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本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質。
项目式探究学习是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它以教学内容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学生组成项目小组,以小组合作方式对真实问题进行探究,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最终获得学科知识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并提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下就以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中《华北平原》一课为例,阐述将项目式学习引入品社课堂所做的探索与尝试。
一、选定项目课题,明确项目任务
项目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任务就是确定项目的课题。品社学科项目课题的确定,既要考虑所学内容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们的家乡——华北平原》,是五年级上册“锦绣中华大地”的第二个主题“白雪飘飘的北国”中的一个话题。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南北差异大,东西发展不平衡。这种区域的差异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切构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虽然学生们对自然环境,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不同地区的差异虽然有了一些了解,但是很不全面和具体,所以这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自然环境,认识祖国的区域特征,感受祖国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白雪飘飘的北国中,华北平原是离学生生活较为贴近的内容,怎样让学生们更全面的了解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核心问题。于是基于项目式的学习,我和学生们通过共同思考、梳理,将课题按照他们感兴趣的社会实际问题逐一分解为“概况篇”“农业篇”“交通篇”和“文化篇”。最大限度地将学习内容在项目式学习中得到体现和应用,使项目的实施高效化。
在确定了项目课题后,接下来就要确定项目任务,(见表一)。在《华北平原》项目任务清单中包括以下几项:项目准备,分享材料准备,展示准备,汇报展示。
二、构建合作小组,设计活动计划
项目式学习通常是在一个学习小组中进行,因此需要构建合作小组,并进行合理分工。在合作中,学生通常会在“应该做什么”,“谁应该去做”等方面产生分歧,因此,要求学生们在这个小组中有各自的角色,而且这个角色会不断轮换,以此来保证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与提高。与此同时,作为教师也应该适时的起到引导作用。帮学生建立敢于接受难题的自信心,并且在必要时拓展他们对问题的理解。良好的团队氛围可以为这种开放性和创造性的活动提供昂扬向上、积极乐观的气氛,在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能使成员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是百利而无一害。
三、自主活动探究,解决问题
当小组构建完成后,针对每个小组所认领的任务就开始自主探究活动了。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学会彼此尊重信任,和睦相处,在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下通过各种探究活动解决问题。
林崇德教授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报告》中也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其中文化基础这一素养——科学精神中提到信息意识重点是: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
因此,在《华北平原》一课的研究过程中,我为学生选用了Ipad进行辅助教学。在组明确任务后就要组织小组成员利用IPAD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选择最有效的信息进行PPT制作。
在交通篇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决定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说明,将其细致分为水路,航空,公路,铁路后再自主认领任务分别探究,从这几个方面统一更有力的印证华北平原的交通四通八达这一论点。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们密切合作,同时能够体会到只有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更有力的说明本组的探究目标,出色的完成学习任务。众所周知,华北平原小麦和玉米是“交替种植,两年三熟。”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普遍存有疑惑,为此,我指导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制作了PPT,真正做到了化难为易。在最后一个文化篇中,全国八大古都中有五个位于华北平原上,这个组的学生又会相应的自主分组分别查找资料,每一个城市之所以被称为古都的有力证据最后汇总说明。
四、交流成果,活动反思评价
项目式小组探究学习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汇报展示,高效的汇报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各小组完成项目任务之后,教师应当组织各小组利用不同形式来呈现、展示他们的成果和研究过程。可以是口头报告的形式、也可以制作成幻灯片,详细的记录下成员们各阶段收集到的资料、完成的作品以及成员间的交流和各自的感想。
在《华北平原》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小组学习整理好资料、制作好PPT后,怎样更有效的进行交流,交换意见是我们所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于是我们联系了Ipad公司,询问可以让学生们使用的相关软件。每两个学生使用一个Ipad,就自己所选的研究题目进行网上搜索,利用keynote进行展示文本的制作。学生们很自如的操作平板电脑,甚至极个别平时在课上不爱发言的学生也变的很主动,找好了资料来征求同组伙伴和我的意见。这个软件好比记录的钥匙,可以随时与大屏幕链接,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们的不同想法呈现并及时高效的进行交流以便达到最好的效果。在交流讨论中,学生经过教师指导并使用Ipad,增强了对于信息搜集后的整理和同组成员通力合作沟通的能力。与此同时也大大帮助学生们提高了整理资料的效率,即及时的删减赘余信息,添加和呈现有效信息。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网络多媒体的更新换代,各种电子设备及应用软件层出不穷。利用网络强大的信息库,Ipad操作方便,便于随时查找资料,其强大的检索功能助力小组筛选关键话题丰富的演示功能让组员的汇报更精彩,清晰的回放功能让评价更公平,能很好的在各科的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
