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与周恩来的友谊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i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是周恩来逝世40周年,同时也是宋庆龄逝世35周年,他们二人都为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建设事业做出过杰出贡献。从艰难的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的建设时期,宋庆龄都把周恩来及其夫人邓颖超当做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和最知心的同志和挚友,而周恩来、邓颖超也非常尊重宋庆龄,称其为“国之瑰宝”。
  “国共合作是绝对必要的”
  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周恩来、博古、林伯渠等人去庐山与蒋介石谈判,途经上海时,打算去看望宋庆龄。当地下党组织把这一消息转告宋庆龄时,她非常兴奋。当周恩来、林伯渠等人驱车来到上海莫里哀路(即香山路)29号的寓所时,宋庆龄热情地迎到了门口。
  周恩来仔细地向宋庆龄介绍着当时的形势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方针,还有关于宣布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革命主张。宋庆龄表示坚决拥护和支持中共中央的这些政策方针和主张。她认为“国共合作是绝对必要的,所有的力量必须团结在一起”。
  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北上
  1949年1月19日,周恩来给宋庆龄发电:“中国革命的形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亡的末日,沪上环境如何,至所系念。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至于如何由沪北上,已告梦醒与汉年、仲华洽商,总期以安全为第一。”
  这封短短的电文表达了中共中央对宋庆龄的深切关怀和敬重。然而当时宋庆龄处境危急,国民党当局正在阴谋筹划劫持她离开上海,中共地下党组织也正在帮助她秘密地转移着住地。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宋庆龄第一次以公开身份与上海各界人民一起欢庆。6月19日,中共中央决定,由邓颖超前去接宋庆龄北上。邓颖超临行前,周恩来又亲自修函一封:“沪滨告别,瞬近三年,每当蒋贼肆虐之际,辄以先生安全为念。今幸解放迅速,先生从此永脱险境,诚人民之大喜,私心亦为之大慰。现全国胜利在即,新中国建设有待于先生指教者正多,敢借颖超专程迎迓之便,仅陈渴望先生北上之情。敬希今日命驾,实为至幸。”
  9月1日,宋庆龄到达北平,中共中央领导人在火车站站台迎接她。
  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作为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的伟大爱国者、孙中山革命思想忠实继承者、新中国的一位缔造者,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从此,宋庆龄作为新中国的重要领导人开始了大量的国务活动,周恩来经常就国际、国内的重大问题与她协商。
  新中国第一份对外刊物
  1951年3月,诞生不久的新中国就遭到帝国主义的封锁,周恩来考虑到为了能让国外了解新中国的真实情况,需要创办一个对外的刊物。因为宋庆龄在国际上有着特殊的影响和声望,并且在上世纪30年代主持保卫中国同盟时就办过新闻通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周恩来认为创办对外刊物的任务请宋庆龄来承担最合适,就同她协商此事,宋庆龄十分赞赏周恩来的主张。
  1952年初,由宋庆龄亲自确定刊名的《中国建设》创刊了,著名的新闻工作者金仲华、陈翰笙、爱泼斯坦等人都参加了编辑出版工作。为支持宋庆龄办好这个对外刊物,周恩来在繁忙的国事之余常给予关心。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宋庆龄痛失了一位亲密的战友,陷入极度的悲痛之中。她写下《怀念周总理》一文:
  “……人民将永远怀念周恩来,不仅因为他是一位共产主义政治家,而且也是因为他的为人充满了真正的共产主义精神……他英勇善战、勤勤恳恳、坚忍不拔、满腔热情地为人民操劳一生。周总理爱人民,人民爱周总理。他战胜了一切敌人,在前进的事业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他将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选自2016年1月21日《人民政协报》,本刊有删改)
  鉴赏空间
  很难用一个词来概括周恩来的光辉形象,王愿坚在《草》中运用了周副主席亲尝毒草的细节,表现他不顾个人安危一心牵挂革命的感人形象;而本文选择的是在重要的历史时期,周恩来同志与宋庆龄女士竭尽全力为国为民的过程中结下的深厚友谊,表现了老一辈革命者胸怀天下的情操。
  《草》刻画人物的方法是工笔描摹,《宋庆龄与周恩来的友谊》是大写意,但两文均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风采。《草》以“草”为线索安排故事情节,通过一个完整的故事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本文则是通过概括叙述、引用史料(书信、回忆性文章)表现两人的革命友谊,写作手法别致。
  读有所思
  1. 阅读下面两段描写,思考这两处细节描写的作用。
  (1) 当周恩来、林伯渠等人驱车来到上海莫里哀路(即香山路)29号的寓所时,宋庆龄热情地迎到了门口。
  (2) 9月1日,宋庆龄到达北平,中共中央领导人在火车站站台迎接她。
  2. 能表现宋庆龄和周恩来友谊的材料很多,作者为什么仅选择了这三则材料?
