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入手,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论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的对策,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实际上不单纯是教学本身的改革,而是培养模式、办学理念的改革。当前,高校应围绕如何选择人才培养模式来寻求教学改革的新突破。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由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制度、培养方案、过程诸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过程与运行机制的总称。简言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的合成系统,通过构成要素的优化组合可以构建出多种不同的培养模式。
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一是培养目标和规格;二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三是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四是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如果以简化的公式表示,即: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
二、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现实问题之一,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文理分科的思想认为在文科和理科之间,集中精力专注其一,能提高全社会的效率。我国建国后实行文理分科的直接原因,是全方位仿效了前苏联的高考制度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前苏联在“二战”中损失了大批知识分子,战后重建又急需大量专业人才。于是,便采取并强化了“分科教育”的办法,以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速度。这种“分科教育”,配以计划经济下大学毕业生按岗分配制度,周而复始地生产着各行各业所需要的大学生。
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知识创新不断加速、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素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必然从只强调“专才”教育,到“专才”、“通才”、“复合型人才”和“交叉型人才”并举。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理念,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实现4个转变:即,由单纯的专业对口教育向加强基本素质教育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转变,由注重共性教育向注重个性教育、因材施教转变,由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向注重工程的综合性转变。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学校总体主动适应社会的表现。在国家的经济体制、科学技术体制进行重大变革或者教育思想观念与教育体制进行重大变革的时候,高等学校为了适应这种种重大的变革,进行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首先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并对每一个专业,包括增设的专业、合并后的专业,重新定位其培养目标、设计其培养规格、制定其培养方案、选择其培养途径。
(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专业整体适应社会的表现题。当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包括类型与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反馈给社会,社会认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太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时候,学校应当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调整,进而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三)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的改革
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的改革,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局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用原先定位的培养目标予以评价时,学校认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不能很好地符合学校的定位和专业的培养目标时,应当以学校的定位和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学校定位与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即更好地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
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的基本对策
(一)树立素质教育思想,融入教学活动环节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不是一种培养模式。素质教育是指按照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通过科学的、有效的教育途径,充分开发人的智慧潜能,使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都能得到提高。换言之,素质教育是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教育,简单地把素质等同于“琴棋书画”等才艺,是完全错误的。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师改变单一的专业教育思想,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
大学教育是为了培养“人”,而不是把人训练成工具或机器,大学教育的目的应以“君子不器”为准则。大学教育除了给人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培养学生有一个清楚的头脑,一颗热烈的心。爱因斯坦曾言:“学校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事实上,除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岗位对应聘者专业及专业技能的要求较为严格外,不少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时,已改变了过去那种“一看学校、二看学历、三看专业”的招聘模式,更加务实。他们越来越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有的甚至在招聘启示上打出了“专业不限”的字样。
(二)完善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对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是培养学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必然环节,是军校教育改革的核心。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涉及军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因而难度极大。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不但要求以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作为先导和前提,还要求是切合实际需要、针对性极强的课程改革行动。
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完善教学体系。在本校内部要加快调整、优化教学体系, 继续加强基础学科,努力培植新兴学科,加强建设重点学科,推动各学科之间的交叉结合,走复合型人才培养发展道路,实现在本科教育中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课一体。第二,优化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要用系统工程的思想进行总体优化,不能只是对各门课程的局部修修补补。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要注意充分吸收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的教学内容,删除过时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优化教材体系。
(三)加强实践锻炼,实施个性化教育
当今社会正发生着快节奏的变化,科技更是异乎寻常地高速发展,新知识在不断地大量涌现,并有部分的知识相应的被淘汰,以致许多新成就来不及写在书本之中,一些过时内容来不及从书本中剔除。面对这种情况,必须以变应变。要下决心、花大气力将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实践、研究问题,减少传习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条件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思想活跃起来。
个性就是特色,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就没有特色。把所有的人都培养成同一个类型、同一个规格,就意味着扼杀了教育的生机与活力,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创造性。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就是对学生的正当兴趣和爱好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帮助,尽可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但不要求其各方面平行发展,以发挥其特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四)改革管理方式,构建新型管理模式
高校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实行深层次的目标管理。在学校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学院、系专家组成员根据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调整专业结构,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全面修订培养计划,完善教学计划的体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师生可以共同参与,灵活进行,选择较好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来完成教学活动。当然,在具体的教学环节的管理上也应当有适当的管理制度。
