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习困难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硕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简要赏析诗歌颈联的写景艺术。(学生找不出写景的角度。)
二、解决的办法
(一)知識回顾:分析下列诗句写景角度。
1.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4.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小结:诗歌是怎样写景的?
1.从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入手分析。如高、低、俯、仰、远、近景象的变化。
2.从作者描写景物的手法入手分析。
(1)绘形、绘声、绘色,即所见、所闻、所感;(2)嗅觉、听觉、视觉、味觉,感觉的转移(通感)等;(3)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化静为动、白描、对比、虚实结合等;(4)运用修辞的角度。
(三)拓展训练
南柯子·忆旧
【宋】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注】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这首词上阕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写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①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②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前两句是视觉的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的描写。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其实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
三、案例体会
如果学生能把积累和方法结合起来,做题时有了拐杖,慢慢就有了兴趣,就有了进入“诗歌王国”的一双有力的翅膀,就会飞到一个新的天地,飞到一个新的高度!
送魏万之京 李硕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简要赏析诗歌颈联的写景艺术。(学生找不出写景的角度。)
二、解决的办法
(一)知識回顾:分析下列诗句写景角度。
1.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4.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小结:诗歌是怎样写景的?
1.从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入手分析。如高、低、俯、仰、远、近景象的变化。
2.从作者描写景物的手法入手分析。
(1)绘形、绘声、绘色,即所见、所闻、所感;(2)嗅觉、听觉、视觉、味觉,感觉的转移(通感)等;(3)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化静为动、白描、对比、虚实结合等;(4)运用修辞的角度。
(三)拓展训练
南柯子·忆旧
【宋】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注】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这首词上阕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写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①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②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前两句是视觉的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的描写。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其实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
三、案例体会
如果学生能把积累和方法结合起来,做题时有了拐杖,慢慢就有了兴趣,就有了进入“诗歌王国”的一双有力的翅膀,就会飞到一个新的天地,飞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