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管理以管理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是一种师生的双向互动过程,师生都是班级管理的主体。但班级管理长期以来,以班主任个人意志为主,没有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班级管理模式下,不利于行为习惯的可持续养成和思想情操的有效提升。因此,笔者在班级管理建设中,努力实现教育的活力,以保持班集体健康运行。实施分组量化自主管理,借此确保班主任和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分别发挥不同的主体作用,班主任为学生参加班级管理活动提供支架平台和指导意见;学生参与各项与班级相关的管理活动,最终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实现学生行为习惯的可持续养成和思想情操的有效提升。
一、科学构建小组共同体,实现班级发展智慧化
班级管理实施小组共同体合作管理模式,班主任按照学生的综合表现,将班级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共同体,小组内的学生各有承担的角色,将管理任务与管理目标有效落实到每个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互相监督、互相管理,达成自我管理目标。这样能优化班级的管理结构,减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最终实现小组全员共同发展的预期目标。
班级内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是保障小组共同体合作管理顺利推进的基础,只有科学分组,才能达到使学生积极主动合作、管理并促进自主管理的目的。
1.排兵——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依据
学生的性格以及个性都是各不相同的。如果完全以学生的生理素质来确定其常驻位置并划分班级小组,可能会把同样性子较急的学生组建在一起,每天的相处中难免会产生摩擦,将不利于班级小组的合作管理;如果一组里的成员都是平时表现较好的同学,另一组里的成员都是平时表现较差的同学,组间差距过大,也不利于激励班级管理小组之间进行良性竞争。
所以,应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按照学生的个性、表现等综合标准,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后,对以学生的常驻位置为基础划分的班级小组进行微调,确定班级管理小组的数量及各个小组的成员。
2.布阵——以学生的能力养成为原则
以班级管理小组为单位进行管理员的角色安排:每组6~7人,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①号和⑦号,是小组组长和副组长,由平常在校行为表现較好并且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负责全面管理小组事务和小组管理员的管理情况;B层为②~⑤号,是小组管理员,分管小组内组员的课间文明、桌椅摆放、桌洞整理和仪容仪表情况,由平常在校行为表现一般但有管理意识的同学担任;C层为⑥号,是小组作业收发员,由小组内行为表现较差且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同学担任,以服务同学收发作业来弥补自己的行为过失。
在管理过程中,小组的角色布阵,可随时根据学生近期表现进行重新安排,奖励行为习惯有进步、管理意识有提高的学生担任小组管理的更高职位,以此来激励学生能力养成,向好发展。
3.选任——以师生的共同意向为标准
班主任不能完全以个人喜恶来确定班级管理梯队,应让学生通过竞选的方式来确定,这样能让学生自己选出心仪的班干部和管理员,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公平民主。而学生自主选举出来的班干部和管理员能够更自主、更有效地对班级进行管理。
所以,应让学生针对最希望承担的班级事务向班级同学发表自己的竞聘演讲,而其他同学和班级老师,此时坐在台下,认真聆听同学的演讲,并在演讲结束后,考量其平时表现和演讲表现,进行举牌表态,举牌表示支持,不举牌表示反对。班主任对每位同学获得的举牌数进行统计,以此作为选任班干部、管理员的重要指标。
二、严密组建管理共同体,支持学生发展活力化
低年级小学生个性差异较大,行为习惯养成差距较大,思想体系也尚不完善,这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培养班干部、小组管理员进行班级自主管理的能力,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对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行为习惯可持续的养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1.精准岗前培训,确保有序上岗
