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利用小组工作方法对南京墨香山庄社区8位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认知、社会融入进行干预,并帮助其构建社会支持系统。通过小组工作干预,组员更加自信、不再视自己为家庭负担,愿意与人交往、参与活动。结果证明小组工作为老人提供了较好的情绪支持,改善了案主的自我认知,促进了案主的社会融入,一定程度上帮助案主建立了基础的社会支持系统,通过小组工作解决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认知、社會融入问题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老年慢性病患者 小组工作 社会支持系统 自我认知 社会融入
作者简介:韩静宜、郭梦菡、申敏,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13级社会工作专业在读学生。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9.363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人的预期寿命增加,老龄人口加速增长。截止2015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高达2.2.1亿,占总人口的16.15% 。另一方面,年龄的增长与罹患慢性病的风险成正比。研究表明,近半数的老人患有慢性病 。慢性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影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影响老人的自我认知、社会融入等。同时,慢性病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支出,有数据表明,在医疗服务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年递增率为1.54% ,慢性病的病程长,医疗费用深似“无底洞”。还有在一对夫妻负担四个老人的小家庭模式下,慢性病加剧了社会和家庭的照料负担。
国家和社会十分重视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问题。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社区医疗服务重点应放在小病和慢性病康复阶段。《2015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来提供养老服务,其中,慢性病老人是重点照护对象之一。解决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问题是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文献研究综述
20世纪的中后期,国外对老年慢性病的干预已经进入了把临床治疗和社会医学治疗二者相结合的发展阶段。国内自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从社会医学角度解决老年慢性病问题:
第一,在理论方面,分析了慢性病给他们自身的心理、家庭生活和家庭关系带来的影响,指出了构建老年慢性病患者社会支持的必要性、可行性 ,以及指出老年慢性病患者遭遇的最大问题是自我认知低和社会融入困难 。
第二,在应对方法方面,院外治疗是慢性病患者最为需要的治疗方式;国内学者探讨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居家护理干预和社区护理干预的尝试,认为家庭护理可以提高慢性病老人的生命健康质量 。
通过现有文献发现,至今未有将社会工作方法引入慢性病的治疗康复中的尝试,其中三大方法中的小组工作方法,在活动中强调人人平等、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自决等,在相互的交流与分享中自我认识,自我改变、自我成长,以提高自我在面对问题时候的解决能力 ;将小组工作方法用于帮助老年慢性病患者治疗康复,在国内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一次创新。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解决留守儿童、单亲妈妈、养老院老人等的个人及家庭问题 ,所以也可以对老年慢性病患者人群实施相关的实证研究。
三、研究方法
利用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中的小组工作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实证干预研究,设计关于自我认知与社会融入量表对干预前后的变化进行量化比较。
四、研究过程与结果
(一)小组形成
1.小组性质与目标:
本次小组工作的性质为成长型小组,名称是“慢慢走,满满爱”老年慢性病患者成长型小组。小组工作的目标是改善组员自我认知,帮助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助其融入社会。
2.组员的招募:
通过偶遇法对社区老人进行问卷访谈和社区负责人推荐的名单相结合,选择八位符合小组要求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小组组员。
3. 组员基本情况与预估:
八位组员平均年龄为72.6岁,性别均为女性,她们在自我认知的问题体现为感到生活无聊、人老无用、悲观、觉得自己是负担。在社会融入方面的问题则表现为不愿与人打交道、不愿参与社区活动等。慢性病对其生活和情绪产生了相应的影响,例如出现家庭矛盾、情绪不稳定,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
(二)小组活动的实施
