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文本比较

来源 :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yua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概说
  在中国佛教史上,据文献记载十轮经由梵文译成汉文的译本有两种:先译的是《大方广十轮经》,后的译是《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一)第一种译本《大方广十轮经》
  在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的各种大藏经中,《大方广十经轮》共有八卷,十五品。 失佚人名,译经年代被定为北凉。
  (二)第二种译本《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唐高宗永徽二年正月至十二月玄奘用一年的时间重新翻译了《十轮经》,并将其命名为《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新译本无论在内容的完善、品目结构的合法性、主旨的突出、语言的优美等方面都超过了旧译本、大大的提高了《十轮经》的传播与地位。
  (三)旧译与新译的历史地位作比较
  《大方广十轮经》是早期传播以三阶教为中心 。 由于三阶教的宗旨:三阶教以苦行忍辱为宗旨,每天只吃一顿乞来的饭,以吃寺院的饭为不合法。在路上行走,见人不论男女,一概礼拜。竭力提倡布施。死后置尸体与森林,供鸟兽食,叫做以身布施等等与以往的僧众大不相同。从信行圆寂后,至唐开元年间(594~725)前后百余年,三阶教曾遭到四次打击。最初是隋开元二十年(600),禁断传行,但未能完全禁绝。其次武周证圣元年(695)认为三阶教籍违背佛意,命尽数送礼部集中,作为经符录处理。第三次是圣历二年(699)限制三阶教徒,吃乞食、长戒、持戒、坐禅而外,其他行为都视为违法。第四次是开元十三年(725),命诸寺三阶院除去隔障,和大院相通,使三阶教僧与一般僧侣同居,不得别住;所有三阶教籍,全部除毁《开元释教录》卷十八。
  由于三阶教发展与禁绝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方广十轮经》的传播发展,也因此这样的一幕历史背景使《大方广十轮经》的传播与地位抹上了一层历史的阴影。在玄奘重译《十轮经》之前,历史记载中未发现有其他派的高僧大德在其著作中引及《十轮经》,或许这能说明《大方广十轮经》当时并未受到佛教界的普遍重视,这显然也不利于它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传播。但玄奘在西土求法、遍观佛教典籍的经历,以他在佛学界崇高的威望和地位来重译《十轮经》,这也就十分明确地肯定了《十轮经》的历来是毫无疑问的,从源头上杜绝了批判者的口实。玄奘还将新译命名为《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将它归入《大集经》系列之中,这就根本上提高了《十轮经》。
  (四)凉译与唐译的对比
  文辞虽有出入,但唐译的第一<序品>大致相当于凉译的第一<序品>与第二<诸天女问四大品>。唐译第二<十轮品>相当于凉译第三<发问本业断结品>及第四<灌顶喻品>。唐译第三<无依行品>相当于凉译第五<相轮品>与第六<刹利旃陀罗现智相品>。唐译第四<有依行品>及第五<忏悔品>相当于凉译第七<众善相品>、第八<刹利依止轮相品>。唐译第六<善业道品>相当于凉译第九<远离饥嫌品>,唐译第七<福田相品>与第八<获益嘱累品>相当于凉译第十<布施品>、第十一<持戒相品>、第十二<忍辱品>、第十三<精进相品>、第十四<禅相品>、第十五<智向品>等六品。
  二、藏译本《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的简介
  藏译本《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共有八卷十品,记载着译者是藏族大译师浪巴明多和汉地的和尚甚深等几个人。通过查阅很多藏文历史文献与教法史我们也可以断定藏文译者浪巴明多是赤松德赞时期的人。赤松德赞是藏族第38代赞普,执政时间(公元755-797年)为八世纪。译者翻译《地藏十轮经》的年代也就在八世纪。关于汉地和尚甚深的资料在藏文文献里极少,记载汉藏佛经翻译的诸多译师资料中也未发现有关这位译师的记载。
  三、两个汉译版与藏译版的目录、内容、框架结构比较。
  从目录比较中我们不难看出藏译本与唐译的符合度,从目论到正文的框架、内容,藏译的《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与唐译的《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是极其符合的,在藏译本里第五品没有品名而已内容上没有任何的删减,由此推理藏译本的原文是唐译。
  四、藏译本与唐译本的不同点:
  ① 在藏译的正文开头就有几句咒语,是关于佛经的版本问题,所有藏译的佛经,其首行必须表明其出处,如译自印度梵文的,就写印度梵文,就写印度语曰:XXX:如是译自汉语,则写成汉语曰:XXX;若是译自于阗,那就写于阗语曰:XXX。曰后面的时属于什么文种的音译文字,如今随着年代久远,除印度梵文和汉文外,于阗文等不易还原。而汉译佛经没有这个先列,所以,经过认真研究后才能确定邹安琪的汉译佛经译自什么文种。
  ② 自藏文赤松德赞起就有一套非常科学的规定,即每部经的首页第二行就非常清楚地表明了这部经属于什么类别的,即律藏之首,必须写明:“向佛、众菩萨及三宝敬礼敬礼!”。这样的好处就是,人们一看首页的第二行就明白,这部经属于什么类别。但汉译佛经没有这方面的识别符号,所以看完正文才知道。
  唐译的第一卷就有写明了时间、译者、地点等
  ③ 凉译和唐译的正文的标点符号只有句号。
  总的来说,无论是从目录到文章的结构、还是最主要的内容上也唐译和藏译都没有特别的出入,以上的这些不同点也不能说明藏译本不是由唐译本译过来的。
其他文献
摘 要:农村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已刻不容缓。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该如何做好平时的数学教学工作,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呢?文章就谈几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认识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差,是大家所公认的,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感触到农村学生的学习现状;农村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对学习缺乏主动性,而大多数农村
期刊
