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新课程改革的进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大潮一浪高于一浪。改变原有的教学手段,运用科技含量较高的教学手段去完善课堂教学变成了必不可少的改革趋势。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的新兴产业顺理成章的走进了课堂,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逐渐得到应用。它不仅可以创设开放式的教学情景,使教学情趣盈然、丰富多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计算机的高分辨率的动态图像演示功能、绘图功能以及快速的大规模的数据处理能力,为数学演示教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拓宽了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渠道。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计算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辅助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探究过程、训练思维
数学思维是在数学的探究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使这个过程展现得更加清晰充分,使学生得到更完善的思维训练,更深刻地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例如教学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时,发现结论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个由任意三角形变为等腰三角形的动画,让学生观察三线的变化过程,找出规律,发现定理,从而使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昭然若揭。又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和三条高线分别相交于一点时,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许多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种种误差,导致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即使交于一点了,也会心存疑惑,使得学生很难领会数学内容的本质,但利用计算机就不同了,在几何画板中,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线,就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然后任意托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亲身经历,大大增加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再如在教学“圆幂定理”时,可利用几何画板制作动态图形,展示两线(相交弦或切割线)的交点从圆内移动到圆外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领会几个重要的几何定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在上面的认知环境下,学生学习更积极主动,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二、有利于化繁琐为简明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点与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学“频率分布”时,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引着学生在“60名女学生身高”数据中,找最大值,最小值;再分组;一个一个地数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绘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既繁琐又费时。但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洁明了,把60个数据输入Excel,排序,最大值和最小值,各组中的频数,一目了然,用Exce坯能方便地绘出柱状图,类似频率分布直方图。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领会数学方法和思维方式,把非智力过程交给计算机处理,这样才能增加课堂容量和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
三、有利于化无形为有形
初中数学理性知识成分太重,传统的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于是只能靠学生的死记和教师的说教了。比如“点的轨迹”,学生最终会知道“轨迹”是一些直线或射线,但学生对“轨迹”是毫无想象力的。《几何画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它显示的“点”一步步地动态有形地组成直线或射线,旁边还能显示轨迹中“点”的条件,这种动态的有形的图形是十分完整的,清晰的,它远远超出老师“把轨迹比喻成流星的尾巴”。
四、有利于化抽象为直观
纵观中学数学的很多概念教学,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初二年数学“函数”,就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对“对于x的每一个值,v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分别显示解析式y=x 1、《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天气昼夜变化图象,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像,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v,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不仅引起学生的自豪感,而且对函数概念理解非常透彻。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如初一年数学“探究性活动:镶嵌”,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资源,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互相交流,对比,归纳。然后教师提供尽可能多且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配上不同颜色,鼓励学生设计几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激活课堂气氛,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励学生乐意参与数学活动的探索。
六、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能提高学习质量,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在数学学习中,现代教育技术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反复观察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形成猜想、发现规律、探究结果。如在学习《探索勾股定理》时,有的教师用几组特殊数值来说明,这只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强大的作图功能,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作一个动态变化的直角三角形,通过度量各边长度的平方值并进行比较,学生对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产生感性的认识,通过观察与交流。学生发现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勾股定理的认识、理解和应用。这种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探究,还可为创新思维的形成打下基础。由于学生参与热情十分高涨,学习方法由接受式转变成探究式。大大增加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积极思考构建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的可能性,学习效果就非常理想。
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结合促使数学课程教学手段、方法、模式的变革,给中学数学课程教学增添新的活力。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一、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探究过程、训练思维
数学思维是在数学的探究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使这个过程展现得更加清晰充分,使学生得到更完善的思维训练,更深刻地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例如教学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时,发现结论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个由任意三角形变为等腰三角形的动画,让学生观察三线的变化过程,找出规律,发现定理,从而使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昭然若揭。又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和三条高线分别相交于一点时,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许多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种种误差,导致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即使交于一点了,也会心存疑惑,使得学生很难领会数学内容的本质,但利用计算机就不同了,在几何画板中,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线,就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然后任意托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亲身经历,大大增加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再如在教学“圆幂定理”时,可利用几何画板制作动态图形,展示两线(相交弦或切割线)的交点从圆内移动到圆外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领会几个重要的几何定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在上面的认知环境下,学生学习更积极主动,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二、有利于化繁琐为简明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点与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学“频率分布”时,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引着学生在“60名女学生身高”数据中,找最大值,最小值;再分组;一个一个地数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绘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既繁琐又费时。但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洁明了,把60个数据输入Excel,排序,最大值和最小值,各组中的频数,一目了然,用Exce坯能方便地绘出柱状图,类似频率分布直方图。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领会数学方法和思维方式,把非智力过程交给计算机处理,这样才能增加课堂容量和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
三、有利于化无形为有形
初中数学理性知识成分太重,传统的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于是只能靠学生的死记和教师的说教了。比如“点的轨迹”,学生最终会知道“轨迹”是一些直线或射线,但学生对“轨迹”是毫无想象力的。《几何画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它显示的“点”一步步地动态有形地组成直线或射线,旁边还能显示轨迹中“点”的条件,这种动态的有形的图形是十分完整的,清晰的,它远远超出老师“把轨迹比喻成流星的尾巴”。
四、有利于化抽象为直观
纵观中学数学的很多概念教学,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初二年数学“函数”,就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对“对于x的每一个值,v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分别显示解析式y=x 1、《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天气昼夜变化图象,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像,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v,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不仅引起学生的自豪感,而且对函数概念理解非常透彻。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如初一年数学“探究性活动:镶嵌”,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资源,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互相交流,对比,归纳。然后教师提供尽可能多且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配上不同颜色,鼓励学生设计几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激活课堂气氛,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励学生乐意参与数学活动的探索。
六、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能提高学习质量,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在数学学习中,现代教育技术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反复观察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形成猜想、发现规律、探究结果。如在学习《探索勾股定理》时,有的教师用几组特殊数值来说明,这只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强大的作图功能,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作一个动态变化的直角三角形,通过度量各边长度的平方值并进行比较,学生对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产生感性的认识,通过观察与交流。学生发现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勾股定理的认识、理解和应用。这种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探究,还可为创新思维的形成打下基础。由于学生参与热情十分高涨,学习方法由接受式转变成探究式。大大增加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积极思考构建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的可能性,学习效果就非常理想。
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结合促使数学课程教学手段、方法、模式的变革,给中学数学课程教学增添新的活力。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