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侦查措施”之辨析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ayu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刑诉法已经公布的大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技术侦查措施”、“秘密侦查措施”、“特殊侦查措施”这三个经常被混淆的概念进行辨析,以期厘清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明确“技术侦查措施”的概念、特征、种类,并谈谈对新刑诉法第151条的一些理解。
  关键词 技术侦查措施 秘密侦查措施 特殊侦查措施 秘密性 技术性
  作者简介:彭知千,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8-074-02
  一、技术侦查措施概念界定之意义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诉法>的决定》。新刑诉法在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审判程序等多个方面作出了重要修改,其中新刑诉法第二编第二章第八节更是用了整整一节五个条文(148-152条)对“技术侦查措施”作出了相关规定。通过立法明确“技术侦查措施”的法律地位,这绝对是我国司法界的一项重大突破、是犯罪侦查领域的一块里程碑。
  然而从侦查办案的司法实践角度来说,新刑诉法虽然确立了“技术侦查措施”的法律地位,但是对于“技术侦查措施”的概念、种类、范围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目前学理界和实务界所热议的“窃听”、“测谎”等是否属于“技术侦查措施”呢?此外,新刑诉法在第151条还规定了“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和“控制下交付”,这一条的规定更让人产生困惑:从新刑诉法的条文编排来看,难道是把“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和“控制下交付”也归入了“技术侦查措施”吗?“技术侦查措施”难道涵盖了“秘密侦查措施”?
  在学理界,“技术侦查措施”、“秘密侦查措施”、“特殊侦查措施”这三者的概念一直相互杂糅、难以区分。笔者认为在新刑诉法已经对“技术侦查措施”作出明确规定的大背景下,厘清“技术侦查措施”、“秘密侦查措施”、“特殊侦查措施”这三者的概念和区别,对于理解新刑诉法“技术侦查措施”这一节的内容和进一步指导司法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二、技术侦查措施的概念辨析
  对于“技术侦查措施”的概念,学理界存在不同的观点,各有千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种观点认为“在侦查中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来查明案情、搜集证据,技术含量高的侦查措施为技术措施,如监听、拍照和摄像,否则为非技术侦查措施。”①这类观点以“技术含量高”作为判断“技术侦查措施”的标准。
  另有一种观点将“技术侦查措施”基本上等同于“秘密侦查措施”。如有学者认为“所谓‘秘密侦查’,即侦查机关采取隐瞒身份、目的、手段的方法,在侦查对象不知晓的情况下,发现犯罪线索,收集犯罪证据,乃至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活动。由于秘密侦查往往要使用一些专门的科学技术手段,所以又称为‘技术侦查’。”②还有学者认为“那些仅适用于特定犯罪案件的带有高科技含量且采用秘密手段取证的方法(指电话监听、电子监控、秘密拍照和秘密录像等),称之为技术侦查”。③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技术侦查措施”是“秘密侦查措施”的一种,主要内容如下:秘密侦查措施主要包括三类:技术类侦查措施(电子侦听、电话监听、电子监控、秘密拍照或录相、邮件检查等),诱惑类侦查措施(如机会提供型引诱、虚示购买、控制交付等),派遣秘密调查人员类侦查措施(包括线人、特情、卧底侦查员等)。④
  上述几种观点都或多或少提到了“技术侦查措施”的主要特征和内容,但是并不全面、清晰。尤其是第二和第三种观点把“技术侦查措施”和“秘密侦查措施”混为一谈,不仅不易于理解,还容易造成混淆。
  笔者认为,要明确“技术侦查措施”的概念,必须先厘清“特殊侦查措施”、“秘密侦查措施”、“技术侦查措施”这三者之间关系和本质区别,否则将形成类似上文第二和第三种观点那样的结论。由于这三者的概念在新刑诉法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在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时,不可避免得仍要涉及1996刑诉法中的相关规定。
  因“特殊侦查措施”的概念相对而言争议较小、易于理解,所以首先分析何谓“特殊侦查措施”。“特殊侦查措施”,是相对于“一般侦查措施”而言的,而“一般侦查措施”即指我国1996刑诉法规定的五种强制措施和八种侦查取证措施,除此以外,其他侦查措施均属于“特殊侦查措施”。“特殊侦查措施”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只要刑诉法没有规定的侦查措施都属于特殊侦查措施,因为1996刑诉法并未对技术侦查措施作出相关规定,所以“技术侦查措施”应当是在“特殊侦查措施”的范围之内。“在现阶段,除刑诉法明文规定的侦查措施外,侦查机关在实践中采用的其他侦查措施都应划入特殊侦查措施的范围内。即使将来立法时在有关的法律中将通讯监听、诱惑侦查等措施予以明文规定,也不应将其视作常规侦查措施而广泛使用。这是因为,特殊侦查措施的“特殊性”不在于有无法律的明文规定,而在于其与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理念和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等原则的冲突。”⑤
