,绾合无间。
这个故事里,出现了两组人物:晋侯和虞君,荀息和宫之奇。两组人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先说晋侯。当荀息提出拿良马和美玉去贿赂虞君时,他的一句“是吾宝也”,表现出他对物质财富的看重。得知这些东西放在虞国,“犹外府也”,不虞有失,他又说了一句“宫之奇存焉”,意思是虞国有个宫之奇,我们这些伎俩怎能瞒得过他?表现出他对邻国情况的了如指掌。再说虞君。他在接受了对方的重礼之后,居然置自己的国家安危于不顾,出卖自己的国防利益。《公羊传》载荀息的话:“宫之奇,知则知矣。虽然,虞公贪而好宝,见宝必不从其言。”认定虞君为“贪”。《谷梁传》中荀息这样说:“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则直指他为“弱智”。其实两个国君,在爱财重物这一点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但虞君贪婪短视、执迷不悟,似乎具有更强的典型性。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客观地显示出封建专制政体的致命弊端,那就是君主的绝对权力无人制约,一国的兴衰安危系于一人! 文中第二组人物则是两个能臣。晋国的荀息可谓知己知彼、料敌先机,他不仅了解宫之奇的性格弱点,而且了解对方的君臣关系,对事情的结果有一个笃定而准确的判断。晋国强大的军事支撑,晋侯爱小利更贪大利的性格特点,最终成就了荀息的外交和军事规划。相比之下,宫之奇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头脑冷静,不为对方的重币甘言所迷惑;他目光犀利,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他揣情度理,能够准确判断事情的结局;他能言善辩,把道理讲得清楚明白。但遗憾的是,他身处弱国,遭遇昏君,性格懦弱,未能强谏,只能举族避祸,坐待亡国。其实,封建专制政体的特点,已经规定了这些“能臣”的命运:除非你迎合了国君的心意,否则就会轻者言不听计不从,受到冷落和疏远,重者身首异处,举家受到牵连。
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成功地运用了映像理论。所谓映像理论,好像两面镜子,我身上投射出你,你身上显示出我。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烘云托月。烘云托月描写的对象主次十分明显,通过对次要对象的刻画来突出主要对象。《东周列国志》写蹇叔隐居于宋国鸣鹿村,秦穆公派公子絷去请他。公子絷听到村民唱歌“有绝尘之致”,乃叹谓御者曰:“古云:‘里有君子,而鄙俗化。’今入蹇叔之乡,其耕者皆有高遁之风,信乎其贤也!”写村民唱歌,主要为了烘托蹇叔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所具有的那种春风化雨般的影响。蹇叔是主,村民是辅。再如刘鹗的《老残游记》中对于白妞说唱技艺的渲染,也有类似的手法。
老残从鹊华桥往南,缓缓向小布政司街走去。一抬头,见那墙上贴了一张黄纸,有一尺长,七八寸宽的光景。居中写着“说鼓书”三个大字;旁边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那纸还未十分干,心知是方才贴的,只不知道这是甚么事情,别处也没有见过这样招子。一路走着,一路盘算,只听得耳边有两个挑担子的说道:“明儿白妞说书,我们可以不必做生意,来听书罢。”又走到街上,听铺子里柜台上有人说道:“前次白妞说书,是你告假的,明儿的书,应该我告假了。”一路行来,街谈巷议,大半都是这话,心里诧异道:“白妞是何许人?说的是何等样书,为甚一纸招贴,便举国若狂如此?”