本次小组工作活动总共7次。第一次 “相识”——建立关系,组员全面自我介绍,并通过协作游戏相互了解和熟悉,共同制定小组规范,初步建立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与归属感。第二次 “知己知病”——了解慢性病的相关知识,慢病知识竞答以及相互的介绍丰富慢病知识,纠正错误认知,形成正确认知,同时组员形成相互学习的意识。第三次 “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组员之间的相互介绍以及组员自我反思,重新认识自我,形成乐观积极的自我认知,增强自信心,加深了解。第四次 “我爱我家”——展示全家福以及邀请家庭成员的共同参与,相互了解家庭。通过案例分析以及家庭状况的反思分享,相互学习家庭相处模式,提升解决家庭问题的能力,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帮助构建家庭支持系统。第五次 “社区寻宝”——通过社区地图、组员社区资源利用的分享,并邀请社区负责人对社区资源及与相关政策介绍,使了解社区资源。帮助加强组员与社区之间联系,为社会融入构建社区支持系统。第六次 “平日的我”——组员分享平时的兴趣爱好和回忆,鼓励老组员与昔日的伙伴联系,并引导组员在活动后自我组织活动,帮助发展个人社会回归能力。第七次 “我们还要在一起”—— 通过游戏活跃气氛,“金色人生树”等环节,组员评估自己现在的状态;并且送上合照,留下赠言,正确处理组员的分离情绪,鼓励组员保持联系,以巩固组员之间小型的社会支持网络。
(三)小组活动结果
小组成效评估小组由小组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指导老师组成,通过对组员自我认知与社会融入进行量表测量,结合小组组员变化对小组成果进行评估。 评估发现,通过7次小组工作,组员在自我认知与社会融入方面得到改善,想法乐观、自信,不再视自己为负担并且愿意与他人交往参与社区活动。在自我认知方面,八位组员中7位不再觉得生活无聊,觉得生活充实起来。有6位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将自己的身体健康放于首位,不再觉得自己是家庭的负担,8位组员均表示虽然老了还是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在社会融入方面,有7位组员活动后经常与朋友相聚,愿意交朋友,愿意参与社区活动。
其中王奶奶的干预效果不理想,首先由于王奶奶缺席了两次活动,没有全程参与小组活动而造成干预的不全面。其次因为经济,组员生活大部分时间在捡废品而无暇与他人交往,活动中建立起来的社会联系因缺乏维系而变弱。同时家庭矛盾也使组员缺乏家庭支持。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干预效果的不明显。而叶奶奶与葛奶奶的效果非常明显,这与在活动中两位组员的活动参与度、外向性格、家庭支持都密不可分。
事实证明通过社会工作小组活动的方法来解决老年慢性病患者存在的问题是可行的、有效的。
五、讨论
(一)小组活动需引入外部资源
人的自我认知来自于社会,家庭、社区等对其看法会影响自我认知,同时社会融入最基本的就是回归家庭、回归社区。自我认知、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有些问题仅靠小组活动中组员的自身是难以解决的。所以小组活动除了强调组员自我成长与潜力发掘,还需帮助构建家庭、社区等支持系统。辅助缓解家庭关系,使组员获得家庭的理解与支持。社区设立棋牌室、舞蹈房,开展免费体检、短程旅游等活动,为老人提供直接的、长久的支持。
(二)社会工作者提升各方面素质是小组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
小组工作人员工作经验的不足和社会阅历的浅薄导致在活动中出现无法控制的情况。小组工作者必须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加强小组工作基本技能学习和训练的同时,还要丰富相关知识,了解与老年慢性病有关的医学、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活动中注重对小组成员个人能力的培养
小组运作的过程注重对少数具有领袖气质的组员的培养,活动中能带动其他组员参与,活动后主动关心、联系组员。为巩固小组工作的效果,需进行拓展性工作,小组工作者可协助组员成立自助性小组,彼此进行相互心理支持与资讯交换,将有时限的小组变为可持续的小组。
注释:
201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公告.国家统计局.2016(4).
徐玲、孟群.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二——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4(3).
王军.人口老龄化对医疗服务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科技管理研究.2015,25(5).29-31.
何碧秀、李雪兵.150名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中国医师.2002,4(4) .393-395.
罗红、刘学菊,等.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状况调查.中国护理管理.2007,7(3) .37-38.
孔令娜、周颖清.重庆市区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1,31(13) .2545-2546.
陳晓依、刘峰、刘蕴玲,等.老年慢性病病人自我感受负担与家庭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护理研究.2013,27(6). 510-512.
王蒙、侯通,等.老年慢性病患者自尊及社交状况研究进展.西南国防医药.2014(5) 574-576.
李玲香.老年慢性病患者出院后居家护理干预及其效果评价.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8).10-12.
齐艳. 网络模式在社区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22(4).688-689.
付再学.小组工作方法在老年人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3) .13-15.
子木.社会小组工作的功能、理论、模式.中国妇运.2010(10).46-47.