班级管理小组组建后,每个学生都有了专属的工作岗位,班主任根据之前和学生一起商定的管理细则,结合全面教育和一对一教育对管理员进行岗前培训。因为刚开始实行自主管理时,学生能对岗位职责不是特别明确,那么班主任就需要对他们的工作重点、难点进行培训、提点。思想上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当管理员,怎样当好管理员;在技能上,则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相关岗位的值岗培训。通过培训,管理员做好了心理准备与技能准备,才能使上岗后的工作有序地开展。
2.开展团建活动,增强小组意识
在班级中,学生是以共同体的形式参与班级管理的。班级小组成员是否具有小组团队合作意识,班级小组是否具有凝聚力,将会成为日后班级小组运行能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所以,学生应通过各种团队活动增强班级小组内成员的联系,逐渐明白一个团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树立组内团结、组间竞争意识。班级小组刚刚组建时,可以进行制定小组组名、口号、目标的团队活动,保证小组内成员有着共同的志向;班级小组组建、运行之后,也可以进行每月团队实践活动来强化小组合作意识,比如“我们学名人”“一起演课本”等。
3.激发内部驱力,实现自我管理
班级实行小组管理制度,学生们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组内互相管理、互相监督,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量化考核,学生在争做“行为小明星”的过程中促进了行为习惯的可持续养成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可持续提高,细化的考核制度让学生行为成长、管理能力发展有章可循;组间互相竞争,以小组整体得分进行比拼,争取得到“明星小组”称号,班级管理小组在有趣的小组竞争中不知不觉共同成长,班主任则基本“退出”日常事务管理,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生活的主体,在这样的自主管理中,学生学会了为自己和他人负责,实现了积极地自觉成长,奠定了自我管理的可能。
三、制定共同体管理规章,实现自主管理法治化 1.确定管理内容,制定评价细则
班级量化管理要制定一个标准化的班级管理规章与制度,以保证班级管理的可操作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然后确定管理任务和管理目标,也就是低年级学生应该养成的行为习惯,再进行管理环节的细化和具体化,将行为习惯具体化到某一个操作上,并请班干部和小组管理员进行专员管理,通过逐项量化打分进行量化考核。学生的行为习惯表现好坏,都在表单上清晰可见,一天一天、一周一周,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变化让大家看得见。
2.个人行为习惯,日常量化考核
为保证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班级小组组内专人专项管理,比如课代表负责每日早晨对全班同学的晨读纪律进行计分,其他同学则认真参与晨读,一人全面管理,有效提升全班同学的学习效率;两名纪律委员负责每日上午、下午对全班同学的眼操情况进行计分,其他同学则认真做眼保健操,两人分区域管理,有效保证全班同学的眼操质量;小组内专人对专门负责的项目进行计分:课间文明、桌椅摆放和桌洞整理,因为课间文明范围较大,若一人负责全班,恐怕监督不够到位,桌椅摆放和桌洞整理则比较细碎,六七人为一组互相监督,则整理效率提高。
班级小组考核表单悬挂在每一组的第一桌旁,方便班干部和小组管理员随时进行计分,也便于班内同学随时查看自己的行为习惯得分。量化考核公开透明,便于随时解决评价争议,也便于让学生知道自己每日行为表现,并进行改进提升,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并实现行为习惯的可持续养成。
3.小组常规表现,每周总结奖惩
班级小组合作管理的评价表单每周进行一次总结奖惩,进行组间竞争。对全班同学的一周行为常规计分进行统计结算,每人得到自己的一周行为常规总扣分,通过计算小组内成员的扣分平均分,每组得到自己的一周行为常规平均扣分。平均扣分最少的一组为“三星级明星小组”,所有成员得到每人5张行为常规积分卡的奖励;平均扣分第二、第三少的小组为“二星级明星小组”,得到所有成员每人3张行为常规积分卡的奖励;其余四组为“一星级明星小组”,得到所有成员每人1张行为常规积分卡的奖励。同时,每个班级小组内,扣分最少的个人为“行为小明星”,得到额外1张行为常规积分卡的奖励,相反,扣分最多的个人将受到扣除1张行为常规积分卡的惩罚。
希望通过每周团队奖励,开展组内合作管理、组间互相竞争,以激励各班级小组之间展开良性竞争,你追我赶,在一种有趣的比赛氛围下潜移默化养成并巩固了行为习惯;也希望通过每周个人奖惩,以警醒个别同学,因其个人的不良表现,影响了整个团队,加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加强自主管理意识,促自身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争做自主管理小达人,达到自主成长卓越化
