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里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内容,所承载的数学思想方法在于扩充自然数,使得可以用“数”来表示小于“单位1”的量。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会认、会读、会写小数,而要回答一些更为本源的问题,例如:为什么要学习小数?小数与分数的区别在哪里?小数和自然数是什么关系?尽量把构建“小数”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用孩子们易懂的方式表示出来。
一、不能满足于直接指认式
北师大版用直接指认的方式认识小数。 “小数的意义(一)”首先用人民币的元、角、分来引进小数(见图1)。开宗明义的三句话就是直接指认:
“ 1.11元是1元1角1分。”
“1角是1元的,也可以写成0.1元。”
“1分是1元的,也可以写成0.01元。”
这一段教材反复地让学生知道,“以10 或100、1000为分母的分数表示的量,也可以改写成用“ 0.1,0.01,0.23,0.059”那样形式的数来表示它。 随后,又将抽象的数1作10等分,再次说,“也可以”写成0.1;“也可以”写成0.01。 接着的练习,要求学生模仿,“也可以”写成0.064。用图形表示的分数,“也可以”写成2.13和1.04。教材的内容全在分数的改写上。 至于为什么要学习小数,凭什么将分数“也可以写成”小数,没有任何解说。无目的地写来写去,灌输的味道未免太重了。
到了“小数的意义(二)”(见图2),通过量黑板、称鸵鸟蛋,将测量得来的量,按照度量衡的制度将换算时的分数写成小数。例如,用米尺量黑板时,1米之外多出的36厘米,写成0.36米;12克重鹌鹑蛋写成0.012千克。总之,还是将换算得到的分数改写成小数。
到了“小数的意义(三)”(见图3),忽然在计数器上打出22.222,直接问每个2分别表示多少,据此认识小数点、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等等。认知跨度相当大。然而,小数在计数器上位于何处?本身是一个需要探究思考的问题,现在直接在计数器上拨出22.222,一一指认各个数位上的2是什么意思,又是一通灌输。
总之,整段教材,从指认开始,强调“也可以”把分数写成小数,在练习中依样模仿,重在能认得小数,会进行单位换算,会改写成小数,然后直接给出数位表。至于这些内容背后所承载的数学思想方法,特别是小数乃是自然数位置计数的扩展与延伸,几乎没有触及。这与“四基”教学的要求相去甚远。
图3
二、做好铺垫工作,揭示小数意义的本质
人教版教材四下中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内容(见图4),从度量讲台桌的高及课桌面的长入手,发现量出1米之后,还分别多出1分米和2分米。于是,提出问题:如果“用米作单位,不够1米怎么办?” 问题是提出来了,但是没有展开。教材接着也是把米、米、米改写为0.1米、0.01米、0.001米。
尽管学生只认识了0.1、0.01、 0.001三个小数,教材紧接着就提出小数的记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最后,给出数位顺序表(见图5)。这样做,没有任何铺垫,同样没有说明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关于小学数学中“小数的意义”的内容,只有一句话:“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意义。”不过,理解是要求很高的行为动词。那么,对于“小数的意义”而言,要理解哪几点呢?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引进小数是为了表示小于“单位1”的量。
2.除0之外,自然数中最小的是1,所以自然数不能表示小于1的量。
3.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是小于1的数。(在《初等数论》中可以找到有关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概念的表述)
4.小数是分母为10,100,1000……的一类特殊分数。(注:在刚刚接触小数的时候,小数就是指有限小数。本文所指的小数,都是指有限小数)
5. 一个小数可以记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小数中的小圆点叫小数点。
6. 小数使用十进制位值原则记数法,满十进一,但分数不是。
三、一个具体的设计方案
第一段 小数的意义
(一)开首语
华罗庚: 大哉,数学之为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数学无处不在。
(二)自然数和小数
宇宙很大,我们可以用自然数描写很远的地方,一米,十米,百米,万米,亿米……万亿米……
粒子很小,用自然数不能描写。因为自然数里最小的数就是1(0 除外)。因此我们需要引进比1还要小的数,才能描写很小的粒子。
(旁白:比1还小的数有没有?有啊,分数!、都比1小)
(现在,让我们特别注意一类分数:,,,,……,……)(旁白:10亿分之一,多么小啊!)
