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社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但同时也冲击着现代人的精神生活,造成一部分人的精神生活危机。我国人民的精神生活面临哪些问题,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本文一一做了阐述。
关键词市场经济精神生活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232-01
当前我国的这场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在给社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并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冲击着现代人的精神生活,造成一部分人精神生活的危机。显然,这是一个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过程中应该给予充分重视并积极应对的重大问题。
一、精神生活的基本内涵
精神是人的内心世界的现象,是人的意识、思唯活动和其它心理状况的总称。所谓精神生活,是人的精神倾注于其中,并能得到一定精神需要满足的生活状态。人不能没有物质生活,同样也不能没有精神生活。没有物质生活人类就不能生存与延续,而没有精神生活人类就会失去人的本质属性,人与其他生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不仅仅是自然的肉体存在物,更重要的还是一个精神的存在物。人类拥有其他生物所没有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使人成其为人,显示人的尊严和高贵。精神生活的和谐发展,不仅促进人自身的完善,而且能够促进个人能力的最大发挥。人的全面发展在其根本意义上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发展。
二、当前我国人民精神生活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传统价值失落,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盛行
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人们对金钱的渴望和追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金钱成了人们衡量人的价值的唯一尺度。在这种导向下,传统价值观中许多优秀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传统等,成为一些人嗤之以鼻的嘲笑对象。与之相关,信仰危机、道德失落、道德失范、暴力犯罪等现象随之出现。
(二)人的生存片面化
现代化生产及其专业分工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人的活动及生存产生了负面影响。一方面,人在生产体系中逐渐从主导者转变为机器,受其控制而失去活动自由另一方面,机器化的批量生产淹没了人的劳动个性,劳动由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了一种程序化的过程,人的能力被定位、限制于某一特定范围,从而导致人的能力发展片面化和个性的丧失。
(三)功利原则和工具理性被推崇至极端,在人的活动中目的和手段错位
追求功利和效益并强调工具理性,推动物质财富的增长,但由于将这一经济领域中适用的原则无限地推广到整个社会生活并张扬到不适当的程度,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失落,忽视目的的合理性。人生存的目的和意义被一件件操作性的事情所取代。
(四)消费主义生产方式盛行,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消费的无节制膨胀,在唤起了人们对金钱的贪婪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恶化,从根本上威胁着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二、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转型带来的必然结果
目前我国就进入到了一个社会转型期,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步入新时期。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旧的价值体系还存在并且根深蒂固,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这种新旧价值体系交错的局面,必然带来思想、观念、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矛盾,比如:不同价值尺度的矛盾、东西方文化的矛盾、法律与道德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的存在,动摇着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原则、冲击着人们崇高的理想信念,给人们的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带来了许多问题。另一方面,我国的现代化是把西方国家两百年经历的渐进发展过程压缩到几十年间进行,这使得西方现代化的历时阶段性矛盾在我国则变成与共时性并存的错综复杂的局面,自然会问题多多。同时由于转型期新旧体制并存,不免会有许多体制方面的漏洞和空隙,给各种不正之风以可乘之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成熟和不完善
市场经济是与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一种经济形式,它所倡导的平等、创新、独立、信用、自主等精神,极大地调动了主体的积极性,使潜在的创造力得以开发,从而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动力和活力,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然而,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在制度、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同时由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道德还未形成,而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被片面发展,忽视了市场经济的公平、信用等原则,导致人的片面发展,使人成为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人的精神生活就更是匮乏和庸俗化了,这也是时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至上主义盛行的根源。
(三)低格调的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
大众文化具有丰富生活、平衡心态、调剂精神等积极作用,但也具有不可忽视的负影响。首先,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商业文化,其赢利的目的使它的制作往往是为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和心态、满足表面的低俗的感官欢娱,久而久之,就会降低消费者的欣赏水平和分辨能力,造成价值混乱,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泛滥。其次,大众文化产品注重感官刺激,会使接受者沉湎于感官享乐而忽视精神生活的升华,导致思维僵化、情感冷漠。再次,大众文化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心智造成伤害。大众文化的形象性除去了认识上的障碍,同时也消解了意义和创造力,使思维弱化,探究意义的能力消失。最后,大众文化也是对高雅文化的一种冲击。由于利益的诱惑,使得高雅文化创造者向大众文化靠近。大众文化所传达的无中心、无导向、反理性等使其处于一种无秩序状态,也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许多问题。