“举国若狂”的街谈巷议,完全是为白妞的正式亮相而作的蓄势和铺垫,它是为了突出白妞而存在的。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烘云托月。而映像理论着眼于一笔二用,写甲的同时也映射出乙,写乙的同时也映射出甲,甲乙不分主次或难分主次。比如《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和周瑜,彼此身上都有对方的影子,两个人都是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人物形象,不能说写周瑜是为了写诸葛亮。但把二者参照着写,你中有我,我中见你,确实是一笔能二用,文约而事丰。
具体到本篇,第一次假道,极力表现了荀息的知己知彼、料敌先机,同时也表现了晋侯的爱财短视却从谏如流。从他们的谈话中,透露出虞君的贪而好宝、执迷不悟和宫之奇的目光如炬却有些懦弱等许多信息。虞国君臣尚未出场,其心性特点已初步映现。之所以如此,完全得力于对晋国君臣的描写。我们如果把晋国君臣比作一面镜子的话,虞国君臣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就像投射在镜子上的映像。作者通过他们的谈话,把这个映像清晰地显示给读者。这样,写的是一组人物,展示的却是两组形象,这就叫一笔二用。第二次假道,集中描写了虞国君臣围绕着是否借道给晋国而展开的观念上和语言上的交锋。宫之奇的谏说之辞,显示了其透彻的洞察力和出色的辩说能力,也表现了他为挽救虞国的危亡而做出的最后努力。其中关于晋侯诛杀桓庄之族的话,从侧面透露出晋侯的残酷无情、六亲不认。这样做,对晋侯形象形成了有力的补充,增加了形象的厚度和深度,扩充了文章的内涵。这是映像理论的又一次应用。联系上文,荀息评判宫之奇的话固然是宫之奇的映像,而后文关于宫之奇的全部文字,反过来印证了荀息的判断,这又何尝不是荀息的映像呢?从整篇文章表现出的各种矛盾来看,它又是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真实映像,弱肉强食、尔虞我诈、争权夺势、六亲不认,全都从这面镜子中清清楚楚地映射出来。使用这种手法,前后参照,彼此映衬,可以多侧面立体化地显示出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使用这种手法,写一见二,既节省了笔墨,又提高了效果。
从整篇文章的布局来看,两次假道,一简一繁,一略一详,疏密相间,重点突出,非常适合人们在阅读欣赏方面的审美习惯。宫之奇的谏说,论势,量情,剖理,层次井然。从表现手法上看,对比方法的运用,也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繁简详略的对比,显示了文章的重点所在;虞国、虢国、桓庄之族与晋侯关系的对比,既表现了晋侯的冷酷无情,也表现出虞君的幼稚糊涂;两个国君的对比,两个能臣的对比,则显示出他们性格上的异同,使读者能够准确地把握到典型性格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知几:《史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2]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3]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作者简介:陈增印,男,1959—,河北邢台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写作学、汉语史,工作单位:邢台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关键词:《宫之奇谏假道》 人物 映像 对比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宫之奇谏假道》出自《左传·僖公二年》和《左传·僖公五年》,名字是后来的选文家加的。《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书中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在叙事记言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描写战争和言说的文字大都脍炙人口,被刘知几誉为“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宫之奇谏假道》就是其中一篇以记言为主的文字精品。春秋时期,诸侯国内部贵族之间争权夺势、骨肉相残愈演愈烈,各诸侯国之间的摩擦和侵吞更是日益加剧,本文主要叙述了晋国采用连环计,逐次吞虢灭虞的史实和宫之奇面对晋国的阴谋,力阻假道而不得,只好举族远祸的悲哀。文中,荀息的知己知彼、成竹在胸,虞君的贪婪短视、执迷不悟,宫之奇的目光犀利、判断准确,全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假道”就是借道。晋国向虞国借道伐虢共有两次,第一次发生在僖公二年。文章开首就说,荀息请求拿屈地出产的良马和垂棘出产的美玉贿赂虞君,假道伐虢。荀息打消虞君的顾虑:“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如果虞君肯借道给我们,虞国就等于我们的外库,这些东西只不过暂时寄存在那儿,随时可以取回。晋献公又担心会被宫之奇看破,荀息满有把握地说:“宫之奇的为人,懦弱而不能坚持进谏,而且从小就和虞君一起长大,二人关系亲密,即使进谏,虞君也不会当回事。”于是,晋献公就派荀息去借道。荀息先夸奖了虞国一番,说冀国曾经侵略虞国,被虞国给予重创;现在虢国侵扰我们的边疆,所以想借道责问虢国。把晋国和虞国都放在被侵扰的一方,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并暗示晋国的举动完全是效法虞国,让虞君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虞君高兴之下,不光同意借路,而且主动请求先去讨伐虢国。宫之奇劝而不听,结果虞晋联手攻取了虢国的下阳。