所有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认可,班干部、管理员也不例外,所以,在自主管理前期,教师要多多发现班干部和管理员工作时闪光点,肯定他们做得好的部分,让他们有信心、有热情承担班级事务;但是,教师也不能一味地只夸赞,所以在自主管理进行到中期,教師要有意识地发现班干部和管理员工作时不够到位的地方,并对他们提出提升意见,让他们有能力、可持续地进行自主管理。
1.三级管理,监督管理力度
将班干部和小组管理员这些班级管理主体,构建起一个三级管理梯队,在此管理梯队中,各科课代表的管理工作由学习委员监督考核,设备管理与的管理工作由劳动委员监督考核,小组桌椅、桌洞管理员的管理工作由卫生委员监督考核,小组课间安保员的管理工作由纪律委员管理考核,而学习委员、宣传委员和文体委员的管理工作由一个副班长监督考核,劳动委员、卫生委员和纪律委员的管理工作由另一个副班长监督考核,两个副班长的管理工作由班长监督考核,而班长的管理工作由班主任监督考核。结构严明,层层监督,力度到位,确保所有管理员、班干部都能各司其职。
2.工资制度,激发管理热情
外部奖励对低段的学生来说是最直接的外部刺激。为直接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热情,班级仿照成年人的工作赚钱模式,实施工资制度。按照三级管理梯队,班干部到班长处,每日汇报所辖委员或管理员的工作情况,根据工作情况发放每日工资:基础工资2元代币,若工作非常到位,则给予2元代币奖励,若工作有不当之处,则工资减半,若工作不认真,则工资全部扣除。而学生每攒到50元工资,就可到“班级宝库”领礼品一份。
3.每周例会,提高管理能力
在引导低年级班干部开展自主管理的过程中还有定期召开交流活动。每周五下午,班长召集班长团、委员团、管理员团分别进行交流,班主任在旁引导,鼓励他们反思本周工作情况,并相互借鉴好的管理方法。还可以鼓励他们将自己工作遇到的困难说出来和大家分享,群策群力,一起解决。久而久之,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可以保证学生自主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个人的发展促进小组的合作,以小组的竞争促进班集体的向上;以班集体的向上促进小组的奋进,以小组的发展促进个人的管理。这样的班级管理制度,以生为本,强调“人”是目的,“人”是教育起点和归宿,以他们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学生分组管理,优化了班级的管理结构,提高了管理效率;学生自主管理,激发了管理的热情,保证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量化考核,从防止学生做出破坏行为,到关注学生的成长,有助于实现学生行为习惯的可持续养成。而这不仅是管理方法的转变,更是管理理念的更新,能够支持激励学生主动选择,富有强烈地主动发展意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一、科学构建小组共同体,实现班级发展智慧化
班级管理实施小组共同体合作管理模式,班主任按照学生的综合表现,将班级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共同体,小组内的学生各有承担的角色,将管理任务与管理目标有效落实到每个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互相监督、互相管理,达成自我管理目标。这样能优化班级的管理结构,减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最终实现小组全员共同发展的预期目标。
班级内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是保障小组共同体合作管理顺利推进的基础,只有科学分组,才能达到使学生积极主动合作、管理并促进自主管理的目的。
1.排兵——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依据
学生的性格以及个性都是各不相同的。如果完全以学生的生理素质来确定其常驻位置并划分班级小组,可能会把同样性子较急的学生组建在一起,每天的相处中难免会产生摩擦,将不利于班级小组的合作管理;如果一组里的成员都是平时表现较好的同学,另一组里的成员都是平时表现较差的同学,组间差距过大,也不利于激励班级管理小组之间进行良性竞争。
所以,应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按照学生的个性、表现等综合标准,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后,对以学生的常驻位置为基础划分的班级小组进行微调,确定班级管理小组的数量及各个小组的成员。
2.布阵——以学生的能力养成为原则