关键词市场经济精神生活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232-01
当前我国的这场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在给社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并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冲击着现代人的精神生活,造成一部分人精神生活的危机。显然,这是一个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过程中应该给予充分重视并积极应对的重大问题。
一、精神生活的基本内涵
精神是人的内心世界的现象,是人的意识、思唯活动和其它心理状况的总称。所谓精神生活,是人的精神倾注于其中,并能得到一定精神需要满足的生活状态。人不能没有物质生活,同样也不能没有精神生活。没有物质生活人类就不能生存与延续,而没有精神生活人类就会失去人的本质属性,人与其他生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不仅仅是自然的肉体存在物,更重要的还是一个精神的存在物。人类拥有其他生物所没有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使人成其为人,显示人的尊严和高贵。精神生活的和谐发展,不仅促进人自身的完善,而且能够促进个人能力的最大发挥。人的全面发展在其根本意义上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发展。
二、当前我国人民精神生活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传统价值失落,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盛行
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人们对金钱的渴望和追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金钱成了人们衡量人的价值的唯一尺度。在这种导向下,传统价值观中许多优秀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传统等,成为一些人嗤之以鼻的嘲笑对象。与之相关,信仰危机、道德失落、道德失范、暴力犯罪等现象随之出现。
(二)人的生存片面化
现代化生产及其专业分工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人的活动及生存产生了负面影响。一方面,人在生产体系中逐渐从主导者转变为机器,受其控制而失去活动自由另一方面,机器化的批量生产淹没了人的劳动个性,劳动由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了一种程序化的过程,人的能力被定位、限制于某一特定范围,从而导致人的能力发展片面化和个性的丧失。
(三)功利原则和工具理性被推崇至极端,在人的活动中目的和手段错位
追求功利和效益并强调工具理性,推动物质财富的增长,但由于将这一经济领域中适用的原则无限地推广到整个社会生活并张扬到不适当的程度,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失落,忽视目的的合理性。人生存的目的和意义被一件件操作性的事情所取代。
(四)消费主义生产方式盛行,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消费的无节制膨胀,在唤起了人们对金钱的贪婪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恶化,从根本上威胁着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二、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转型带来的必然结果
目前我国就进入到了一个社会转型期,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步入新时期。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旧的价值体系还存在并且根深蒂固,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这种新旧价值体系交错的局面,必然带来思想、观念、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矛盾,比如:不同价值尺度的矛盾、东西方文化的矛盾、法律与道德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的存在,动摇着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原则、冲击着人们崇高的理想信念,给人们的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带来了许多问题。另一方面,我国的现代化是把西方国家两百年经历的渐进发展过程压缩到几十年间进行,这使得西方现代化的历时阶段性矛盾在我国则变成与共时性并存的错综复杂的局面,自然会问题多多。同时由于转型期新旧体制并存,不免会有许多体制方面的漏洞和空隙,给各种不正之风以可乘之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成熟和不完善
市场经济是与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一种经济形式,它所倡导的平等、创新、独立、信用、自主等精神,极大地调动了主体的积极性,使潜在的创造力得以开发,从而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动力和活力,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然而,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在制度、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同时由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道德还未形成,而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被片面发展,忽视了市场经济的公平、信用等原则,导致人的片面发展,使人成为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人的精神生活就更是匮乏和庸俗化了,这也是时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至上主义盛行的根源。
(三)低格调的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
大众文化具有丰富生活、平衡心态、调剂精神等积极作用,但也具有不可忽视的负影响。首先,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商业文化,其赢利的目的使它的制作往往是为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和心态、满足表面的低俗的感官欢娱,久而久之,就会降低消费者的欣赏水平和分辨能力,造成价值混乱,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泛滥。其次,大众文化产品注重感官刺激,会使接受者沉湎于感官享乐而忽视精神生活的升华,导致思维僵化、情感冷漠。再次,大众文化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心智造成伤害。大众文化的形象性除去了认识上的障碍,同时也消解了意义和创造力,使思维弱化,探究意义的能力消失。最后,大众文化也是对高雅文化的一种冲击。由于利益的诱惑,使得高雅文化创造者向大众文化靠近。大众文化所传达的无中心、无导向、反理性等使其处于一种无秩序状态,也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