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学术论文的翻译,其主旨是转达原文学术信息,传播学术知识,进行学术交流,"不折不扣地"报道事实。《翻译与冲突--叙事角度的阐释》是国际著名翻译理论家Mona Baker教授引用叙事理论对翻译与冲突的关系进行全新诠释的一部学术著作。笔者尝试对该书的部分章节进行翻译,主要依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努力使译文与原文在概念意义上实现等值。同时,笔者从选词用字、结构拆译、语序调整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实例分析,从而总结出对学术论文翻译的常用技巧。
关键词:学术论文的翻译;功能对等
在我们翻译一种文本时,首先应清楚文本的类型,不同的文本类型要求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文本《翻译与冲突--叙事角度的阐释》属于学术论文类文体,因此,在这里翻译的主旨就是转达原文学术信息,传播学术知识,进行学术交流,"不折不扣地"报道事实。
在翻译文本《翻译与冲突--叙事角度的阐释》时,我们主要依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词语、句式、表达方法等各方面进行仔细的推敲,力求既能保证译文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又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使读者易于理解。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一)动态对等
"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基于他的《圣经》翻译研究而提出来的。他最初提出的是"动态对等"这一术语。所谓"动态对等"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切近(原文)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Nida et al., 1969:1)。在这个定义中,有三点是关键:一是"自然",指译文不能有翻译腔;二是"切近",指在"自然"的基础上选择意义与原文最接近的译文;三是"对等",这是核心。"自然"也好,"切近"也好,都是为寻找对等语服务的。翻译中没有绝对的对等,但译者应在寻求"切近而又自然的对等语"上下功夫(谭载喜,2004:234)。
(二)功能对等
奈达后来考虑到"动态"这一术语容易被误解为仅指一种"影响力",而对他的翻译原则产生误解,继而用"功能对等"这一术语替换了"动态对等",因为"功能"二字把翻译视为一种交际形式,着重于翻译的内容和结果,因而比"动态"二字更合理(Nida, 1993:124)。但按奈达的本意,二者都是以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对所接受信息能否作出基本一致的反应为依据,即能否使用一种"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使译文文本的读者基本上能以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译文文本(Nida, 1993:118)。
因此,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中"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学说,奈达提出翻译应以反映"深层结构"的"功能对等"为主,而不是反映"表层结构"的"形式对应"。这就意味着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翻译要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是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因为不同语言的表达形式虽然不同,但却具有同等表达力,都有彼此相同或相似的语言功能,如果这些方面的反应基本一致,那就达到了翻译中的"功能对等"(谭载喜,2004:236)。
(三)"功能对等"理论作为本篇翻译依据的原因
从奈达的理论中,我们可以得知,信息传递的效果、内容的精确与表达的规范应该是学术论文翻译的核心和基准,功能对等、信息准确、真实应为学术论文翻译的第一要义。要做到这一点,译文语言必须客观准确、明白易懂并具有可读性,使译文读者基本上能以原文读者理解原文的方式从译文中获取相关学术信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奈达的"功能对等"原则特别适合于学术论文的翻译,因为,"功能对等"意味着译文必须使用一种"共同语言",即一种"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和内容。体现在学术论文翻译中,就是一种客观精确、朴实自然、符合学术规范的标准语言,任何含糊晦涩、生搬硬套、华而不实的语言表达都是学术论文翻译的大敌。
二、本篇所采用的翻译技巧
根据"对等理论",为使读者清晰的理解原文,译文与原文要在概念意义上实现等值。因此,在翻译时不论是选词用字还是行文组句,我们首先对原文的意义进行逻辑分析,结合上下文语义和结构,找出其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逻辑关系,然后按照这种关系形成译文概念意义和结构,最后再用适当的译文词汇和句子予以表达。
(一)选词用字
学术论文的翻译除了很多专业术语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它要表达学术方面的内容和信息。作为译者,除了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翻译能力之外,还要对该学术方面有所了解,才能在翻译中做到地道精确,不讲外行话。特别是有些看似简单的词,如果不结合上下文仔细推敲,很可能会犯"望文生义"的错误,掉入翻译的陷阱,使读者不知所云。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保证信息的准确与真实,应特别注意原文中的"微言大义",区分原文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意义,根据上下文甚至学术常识,准确把握原文实际意义,有效实现译文功能。例如:
例…narratives refer to specific events and people but nevertheless do so within a more general framework of 'story types', which give the specific happenings their meaning and import.