以班级管理小组为单位进行管理员的角色安排:每组6~7人,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①号和⑦号,是小组组长和副组长,由平常在校行为表现較好并且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负责全面管理小组事务和小组管理员的管理情况;B层为②~⑤号,是小组管理员,分管小组内组员的课间文明、桌椅摆放、桌洞整理和仪容仪表情况,由平常在校行为表现一般但有管理意识的同学担任;C层为⑥号,是小组作业收发员,由小组内行为表现较差且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同学担任,以服务同学收发作业来弥补自己的行为过失。
在管理过程中,小组的角色布阵,可随时根据学生近期表现进行重新安排,奖励行为习惯有进步、管理意识有提高的学生担任小组管理的更高职位,以此来激励学生能力养成,向好发展。
3.选任——以师生的共同意向为标准
班主任不能完全以个人喜恶来确定班级管理梯队,应让学生通过竞选的方式来确定,这样能让学生自己选出心仪的班干部和管理员,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公平民主。而学生自主选举出来的班干部和管理员能够更自主、更有效地对班级进行管理。
所以,应让学生针对最希望承担的班级事务向班级同学发表自己的竞聘演讲,而其他同学和班级老师,此时坐在台下,认真聆听同学的演讲,并在演讲结束后,考量其平时表现和演讲表现,进行举牌表态,举牌表示支持,不举牌表示反对。班主任对每位同学获得的举牌数进行统计,以此作为选任班干部、管理员的重要指标。
二、严密组建管理共同体,支持学生发展活力化
低年级小学生个性差异较大,行为习惯养成差距较大,思想体系也尚不完善,这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培养班干部、小组管理员进行班级自主管理的能力,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对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行为习惯可持续的养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1.精准岗前培训,确保有序上岗
班级管理小组组建后,每个学生都有了专属的工作岗位,班主任根据之前和学生一起商定的管理细则,结合全面教育和一对一教育对管理员进行岗前培训。因为刚开始实行自主管理时,学生能对岗位职责不是特别明确,那么班主任就需要对他们的工作重点、难点进行培训、提点。思想上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当管理员,怎样当好管理员;在技能上,则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相关岗位的值岗培训。通过培训,管理员做好了心理准备与技能准备,才能使上岗后的工作有序地开展。
2.开展团建活动,增强小组意识
在班级中,学生是以共同体的形式参与班级管理的。班级小组成员是否具有小组团队合作意识,班级小组是否具有凝聚力,将会成为日后班级小组运行能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所以,学生应通过各种团队活动增强班级小组内成员的联系,逐渐明白一个团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树立组内团结、组间竞争意识。班级小组刚刚组建时,可以进行制定小组组名、口号、目标的团队活动,保证小组内成员有着共同的志向;班级小组组建、运行之后,也可以进行每月团队实践活动来强化小组合作意识,比如“我们学名人”“一起演课本”等。
3.激发内部驱力,实现自我管理
班级实行小组管理制度,学生们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组内互相管理、互相监督,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量化考核,学生在争做“行为小明星”的过程中促进了行为习惯的可持续养成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可持续提高,细化的考核制度让学生行为成长、管理能力发展有章可循;组间互相竞争,以小组整体得分进行比拼,争取得到“明星小组”称号,班级管理小组在有趣的小组竞争中不知不觉共同成长,班主任则基本“退出”日常事务管理,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生活的主体,在这样的自主管理中,学生学会了为自己和他人负责,实现了积极地自觉成长,奠定了自我管理的可能。
三、制定共同体管理规章,实现自主管理法治化 1.确定管理内容,制定评价细则
班级量化管理要制定一个标准化的班级管理规章与制度,以保证班级管理的可操作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然后确定管理任务和管理目标,也就是低年级学生应该养成的行为习惯,再进行管理环节的细化和具体化,将行为习惯具体化到某一个操作上,并请班干部和小组管理员进行专员管理,通过逐项量化打分进行量化考核。学生的行为习惯表现好坏,都在表单上清晰可见,一天一天、一周一周,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变化让大家看得见。
2.个人行为习惯,日常量化考核
