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羲之此人,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个彪炳千秋的人物。在北京的中华世纪坛列出让后人展仰的的40位中华五千年最伟大的文化名人中,就有王羲之的一个席位。我三次走过环形的大厅,那里的每一尊塑像,就是万里长空一颗璀璨的星辰。每当站在这位被子孙后代称为“书圣”的像前,看到他手中那管能够呼风唤雨、飞龙走蛇、入木三分的毛笔,就情不自禁地想到古琅琊和古山阴。
王羲之是“书圣”,是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们的先师,是他们崇尚和膜拜的楷模,而我与书法无缘,一无书迹,二无追求,怎么也拜到羲之的门下来了?我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书圣,是民族的和历史的,是一种中华文化的表现,不仅仅属于哪个范围和领域,或者说哪一部分人。因此,在不久前,我还去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故乡沂南砖埠镇进行了访问。
近年我几次到临沂,每次都会想到王羲之,当然更会想到诸葛亮,因为他们是同乡人。王羲之在世的年代,竟有两种说法,史学家没法解决的问题,我也就人云亦云吧。一说是公元321—379年,或是303—361年。但人们还是倾向后一种。他祖籍琅琊临沂,如今山东的日照和临沂一带,古时曾称琅琊。比同一地区的诸葛亮晚出生112年。他们二人有些难以理解的巧合:两人同为12岁丧父,而且都是丧父后南下了。诸葛亮在13岁时离开琅琊,移居叔叔诸葛玄任知府的预章(今南昌),两年后离开;王羲之也是13岁离临沂到了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他也是少从叔父,至于后来怎样到了山阴,史书上记载不详。第三点就是因为北方的战乱,才举家迁移南方的。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的《隆中对》,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最古老的写本却是出于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之手。因同为琅琊望族的诸葛氏和王氏,虽然他们本人前后相隔一百余年,但作为他们的家族之间,还是有着一定的乡谊。王羲之在《蜀都贴》中就曾有“往在都见诸葛显……”,‘都’,是指诸葛亮的故乡‘阳都’,今为沂南县砖埠镇。而王献之又亲手写了《隆中对》这一名篇,足见王氏父子都是推崇老乡诸葛亮的。
两年前,春夏相交的季节,我到了浙江绍兴。市内有鲁迅纪念馆、故居和三味书屋,不远处有宋代陆游和唐婉生死别离的沈园。市外西南一隅,就是流芳百世、脍炙人口的兰亭。
兰亭这两个字,在中国读书人的头脑里,是多么风雅、多有品味,而且又是那样神秘,无人不想去一睹它的风采,但往往这样的机会一盼几十年而不得。晚上宿市区,想着“茂林修竹”、“鹅池趣话”、和“曲水流觞”,待繁华的绍兴静下来了,现代化的浙江也消失了,顺着曲水流觞,进了兰亭……
次日清晨,我搭乘从市区开出的第一班车,朝着西南的方向,不足半小时就到了13公里外的兰亭。景区离绍大公路不远。远远近近岗峦起伏,群峰叠翠,有锡杖山,曲水平岗,林木扶苏,修篁夹道。区内,青一片绿一片,看不到边缘。
我到的过早,离人家上班还有一个多钟头。幸好,大门虚掩,我就悄悄地进入了。
无风无雨,阳光还没有到达,园子里嗅不到人的气息。细雾,薄薄的,淡淡的,在曲径间游荡徘徊。江南多竹,竹就是景致,近几年竹林已成了大气候,像宜宾的长宁竹海,算是世界奇迹。这里虽不比长宁,走得进来,我照样有了这样一个感觉:这兰亭就是一个竹的世界。一时我忘记了去寻找王羲之,而是看小径边的竹子,一株靠着一株,从地里冒出,直直地向着青天钻去。它用枝叶染绿了一个景区,它让鸟鸣在林间流传,它靠自己的纯洁和气节传承着“书圣”的故事。文人爱竹,我尤其是想到了苏东坡和郑板桥。更早的王羲之能在如此美妙的地方以书会友,更雅更美,多让人羡慕。
林内有一小溪,叫兰亭江,自南向北从竹林中横贯兰亭。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美妙的风景,令参观者流连忘返。还未入戏,我已陶醉在竹林山水中了。