Import作名词最常用的意义是"进口;输入的产品",很显然,在这句中不能取这种意义,因为前面跟它并列的名词是meaning。在正式用语中,import还可表示"importance",在这里取这种意思比较符合上下文语境。
…是指每一个叙事中都有其特定的事件和人物,然而这种意义是在一个更具普遍性"故事类型"框架中的含义,这个定义使特定事件赋予意义和重要性。
(二)结构拆译
由于学术论文结构严谨,因而复句、长句较多,在翻译过程中,为使表达清楚、意义明确,可以把它们拆开来译,或把原文分散的内容按译文的逻辑顺序予以适当的整合或调整。
例:The universal fact, the fact that there is a canon with articulated plots which exhibit sufficient regularity to be classified into numbered types, puts the canon at the heart of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此句主干比较清晰,但the fact所带的修饰成分太多,因此,可以把这一句拆成两个句子翻译。
普遍的事例把规范作为翻译过程的中心。这种普遍事例是带有展现充分规律并被分为不同标号类型的铰接情节的规则。
(三)语序调整
由于英语在表达上语序与汉语差异较大,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思维习惯和阅读心理作适当的语序调整,这样有利于读者的接受和理解。
例1. In what follows I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implications of particularity and attempt to disentangle it from genericness, even though Bruner himself uses the term 'genre' indiscriminately under both headings, and without defining it.
英语中even though 引导从句置于主句之后很自然,但在汉语表达中习惯上把意义上更为重要的主句放置于主句之后。
尽管Bruner本人在这两种属性中随意地使用了"体裁"这个词而没给出定义,但在下文中我们仔细的分析个别性的含义,并试着把它从类属性中理顺。
例2.Our non-fictional narratives of the world, insofar as they can be separated from the narratives elaborated in folktales or fictional genres in general, are also based on skeletal storylines.
此句中,主句被从句隔开,为保持句意的连贯,根据上下句关系和意义,应先译主句再译中间的从句。
我们对世界非虚构叙事也是建立在梗概性故事情节之上的,到目前为止,在整体上它们能同在民间故事或虚构体裁中详细描述的叙事分开。
从以上实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首先在对学术论文翻译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不同技巧。因此,翻译不仅是理论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实际的练习。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查阅大量的材料,需要对一些难句、长句进行反复的推敲和揣摩。其次,学术论文的翻译既要尊重原文,对原文信息不可任意篡改发挥,力求准确客观,又不能死守原文形式而因因辞害义,破坏信息传递的效果。
参考文献:
[1]Baker,M.Translation and Conflict―― A Narrative Accoun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6.
[2]New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关键词:学术论文的翻译;功能对等
在我们翻译一种文本时,首先应清楚文本的类型,不同的文本类型要求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文本《翻译与冲突--叙事角度的阐释》属于学术论文类文体,因此,在这里翻译的主旨就是转达原文学术信息,传播学术知识,进行学术交流,"不折不扣地"报道事实。
在翻译文本《翻译与冲突--叙事角度的阐释》时,我们主要依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词语、句式、表达方法等各方面进行仔细的推敲,力求既能保证译文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又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使读者易于理解。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一)动态对等
"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基于他的《圣经》翻译研究而提出来的。他最初提出的是"动态对等"这一术语。所谓"动态对等"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切近(原文)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Nida et al., 1969:1)。在这个定义中,有三点是关键:一是"自然",指译文不能有翻译腔;二是"切近",指在"自然"的基础上选择意义与原文最接近的译文;三是"对等",这是核心。"自然"也好,"切近"也好,都是为寻找对等语服务的。翻译中没有绝对的对等,但译者应在寻求"切近而又自然的对等语"上下功夫(谭载喜,2004:234)。
(二)功能对等
奈达后来考虑到"动态"这一术语容易被误解为仅指一种"影响力",而对他的翻译原则产生误解,继而用"功能对等"这一术语替换了"动态对等",因为"功能"二字把翻译视为一种交际形式,着重于翻译的内容和结果,因而比"动态"二字更合理(Nida, 1993:124)。但按奈达的本意,二者都是以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对所接受信息能否作出基本一致的反应为依据,即能否使用一种"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使译文文本的读者基本上能以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译文文本(Nida, 1993:118)。