有了第一次的铺垫,晋侯第二次借路就无须采取什么手段,所以《左传·僖公五年》就直书“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从僖公二年到僖公五年,中间又写了许多别的内容。句中一个“复”字,说明这是第二次“假道”,跨越期间许多内容,与僖公二年的首次“假道”遥相呼应。借与被借,是两方面的事,首次借道,立足于晋;二次借道,立足于虞。所以上面一句又起到了立足点转换的过渡作用。
宫之奇首先“论势”:“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面对来自于大国的共同威胁,虢、虞互为表里,彼此依恃。对于虞国而言,虢国就是自己的外部屏障,就像谚语所说的“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灭虢无异自灭。事关国家生死存亡,这是最严峻的事实、最硬实的道理,所以宫之奇最先提出来,希望警醒虞君。引谚语作比喻,贴切而形象。
可是,虞君却对晋国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晋君和自己属同姓,不会坑害自己。针对虞君的糊涂观念,宫之奇继则“量情”。他指出,虢国也是姬姓同宗,和晋侯的关系甚至亲过虞国,晋国连他们都要消灭,怎么会偏爱虞国呢?再说,晋献公连他的同族兄弟都要杀戮,我们虞国难道比他的族人关系更近吗?晋侯为什么要杀害他的族人?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利害关系。存在利害关系,关涉到他的地位和利益,亲族都要诛杀,何况国与国之间呢?一连几个反问句式,句句诛心,揭示出晋献公狠毒无情的本来面目,真可谓由表及里,势如破竹。
谁知,虞君又抛出一个今天看来非常可笑的观点:我的祭品丰富而清洁,神灵一定会保佑我。春秋时期,神佑观念非常普遍。比如《左传》名篇《曹刿论战》,鲁庄公居然把祭神诚实列为战胜的重要条件。对于这种深入人心、牢不可破的观念,宫之奇在提出治国以德的观点时,没有轻撄其锋,而是先用“臣闻之”的方法托言于人,接着引用《周书》,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再假设:如果晋国占领了虞国,使美德彰显并献上丰洁的祭品,神灵难道会拒绝享用吗?宫之奇即事剖理,句句有“德”,立论紧凑,末句用“其”字加强反问的语气,结论不容置疑。
至此,虞君的宗亲观念、神佑意识,全被宫之奇以不可移易的道理无情击破。道理非常明白,结局极为明朗,按说,虞君应该幡然悔悟才是,可是且慢,《左传》接着写道:“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不明白,臣子越聪明,国君越反感;国君必须拥有绝对的权威,必须说一不二,这是封建君王的共同心理。具体到虞君,可能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与宫之奇的亲昵关系使他不能严肃地重视对方的劝谏;接受了晋国的贿赂,从而“以贿灭亲”;戴上了荀息奉送的高帽,从内心里对晋国有一种亲近感,处于完全不设防状态;曾经抵挡过冀国的入侵,并使之受到重创,自信心高度膨胀;首次联晋伐虢的成功,使他误以为虞国成了晋国牢不可破的同盟,等等。凡此种种,使他做出了一个错得离谱的决定——许晋使。
宫之奇无奈之下,只好率领自己的族人离开这个即将灭亡的国度,他做出了一个痛苦而悲哀的判断:虞国连举行冬天“腊祭”的机会都没有了。灭虞就在这次行动中,晋国根本不用再费事了。
一切都顺理成章,晋国灭了虢国,撤兵的时候,住在虞国,于是打了虞国一个冷不防,灭了它。一个“遂”字,表示结果的自然和必然;一个“袭”字,显示了虞国不设防的程度;“灭之”二字,冷峻斩截,印证了宫之奇的预言,照应了荀息藏宝于“外府”的说法。至此,故事首尾呼应,绾合无间。
这个故事里,出现了两组人物:晋侯和虞君,荀息和宫之奇。两组人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先说晋侯。当荀息提出拿良马和美玉去贿赂虞君时,他的一句“是吾宝也”,表现出他对物质财富的看重。得知这些东西放在虞国,“犹外府也”,不虞有失,他又说了一句“宫之奇存焉”,意思是虞国有个宫之奇,我们这些伎俩怎能瞒得过他?表现出他对邻国情况的了如指掌。再说虞君。他在接受了对方的重礼之后,居然置自己的国家安危于不顾,出卖自己的国防利益。《公羊传》载荀息的话:“宫之奇,知则知矣。虽然,虞公贪而好宝,见宝必不从其言。”认定虞君为“贪”。《谷梁传》中荀息这样说:“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则直指他为“弱智”。其实两个国君,在爱财重物这一点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但虞君贪婪短视、执迷不悟,似乎具有更强的典型性。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客观地显示出封建专制政体的致命弊端,那就是君主的绝对权力无人制约,一国的兴衰安危系于一人! 文中第二组人物则是两个能臣。晋国的荀息可谓知己知彼、料敌先机,他不仅了解宫之奇的性格弱点,而且了解对方的君臣关系,对事情的结果有一个笃定而准确的判断。晋国强大的军事支撑,晋侯爱小利更贪大利的性格特点,最终成就了荀息的外交和军事规划。相比之下,宫之奇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头脑冷静,不为对方的重币甘言所迷惑;他目光犀利,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他揣情度理,能够准确判断事情的结局;他能言善辩,把道理讲得清楚明白。但遗憾的是,他身处弱国,遭遇昏君,性格懦弱,未能强谏,只能举族避祸,坐待亡国。其实,封建专制政体的特点,已经规定了这些“能臣”的命运:除非你迎合了国君的心意,否则就会轻者言不听计不从,受到冷落和疏远,重者身首异处,举家受到牵连。