【摘要】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是艺术类专业学科实现专业学科教育的重要方式,是艺术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艺术专业大学生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艺术的作用在当今社会日益明显, 高校应突破原有教学模式,调整教学目标,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非常紧迫,整合教学改革成果,结合教学实践,在教学中实行引进项目等一些创新的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关
期刊
人海茫茫,你我的相逢便是佛家所讲之“缘”,“缘”,由何而生,又为何而灭?流年明亮的痕迹,在岁月的长河里跌宕斑驳,一如思绪的绵长。  ——题记  每个人与这世间万物冥冥之中都有一份挥之不去的情结,就像李白的酒、陶渊明的菊、郑板桥的竹、徐悲鸿的马……相遇是刹那,相忘却要一生。明知时间会带走一切,连同你,连同我,自己却还固执的守候那份早已被时光蹂躏而残碎不堪的记忆。  于不久前重温了儿时故地。重新踏上那
期刊
【摘要】民族高校要开展有特色、高水平的科研,必须重视对科研人员的培养,通过加强对其的职业生涯管理,帮助科研人员树立目标,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科研人员的职业技能。本文立足民族高校,对民族高校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管理进行了积极全面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民族高校、科研人员、职业生涯管理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四川民族地区基层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问题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体育教的地位也变得日益重要。小学体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体育技能和反应能力。本文将针对小学体育的创新式教学展开思考和讨论,重点介绍小学体育创新式教学的方法和意义,目的自在于促进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最大限度开发小学生的潜能。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体育教学已经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放羊式”教学模式,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
期刊
当今时代,是一个大发展,大交融,大激荡的时代,人类社会已然从工业化阶段步入了信息化阶段。各种新兴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的透明度增加,信息传播如潮如涌,良莠不齐。这对年轻官兵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处事原则等都带来了强烈冲击,对基层政工干部做好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基层政工干部要胜任本职,必须具备"四种素养"。  一、政治素养  基层政工干部应该把
期刊
【摘要】数学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而数学的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大好年龄阶段,数学的学习对他们智力的发展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通过找规律的方法进行数学学习,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更关键的是能够提升他们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本文就小学高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作一简要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
期刊
摘要:设计在世界各个发达国家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程度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在中国设计的力量一直没有显现,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认知分析,从中国的国情,教育现状和经济发展很容易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设计教育 中国文化 经济发展 中国设计  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众所周知,中国仅仅是在经济总量上达到第二的水平,因为中国有接近世界19.2%的人口,而之前居世界经济总量第二
期刊
摘要:首都机场作为“中国第一国门”,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培育“中国服务”品牌,把机场建设成为真正的安全之门、开放之门、便捷之门、友爱之门、事业之门、心灵之门。作为机场基层团组织,只有立足本职岗位,正确履行职责,开展富有特色的团组织活动,才能与时俱进地开创团支部工作的新局面。本文对民航企业基层团支部如何做好党支部的辅助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民航企业;基层团支部;工作探讨  习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
期刊
《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从1805年开始撰写的,完成于1806年,出版于1807年3月,是黑格尔独立完成的第一部著作。已时年37岁的黑格尔,这在当时来说,算是晚成的了。他写作《精神现象学》时,正值耶拿大战,法军攻占耶拿,黑格尔被迫弃家出走,他把余稿藏进衣袋,躲在一个朋友家里,借着法军兵营的火光整理了余稿。  历史上哲学家们认为《精神现象学》不但是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的序曲, 而且蕴含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