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伯特·麦基(Robert McKee)在中国受欢迎,还得感谢他的学生们─更准确地说,学生们的作品。
自从1981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开办“故事培训班”,麦基的学生总数超过了10万人。这些人以什么方式师从麦基已无从得知,但在后者“故事理论”的指导之下,他们中的不少人战绩赫赫:Akiva Goldsman写出了《美丽心灵》的剧本,Edward Saxon制作了《沉默的羔羊》和《费城故事》,你还可以把皮克斯公司的创意灵魂也归功于麦基,因为创始人之一John Lasseter曾表示自己在听了3天讲座之后就成为“信徒”,而麦基教义也成为皮克斯的定律。
这位“好莱坞编剧之父”自2011年起把他的招牌故事培训班开到了中国,但到2013年10月,也就是他第三次开课时,学生人数仅相当于当初的一半。2011年,包括培训和讲座在内的学生约有600人,去年维持在400人,今年这个数字则是330。
麦基培训班为期4天,费用总计7000元,尽管报名培训的人数走低,学费已经比2011年上涨了2000元。这个课程另设“高端精英交流班”,费用为每人1.5万元。
即便是对于电影圈的业内人士,培训的强度也很大:课程从早上9点至晚上7点,每天4个课时,每课时持续2个小时。麦基要求学员不能讲话或随意走动、不能迟到、不能用手机发消息,他甚至也不能容忍电脑打字的声音。
你能在这个培训班上看到三种状况:授课、提问并解惑,以及学生在课间冲上讲台要求老师签名。课程按照麦基在1997年出版的著名教材《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原理》设置,许多人也携带此书作为签名本。
根据主办方德稻教育国际交流部副经理提供的数据,2013年的学员主要来自中影、迪士尼、克顿传媒等影视机构,另外还有央视和北京、大连等地方电视台的相关人员,其中大部分为企业包票。
“我感觉这里有各式各样的人,比如北影导演系研究生,自己在写剧本拍电影;还有电影学院的教授,也不是说来学习,就是想同行之间交流一下,看看麦基在想什么;还有影视公司的老板,据说是为了工作。”一名来自国内著名视频网站的学员告诉《第一财经周刊》,一起参加培训的还有她的同事,以及与该网站有合作关系的导演和编剧。
在2011年和2012年的学员名单里,你能发现更多知名电影人的名字,比如编剧宁财神和芦苇。从这样一个“对口”人群到视频网站的学员们,有一个话题贯穿了三届培训班:麦基的课到底有没有用。
正如那本《故事》所言,麦基讲述的是原理而非规则。早在2011年第一次开课时,麦基就对这个观点做了详细的解释:“我要讲的其实非常简单,你们必须制作中国电影。如果你一味模仿好莱坞,或者是一味模仿法国电影,观众很难知道你的诚意。我在这儿是希望跟大家分享这些技巧,这些工具,来帮助你们讲好中国的故 事。”
这种态度让很多人感到失望,他们更想获取关于规则的信息。那位从视频网站来的学员认为麦基的讲课方式对她来说不易理解,“我本来想着他会有一二三点可以让我记下来,套用到我的工作里,帮我更好地理解网络自制剧。”她最喜欢“拉片”的环节─麦基在第四天用最后6个小时分解了经典电影《卡萨布兰卡》,通过这部电影将之前3天半讲述的内容串联起 来。
一个不停提问的学员始终想知道麦基可以教授哪些能用于拍摄微电影的技巧,而另一个不肯透露名字的导演则认为麦基的讲课过于原则性,不利于实际操作:“对我有用的可能就是对白戏剧化和如何抓住观众情绪。好的编剧根本找不到,我自己也是得自己写故 事。”
中国的编剧市场呈现严重两极分化的状态,尽管编剧从业人数众多,但能出产优质作品的编剧屈指可数。在此情况下,业内对编剧抱有一种悲观的态度。导演滕华涛曾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现在没有特别好的编剧,只是现在他们知道自己拍什么了。两年前的话,回到我们最开始讨论的话题,压根电影连个故事都没有,不信你去查两年前的电影,更别说剧本好不好 了。”
另一方面,中国编剧的报酬也并不足以支持初级编剧的成长。在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的预算里,编剧的报酬仅占2%至10%,但他们的创作基本决定了所有内容的走向。当然,这里面没有包括导演修改剧本的可能性:芦苇花费5年时间编写的《白鹿原》,最终被导演王全安修改成了几乎完全不同的版本。
在2012年,麦基观察到的是一种对职业规划更为迫切的心态。“他们总是问我如何卖出他们的剧本,如何规划他们的职业生涯。”他希望自己学生关心的问题是“如何为观众创造一个好故事”。他感到不可思议:如果你不注重剧本的质量,怎么会有职业这回事呢?