  其次分析“秘密侦查措施”,秘密侦查是相对于公开侦查而言的,理论界对“秘密侦查措施”的概念表述都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对“秘密侦查措施”的隐蔽性特征都能达成共识的,即“秘密侦查措施”的主要特征是“秘密性”,或称“隐蔽性”。“关于秘密侦查界定的区别,主要包括秘密侦查主体、目的的表述差异以及秘密侦查对象范围不同。这些界定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不同学者对于秘密侦查的隐蔽性要求达成了共识。”⑥
  既然“秘密侦查措施”的主要特征是“秘密性”,或称“隐蔽性”,那么判断“秘密性”和“隐蔽性”的标准是什么?学理界一般是以“侦查活动的开展是否为侦查对象所知悉”为标准来区分秘密侦查和公开侦查。
  最后,分析“技术侦查措施”,学理界对“技术侦查措施”是众说纷纭,但对于“技术侦查措施”的主要特征是“技术性”这一点也是能达成共识的。这里所强调的技术性,主要是指“科学技术”——是利用科学技术及专门技术设备来发现普通人类感官所不能发现的事物、痕迹、信息,而不是侦查人员的“工作经验技术”。   正是由于“秘密侦查措施”和“技术侦查措施”两者的本质特征不同,一是强调秘密性,一是强调技术性,所以“秘密侦查措施”和“技术侦查措施”这二个概念是不能简单等同的。但因为在实践中有些秘密侦查措施必须要技术手段支持,有些技术侦查措施又必须要秘密进行,所以造成了两者极易混淆,难以区分。实际上两者之间是相互交叉、互不包容的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举例来进一步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司法实践中,有些侦查措施,如“监听”、“秘密拍摄”等,因为是秘密进行的,同时又需要技术支持,所以既可以归入“技术侦查措施”范畴也可以归入“秘密侦查措施”的范畴。而有些侦查措施则无法兼具“秘密性”和“技术性”两种特征,如“心理测试”(俗称“测谎”),是在相对人知情且配合下实施的,不具有“秘密性”,但“技术性”强,属于“技术侦查措施”;再如,“信息数据恢复”,也是在相对人知情的情况下,利用相关技术将其电脑硬盘或U盘等存储介质中已经被删除或破坏的数据进行恢复,同样也不具有“秘密性”,但“技术性”特征明显,属于“技术侦查措施”。我们也可以从“秘密侦查措施”中举例,比如“卧底侦查”和“化妆侦查”,是侦查人员隐匿身份实施的侦查活动,具有“秘密性”但不一定具有“技术性”。
  综上,笔者认为所谓技术侦查措施,是侦查机关利用科学技术及专门技术设备来发现犯罪、收集犯罪证据、查明犯罪事实的侦查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监听、秘密拍照拍摄、电子定位、控制通信、网络监视、心理测试、信息数据恢复、跟踪、控制交付、催眠等。
  “特殊侦查措施”、“秘密侦查措施”、“技术侦查措施”三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三、对新刑诉法151条的理解
  通过上文对“特殊侦查措施”、“秘密侦查措施”、“技术侦查措施”概念的辨析,结合新刑诉法的相关规定,再谈一谈笔者对新刑诉法151条的一点粗浅认识。
  “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是秘密侦查措施之一,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至于“控制下交付”,学理上一般都认为是一种特殊侦查措施。控制交付(controlled delivery)系指在主管机关知情并由其监控的情况下,允许非法或可疑货物运出、通过或者运入一国或多国领域的做法,其目的在于侦查某项犯罪并查明参与该项犯罪的人员。⑦这是“控制下交付”的原意,但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已经引申为:控制下交付,是侦查人员在发现违禁品后,为将犯罪组织或团伙一网打尽,在执法机关的监控下将违禁品放行。借此发现犯罪组织者和其他犯罪嫌疑人的一项新兴的特殊侦查手段……控制下交付属于秘密侦查的一种表现形式,本质上属于一种监控型秘密侦查。⑧
  通过上文对“控制下交付”的简述,笔者认为“控制下交付”,兼具秘密性特征和技术性特征,既可归入“秘密侦查措施”的范畴,也可归入“技术侦查措施”和“特殊侦查措施”的范畴,但从151条的条文编排来看,立法者将“控制下交付”和“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放在一个条文中,显然也是将“控制下交付”定性为一种秘密侦查措施,而整个第151条的作用就是用法律条文确定这两项秘密侦查措施的合法性。
  既然第151条规定的是秘密侦查措施,为何要放在第八节“技术侦查措施”这一章节中?笔者认为,第151条实际是第八节“技术侦查措施”中的特别条款,“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和“控制下交付”并不属于148条所规定的“技术侦查措施”的范畴,而是对148条所规定的“技术侦查措施”的补充。这是因为“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和“控制下交付”的本质特征、使用条件、审批程序等都与“技术侦查措施”不同。
  注释:
  豍谢佑平.刑事侦查制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231.
