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陽军区赤峰医院幼儿园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深入一线,我深切地意识到我国现在正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竞争日趋激烈,社会运转节奏加快,幼儿教师在多种挑战中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心理问题日趋增多。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幼儿教师具备心理健康的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的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其中身心素质是最基本的前提。由于幼儿教师角色的独特性,他在幼儿心理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一个理想、合格的幼儿教师,除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外,还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幼儿教师是学龄前儿童启蒙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他人”。学校里教师与幼儿有长时间面对面的接触机会,教师的言谈举止和情绪是构成整个教育环境的组成部分。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幼儿的心理、行为、赏罚无度,喜怒无常,容易引起学生情绪的困忧,适应不良,甚至发生心理障碍;反之教师心理健康,适应良好,就能够尊重、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良好关系,能根据心理卫生的要求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促进学生心理发展会起到积极的影响。
二、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幼兒教师心理健康是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与自我调节,究其原因涉及社会、组织和个人等方面,因此,幼儿教师个体要维护和促进自身心理健康,一方面,个体要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另一方面,社会与组织要能够为个体发展创设健康和谐的环境。基于此,我认为,就幼儿教师这个群体而言,影响起心理健康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来自社会的偏见与压力。尊师重教在我国已被提倡多年,教师在社会已有一定的地位,但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定位却难以令人接受,家长和社会对幼儿教师的普遍认识就是每天哄哄孩子,和孩子玩玩游戏,让孩子好好吃饭,帮助孩子穿好衣服,不要让孩子出事就好了。很多人提起幼儿教师,就会觉得这是个既简单又轻松的职业,不怎么重要;而有子女正在接受幼儿教育的家长,又会对教师提出很多过高的要求,既希望教师像高级保姆一样,又希望教师像个教育专家。他们都没能真正了解幼儿教师的作用,忽视了现代幼儿教师的独特性、重要性、多样性。人皆渴望得到爱与被爱、理解与尊重、友情与支持,而幼儿教师这些需要的满足主要来源于幼儿家长。良好的家园关系会使教师有成就感、自我价值感、幸福感,这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生存环境。
2.幼教改革中的现实压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在当今幼教界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滚滚浪潮,《纲要》对幼儿教师角色作了新的界定,同时提出了新的期望与挑战。教师已从单一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课程的共同开发者,教师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角色承担能力,需要相应的专业素养,必须成为学习者、研究者。无论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考虑,还是为了符合国家对教师的要求,幼儿教师必须为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参加各种业务学习、展开各种课题研究。为自己的学历提升,“学无止境”对幼儿教师来讲,恐怕体会尤为深刻。
三、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过程,需要从社会层面、组织层面和教师个体层面入手,综合各种因素,创设和谐发展的组织氛围,进而提高教师的适应能力,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1.正确面对改革,激发内动力。时代的发展使教育的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幼儿教师要积极应对。幼儿园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学习培养机会,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注重业务提高的同时,更要重视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意识到,幼儿教育工作是一种承担着社会责任的专业性的职业,从而,能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并为自己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专业独特性而自豪。红烛、春蚕的奉献精神固然可贵,更应该看到奉献的同时,教师的自我价值得到了实现。
2.改善工作环境,创造温馨和谐人际关系。幼儿园要注重情感管理,建立民主、宽松的管理环境,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同时充分发挥工会、团支部、党组织的作用,组织教师开展有益身心的活动,在每位教师生日时,送上一份祝福,帮助解决由生育、子女入学、住房等一系列问题所带来的后顾之忧,使她们安心工作。园长要真诚面对教师,创造机会让教师参与幼儿园的民主管理,让教师敢于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让主人翁精神根植于每位教师的心中。