项目式探究学习是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它以教学内容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学生组成项目小组,以小组合作方式对真实问题进行探究,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最终获得学科知识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并提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下就以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中《华北平原》一课为例,阐述将项目式学习引入品社课堂所做的探索与尝试。
一、选定项目课题,明确项目任务
项目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任务就是确定项目的课题。品社学科项目课题的确定,既要考虑所学内容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们的家乡——华北平原》,是五年级上册“锦绣中华大地”的第二个主题“白雪飘飘的北国”中的一个话题。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南北差异大,东西发展不平衡。这种区域的差异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切构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虽然学生们对自然环境,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不同地区的差异虽然有了一些了解,但是很不全面和具体,所以这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自然环境,认识祖国的区域特征,感受祖国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白雪飘飘的北国中,华北平原是离学生生活较为贴近的内容,怎样让学生们更全面的了解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核心问题。于是基于项目式的学习,我和学生们通过共同思考、梳理,将课题按照他们感兴趣的社会实际问题逐一分解为“概况篇”“农业篇”“交通篇”和“文化篇”。最大限度地将学习内容在项目式学习中得到体现和应用,使项目的实施高效化。
在确定了项目课题后,接下来就要确定项目任务,(见表一)。在《华北平原》项目任务清单中包括以下几项:项目准备,分享材料准备,展示准备,汇报展示。
二、构建合作小组,设计活动计划
项目式学习通常是在一个学习小组中进行,因此需要构建合作小组,并进行合理分工。在合作中,学生通常会在“应该做什么”,“谁应该去做”等方面产生分歧,因此,要求学生们在这个小组中有各自的角色,而且这个角色会不断轮换,以此来保证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与提高。与此同时,作为教师也应该适时的起到引导作用。帮学生建立敢于接受难题的自信心,并且在必要时拓展他们对问题的理解。良好的团队氛围可以为这种开放性和创造性的活动提供昂扬向上、积极乐观的气氛,在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能使成员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是百利而无一害。
三、自主活动探究,解决问题
当小组构建完成后,针对每个小组所认领的任务就开始自主探究活动了。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学会彼此尊重信任,和睦相处,在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下通过各种探究活动解决问题。
林崇德教授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报告》中也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其中文化基础这一素养——科学精神中提到信息意识重点是: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
因此,在《华北平原》一课的研究过程中,我为学生选用了Ipad进行辅助教学。在组明确任务后就要组织小组成员利用IPAD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选择最有效的信息进行PPT制作。
在交通篇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决定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说明,将其细致分为水路,航空,公路,铁路后再自主认领任务分别探究,从这几个方面统一更有力的印证华北平原的交通四通八达这一论点。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们密切合作,同时能够体会到只有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更有力的说明本组的探究目标,出色的完成学习任务。众所周知,华北平原小麦和玉米是“交替种植,两年三熟。”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普遍存有疑惑,为此,我指导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制作了PPT,真正做到了化难为易。在最后一个文化篇中,全国八大古都中有五个位于华北平原上,这个组的学生又会相应的自主分组分别查找资料,每一个城市之所以被称为古都的有力证据最后汇总说明。
四、交流成果,活动反思评价
项目式小组探究学习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汇报展示,高效的汇报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各小组完成项目任务之后,教师应当组织各小组利用不同形式来呈现、展示他们的成果和研究过程。可以是口头报告的形式、也可以制作成幻灯片,详细的记录下成员们各阶段收集到的资料、完成的作品以及成员间的交流和各自的感想。
在《华北平原》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小组学习整理好资料、制作好PPT后,怎样更有效的进行交流,交换意见是我们所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于是我们联系了Ipad公司,询问可以让学生们使用的相关软件。每两个学生使用一个Ipad,就自己所选的研究题目进行网上搜索,利用keynote进行展示文本的制作。学生们很自如的操作平板电脑,甚至极个别平时在课上不爱发言的学生也变的很主动,找好了资料来征求同组伙伴和我的意见。这个软件好比记录的钥匙,可以随时与大屏幕链接,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们的不同想法呈现并及时高效的进行交流以便达到最好的效果。在交流讨论中,学生经过教师指导并使用Ipad,增强了对于信息搜集后的整理和同组成员通力合作沟通的能力。与此同时也大大帮助学生们提高了整理资料的效率,即及时的删减赘余信息,添加和呈现有效信息。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网络多媒体的更新换代,各种电子设备及应用软件层出不穷。利用网络强大的信息库,Ipad操作方便,便于随时查找资料,其强大的检索功能助力小组筛选关键话题丰富的演示功能让组员的汇报更精彩,清晰的回放功能让评价更公平,能很好的在各科的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