贺燕.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青年探索.2011(2).76-80.
肖云.单亲家庭教育的小组工作初探[J]时代文学月刊.2007(4).192-193.
孙唐水.养老机构中开展老年小组工作的实证研究.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6(001) .30-34.
关键词 老年慢性病患者 小组工作 社会支持系统 自我认知 社会融入
作者简介:韩静宜、郭梦菡、申敏,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13级社会工作专业在读学生。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9.363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人的预期寿命增加,老龄人口加速增长。截止2015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高达2.2.1亿,占总人口的16.15% 。另一方面,年龄的增长与罹患慢性病的风险成正比。研究表明,近半数的老人患有慢性病 。慢性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影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影响老人的自我认知、社会融入等。同时,慢性病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支出,有数据表明,在医疗服务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年递增率为1.54% ,慢性病的病程长,医疗费用深似“无底洞”。还有在一对夫妻负担四个老人的小家庭模式下,慢性病加剧了社会和家庭的照料负担。
国家和社会十分重视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问题。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社区医疗服务重点应放在小病和慢性病康复阶段。《2015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来提供养老服务,其中,慢性病老人是重点照护对象之一。解决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问题是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文献研究综述
20世纪的中后期,国外对老年慢性病的干预已经进入了把临床治疗和社会医学治疗二者相结合的发展阶段。国内自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从社会医学角度解决老年慢性病问题:
第一,在理论方面,分析了慢性病给他们自身的心理、家庭生活和家庭关系带来的影响,指出了构建老年慢性病患者社会支持的必要性、可行性 ,以及指出老年慢性病患者遭遇的最大问题是自我认知低和社会融入困难 。
第二,在应对方法方面,院外治疗是慢性病患者最为需要的治疗方式;国内学者探讨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居家护理干预和社区护理干预的尝试,认为家庭护理可以提高慢性病老人的生命健康质量 。
通过现有文献发现,至今未有将社会工作方法引入慢性病的治疗康复中的尝试,其中三大方法中的小组工作方法,在活动中强调人人平等、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自决等,在相互的交流与分享中自我认识,自我改变、自我成长,以提高自我在面对问题时候的解决能力 ;将小组工作方法用于帮助老年慢性病患者治疗康复,在国内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一次创新。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解决留守儿童、单亲妈妈、养老院老人等的个人及家庭问题 ,所以也可以对老年慢性病患者人群实施相关的实证研究。
三、研究方法
利用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中的小组工作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实证干预研究,设计关于自我认知与社会融入量表对干预前后的变化进行量化比较。
四、研究过程与结果
(一)小组形成
1.小组性质与目标:
本次小组工作的性质为成长型小组,名称是“慢慢走,满满爱”老年慢性病患者成长型小组。小组工作的目标是改善组员自我认知,帮助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助其融入社会。
2.组员的招募:
通过偶遇法对社区老人进行问卷访谈和社区负责人推荐的名单相结合,选择八位符合小组要求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小组组员。
3. 组员基本情况与预估:
八位组员平均年龄为72.6岁,性别均为女性,她们在自我认知的问题体现为感到生活无聊、人老无用、悲观、觉得自己是负担。在社会融入方面的问题则表现为不愿与人打交道、不愿参与社区活动等。慢性病对其生活和情绪产生了相应的影响,例如出现家庭矛盾、情绪不稳定,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
(二)小组活动的实施
本次小组工作活动总共7次。第一次 “相识”——建立关系,组员全面自我介绍,并通过协作游戏相互了解和熟悉,共同制定小组规范,初步建立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与归属感。第二次 “知己知病”——了解慢性病的相关知识,慢病知识竞答以及相互的介绍丰富慢病知识,纠正错误认知,形成正确认知,同时组员形成相互学习的意识。第三次 “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组员之间的相互介绍以及组员自我反思,重新认识自我,形成乐观积极的自我认知,增强自信心,加深了解。第四次 “我爱我家”——展示全家福以及邀请家庭成员的共同参与,相互了解家庭。通过案例分析以及家庭状况的反思分享,相互学习家庭相处模式,提升解决家庭问题的能力,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帮助构建家庭支持系统。第五次 “社区寻宝”——通过社区地图、组员社区资源利用的分享,并邀请社区负责人对社区资源及与相关政策介绍,使了解社区资源。帮助加强组员与社区之间联系,为社会融入构建社区支持系统。第六次 “平日的我”——组员分享平时的兴趣爱好和回忆,鼓励老组员与昔日的伙伴联系,并引导组员在活动后自我组织活动,帮助发展个人社会回归能力。第七次 “我们还要在一起”—— 通过游戏活跃气氛,“金色人生树”等环节,组员评估自己现在的状态;并且送上合照,留下赠言,正确处理组员的分离情绪,鼓励组员保持联系,以巩固组员之间小型的社会支持网络。
