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和谐统一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ya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理性科学,源于现实生活,是人们对现实生活数量关系的深入总结,同时,现实生活中又离不开数学规律的指导,小学数学教学要顺应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利用数学于现实生活,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数学化”;和谐统一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6-0221-02
  小学数学兼具“数学化”与“生活化”双重属性,数学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同时,融入现实生活的教学也离不开数学理论的指导[1]。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勇于创新、敢于探索的能力,能够根据数学原理特点来灵活地融合现实生活,让数学教学在二者之间达到一种平衡。
  1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关系
  数学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又不能局限于“数学化”本身,单纯地强调“生活化”将失去数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地位,相反,如果过于重视数学的“生活化”,则也让数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将目光放在简单的生活中,却缺少其抽象思维、逻辑运算能力的培养[2],同样,如果单纯地从科学的角度论学科,则会让数学索然无味,丧失了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学习动力。总体看来,单纯地“生活化”与机械地“数学化”教学都体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与“数学化”是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数学教学过程中势必要将二者相互渗透,在教学课堂中达到“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和谐统一。
  2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和谐统一
  2.1 灵活应用教材,融入生活探究
  数学如果脱离生活去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对此,则需要活用教材,灵活地应用数学原理,将看似生涩、抽象的数学逻辑关系同简单、真实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缩小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特别是在新课标背景下,应该创新性地挖掘数学关系,引导学生走进现实生活来应用数学原理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实用性,进而带着热情投入数学学科规律探索中。
  如在学习“百分数”这一数学知识时,教师完全可以将购物商场的促销活动搬上课堂。“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对面的大超市现在打折,一切商品统一七折促销,那么,你们想去购买吗?”学生纷纷答道:“当然,因为实际商品价格比原来便宜了30%,这样就能省很多钱……”此时教师则可以列出各类物品价格表,让学生观察并
  填表(如表1)。
  表1 各类物品价格表
  商品 书包 日记本 铅笔 鞋子 鸡蛋 --
  原价(元) 90 10 ? ? 5
  现价(元) ? 7 1 45 ?
  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已知条件填表,完成表格中的问号处,并深入提问,如果你选择了一个书包和一本日记本,那么较原价节省了多少钱?
  这种引入生活、融入生活元素的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一种已有的生活经历中认真地分析问题,科学地计算,再逐步深入,引导学生,这样学生就能科学地利用百分比解决现实问题。
  2.2 生活与实践配合,深入探索
  生活是数学原理的来源,数学原理的创造则在于对生活现实与规律的高度总结。数学规律既要立足于生活,又要善于引导学生动手实践,通过亲身实践来发现隐藏在常见的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规律,进而产生眼前一亮的感觉,更加深化对数学规律与数学原理的理解与认知。
  教师:同学们,下周学校要开春季运动会了,学校要在周长为1000米的运动场上每隔5米立一面红旗,那么,总计需立多少面红旗呢?
  学生听到教师的这一问题顿时兴奋起来,一些学生脱口而出200面,其他学生则答道:201面,202面等,学生的答案始终不能实现统一,一些学生甚至在图上画起了图,然而,也不能解决问题。
  对此,部分学生说道:”我们何不先取10米算下?”于是,一些学生截取10米,每隔5米立一面红旗,一边画图一边得到了答案,随着学生对10m的距离有了正确答案,教师则可以进而引申到20米,30米,100米,1000米,这样就逐渐地解决了问题,师生也为之感到兴奋。
  这就是结合生活、动手实践带来的效果,学生不仅能将看似生涩、难懂的数学问题化作简单的“生活化”问题,而且通过动手实践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3 观察现实生活,悟出数学原理
  生活中处处潜藏着数学原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创造可探究的生活氛围,让学生能深入现实生活中,从中领悟出数学原理,并利用这些原理去解决现实問题,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如在学习“比和比例”这一知识点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现实生活,选择阳光照射的天气,让学生聚集于建筑物、树木丛生的环境中,让学生观察建筑和建筑物的影子,绿色植物与绿色植物影子,学生观察到通常建筑物越高,其影子就相对较长,相反,树木低对应的影子也相对较短,对此,教师可以传授给学生:树木高度和自己影子高度的比例和楼房与自身影子长短的比例是相等的,对此,问学生:怎样求得楼房的高度?
