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班主任队伍,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败的关键。2014年以来,北京市围绕公平和质量两大议题,大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力促“保基本、促公平、提质量”的教育新生态。“教育新生态”最终落脚点在学校办学质量的实际提升和学生的最终实际获得上,而班级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在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必须努力为每一位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提供最好的成长环境,走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北京市中关村一小力图通过班主任名师工作坊的形式,助力班级新生态的建设。
“班级新生态”的构建
“班级新生态”倡导班主任要尊重教育规律,探索教育改革的本质,因材施教,回归教育的自然属性,以“班级生态圈”的个性发展促进教育生态圈的平衡稳定,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环境。
“班级新生态”的构建需要班主任做出如下转变:
第一,要注重经验驱动转变为理论自觉。班主任作为一线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成为专业化发展的宝贵资源。但在教育新生态图景下,班主任要有意识地自主挖掘教育策略背后的思考点与理论支撑,积极主动将教育实践经验抽取提升为理论认识,从而使教育有理可依,有据可循,这个从实践到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帮助班主任从原本的经验驱动走向理论自觉,提高班级新生态的内涵建设。
第二,要坚持观念上由外在驱动变为自主发展,能力上由简单模仿到自主创新。班级新生态的建设需要调动班级成员的内在驱动力,鼓励每一位成员自发、自主、自愿地成长与发展。班主任作为“班级生态圈”的经营者,需要深层思考,坚持以构建“班级新生态”为价值取向,为班级生态保鲜提供独特而适宜的温度与土壤,不断以自主创新焕发班级新的活力与动力。
班主任名师工作坊助力“班级新生态”建设
1.好环境·班级文化新特色
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班级文化是班级发展和建设的灵魂,是“构建班级新生态”的成功保障,于无形之中凝聚、激励着人心,具有强大的引导作用。班级文化是“班级小生态圈”的“温度总调节器”,为每一棵幼苗营造温暖舒适、安全健康的成长空间,为每一个儿童提供积极的引领、温暖的感觉和细腻的生命体验,在潜移默化中锻造儿童的品格。班级文化应在校园文化的感召下,构建“班级新生态”的、适合各班发展的、独特的文化氛围,形成全班师生认同并自觉践行的文化驱动,使班级中的每一个小“我”都能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重构班级新文化,要满足“教育新生态”提出的“保基本、促公平、提质量”的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原则,有利于目标一致、协同发展的原则,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差异化、个性化发展的原则,一切以学生为核心,营造一种能够持久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力的班级氛围,确保学生可持续发展。
班级文化涉及到与班级有关的各类人群,包括生生关系、师生关系,也包括我们容易忽略的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如何保障生生关系的公平有序、师生关系的和谐共赢,如何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力关系和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补关系,是班级新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班级文化同时包括“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就是教室布置、教室卫生、座位排列等物质文化,而软文化,则是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的“隐性文化”。近年来,各班的硬文化发展已趋向成熟,而软文化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在重构班级新文化过程中,需结合学校价值文化继续建立更为明确、细化、系统的班级规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化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和舆论环境,并以此反作用于学校文化建设,推动“学校生态环境”的优化。
班级文化建设要既兼顾班中大多数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一般需求,又可为所有在行为发展方面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持。班主任名师工作坊着力思考、细化和落实如何使班主任的个体经验上升为理论指导,从而建立一个拥有多元学科视角、相对完善的理论框架以及风险预防和多级干预的问题解决系统,使班主任工作科学、平稳、高效地展开,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
2.好园丁·班主任素养新要求
“教育新生态”从本质上说是强调生命、生活和儿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发展。构建“班级新生态”,就是在班级层面上关注儿童生命、回归儿童生活、注重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关注儿童生命,就是促进生命个体身心的和谐发展,尊重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生理的发展规律。回归儿童生活,以贴近儿童生活为原则,让儿童获得真实、快乐的生活体验。回归儿童本身,让儿童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儿童的终身学习与发展。