等我从竹林的幽径中走出,景区里仍一片静寂。我首先见到的并不是人,而是一方鹅池,池水清澈,澄碧中闪烁着细纹。有白鹅十数只,在亮晶晶的水面上嬉戏。池旁有一座式样奇特的石质碑亭。碑建于清同治年间,小亭子只有六七平方米。亭中有一比我稍高的石碑,碑上镌刻着“鹅池”二字。民间一直这样传说,这两个字出自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两人之手。王羲之性爱鹅,有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晋书·王羲之传》里就有这样的记载:“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群鹅相赠尔。’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羲之爱鹅、养鹅、书鹅,传说他刚写完“鹅”字,欲书“池”字时,忽闻圣旨到,遂搁笔应旨。于是书学颇自负的儿子王献之,趁父亲离开之际,提笔就补上了一个“池”字。碑上的两个字,为父子合壁,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佳话。我趋近细看,两字属同一风格。再揣摩,第二字似乎又有点粗胖之像。
到兰亭真正是为了看什么呢?当然是王羲之。然而,人已去1700多年,我去追寻的则是流芳千古的“曲水流觞”。与曲水流觞处相呼应的是流觞亭。这是一座单檐歇山顶古色古香的建筑,它飞檐翘角,木雕门窗,冰纹图案。亭的四周有走廊环绕,且围以石栏座。亭的正面悬一木匾额,上有“流觞亭”三个大字。
亭的前面,是一块由绿竹环绕拥抱的宽绰的平地,有条蛇形的小溪曲折蜿蜒而过,这就是人们慕名千里万里而来的“曲水流觞”。区区小溪,要不是成于兰亭,谁会把它当成个玩艺?因为就是它生在了王羲之笔下的兰亭,那它的身价、影响和知名度就不一样了。
这条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溪流,至于经历了多少世事沧桑,谁也难以去考证。但我知道,眼前这条小溪,是1980年改建成的,长度为78米,宽0.8米,也就是只有大半步。两边由参差的石块砌成,石缝中生出了一丛丛的杂草,细小的绿叶拂着缓缓水面,摆来摇去。这小景致包含着悠久的历史,透视着广阔的大千世界。平地上有石台石桌石凳,但空寂无人。感情所使,我步过来,步过去,轻松而随意,用不着担心会掉进水里去。我又 顺着弯曲的小溪,上下走过几个来回,小溪静流无声,也就更易把人带入永久和历史。
据《越绝书》记载,越王勾践种兰,渚田于此,汉代建驿亭。于是就有了兰亭之名。公元353年,于暮春之初的一天,正在任右军将军和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请了41位亲朋好友,“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以修禊事。“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他们以一条流水为“流觞曲水”,“列座其次”,饮酒赋诗,得诗37首。编为《兰亭集》,论学识和资历,在大家的推举下,右军当场一气写成墨冠中华的《兰亭集序》。这次的活动地兰亭,由此成了我国的书法圣地,同时也成了文人墨客觞咏游览、述怀遗兴之地。
流觞亭内有一巨屏,屏风中间是一扇形“兰亭修禊图”,图中描绘了王羲之和孙绰、谢安等42位名士那日在曲水流觞的情景。人物形态各异,或举杯畅饮,或低头沉吟,或援笔而书;在惠风和畅及茂林修竹之间或袒胸露背,或醉意朦胧,将魏晋名士笑傲山林、旷达潇洒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修禊图”旁有一抱对:“雅集鸿文传百代,流觞韵事足千秋。”
在时间和空间游离辗转,终于又回到了流水边。小溪在我眼前变成了一条历史与当代的分界线:溪左是魏晋,水右为今天,我一脚踏着魏晋,一脚踩着眼前。在历史上,魏晋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国力影响,都比不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康熙乾隆,但它的温度与风尚,却能造就出一大批鸿儒硕士,为历史和文明增添了光彩。王羲之仅仅是灿烂群星中的一颗。1700多年过去了,像“曲水流觞”的韵事,像《兰亭集序》之经典,却是很少产生了。
为避战乱从琅琊迁居山阴的少年王羲之,怎么多少年后就能在融融春日组织这种赤膊露臂的野外文化活动?怎么一气就能写下《兰亭集序》?