具有这样分母的一类特殊分数,我们称之为小数。
(三)小数采用新的记法
例如:
= 0.1 ;
一、不能满足于直接指认式
北师大版用直接指认的方式认识小数。 “小数的意义(一)”首先用人民币的元、角、分来引进小数(见图1)。开宗明义的三句话就是直接指认:
“ 1.11元是1元1角1分。”
“1角是1元的,也可以写成0.1元。”
“1分是1元的,也可以写成0.01元。”
这一段教材反复地让学生知道,“以10 或100、1000为分母的分数表示的量,也可以改写成用“ 0.1,0.01,0.23,0.059”那样形式的数来表示它。 随后,又将抽象的数1作10等分,再次说,“也可以”写成0.1;“也可以”写成0.01。 接着的练习,要求学生模仿,“也可以”写成0.064。用图形表示的分数,“也可以”写成2.13和1.04。教材的内容全在分数的改写上。 至于为什么要学习小数,凭什么将分数“也可以写成”小数,没有任何解说。无目的地写来写去,灌输的味道未免太重了。
到了“小数的意义(二)”(见图2),通过量黑板、称鸵鸟蛋,将测量得来的量,按照度量衡的制度将换算时的分数写成小数。例如,用米尺量黑板时,1米之外多出的36厘米,写成0.36米;12克重鹌鹑蛋写成0.012千克。总之,还是将换算得到的分数改写成小数。
到了“小数的意义(三)”(见图3),忽然在计数器上打出22.222,直接问每个2分别表示多少,据此认识小数点、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等等。认知跨度相当大。然而,小数在计数器上位于何处?本身是一个需要探究思考的问题,现在直接在计数器上拨出22.222,一一指认各个数位上的2是什么意思,又是一通灌输。
总之,整段教材,从指认开始,强调“也可以”把分数写成小数,在练习中依样模仿,重在能认得小数,会进行单位换算,会改写成小数,然后直接给出数位表。至于这些内容背后所承载的数学思想方法,特别是小数乃是自然数位置计数的扩展与延伸,几乎没有触及。这与“四基”教学的要求相去甚远。
图3
二、做好铺垫工作,揭示小数意义的本质
人教版教材四下中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内容(见图4),从度量讲台桌的高及课桌面的长入手,发现量出1米之后,还分别多出1分米和2分米。于是,提出问题:如果“用米作单位,不够1米怎么办?” 问题是提出来了,但是没有展开。教材接着也是把米、米、米改写为0.1米、0.01米、0.001米。
尽管学生只认识了0.1、0.01、 0.001三个小数,教材紧接着就提出小数的记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最后,给出数位顺序表(见图5)。这样做,没有任何铺垫,同样没有说明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关于小学数学中“小数的意义”的内容,只有一句话:“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意义。”不过,理解是要求很高的行为动词。那么,对于“小数的意义”而言,要理解哪几点呢?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引进小数是为了表示小于“单位1”的量。
2.除0之外,自然数中最小的是1,所以自然数不能表示小于1的量。
3.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是小于1的数。(在《初等数论》中可以找到有关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概念的表述)
4.小数是分母为10,100,1000……的一类特殊分数。(注:在刚刚接触小数的时候,小数就是指有限小数。本文所指的小数,都是指有限小数)
5. 一个小数可以记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小数中的小圆点叫小数点。
6. 小数使用十进制位值原则记数法,满十进一,但分数不是。
三、一个具体的设计方案
第一段 小数的意义
(一)开首语
华罗庚: 大哉,数学之为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数学无处不在。
(二)自然数和小数
宇宙很大,我们可以用自然数描写很远的地方,一米,十米,百米,万米,亿米……万亿米……
粒子很小,用自然数不能描写。因为自然数里最小的数就是1(0 除外)。因此我们需要引进比1还要小的数,才能描写很小的粒子。
(旁白:比1还小的数有没有?有啊,分数!、都比1小)
(现在,让我们特别注意一类分数:,,,,……,……)(旁白:10亿分之一,多么小啊!)
具有这样分母的一类特殊分数,我们称之为小数。
(三)小数采用新的记法
例如:
=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