“对艺术形式有认识,只是成为高手的一步。我的讲座和书带给他们的是认识上的理解。现在,他们应当通过自己的写作,获得一种关于艺术形式更深刻、更感性的理解。”麦基说。
在2013年的培训结束之后,他对中国的编剧人才持有一种既乐观又担忧的态度。一方面,他发现更多人从书写幻想类题材到书写自己的故事,“这些年轻人对未来的期望更加真诚”;而另一方面,抄袭倾向依然很普遍,“他们更愿意复制过去已经成功的东西,永远停留在过去,期望能把作品带到一个成功的、有见地的新方向。”
缺乏好的作品一直是国产电影最大的问题,目前渠道快速扩张带来的票房增长掩盖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而渠道红利又使得制片方更加急功近利,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拍出作品然后在市场中变现。在这个过程中,掩盖故事缺陷的可能是技术、明星阵容、营销方式,甚至可能是排片档期本身。
2011年的卖座电影《失恋33天》至今被视为近年中国电影重视剧本的开端。但在麦基看来,这部打着爱情旗号的电影说的并不是爱情,而是友情。导演技巧和出色的表演让这部电影卖座,“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部好电影,而是说明它很流行。这(电影)里没有抉择,没有高潮,它就是现实本身。”
把这些现象都归结到中国极速扩张的电影市场并不是一个公允的说法。麦基表示,快速求成可能是全球年轻编剧的普遍心情,而用特效技术掩盖情节的平乏的例子在好莱坞也俯拾皆是。美国制片人Andre Morgan曾提醒这样的做法可能被滥用了:“像《变形金刚》这样有着众多动作场面的电影,视觉和噪音在电影院中混合出来的效果,时间长了会让人感到疲倦,所以在一部电影里该使用多少特效技术需要特别小心。”
麦基本人把这种对故事的普遍模式部分归结于制片厂学徒制度的终结:“当今的制片厂经理人也许具有识别天才的能力,但他们却极少有将一个天才训练成艺术家的技能或耐心。”
另一种质疑并非针对“故事”,而是针对麦基本人。在2011年一个名为“中国电影是否需要麦基”的讨论会上,编剧徐昂认为“麦基的确能够带来先进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还要接地气,要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而2013年的培训结束之后,也有媒体刊登这样的评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罗伯特·麦基这位不服水土的异国之‘橘’,真的能够念好中国电影编剧的这本经?”