(三)小组活动结果
小组成效评估小组由小组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指导老师组成,通过对组员自我认知与社会融入进行量表测量,结合小组组员变化对小组成果进行评估。 评估发现,通过7次小组工作,组员在自我认知与社会融入方面得到改善,想法乐观、自信,不再视自己为负担并且愿意与他人交往参与社区活动。在自我认知方面,八位组员中7位不再觉得生活无聊,觉得生活充实起来。有6位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将自己的身体健康放于首位,不再觉得自己是家庭的负担,8位组员均表示虽然老了还是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在社会融入方面,有7位组员活动后经常与朋友相聚,愿意交朋友,愿意参与社区活动。
其中王奶奶的干预效果不理想,首先由于王奶奶缺席了两次活动,没有全程参与小组活动而造成干预的不全面。其次因为经济,组员生活大部分时间在捡废品而无暇与他人交往,活动中建立起来的社会联系因缺乏维系而变弱。同时家庭矛盾也使组员缺乏家庭支持。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干预效果的不明显。而叶奶奶与葛奶奶的效果非常明显,这与在活动中两位组员的活动参与度、外向性格、家庭支持都密不可分。
事实证明通过社会工作小组活动的方法来解决老年慢性病患者存在的问题是可行的、有效的。
五、讨论
(一)小组活动需引入外部资源
人的自我认知来自于社会,家庭、社区等对其看法会影响自我认知,同时社会融入最基本的就是回归家庭、回归社区。自我认知、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有些问题仅靠小组活动中组员的自身是难以解决的。所以小组活动除了强调组员自我成长与潜力发掘,还需帮助构建家庭、社区等支持系统。辅助缓解家庭关系,使组员获得家庭的理解与支持。社区设立棋牌室、舞蹈房,开展免费体检、短程旅游等活动,为老人提供直接的、长久的支持。
(二)社会工作者提升各方面素质是小组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
小组工作人员工作经验的不足和社会阅历的浅薄导致在活动中出现无法控制的情况。小组工作者必须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加强小组工作基本技能学习和训练的同时,还要丰富相关知识,了解与老年慢性病有关的医学、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活动中注重对小组成员个人能力的培养
小组运作的过程注重对少数具有领袖气质的组员的培养,活动中能带动其他组员参与,活动后主动关心、联系组员。为巩固小组工作的效果,需进行拓展性工作,小组工作者可协助组员成立自助性小组,彼此进行相互心理支持与资讯交换,将有时限的小组变为可持续的小组。
注释:
201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公告.国家统计局.2016(4).
徐玲、孟群.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二——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4(3).
王军.人口老龄化对医疗服务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科技管理研究.2015,25(5).29-31.
何碧秀、李雪兵.150名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中国医师.2002,4(4) .393-395.
罗红、刘学菊,等.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状况调查.中国护理管理.2007,7(3) .37-38.
孔令娜、周颖清.重庆市区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1,31(13) .2545-2546.
陳晓依、刘峰、刘蕴玲,等.老年慢性病病人自我感受负担与家庭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护理研究.2013,27(6). 510-512.
王蒙、侯通,等.老年慢性病患者自尊及社交状况研究进展.西南国防医药.2014(5) 574-576.
李玲香.老年慢性病患者出院后居家护理干预及其效果评价.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8).10-12.
齐艳. 网络模式在社区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22(4).688-689.
付再学.小组工作方法在老年人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3) .13-15.
子木.社会小组工作的功能、理论、模式.中国妇运.2010(10).46-47.
贺燕.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青年探索.2011(2).76-80.
肖云.单亲家庭教育的小组工作初探[J]时代文学月刊.2007(4).192-193.
孙唐水.养老机构中开展老年小组工作的实证研究.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6(001) .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