为保证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班级小组组内专人专项管理,比如课代表负责每日早晨对全班同学的晨读纪律进行计分,其他同学则认真参与晨读,一人全面管理,有效提升全班同学的学习效率;两名纪律委员负责每日上午、下午对全班同学的眼操情况进行计分,其他同学则认真做眼保健操,两人分区域管理,有效保证全班同学的眼操质量;小组内专人对专门负责的项目进行计分:课间文明、桌椅摆放和桌洞整理,因为课间文明范围较大,若一人负责全班,恐怕监督不够到位,桌椅摆放和桌洞整理则比较细碎,六七人为一组互相监督,则整理效率提高。
班级小组考核表单悬挂在每一组的第一桌旁,方便班干部和小组管理员随时进行计分,也便于班内同学随时查看自己的行为习惯得分。量化考核公开透明,便于随时解决评价争议,也便于让学生知道自己每日行为表现,并进行改进提升,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并实现行为习惯的可持续养成。
3.小组常规表现,每周总结奖惩
班级小组合作管理的评价表单每周进行一次总结奖惩,进行组间竞争。对全班同学的一周行为常规计分进行统计结算,每人得到自己的一周行为常规总扣分,通过计算小组内成员的扣分平均分,每组得到自己的一周行为常规平均扣分。平均扣分最少的一组为“三星级明星小组”,所有成员得到每人5张行为常规积分卡的奖励;平均扣分第二、第三少的小组为“二星级明星小组”,得到所有成员每人3张行为常规积分卡的奖励;其余四组为“一星级明星小组”,得到所有成员每人1张行为常规积分卡的奖励。同时,每个班级小组内,扣分最少的个人为“行为小明星”,得到额外1张行为常规积分卡的奖励,相反,扣分最多的个人将受到扣除1张行为常规积分卡的惩罚。
希望通过每周团队奖励,开展组内合作管理、组间互相竞争,以激励各班级小组之间展开良性竞争,你追我赶,在一种有趣的比赛氛围下潜移默化养成并巩固了行为习惯;也希望通过每周个人奖惩,以警醒个别同学,因其个人的不良表现,影响了整个团队,加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加强自主管理意识,促自身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争做自主管理小达人,达到自主成长卓越化
所有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认可,班干部、管理员也不例外,所以,在自主管理前期,教师要多多发现班干部和管理员工作时闪光点,肯定他们做得好的部分,让他们有信心、有热情承担班级事务;但是,教师也不能一味地只夸赞,所以在自主管理进行到中期,教師要有意识地发现班干部和管理员工作时不够到位的地方,并对他们提出提升意见,让他们有能力、可持续地进行自主管理。
1.三级管理,监督管理力度
将班干部和小组管理员这些班级管理主体,构建起一个三级管理梯队,在此管理梯队中,各科课代表的管理工作由学习委员监督考核,设备管理与的管理工作由劳动委员监督考核,小组桌椅、桌洞管理员的管理工作由卫生委员监督考核,小组课间安保员的管理工作由纪律委员管理考核,而学习委员、宣传委员和文体委员的管理工作由一个副班长监督考核,劳动委员、卫生委员和纪律委员的管理工作由另一个副班长监督考核,两个副班长的管理工作由班长监督考核,而班长的管理工作由班主任监督考核。结构严明,层层监督,力度到位,确保所有管理员、班干部都能各司其职。
2.工资制度,激发管理热情
外部奖励对低段的学生来说是最直接的外部刺激。为直接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热情,班级仿照成年人的工作赚钱模式,实施工资制度。按照三级管理梯队,班干部到班长处,每日汇报所辖委员或管理员的工作情况,根据工作情况发放每日工资:基础工资2元代币,若工作非常到位,则给予2元代币奖励,若工作有不当之处,则工资减半,若工作不认真,则工资全部扣除。而学生每攒到50元工资,就可到“班级宝库”领礼品一份。
3.每周例会,提高管理能力
在引导低年级班干部开展自主管理的过程中还有定期召开交流活动。每周五下午,班长召集班长团、委员团、管理员团分别进行交流,班主任在旁引导,鼓励他们反思本周工作情况,并相互借鉴好的管理方法。还可以鼓励他们将自己工作遇到的困难说出来和大家分享,群策群力,一起解决。久而久之,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可以保证学生自主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个人的发展促进小组的合作,以小组的竞争促进班集体的向上;以班集体的向上促进小组的奋进,以小组的发展促进个人的管理。这样的班级管理制度,以生为本,强调“人”是目的,“人”是教育起点和归宿,以他们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学生分组管理,优化了班级的管理结构,提高了管理效率;学生自主管理,激发了管理的热情,保证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量化考核,从防止学生做出破坏行为,到关注学生的成长,有助于实现学生行为习惯的可持续养成。而这不仅是管理方法的转变,更是管理理念的更新,能够支持激励学生主动选择,富有强烈地主动发展意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