当得知这个说法的时候,麦基似乎没有听懂。他说:“我在世界各地教授我的原则,这些原则适用于世界上所有伟大的电影,也普遍适用于人类世界。它们没有被任何文化限制。因为从4000年前的《吉尔伽美什史诗(The Epic of Gilgamesh)》开始,在人类历史的一切文化中,它们一直被证明是正确的。”
其实,来参加“故事培训班”的还有一种人:电影中介。他们扮演的是好莱坞编剧经纪人的角色,为导演介绍编剧。一个自称“张大哥”的人说,他不关心麦基说了什么,拉片的《卡萨布兰卡》太不好看了,讲故事也没什么意思。他关心的是,来上麦基的课的人要么不缺中介,要么太年轻,还不到需要中介的地步。
他和很多上过麦基的课的人一样,也失望了。
自从1981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开办“故事培训班”,麦基的学生总数超过了10万人。这些人以什么方式师从麦基已无从得知,但在后者“故事理论”的指导之下,他们中的不少人战绩赫赫:Akiva Goldsman写出了《美丽心灵》的剧本,Edward Saxon制作了《沉默的羔羊》和《费城故事》,你还可以把皮克斯公司的创意灵魂也归功于麦基,因为创始人之一John Lasseter曾表示自己在听了3天讲座之后就成为“信徒”,而麦基教义也成为皮克斯的定律。
这位“好莱坞编剧之父”自2011年起把他的招牌故事培训班开到了中国,但到2013年10月,也就是他第三次开课时,学生人数仅相当于当初的一半。2011年,包括培训和讲座在内的学生约有600人,去年维持在400人,今年这个数字则是330。
麦基培训班为期4天,费用总计7000元,尽管报名培训的人数走低,学费已经比2011年上涨了2000元。这个课程另设“高端精英交流班”,费用为每人1.5万元。
即便是对于电影圈的业内人士,培训的强度也很大:课程从早上9点至晚上7点,每天4个课时,每课时持续2个小时。麦基要求学员不能讲话或随意走动、不能迟到、不能用手机发消息,他甚至也不能容忍电脑打字的声音。
你能在这个培训班上看到三种状况:授课、提问并解惑,以及学生在课间冲上讲台要求老师签名。课程按照麦基在1997年出版的著名教材《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原理》设置,许多人也携带此书作为签名本。
根据主办方德稻教育国际交流部副经理提供的数据,2013年的学员主要来自中影、迪士尼、克顿传媒等影视机构,另外还有央视和北京、大连等地方电视台的相关人员,其中大部分为企业包票。
“我感觉这里有各式各样的人,比如北影导演系研究生,自己在写剧本拍电影;还有电影学院的教授,也不是说来学习,就是想同行之间交流一下,看看麦基在想什么;还有影视公司的老板,据说是为了工作。”一名来自国内著名视频网站的学员告诉《第一财经周刊》,一起参加培训的还有她的同事,以及与该网站有合作关系的导演和编剧。
在2011年和2012年的学员名单里,你能发现更多知名电影人的名字,比如编剧宁财神和芦苇。从这样一个“对口”人群到视频网站的学员们,有一个话题贯穿了三届培训班:麦基的课到底有没有用。
正如那本《故事》所言,麦基讲述的是原理而非规则。早在2011年第一次开课时,麦基就对这个观点做了详细的解释:“我要讲的其实非常简单,你们必须制作中国电影。如果你一味模仿好莱坞,或者是一味模仿法国电影,观众很难知道你的诚意。我在这儿是希望跟大家分享这些技巧,这些工具,来帮助你们讲好中国的故 事。”
这种态度让很多人感到失望,他们更想获取关于规则的信息。那位从视频网站来的学员认为麦基的讲课方式对她来说不易理解,“我本来想着他会有一二三点可以让我记下来,套用到我的工作里,帮我更好地理解网络自制剧。”她最喜欢“拉片”的环节─麦基在第四天用最后6个小时分解了经典电影《卡萨布兰卡》,通过这部电影将之前3天半讲述的内容串联起 来。
一个不停提问的学员始终想知道麦基可以教授哪些能用于拍摄微电影的技巧,而另一个不肯透露名字的导演则认为麦基的讲课过于原则性,不利于实际操作:“对我有用的可能就是对白戏剧化和如何抓住观众情绪。好的编剧根本找不到,我自己也是得自己写故 事。”
中国的编剧市场呈现严重两极分化的状态,尽管编剧从业人数众多,但能出产优质作品的编剧屈指可数。在此情况下,业内对编剧抱有一种悲观的态度。导演滕华涛曾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现在没有特别好的编剧,只是现在他们知道自己拍什么了。两年前的话,回到我们最开始讨论的话题,压根电影连个故事都没有,不信你去查两年前的电影,更别说剧本好不好 了。”
另一方面,中国编剧的报酬也并不足以支持初级编剧的成长。在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的预算里,编剧的报酬仅占2%至10%,但他们的创作基本决定了所有内容的走向。当然,这里面没有包括导演修改剧本的可能性:芦苇花费5年时间编写的《白鹿原》,最终被导演王全安修改成了几乎完全不同的版本。
在2012年,麦基观察到的是一种对职业规划更为迫切的心态。“他们总是问我如何卖出他们的剧本,如何规划他们的职业生涯。”他希望自己学生关心的问题是“如何为观众创造一个好故事”。他感到不可思议:如果你不注重剧本的质量,怎么会有职业这回事呢?
