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针对“问题”学生种种表现,分析其种种表现兹生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学生的有效的方法。
【摘要】: 问题学生 列举表现 探究原因 解决办法
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最头疼的问题就是班级中的“问题学生”,这些学生由于受家庭?社会等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难以调教,想把他们从根本上改观,非得下一番苦功夫!
所谓“问题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绩差,品德差,各科成绩在班级往往倒数,无学习的动力,整天在课上无所事事,专做分散其他学生注意力的事,或搞怪,或恶作剧,或无故早退旷课,或怒目老师,从不听教诲,这也是老师眼中的“品德”差。
二成绩好,性格内向。上课能认真听讲,考试也棒,但不愿于老师同学打成一片,轻易不与同学老师交流,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
三常上网吧,上网成瘾,对父母的话置若罔闻,老师的话也听不进去,这类子女课堂上看不到他们身影常以头疼写身体病痛为由不来上学老师打电话给家长问询,家长也不知去自去向。
四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把校纪校规弃之不顾,还抽烟喝酒谈恋爱。
五常奇装异服,戴耳环,戒指弄纹身,表现另类,说话做事非常“反叛”,非与同学老师家长逆着走不可。
以上五种现象不能代表全部,但是,基本能反映所谓“问题发生”身上能表现出来的问题,这些学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根据做班主任多年经验,我总结出这些所谓问题学生,其实本身并不坏,是因为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一系列的影响造成的,这些影响追究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父母不和,经常吵架,甚至离婚。初中生年龄尚小,身心皆不成熟。属于成长期,剧变期,家庭是否温馨,对他的性格塑造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平日能够宽容忍让体谅对方,这样的孩子在校表现也很正常,性格比较平静,成绩一般也不错,和老师同学都能正常相处。但是那些不和睦的家庭,往往让孩子感受到一些矛盾,冲突,暴力,没有点温暖。没有爱,只有冷漠负面的东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深受影响,也慢慢学会了冷漠,暴力。和别人相处时也用父母的方式来解决,这样的孩子往往人际关系紧张,对学习不感兴趣,更没有梦想希望。
二父母的溺爱,父母对物质,成绩的过分关注,导致把孩子当小皇帝一样照顾,忽视对做人的教育。孩子成绩好就开怀大笑,引以为豪,以为是自己的功劳。
三粗暴简单的教育模式孩子成绩不好,家长就谩骂责备愤怒,认为全是孩子的错,孩子整天提心吊胆,把分数视为“生命”。这样的孩子心里上往往有不安全感,会走极端和同学老师不能和谐相处。
四有些老师自身由于智慧不足,极化了“问题”的导火线,使孩子更陷入泥潭。老师应该是孩子前行路上的明灯,授业解惑。但是有一些老师因为缺乏耐心,一看到学生分数低,不听话,旷课就火冒三丈恶语教训,使本来就心情不爽的学生更不痛快,破罐子破摔,故意做更多的坏事惹老师愤怒。
五留守儿童缺失父母的爱,造成这些儿童心理不健全,内心有阴影,时间长了,终究成了问题学生。
其实,初中生是一株含苞的花朵,尽管还没有开放,有些瑕疵,但是只要你给他们足够的阳光,水,空气,他们就可以美丽盛开。作为一名老师,一名班主任,我们有责任去做好这份工作。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未来,名族的希望,没有他们的健康成长,我们的家庭将如何幸福?国家将如何富强?所以,我们需要努力,需要耐心,需要全心的爱,全心的付出爱!
那么,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该如何做呢?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努力:
第一,不轻易批评所谓“问题学生”,当我们发现孩子身上出现一些不正常的东西时,先不要急着去批评,先保持沉默,然后观察分析思考去寻求,能够让孩子健康成长最佳方法措施。如果轻易批评上火,学生是根本不可能听你的,作为老师,就花下了极大的错误。
第二,尊重“问题学生”,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不是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而是发自内心对生命的敬重,孩子们的心灵纯洁,犹如一朵净莲,对他们的尊重完全是出自于对学生内心尊重和爱。
第三,倾听“问题学生”的心声,不是让他们听我说。能表现出“问题学生”的学生,帮助起他们很容易,最可怕的是那些表现得太正常的孩子,最容易做出让人恐怖的事情来。这些“问题学生”最需要的是老师像朋友一样听他们倾听,其实在说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理也就舒服了,问题也就没有了。学生最怕老师喋喋不休,用大道理教诲,这样既改变不了学生,又让学生反感。
第四,相信问题学生。每一名学生的内心都渴望被人认可,被人赞美。如果我们班主任能具有一双慧眼,就会很容易发现学生的亮点,然后用语言告诉他们,用眼神传达给他们,学生就会在你的欣赏?鼓励中慢慢的前进。作为一名班主任,最重要的就是相信自己的学生,相信他们的身上优秀的品质,相信他们在你的爱护下,可以让他们的心灵感受到爱,感受到温暖。
以上是我做班主任的一点点心得体会,我诚心祈望每一朵生命之花都可以得到美丽的盛开。我最想说的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就是问题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阳光?空气?水也唯有爱,生命之花才可以得到盛开。
参考文献
[1]郑力《河南教育:基教版》2004第2期
[2]曾令华《湖南教育:综合版》2000第16期
[3]景涛《教育艺术》2003第10期
【摘要】: 问题学生 列举表现 探究原因 解决办法
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最头疼的问题就是班级中的“问题学生”,这些学生由于受家庭?社会等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难以调教,想把他们从根本上改观,非得下一番苦功夫!