构建“班级新生态”的要求,对班主任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一名园丁,育苗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关注、了解和研究每一棵幼苗的成长情况,做到“心中有森林,眼里有树木”。班主任要为每一棵幼苗提供适宜的温度,爱的水源、个性发展与合作生长的肥料和空间,可持续性发展所需的社会性锻炼,从而使之在教育的沃土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健康成长。
班主任名师工作坊着力探究构建“班级新生态”对班主任素养的新要求,明确并细化对班主任的评价标准,对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科学指导,促成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努力使每一位班主任成长为教育新生态环境下的专业化、有特色、高素质的优秀班主任。
3.好苗子·学生评价新标准
学生评价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行为规范为基本依据,对学生在特定时间内学习、活动、生活、行为、健康等各方面的总结与评价,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拟定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帮助家长、任课教师了解学生的综合表现。此外,学生评价还能对教师评价、学校评价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只有学生的评价体系落实了,教师的评价体系才能迎刃而解。
“教育新生态”的理念要求教育者要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生没有好坏优劣之分,每一棵苗都是“好苗子”,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构建“班级新生态”,需要班主任确立学生评价的新标准,需要评价系统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体现新生态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进行公平、合理、客观、全面的评价,为学生提供有差异的学习支持和个性成长空间。
学生评价系统要兼顾全面评价与个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兼顾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的基本素质、特殊才能、个性心理都能得到全面、科学、准确的衡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问题和不足。除了要有科学、系统的方法指导,学生评价还需要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社区的共同支持和参与。
班主任名师工作坊坚持人本主义价值观和“教育新生态”理念,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成长需求,对每一个学生的全面表现和发展趋向做出科学、合理、准确的评价与判断,推进学生评价体系的深层变革。
中关村一小将继续以班主任工作坊为载体,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丰富资源为保障,构筑班主任专业发展平台,构建“学校新生态”与“班级新生态”。名师工作坊帮助并指导班主任透彻理解“班级新生态”的重要内涵,成为具有学校特色、遵循班主任成长规律、坚持专业化发展的班主任成长孵化器,为每一位班主任成长为专家型、有特色、综合素质高的新时代班主任搭建坚实的发展平台,最终为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班级新生态”的构建
“班级新生态”倡导班主任要尊重教育规律,探索教育改革的本质,因材施教,回归教育的自然属性,以“班级生态圈”的个性发展促进教育生态圈的平衡稳定,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环境。
“班级新生态”的构建需要班主任做出如下转变:
第一,要注重经验驱动转变为理论自觉。班主任作为一线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成为专业化发展的宝贵资源。但在教育新生态图景下,班主任要有意识地自主挖掘教育策略背后的思考点与理论支撑,积极主动将教育实践经验抽取提升为理论认识,从而使教育有理可依,有据可循,这个从实践到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帮助班主任从原本的经验驱动走向理论自觉,提高班级新生态的内涵建设。
第二,要坚持观念上由外在驱动变为自主发展,能力上由简单模仿到自主创新。班级新生态的建设需要调动班级成员的内在驱动力,鼓励每一位成员自发、自主、自愿地成长与发展。班主任作为“班级生态圈”的经营者,需要深层思考,坚持以构建“班级新生态”为价值取向,为班级生态保鲜提供独特而适宜的温度与土壤,不断以自主创新焕发班级新的活力与动力。
班主任名师工作坊助力“班级新生态”建设
1.好环境·班级文化新特色
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班级文化是班级发展和建设的灵魂,是“构建班级新生态”的成功保障,于无形之中凝聚、激励着人心,具有强大的引导作用。班级文化是“班级小生态圈”的“温度总调节器”,为每一棵幼苗营造温暖舒适、安全健康的成长空间,为每一个儿童提供积极的引领、温暖的感觉和细腻的生命体验,在潜移默化中锻造儿童的品格。班级文化应在校园文化的感召下,构建“班级新生态”的、适合各班发展的、独特的文化氛围,形成全班师生认同并自觉践行的文化驱动,使班级中的每一个小“我”都能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重构班级新文化,要满足“教育新生态”提出的“保基本、促公平、提质量”的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原则,有利于目标一致、协同发展的原则,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差异化、个性化发展的原则,一切以学生为核心,营造一种能够持久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力的班级氛围,确保学生可持续发展。