“对艺术形式有认识,只是成为高手的一步。我的讲座和书带给他们的是认识上的理解。现在,他们应当通过自己的写作,获得一种关于艺术形式更深刻、更感性的理解。”麦基说。
在2013年的培训结束之后,他对中国的编剧人才持有一种既乐观又担忧的态度。一方面,他发现更多人从书写幻想类题材到书写自己的故事,“这些年轻人对未来的期望更加真诚”;而另一方面,抄袭倾向依然很普遍,“他们更愿意复制过去已经成功的东西,永远停留在过去,期望能把作品带到一个成功的、有见地的新方向。”
缺乏好的作品一直是国产电影最大的问题,目前渠道快速扩张带来的票房增长掩盖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而渠道红利又使得制片方更加急功近利,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拍出作品然后在市场中变现。在这个过程中,掩盖故事缺陷的可能是技术、明星阵容、营销方式,甚至可能是排片档期本身。
2011年的卖座电影《失恋33天》至今被视为近年中国电影重视剧本的开端。但在麦基看来,这部打着爱情旗号的电影说的并不是爱情,而是友情。导演技巧和出色的表演让这部电影卖座,“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部好电影,而是说明它很流行。这(电影)里没有抉择,没有高潮,它就是现实本身。”
把这些现象都归结到中国极速扩张的电影市场并不是一个公允的说法。麦基表示,快速求成可能是全球年轻编剧的普遍心情,而用特效技术掩盖情节的平乏的例子在好莱坞也俯拾皆是。美国制片人Andre Morgan曾提醒这样的做法可能被滥用了:“像《变形金刚》这样有着众多动作场面的电影,视觉和噪音在电影院中混合出来的效果,时间长了会让人感到疲倦,所以在一部电影里该使用多少特效技术需要特别小心。”
麦基本人把这种对故事的普遍模式部分归结于制片厂学徒制度的终结:“当今的制片厂经理人也许具有识别天才的能力,但他们却极少有将一个天才训练成艺术家的技能或耐心。”
另一种质疑并非针对“故事”,而是针对麦基本人。在2011年一个名为“中国电影是否需要麦基”的讨论会上,编剧徐昂认为“麦基的确能够带来先进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还要接地气,要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而2013年的培训结束之后,也有媒体刊登这样的评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罗伯特·麦基这位不服水土的异国之‘橘’,真的能够念好中国电影编剧的这本经?”
当得知这个说法的时候,麦基似乎没有听懂。他说:“我在世界各地教授我的原则,这些原则适用于世界上所有伟大的电影,也普遍适用于人类世界。它们没有被任何文化限制。因为从4000年前的《吉尔伽美什史诗(The Epic of Gilgamesh)》开始,在人类历史的一切文化中,它们一直被证明是正确的。”
其实,来参加“故事培训班”的还有一种人:电影中介。他们扮演的是好莱坞编剧经纪人的角色,为导演介绍编剧。一个自称“张大哥”的人说,他不关心麦基说了什么,拉片的《卡萨布兰卡》太不好看了,讲故事也没什么意思。他关心的是,来上麦基的课的人要么不缺中介,要么太年轻,还不到需要中介的地步。
他和很多上过麦基的课的人一样,也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