  学生遇到这样的问题则会自然地利用“树高︰树影长=楼高︰楼房影长”的比例关系来求得楼房的高度,这其中树影与楼房影的长度都可以在地面用尺量出,然而,树高的测量则相对有难度,对此一些学生想出了锦囊妙计,那就是找一根长竹竿,利用此竹竿来测出树木的高度,这种“生活化”的思考与动手实践都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利用一切已知数据就能对应求得楼房的高度。通过引导学生走向现实生活,利用生活中的食物来操作实践,在逐步转向数学关系、数学原理等的探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学生不仅能体会到数学学科学习的乐趣,还能找到数学科目学习的意义,从而产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样就达到了数学学科教学的“生活化”与“数学化”的统一。
  3 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和谐统一是从数学学科的科学性、实践性角度出发得出的结论,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充分地利用现实生活,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知识,同时,又能巧妙地将数学原理和规律等转移到理论学习中,让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数学理论来巧妙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利用数学原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与“数学化”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教育新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赵小云,叶立军.数学化归思维论[M].科学出版社,2005.
  [3]林良富.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M].宁波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实验是数学课程改革的孵化器,是引发学生创想学习的有效载体。数学实验是一种有深度的数学学习。实践中,教师要建构数学“实验场”,设计实验“任务单”,生成交流“二维码”。通过数学实验,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数学实验”是以“实践和创新”为特质的数学课程改革的有效路径和范式。  【关键词】数学实验;课程改革;孵化与传播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能够使小学生正确认知数学知识,提升知识水平的同时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就实际情况展开分析,为提升教学质量,使每位小学生均可得到较为有效的教育,应切实利用新式教学手段。基于此,本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意在提升教学水平,使小学生通过教学掌握知识、应用知识,为后续学习生涯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類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式方法在不断的创新。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既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能够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品质。本文对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导入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并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本文将“指向‘问题意识提升’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创设的研究”做为课题研究的项目,针对这一课题,笔者制定针对性的研究计划,并将其付诸实践,探讨了课题实施的四个过程。  【关键词】问题意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6-0211-0
期刊
【摘 要】小学是学生知识启蒙的重要阶段,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小学数学作为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数学核心素养也是小学生学好数学、打好基础的重中之重。本文深刻分析了目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要素构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  【中圖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6-02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为了实现教育改革目标,提升教学效果,我国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研究、创新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可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但是,目前我国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互动式教学属于发展初期,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以期能提升数学教学效果,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互动式教学
期刊
【摘 要】阅读材料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能够丰富学生在学习中的内容,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对数学材料内容的深入挖掘,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数学素养,并且逐渐实现学习创新,同时材料的运用也能满足学生的阅读要求,因此,在当前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利用阅读材料,并且发挥其优势。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材料;开发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学习材料再建构”的主要形式是实行单元教学,即有效地将分散零碎的知识串联起来,系统地揭示问题解决的关键和本质。实现“在结构之中授新知”。本文以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第25章节“随机事件与概率”的单元教学设计为例,浅析如何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让数学教学愈加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材再建构;单元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数学师生理答是指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馈。广大数学教师应重视课堂理答的有效性,注重理答策略的研究。从而,为学生营造积极探索和求知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数学课堂;师生;理答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6-0216-02  理答不能简单的等同于课堂上常说的评价。“它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反应
期刊
【摘 要】“长方体和正方体”是苏教版义务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内容,教学之中,学生若能在辨析中理清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和区别,在回顾中架构完整的知识体系,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  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长方体;正方体;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6-0217-02  1 课前思考  “长方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