由制约式管理到激发式的管理,运用多种奖励制度,激励师生在教学中的热情,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坚持长期有效的教学检查制度,开展期中教学检查活动,组织学院、系对自身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和自查,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建立教学督导队伍,强化教学过程的设计、检查、监控、评估和反馈。积极开展教学管理评估,定期对学院、系教学管理活动进行评估,同时实行学生网上选课、网上评教的活动。积极吸收师生参与到教学管理的活动中,及时了解教学的动态,并予通报和反馈,不断的改进教学和教学管理。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实际上不单纯是教学本身的改革,而是培养模式、办学理念的改革。当前,高校应围绕如何选择人才培养模式来寻求教学改革的新突破。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由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制度、培养方案、过程诸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过程与运行机制的总称。简言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的合成系统,通过构成要素的优化组合可以构建出多种不同的培养模式。
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一是培养目标和规格;二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三是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四是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如果以简化的公式表示,即: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
二、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现实问题之一,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文理分科的思想认为在文科和理科之间,集中精力专注其一,能提高全社会的效率。我国建国后实行文理分科的直接原因,是全方位仿效了前苏联的高考制度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前苏联在“二战”中损失了大批知识分子,战后重建又急需大量专业人才。于是,便采取并强化了“分科教育”的办法,以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速度。这种“分科教育”,配以计划经济下大学毕业生按岗分配制度,周而复始地生产着各行各业所需要的大学生。
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知识创新不断加速、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素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必然从只强调“专才”教育,到“专才”、“通才”、“复合型人才”和“交叉型人才”并举。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理念,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实现4个转变:即,由单纯的专业对口教育向加强基本素质教育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转变,由注重共性教育向注重个性教育、因材施教转变,由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向注重工程的综合性转变。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学校总体主动适应社会的表现。在国家的经济体制、科学技术体制进行重大变革或者教育思想观念与教育体制进行重大变革的时候,高等学校为了适应这种种重大的变革,进行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首先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并对每一个专业,包括增设的专业、合并后的专业,重新定位其培养目标、设计其培养规格、制定其培养方案、选择其培养途径。
(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专业整体适应社会的表现题。当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包括类型与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反馈给社会,社会认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太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时候,学校应当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调整,进而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三)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的改革
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的改革,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局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用原先定位的培养目标予以评价时,学校认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不能很好地符合学校的定位和专业的培养目标时,应当以学校的定位和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学校定位与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即更好地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
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的基本对策
(一)树立素质教育思想,融入教学活动环节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不是一种培养模式。素质教育是指按照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通过科学的、有效的教育途径,充分开发人的智慧潜能,使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都能得到提高。换言之,素质教育是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教育,简单地把素质等同于“琴棋书画”等才艺,是完全错误的。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师改变单一的专业教育思想,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
大学教育是为了培养“人”,而不是把人训练成工具或机器,大学教育的目的应以“君子不器”为准则。大学教育除了给人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培养学生有一个清楚的头脑,一颗热烈的心。爱因斯坦曾言:“学校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事实上,除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岗位对应聘者专业及专业技能的要求较为严格外,不少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时,已改变了过去那种“一看学校、二看学历、三看专业”的招聘模式,更加务实。他们越来越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有的甚至在招聘启示上打出了“专业不限”的字样。
(二)完善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对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是培养学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必然环节,是军校教育改革的核心。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涉及军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因而难度极大。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不但要求以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作为先导和前提,还要求是切合实际需要、针对性极强的课程改革行动。
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完善教学体系。在本校内部要加快调整、优化教学体系, 继续加强基础学科,努力培植新兴学科,加强建设重点学科,推动各学科之间的交叉结合,走复合型人才培养发展道路,实现在本科教育中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课一体。第二,优化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要用系统工程的思想进行总体优化,不能只是对各门课程的局部修修补补。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要注意充分吸收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的教学内容,删除过时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优化教材体系。
(三)加强实践锻炼,实施个性化教育
当今社会正发生着快节奏的变化,科技更是异乎寻常地高速发展,新知识在不断地大量涌现,并有部分的知识相应的被淘汰,以致许多新成就来不及写在书本之中,一些过时内容来不及从书本中剔除。面对这种情况,必须以变应变。要下决心、花大气力将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实践、研究问题,减少传习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条件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思想活跃起来。
个性就是特色,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就没有特色。把所有的人都培养成同一个类型、同一个规格,就意味着扼杀了教育的生机与活力,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创造性。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就是对学生的正当兴趣和爱好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帮助,尽可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但不要求其各方面平行发展,以发挥其特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四)改革管理方式,构建新型管理模式
高校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实行深层次的目标管理。在学校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学院、系专家组成员根据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调整专业结构,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全面修订培养计划,完善教学计划的体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师生可以共同参与,灵活进行,选择较好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来完成教学活动。当然,在具体的教学环节的管理上也应当有适当的管理制度。
由制约式管理到激发式的管理,运用多种奖励制度,激励师生在教学中的热情,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坚持长期有效的教学检查制度,开展期中教学检查活动,组织学院、系对自身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和自查,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建立教学督导队伍,强化教学过程的设计、检查、监控、评估和反馈。积极开展教学管理评估,定期对学院、系教学管理活动进行评估,同时实行学生网上选课、网上评教的活动。积极吸收师生参与到教学管理的活动中,及时了解教学的动态,并予通报和反馈,不断的改进教学和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