作为一名教育者,幼儿教师更是应该拥有良好、积极的身心状态,去培育祖国下一代的花朵。只有通过社会、组织和个人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关注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才能让幼儿教师的青春付出得有所值,才能让幼儿有一个良好发展的人文环境,我国的幼教事业才会有一个积极、稳步的发展。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深入一线,我深切地意识到我国现在正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竞争日趋激烈,社会运转节奏加快,幼儿教师在多种挑战中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心理问题日趋增多。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幼儿教师具备心理健康的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的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其中身心素质是最基本的前提。由于幼儿教师角色的独特性,他在幼儿心理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一个理想、合格的幼儿教师,除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外,还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幼儿教师是学龄前儿童启蒙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他人”。学校里教师与幼儿有长时间面对面的接触机会,教师的言谈举止和情绪是构成整个教育环境的组成部分。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幼儿的心理、行为、赏罚无度,喜怒无常,容易引起学生情绪的困忧,适应不良,甚至发生心理障碍;反之教师心理健康,适应良好,就能够尊重、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良好关系,能根据心理卫生的要求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促进学生心理发展会起到积极的影响。
二、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幼兒教师心理健康是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与自我调节,究其原因涉及社会、组织和个人等方面,因此,幼儿教师个体要维护和促进自身心理健康,一方面,个体要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另一方面,社会与组织要能够为个体发展创设健康和谐的环境。基于此,我认为,就幼儿教师这个群体而言,影响起心理健康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来自社会的偏见与压力。尊师重教在我国已被提倡多年,教师在社会已有一定的地位,但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定位却难以令人接受,家长和社会对幼儿教师的普遍认识就是每天哄哄孩子,和孩子玩玩游戏,让孩子好好吃饭,帮助孩子穿好衣服,不要让孩子出事就好了。很多人提起幼儿教师,就会觉得这是个既简单又轻松的职业,不怎么重要;而有子女正在接受幼儿教育的家长,又会对教师提出很多过高的要求,既希望教师像高级保姆一样,又希望教师像个教育专家。他们都没能真正了解幼儿教师的作用,忽视了现代幼儿教师的独特性、重要性、多样性。人皆渴望得到爱与被爱、理解与尊重、友情与支持,而幼儿教师这些需要的满足主要来源于幼儿家长。良好的家园关系会使教师有成就感、自我价值感、幸福感,这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生存环境。
2.幼教改革中的现实压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在当今幼教界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滚滚浪潮,《纲要》对幼儿教师角色作了新的界定,同时提出了新的期望与挑战。教师已从单一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课程的共同开发者,教师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角色承担能力,需要相应的专业素养,必须成为学习者、研究者。无论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考虑,还是为了符合国家对教师的要求,幼儿教师必须为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参加各种业务学习、展开各种课题研究。为自己的学历提升,“学无止境”对幼儿教师来讲,恐怕体会尤为深刻。
三、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过程,需要从社会层面、组织层面和教师个体层面入手,综合各种因素,创设和谐发展的组织氛围,进而提高教师的适应能力,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1.正确面对改革,激发内动力。时代的发展使教育的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幼儿教师要积极应对。幼儿园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学习培养机会,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注重业务提高的同时,更要重视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意识到,幼儿教育工作是一种承担着社会责任的专业性的职业,从而,能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并为自己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专业独特性而自豪。红烛、春蚕的奉献精神固然可贵,更应该看到奉献的同时,教师的自我价值得到了实现。
2.改善工作环境,创造温馨和谐人际关系。幼儿园要注重情感管理,建立民主、宽松的管理环境,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同时充分发挥工会、团支部、党组织的作用,组织教师开展有益身心的活动,在每位教师生日时,送上一份祝福,帮助解决由生育、子女入学、住房等一系列问题所带来的后顾之忧,使她们安心工作。园长要真诚面对教师,创造机会让教师参与幼儿园的民主管理,让教师敢于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让主人翁精神根植于每位教师的心中。
作为一名教育者,幼儿教师更是应该拥有良好、积极的身心状态,去培育祖国下一代的花朵。只有通过社会、组织和个人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关注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才能让幼儿教师的青春付出得有所值,才能让幼儿有一个良好发展的人文环境,我国的幼教事业才会有一个积极、稳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