  豎何家弘.秘密侦查立法之我见.法学杂志.2004.25.
  豏赵小锁,谢晶,张景茹,马倩.我国技术侦查的完善措施.法制观察.2008.49.
  豐唐磊,赵爱华.论刑事司法中的秘密侦查措施.社会科学研究.2004.69.
  豑阿儒汉,严庚申.职务犯罪特殊侦查措施的种类和应用.人民检察.2010.11.
  豒赵新立.浅论秘密侦查.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豓尚华.职务犯罪案件特殊侦查手段研究——兼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50条.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7.
  豔米镝.“控制下交付”问题研究.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1.
其他文献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近年来长三角海域环境的总体恶化已然成为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本文在论证长三角海域进行区域环境管理立法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之基础上,依托现有制度并借鉴国外经验,探讨长三角海域区域环境管理的立法方式与制度构想,为其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长三角海域 区域环境管理 法制建设  作者简介:郑派,华东政法大学法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
摘 要 注册商标和未注册驰名商标可能发生冲突。我国商标法规定了未注册驰名商标持有人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申请撤销在后的注册商标,但没有明确规定未注册驰名商标和在先的注册商标发生冲突时如何处理。应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形,确认商标权由注册商标人单独享有或者由其与未注册驰名商标持有人共享。  关键词 注册商标 未注册驰名商标 冲突  作者简介:张振中,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法学硕士,江苏君谊律师事
摘 要 本文从刑讯逼供罪的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对刑讯逼供罪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指出刑讯逼供罪转化犯的情形不尽合理,应当根据危害结果按照同一罪名分段处罚。  关键词 刑讯逼供罪 犯罪构成 转化犯  作者简介:李沣桀,广西民族大学2010级刑法学硕士研究生。  2010年4月30日,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老王集乡赵楼村被“杀害”十多年的村民赵振晌突然回家,使得尘封在晦暗的牢狱生活中多年的赵作海冤狱
摘 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不断涌现,由此也带来了新的法律争议。Iframe链接是新时期出现的新的链接方式,设链网站应否对被链网站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尚存在争议,本文从案例入手,分析与探讨iframe链接的法律属性,以及设链网站的行为能否适用避风港规则以免责。  关键词 iframe链接 用户标准 服务器标准 避风港规则  作者简介:成文娟,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  简要案情:  原告北
摘要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发表于1762年的著名著作《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政治法律思想较全面的概括。书中,卢梭的人民主权论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人民政治自主即人民自我立法的理念上。然而,卢梭的整体主义的主权概念由于排斥个人自由和忽略私人自主领域。因此,卢梭从社会契约到人民主权的国家政治理论论述,即有发展又存在局限。  关键词卢梭 社会契约 人民主权  中图
摘要最大诚信原则是我国保险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但从现状看,被保险人不尽如实告知义务或骗赔,很多保险公司存在投保容易理赔难现象,矛盾主要在于如何认定投保人是否履行最大诚信原则要求的如实告知义务?本文以一起保险人以投保人违反最大诚信原则为由解除合同,拒绝履行赔偿义务的案例为视角,试探讨最大诚信原则中对投保人的义务要求。  关键词诚信原则 投保人 告知义务  作者简介:张敏,广西财经学院法律系讲师,研究
摘 要 本文分析一起信用卡犯罪案件,由于犯罪情节比较复杂,犯罪行为进展迅速,其中犯罪形态的转化为案件的定罪量刑到来了困难。审判人员从抢夺、盗窃和抢劫罪的区别和本案件的犯罪罪数形态上分析确定为抢夺罪。  关键词 诈骗罪 盗窃罪 抢夺罪 犯罪定性  作者简介:王晓,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严成钢,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7-
摘 要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立法不完善及监督制约机制的不足导致其在市场流转过程中出现诸多违法犯罪的情况,亟需检察权的监督。检察机关应当转变传统的“事后”、“外在”监督模式,积极探索“参与式”监督,以执法办案为依托,突破农村职务预防宣教模式,同时积极延伸民行部门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发挥出检察机关参与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法律监督职责,积极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 农村集体建设土地使用权 检察
摘要 排污权交易制度发源于美国,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国部分省市地区也进行了排污权交易试点。作为一种有效治理环境污染的手段,未来中国必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该制度。本文从排污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出发,在审视现有治理污染手段缺陷的基础上结合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优点来分析我国引用该制度的必要性。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 行政管制 排污收费  作者简介:覃明,厦门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
摘要 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法”)将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关于证据制度和辩护制度的完善对公诉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本文结合基层检察院刑事案件审查起诉实践,围绕瑕疵证据的使用、审讯全程录音录像、控辩双方证据开示等三方面对个案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新刑诉法在类案中的顺利实施抛砖引玉。  关键词 瑕疵证据 录音录像 证人出庭 证据开示  作者简介: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