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成功地运用了映像理论。所谓映像理论,好像两面镜子,我身上投射出你,你身上显示出我。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烘云托月。烘云托月描写的对象主次十分明显,通过对次要对象的刻画来突出主要对象。《东周列国志》写蹇叔隐居于宋国鸣鹿村,秦穆公派公子絷去请他。公子絷听到村民唱歌“有绝尘之致”,乃叹谓御者曰:“古云:‘里有君子,而鄙俗化。’今入蹇叔之乡,其耕者皆有高遁之风,信乎其贤也!”写村民唱歌,主要为了烘托蹇叔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所具有的那种春风化雨般的影响。蹇叔是主,村民是辅。再如刘鹗的《老残游记》中对于白妞说唱技艺的渲染,也有类似的手法。
老残从鹊华桥往南,缓缓向小布政司街走去。一抬头,见那墙上贴了一张黄纸,有一尺长,七八寸宽的光景。居中写着“说鼓书”三个大字;旁边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那纸还未十分干,心知是方才贴的,只不知道这是甚么事情,别处也没有见过这样招子。一路走着,一路盘算,只听得耳边有两个挑担子的说道:“明儿白妞说书,我们可以不必做生意,来听书罢。”又走到街上,听铺子里柜台上有人说道:“前次白妞说书,是你告假的,明儿的书,应该我告假了。”一路行来,街谈巷议,大半都是这话,心里诧异道:“白妞是何许人?说的是何等样书,为甚一纸招贴,便举国若狂如此?”
“举国若狂”的街谈巷议,完全是为白妞的正式亮相而作的蓄势和铺垫,它是为了突出白妞而存在的。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烘云托月。而映像理论着眼于一笔二用,写甲的同时也映射出乙,写乙的同时也映射出甲,甲乙不分主次或难分主次。比如《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和周瑜,彼此身上都有对方的影子,两个人都是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人物形象,不能说写周瑜是为了写诸葛亮。但把二者参照着写,你中有我,我中见你,确实是一笔能二用,文约而事丰。
具体到本篇,第一次假道,极力表现了荀息的知己知彼、料敌先机,同时也表现了晋侯的爱财短视却从谏如流。从他们的谈话中,透露出虞君的贪而好宝、执迷不悟和宫之奇的目光如炬却有些懦弱等许多信息。虞国君臣尚未出场,其心性特点已初步映现。之所以如此,完全得力于对晋国君臣的描写。我们如果把晋国君臣比作一面镜子的话,虞国君臣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就像投射在镜子上的映像。作者通过他们的谈话,把这个映像清晰地显示给读者。这样,写的是一组人物,展示的却是两组形象,这就叫一笔二用。第二次假道,集中描写了虞国君臣围绕着是否借道给晋国而展开的观念上和语言上的交锋。宫之奇的谏说之辞,显示了其透彻的洞察力和出色的辩说能力,也表现了他为挽救虞国的危亡而做出的最后努力。其中关于晋侯诛杀桓庄之族的话,从侧面透露出晋侯的残酷无情、六亲不认。这样做,对晋侯形象形成了有力的补充,增加了形象的厚度和深度,扩充了文章的内涵。这是映像理论的又一次应用。联系上文,荀息评判宫之奇的话固然是宫之奇的映像,而后文关于宫之奇的全部文字,反过来印证了荀息的判断,这又何尝不是荀息的映像呢?从整篇文章表现出的各种矛盾来看,它又是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真实映像,弱肉强食、尔虞我诈、争权夺势、六亲不认,全都从这面镜子中清清楚楚地映射出来。使用这种手法,前后参照,彼此映衬,可以多侧面立体化地显示出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使用这种手法,写一见二,既节省了笔墨,又提高了效果。
从整篇文章的布局来看,两次假道,一简一繁,一略一详,疏密相间,重点突出,非常适合人们在阅读欣赏方面的审美习惯。宫之奇的谏说,论势,量情,剖理,层次井然。从表现手法上看,对比方法的运用,也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繁简详略的对比,显示了文章的重点所在;虞国、虢国、桓庄之族与晋侯关系的对比,既表现了晋侯的冷酷无情,也表现出虞君的幼稚糊涂;两个国君的对比,两个能臣的对比,则显示出他们性格上的异同,使读者能够准确地把握到典型性格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知几:《史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2]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3]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作者简介:陈增印,男,1959—,河北邢台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写作学、汉语史,工作单位:邢台学院初等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