因此,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中"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学说,奈达提出翻译应以反映"深层结构"的"功能对等"为主,而不是反映"表层结构"的"形式对应"。这就意味着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翻译要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是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因为不同语言的表达形式虽然不同,但却具有同等表达力,都有彼此相同或相似的语言功能,如果这些方面的反应基本一致,那就达到了翻译中的"功能对等"(谭载喜,2004:236)。
(三)"功能对等"理论作为本篇翻译依据的原因
从奈达的理论中,我们可以得知,信息传递的效果、内容的精确与表达的规范应该是学术论文翻译的核心和基准,功能对等、信息准确、真实应为学术论文翻译的第一要义。要做到这一点,译文语言必须客观准确、明白易懂并具有可读性,使译文读者基本上能以原文读者理解原文的方式从译文中获取相关学术信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奈达的"功能对等"原则特别适合于学术论文的翻译,因为,"功能对等"意味着译文必须使用一种"共同语言",即一种"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和内容。体现在学术论文翻译中,就是一种客观精确、朴实自然、符合学术规范的标准语言,任何含糊晦涩、生搬硬套、华而不实的语言表达都是学术论文翻译的大敌。
二、本篇所采用的翻译技巧
根据"对等理论",为使读者清晰的理解原文,译文与原文要在概念意义上实现等值。因此,在翻译时不论是选词用字还是行文组句,我们首先对原文的意义进行逻辑分析,结合上下文语义和结构,找出其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逻辑关系,然后按照这种关系形成译文概念意义和结构,最后再用适当的译文词汇和句子予以表达。
(一)选词用字
学术论文的翻译除了很多专业术语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它要表达学术方面的内容和信息。作为译者,除了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翻译能力之外,还要对该学术方面有所了解,才能在翻译中做到地道精确,不讲外行话。特别是有些看似简单的词,如果不结合上下文仔细推敲,很可能会犯"望文生义"的错误,掉入翻译的陷阱,使读者不知所云。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保证信息的准确与真实,应特别注意原文中的"微言大义",区分原文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意义,根据上下文甚至学术常识,准确把握原文实际意义,有效实现译文功能。例如:
例…narratives refer to specific events and people but nevertheless do so within a more general framework of 'story types', which give the specific happenings their meaning and import.
Import作名词最常用的意义是"进口;输入的产品",很显然,在这句中不能取这种意义,因为前面跟它并列的名词是meaning。在正式用语中,import还可表示"importance",在这里取这种意思比较符合上下文语境。
…是指每一个叙事中都有其特定的事件和人物,然而这种意义是在一个更具普遍性"故事类型"框架中的含义,这个定义使特定事件赋予意义和重要性。
(二)结构拆译
由于学术论文结构严谨,因而复句、长句较多,在翻译过程中,为使表达清楚、意义明确,可以把它们拆开来译,或把原文分散的内容按译文的逻辑顺序予以适当的整合或调整。
例:The universal fact, the fact that there is a canon with articulated plots which exhibit sufficient regularity to be classified into numbered types, puts the canon at the heart of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此句主干比较清晰,但the fact所带的修饰成分太多,因此,可以把这一句拆成两个句子翻译。
普遍的事例把规范作为翻译过程的中心。这种普遍事例是带有展现充分规律并被分为不同标号类型的铰接情节的规则。
(三)语序调整
由于英语在表达上语序与汉语差异较大,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思维习惯和阅读心理作适当的语序调整,这样有利于读者的接受和理解。
例1. In what follows I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implications of particularity and attempt to disentangle it from genericness, even though Bruner himself uses the term 'genre' indiscriminately under both headings, and without defining it.
英语中even though 引导从句置于主句之后很自然,但在汉语表达中习惯上把意义上更为重要的主句放置于主句之后。
尽管Bruner本人在这两种属性中随意地使用了"体裁"这个词而没给出定义,但在下文中我们仔细的分析个别性的含义,并试着把它从类属性中理顺。
例2.Our non-fictional narratives of the world, insofar as they can be separated from the narratives elaborated in folktales or fictional genres in general, are also based on skeletal storylines.
此句中,主句被从句隔开,为保持句意的连贯,根据上下句关系和意义,应先译主句再译中间的从句。
我们对世界非虚构叙事也是建立在梗概性故事情节之上的,到目前为止,在整体上它们能同在民间故事或虚构体裁中详细描述的叙事分开。
从以上实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首先在对学术论文翻译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不同技巧。因此,翻译不仅是理论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实际的练习。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查阅大量的材料,需要对一些难句、长句进行反复的推敲和揣摩。其次,学术论文的翻译既要尊重原文,对原文信息不可任意篡改发挥,力求准确客观,又不能死守原文形式而因因辞害义,破坏信息传递的效果。
参考文献:
[1]Baker,M.Translation and Conflict―― A Narrative Accoun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6.
[2]New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