要想读到新时代的《兰亭集序》,那首先要有“兰亭”那样的社会和人文环境,就要先陶冶人的灵魂。灵魂的陶冶,又离不开一种特定的文化基因。这样的基因,只有在民族文化深层的土壤里才能获得。
作者简介:李存修,男,1966年山东烟台师院毕业后分配四川工作。曾任四川省国旅中旅总经理、省旅游局副局长。1987年调广东,现任广东省旅游文化协会会长。
在工作和旅行中,坚持业余文学创作,发表作品400余万字,出版专集25部。有四篇作品入选国内外大、中学课本,三本著作在香港和台湾再版,获各种文学奖项20余次。
走遍五大洲六十几个国家和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7年被评为中国当代十大徐霞客。
责任编辑陈昭庆
王羲之是“书圣”,是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们的先师,是他们崇尚和膜拜的楷模,而我与书法无缘,一无书迹,二无追求,怎么也拜到羲之的门下来了?我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书圣,是民族的和历史的,是一种中华文化的表现,不仅仅属于哪个范围和领域,或者说哪一部分人。因此,在不久前,我还去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故乡沂南砖埠镇进行了访问。
近年我几次到临沂,每次都会想到王羲之,当然更会想到诸葛亮,因为他们是同乡人。王羲之在世的年代,竟有两种说法,史学家没法解决的问题,我也就人云亦云吧。一说是公元321—379年,或是303—361年。但人们还是倾向后一种。他祖籍琅琊临沂,如今山东的日照和临沂一带,古时曾称琅琊。比同一地区的诸葛亮晚出生112年。他们二人有些难以理解的巧合:两人同为12岁丧父,而且都是丧父后南下了。诸葛亮在13岁时离开琅琊,移居叔叔诸葛玄任知府的预章(今南昌),两年后离开;王羲之也是13岁离临沂到了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他也是少从叔父,至于后来怎样到了山阴,史书上记载不详。第三点就是因为北方的战乱,才举家迁移南方的。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的《隆中对》,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最古老的写本却是出于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之手。因同为琅琊望族的诸葛氏和王氏,虽然他们本人前后相隔一百余年,但作为他们的家族之间,还是有着一定的乡谊。王羲之在《蜀都贴》中就曾有“往在都见诸葛显……”,‘都’,是指诸葛亮的故乡‘阳都’,今为沂南县砖埠镇。而王献之又亲手写了《隆中对》这一名篇,足见王氏父子都是推崇老乡诸葛亮的。
两年前,春夏相交的季节,我到了浙江绍兴。市内有鲁迅纪念馆、故居和三味书屋,不远处有宋代陆游和唐婉生死别离的沈园。市外西南一隅,就是流芳百世、脍炙人口的兰亭。
兰亭这两个字,在中国读书人的头脑里,是多么风雅、多有品味,而且又是那样神秘,无人不想去一睹它的风采,但往往这样的机会一盼几十年而不得。晚上宿市区,想着“茂林修竹”、“鹅池趣话”、和“曲水流觞”,待繁华的绍兴静下来了,现代化的浙江也消失了,顺着曲水流觞,进了兰亭……
次日清晨,我搭乘从市区开出的第一班车,朝着西南的方向,不足半小时就到了13公里外的兰亭。景区离绍大公路不远。远远近近岗峦起伏,群峰叠翠,有锡杖山,曲水平岗,林木扶苏,修篁夹道。区内,青一片绿一片,看不到边缘。
我到的过早,离人家上班还有一个多钟头。幸好,大门虚掩,我就悄悄地进入了。
无风无雨,阳光还没有到达,园子里嗅不到人的气息。细雾,薄薄的,淡淡的,在曲径间游荡徘徊。江南多竹,竹就是景致,近几年竹林已成了大气候,像宜宾的长宁竹海,算是世界奇迹。这里虽不比长宁,走得进来,我照样有了这样一个感觉:这兰亭就是一个竹的世界。一时我忘记了去寻找王羲之,而是看小径边的竹子,一株靠着一株,从地里冒出,直直地向着青天钻去。它用枝叶染绿了一个景区,它让鸟鸣在林间流传,它靠自己的纯洁和气节传承着“书圣”的故事。文人爱竹,我尤其是想到了苏东坡和郑板桥。更早的王羲之能在如此美妙的地方以书会友,更雅更美,多让人羡慕。
林内有一小溪,叫兰亭江,自南向北从竹林中横贯兰亭。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美妙的风景,令参观者流连忘返。还未入戏,我已陶醉在竹林山水中了。