其他文献
少年维纳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小神童,他4岁开始读书,7岁便能读科学文献了,9岁上中学,12岁以少年大学生的身份进入了塔夫茨学院,15岁进了哈佛大学,18岁时获得了数理逻辑博士学位. 维纳博学多识又富有个性,可敬又可爱,关于他,有许多非同寻常的有趣故事.  1919年,维纳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长达25年. 维纳给学生上课,很有个性. 有次维纳在讲解一个定理时,想到了一个很直觉的证明方法,于是只在自己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美丽世界真的非常奇妙:日月星辰、风霜雨雪中蕴含的自然之理值得我们去探求;草木荣枯、莺燕歌舞中承载的科学密码需要我们去求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包含的生活智慧有待我们去开发。各位同学,相信你们和初初一样,怀揣着一颗充满好奇的心。那么,就请随初初一起走进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事理说明”,去揭开那些现象的“真实面目”吧!  本单元文章的作者都是科学家或科普作家中的“大咖”
周日,母亲带我到沛公园游玩,风吹动着我的思绪,让我回想起这儿四季的美景……  春天,草儿还只是嫩嫩的芽兒,遥看一片,走进却无,但是草尖上的露珠却是看得到的。阳光射下来,照在露珠上,如一丝一丝的彩线,在晨曦中闪动着。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朵一朵的桃花立在树梢上,随风摇动,如一粒音符,落到人的心上,不,更像是荡秋千,荡到高处,慢慢地飘到人的心上,心也就静了,柔了,杂念全无了。  夏天是荷花的季
勾股定理是用代数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重要工具,方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另一重要工具,两者的有机结合,能轻松解决许多数学问题.下面,我们依旧利用前文中引用的教材例题,深入探讨如何将勾股定理和方程联手解题.    原题 (苏科版教材八上第86页例1)《九章算术》中有一道“折竹”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题意是:一根竹子原高1丈(1丈=10尺),中部有一处折断,竹梢触地面处离
如果时间可以按下暂停键,我一定会在那些时候按下——  在你抽出第一枝新芽时,我会按下。那样,我就可以好好看看你那娇小的姿态。  我会看看你那刚刚出土的芽尖是否带来了大地深处的问候,或许是闪着银光的露水,或许是那带着土腥的气息。我会看看你那蜷缩着的叶片上绣了怎样错综而又神秘的纹理,像那远古的图腾还是像那斑驳的壁画。我还要耐心地找找,是不是还有哪只赖床的小虫躲在你的臂下,是不是已经有幸运的蚁儿在你的身
在我阳台的窗边,种着一盆极常见的植物,低低矮矮的,像个极其平凡的丫头。我有时闲了也给它浇浇水,在阳光下感觉它的心跳,它像个易相处的朋友,很温柔。  记得刚买来时,随手丢在窗边,没想几个星期过去,它已拖了几条辫子,爬出了原本盛它的小塑料盆。于是我把它挪到了我的书桌前,在作业书海中有时抬头看看,慢慢也彼此熟悉了。  它很可爱。小小的叶子厚而尖,一簇簇长着,像盛开的一朵朵绿色的小花,甜甜地开着,有些憨憨
写在前面:不小心窥见的一个时代  素来喜欢读人物传记,看电影也一样,好传记类的,透过人生不也正是透过自己的心、透过远去又正在走来的历史。如同一个初秋的午后,偶然翻开一封不知怎么遗落的书信,不经意间的再次阅读,却有泪潸然,回忆与思想的风铃在檐下清脆,生命的触动与爱的涟漪……  初读《超越东西方——吴经熊自传》一、二章,就说不出的欢喜与愉悦。愉悦天生一段好文字,欢喜则含着喜出望外:吴经熊,这位法学家不
刘郎已远,陋室仍在。和江淮间许多小县城里的遗迹一样,这个曾因《陋室铭》而闻名于世的地方,现在只剩下我和阿林两个游客,在青砖院内久久地盘桓。这时,我们听见了二胡声,低缓、滞涩,又略带沙哑的声音。拉二胡的是这里的看门人,坐在空寂的院内,对着“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  断续而且低平的二胡声,拂过院内的青草,弥散在这中午淡淡的阳光下,将那一丝忧伤散尽。忧伤散尽后,便凸现出了那一代“诗豪”23年不
助学寄语  在一个金风送爽的周末,初初来到自家的阳台,在摇椅上坐下来。她看了看墙角上方的天空,发了一会呆,拿出了一本语文书,她要读一读老师下周即将开讲的《背影》。  初初一口气看完了整个单元,看得有点儿累了,躺在摇椅上迷迷糊糊的。她飘飘荡荡地来到了一处仙境,这里树木葱茏,河水清澈。初初看见了一位阿姨,她想搭讪又害羞,嘴角动了动,没说出一个字。阿姨开口了:“初初,我是月桂仙子,你在做什么?”初初吃了
趁着星期天的好时光,我翻开了错题集,准备复习一下这个星期刚学习的二次根式的乘除.我看到了下面这道题:  化简[-a3a](a<0)的结果是( ).  A.[-a] B.-[a]  C.-[-a] D.[a]  当时我是这样想的:[-a3a=a2·-aa]=[a-aa]=[-a],所以我就选了A.可是作业本发下来,老师在旁打了“×”,并且写着:“用公式了吗?”我绞尽脑汁来回忆,终于想到了老师在课上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