班级文化涉及到与班级有关的各类人群,包括生生关系、师生关系,也包括我们容易忽略的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如何保障生生关系的公平有序、师生关系的和谐共赢,如何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力关系和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补关系,是班级新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班级文化同时包括“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就是教室布置、教室卫生、座位排列等物质文化,而软文化,则是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的“隐性文化”。近年来,各班的硬文化发展已趋向成熟,而软文化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在重构班级新文化过程中,需结合学校价值文化继续建立更为明确、细化、系统的班级规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化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和舆论环境,并以此反作用于学校文化建设,推动“学校生态环境”的优化。
班级文化建设要既兼顾班中大多数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一般需求,又可为所有在行为发展方面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持。班主任名师工作坊着力思考、细化和落实如何使班主任的个体经验上升为理论指导,从而建立一个拥有多元学科视角、相对完善的理论框架以及风险预防和多级干预的问题解决系统,使班主任工作科学、平稳、高效地展开,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
2.好园丁·班主任素养新要求
“教育新生态”从本质上说是强调生命、生活和儿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发展。构建“班级新生态”,就是在班级层面上关注儿童生命、回归儿童生活、注重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关注儿童生命,就是促进生命个体身心的和谐发展,尊重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生理的发展规律。回归儿童生活,以贴近儿童生活为原则,让儿童获得真实、快乐的生活体验。回归儿童本身,让儿童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儿童的终身学习与发展。
构建“班级新生态”的要求,对班主任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一名园丁,育苗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关注、了解和研究每一棵幼苗的成长情况,做到“心中有森林,眼里有树木”。班主任要为每一棵幼苗提供适宜的温度,爱的水源、个性发展与合作生长的肥料和空间,可持续性发展所需的社会性锻炼,从而使之在教育的沃土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健康成长。
班主任名师工作坊着力探究构建“班级新生态”对班主任素养的新要求,明确并细化对班主任的评价标准,对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科学指导,促成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努力使每一位班主任成长为教育新生态环境下的专业化、有特色、高素质的优秀班主任。
3.好苗子·学生评价新标准
学生评价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行为规范为基本依据,对学生在特定时间内学习、活动、生活、行为、健康等各方面的总结与评价,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拟定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帮助家长、任课教师了解学生的综合表现。此外,学生评价还能对教师评价、学校评价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只有学生的评价体系落实了,教师的评价体系才能迎刃而解。
“教育新生态”的理念要求教育者要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生没有好坏优劣之分,每一棵苗都是“好苗子”,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构建“班级新生态”,需要班主任确立学生评价的新标准,需要评价系统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体现新生态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进行公平、合理、客观、全面的评价,为学生提供有差异的学习支持和个性成长空间。
学生评价系统要兼顾全面评价与个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兼顾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的基本素质、特殊才能、个性心理都能得到全面、科学、准确的衡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问题和不足。除了要有科学、系统的方法指导,学生评价还需要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社区的共同支持和参与。
班主任名师工作坊坚持人本主义价值观和“教育新生态”理念,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成长需求,对每一个学生的全面表现和发展趋向做出科学、合理、准确的评价与判断,推进学生评价体系的深层变革。
中关村一小将继续以班主任工作坊为载体,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丰富资源为保障,构筑班主任专业发展平台,构建“学校新生态”与“班级新生态”。名师工作坊帮助并指导班主任透彻理解“班级新生态”的重要内涵,成为具有学校特色、遵循班主任成长规律、坚持专业化发展的班主任成长孵化器,为每一位班主任成长为专家型、有特色、综合素质高的新时代班主任搭建坚实的发展平台,最终为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