等我从竹林的幽径中走出,景区里仍一片静寂。我首先见到的并不是人,而是一方鹅池,池水清澈,澄碧中闪烁着细纹。有白鹅十数只,在亮晶晶的水面上嬉戏。池旁有一座式样奇特的石质碑亭。碑建于清同治年间,小亭子只有六七平方米。亭中有一比我稍高的石碑,碑上镌刻着“鹅池”二字。民间一直这样传说,这两个字出自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两人之手。王羲之性爱鹅,有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晋书·王羲之传》里就有这样的记载:“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群鹅相赠尔。’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羲之爱鹅、养鹅、书鹅,传说他刚写完“鹅”字,欲书“池”字时,忽闻圣旨到,遂搁笔应旨。于是书学颇自负的儿子王献之,趁父亲离开之际,提笔就补上了一个“池”字。碑上的两个字,为父子合壁,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佳话。我趋近细看,两字属同一风格。再揣摩,第二字似乎又有点粗胖之像。
到兰亭真正是为了看什么呢?当然是王羲之。然而,人已去1700多年,我去追寻的则是流芳千古的“曲水流觞”。与曲水流觞处相呼应的是流觞亭。这是一座单檐歇山顶古色古香的建筑,它飞檐翘角,木雕门窗,冰纹图案。亭的四周有走廊环绕,且围以石栏座。亭的正面悬一木匾额,上有“流觞亭”三个大字。
亭的前面,是一块由绿竹环绕拥抱的宽绰的平地,有条蛇形的小溪曲折蜿蜒而过,这就是人们慕名千里万里而来的“曲水流觞”。区区小溪,要不是成于兰亭,谁会把它当成个玩艺?因为就是它生在了王羲之笔下的兰亭,那它的身价、影响和知名度就不一样了。
这条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溪流,至于经历了多少世事沧桑,谁也难以去考证。但我知道,眼前这条小溪,是1980年改建成的,长度为78米,宽0.8米,也就是只有大半步。两边由参差的石块砌成,石缝中生出了一丛丛的杂草,细小的绿叶拂着缓缓水面,摆来摇去。这小景致包含着悠久的历史,透视着广阔的大千世界。平地上有石台石桌石凳,但空寂无人。感情所使,我步过来,步过去,轻松而随意,用不着担心会掉进水里去。我又 顺着弯曲的小溪,上下走过几个来回,小溪静流无声,也就更易把人带入永久和历史。
据《越绝书》记载,越王勾践种兰,渚田于此,汉代建驿亭。于是就有了兰亭之名。公元353年,于暮春之初的一天,正在任右军将军和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请了41位亲朋好友,“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以修禊事。“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他们以一条流水为“流觞曲水”,“列座其次”,饮酒赋诗,得诗37首。编为《兰亭集》,论学识和资历,在大家的推举下,右军当场一气写成墨冠中华的《兰亭集序》。这次的活动地兰亭,由此成了我国的书法圣地,同时也成了文人墨客觞咏游览、述怀遗兴之地。
流觞亭内有一巨屏,屏风中间是一扇形“兰亭修禊图”,图中描绘了王羲之和孙绰、谢安等42位名士那日在曲水流觞的情景。人物形态各异,或举杯畅饮,或低头沉吟,或援笔而书;在惠风和畅及茂林修竹之间或袒胸露背,或醉意朦胧,将魏晋名士笑傲山林、旷达潇洒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修禊图”旁有一抱对:“雅集鸿文传百代,流觞韵事足千秋。”
在时间和空间游离辗转,终于又回到了流水边。小溪在我眼前变成了一条历史与当代的分界线:溪左是魏晋,水右为今天,我一脚踏着魏晋,一脚踩着眼前。在历史上,魏晋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国力影响,都比不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康熙乾隆,但它的温度与风尚,却能造就出一大批鸿儒硕士,为历史和文明增添了光彩。王羲之仅仅是灿烂群星中的一颗。1700多年过去了,像“曲水流觞”的韵事,像《兰亭集序》之经典,却是很少产生了。
为避战乱从琅琊迁居山阴的少年王羲之,怎么多少年后就能在融融春日组织这种赤膊露臂的野外文化活动?怎么一气就能写下《兰亭集序》?
要想读到新时代的《兰亭集序》,那首先要有“兰亭”那样的社会和人文环境,就要先陶冶人的灵魂。灵魂的陶冶,又离不开一种特定的文化基因。这样的基因,只有在民族文化深层的土壤里才能获得。
作者简介:李存修,男,1966年山东烟台师院毕业后分配四川工作。曾任四川省国旅中旅总经理、省旅游局副局长。1987年调广东,现任广东省旅游文化协会会长。
在工作和旅行中,坚持业余文学创作,发表作品400余万字,出版专集25部。有四篇作品入选国内外大、中学课本,三本著作在香港和台湾再版,获各种文学奖项20余次。
走遍五大洲六十几个国家和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7年被评为中国当代十大徐霞客。
责任编辑陈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