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实施的教学活动要与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生活实际相符合,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创造设计出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交流的积极性情境。伴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小学数学教师要学会用多种方法创设有效情境,提高学生创新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努力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6-0232-01
随着各种新式教育理念的普及,教师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而通过有效情境的创设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措施之一。有效情境的创设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1 有效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
1.1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
数学这门学科,理性思维较强,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仅妨碍了学生发展理性思维,还影响了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锻炼。教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育中创设有效情境,引导学生更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明白自己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
1.2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培养,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学生厌学,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创设有效情境,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数学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1]。
1.3 设置悬念,有效调动学生的探究欲
小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且会在好奇心的带领下去思考和研究问题,从而获得更多启发与灵感,进而掌握知识的内涵,提升自身的创新和创造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疑问的方式来创设情境,以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去[2]。
2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策略
2.1 在有效情境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常规教学中,数学老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复习和整合所学知识,进而对已有知识进行加工、深化,实现知识的升华与创新。
如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梯形的面积计算》時,就可以先出示一些不同的梯形纸板,让学生回想之前学过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与推理过程,尝试回答如何推导出梯形的计算公式。此时,学生就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得到各种各样的可能,然后经过动手操作,借助剪接、拼凑来完成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验证,得出最终的结论。
2.2 鼓励学生交流学习,合作探索,提高学生灵活思考能力
与其他年级的学生相比,小学生更乐于主动展示自己的看法。让小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能够有效激活思维,营造交流思想和获得灵感的
平台。
如在讲解《轴对称图形》的内容时,数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探究“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概念,借助手头工具进行探索,在讨论和验证中得出正确的结论[3]。
2.3 创建故事情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引入故事情境的教学模式,通过故事引出数学知识,如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教导学生。
身为一名现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明确“以学生为本”为理念的根本要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开展教学工作,通过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数学的魅力,不断提升学生个人的能力,促进学生建立完善的数学知识结构,从而推动数学教学质量的
提升。
【参考文献】
[1]戴永刚.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甘肃教育,2015(20).
[2]唐彩斌.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思考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08(3).
[3]游积喜.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9(3).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6-0232-01
随着各种新式教育理念的普及,教师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而通过有效情境的创设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措施之一。有效情境的创设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1 有效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
1.1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
数学这门学科,理性思维较强,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仅妨碍了学生发展理性思维,还影响了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锻炼。教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育中创设有效情境,引导学生更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明白自己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
1.2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培养,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学生厌学,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创设有效情境,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数学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1]。
1.3 设置悬念,有效调动学生的探究欲
小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且会在好奇心的带领下去思考和研究问题,从而获得更多启发与灵感,进而掌握知识的内涵,提升自身的创新和创造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疑问的方式来创设情境,以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去[2]。
2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策略
2.1 在有效情境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常规教学中,数学老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复习和整合所学知识,进而对已有知识进行加工、深化,实现知识的升华与创新。
如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梯形的面积计算》時,就可以先出示一些不同的梯形纸板,让学生回想之前学过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与推理过程,尝试回答如何推导出梯形的计算公式。此时,学生就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得到各种各样的可能,然后经过动手操作,借助剪接、拼凑来完成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验证,得出最终的结论。
2.2 鼓励学生交流学习,合作探索,提高学生灵活思考能力
与其他年级的学生相比,小学生更乐于主动展示自己的看法。让小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能够有效激活思维,营造交流思想和获得灵感的
平台。
如在讲解《轴对称图形》的内容时,数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探究“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概念,借助手头工具进行探索,在讨论和验证中得出正确的结论[3]。
2.3 创建故事情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引入故事情境的教学模式,通过故事引出数学知识,如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教导学生。
身为一名现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明确“以学生为本”为理念的根本要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开展教学工作,通过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数学的魅力,不断提升学生个人的能力,促进学生建立完善的数学知识结构,从而推动数学教学质量的
提升。
【参考文献】
[1]戴永刚.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甘肃教育,2015(20).
[2]唐彩斌.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思考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08(3).
[3]游积喜.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