所谓“问题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绩差,品德差,各科成绩在班级往往倒数,无学习的动力,整天在课上无所事事,专做分散其他学生注意力的事,或搞怪,或恶作剧,或无故早退旷课,或怒目老师,从不听教诲,这也是老师眼中的“品德”差。
二成绩好,性格内向。上课能认真听讲,考试也棒,但不愿于老师同学打成一片,轻易不与同学老师交流,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
三常上网吧,上网成瘾,对父母的话置若罔闻,老师的话也听不进去,这类子女课堂上看不到他们身影常以头疼写身体病痛为由不来上学老师打电话给家长问询,家长也不知去自去向。
四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把校纪校规弃之不顾,还抽烟喝酒谈恋爱。
五常奇装异服,戴耳环,戒指弄纹身,表现另类,说话做事非常“反叛”,非与同学老师家长逆着走不可。
以上五种现象不能代表全部,但是,基本能反映所谓“问题发生”身上能表现出来的问题,这些学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根据做班主任多年经验,我总结出这些所谓问题学生,其实本身并不坏,是因为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一系列的影响造成的,这些影响追究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父母不和,经常吵架,甚至离婚。初中生年龄尚小,身心皆不成熟。属于成长期,剧变期,家庭是否温馨,对他的性格塑造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平日能够宽容忍让体谅对方,这样的孩子在校表现也很正常,性格比较平静,成绩一般也不错,和老师同学都能正常相处。但是那些不和睦的家庭,往往让孩子感受到一些矛盾,冲突,暴力,没有点温暖。没有爱,只有冷漠负面的东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深受影响,也慢慢学会了冷漠,暴力。和别人相处时也用父母的方式来解决,这样的孩子往往人际关系紧张,对学习不感兴趣,更没有梦想希望。
二父母的溺爱,父母对物质,成绩的过分关注,导致把孩子当小皇帝一样照顾,忽视对做人的教育。孩子成绩好就开怀大笑,引以为豪,以为是自己的功劳。
三粗暴简单的教育模式孩子成绩不好,家长就谩骂责备愤怒,认为全是孩子的错,孩子整天提心吊胆,把分数视为“生命”。这样的孩子心里上往往有不安全感,会走极端和同学老师不能和谐相处。
四有些老师自身由于智慧不足,极化了“问题”的导火线,使孩子更陷入泥潭。老师应该是孩子前行路上的明灯,授业解惑。但是有一些老师因为缺乏耐心,一看到学生分数低,不听话,旷课就火冒三丈恶语教训,使本来就心情不爽的学生更不痛快,破罐子破摔,故意做更多的坏事惹老师愤怒。
五留守儿童缺失父母的爱,造成这些儿童心理不健全,内心有阴影,时间长了,终究成了问题学生。
其实,初中生是一株含苞的花朵,尽管还没有开放,有些瑕疵,但是只要你给他们足够的阳光,水,空气,他们就可以美丽盛开。作为一名老师,一名班主任,我们有责任去做好这份工作。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未来,名族的希望,没有他们的健康成长,我们的家庭将如何幸福?国家将如何富强?所以,我们需要努力,需要耐心,需要全心的爱,全心的付出爱!
那么,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该如何做呢?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努力:
第一,不轻易批评所谓“问题学生”,当我们发现孩子身上出现一些不正常的东西时,先不要急着去批评,先保持沉默,然后观察分析思考去寻求,能够让孩子健康成长最佳方法措施。如果轻易批评上火,学生是根本不可能听你的,作为老师,就花下了极大的错误。
第二,尊重“问题学生”,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不是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而是发自内心对生命的敬重,孩子们的心灵纯洁,犹如一朵净莲,对他们的尊重完全是出自于对学生内心尊重和爱。
第三,倾听“问题学生”的心声,不是让他们听我说。能表现出“问题学生”的学生,帮助起他们很容易,最可怕的是那些表现得太正常的孩子,最容易做出让人恐怖的事情来。这些“问题学生”最需要的是老师像朋友一样听他们倾听,其实在说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理也就舒服了,问题也就没有了。学生最怕老师喋喋不休,用大道理教诲,这样既改变不了学生,又让学生反感。
第四,相信问题学生。每一名学生的内心都渴望被人认可,被人赞美。如果我们班主任能具有一双慧眼,就会很容易发现学生的亮点,然后用语言告诉他们,用眼神传达给他们,学生就会在你的欣赏?鼓励中慢慢的前进。作为一名班主任,最重要的就是相信自己的学生,相信他们的身上优秀的品质,相信他们在你的爱护下,可以让他们的心灵感受到爱,感受到温暖。
以上是我做班主任的一点点心得体会,我诚心祈望每一朵生命之花都可以得到美丽的盛开。我最想说的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就是问题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阳光?空气?水也唯有爱,生命之花才可以得到盛开。
参考文献
[1]郑力《河南教育:基教版》2004第2期
[2]曾令华《湖南教育:综合版》2000第16期
[3]景涛《教育艺术》2003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