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cade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类招生及培养模式在强化基础教学、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在学风建设、班级管理和日常教育等方面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诸多新挑战。以西安文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为例,针对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三级学生管理模式、建立多层次帮扶指导体系和网络新媒体平台等解决对策,努力探索大类招生学生管理和培养路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类招生 学生管理
  【基金项目】西安文理学院校级教改项目“转型发展背景下大类招生学生分类指导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7-0183-02
  “大类招生”就是将学科门类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合并归类,按照一个大类进行招生。作为“宽口径、厚基础”的新型招生培养方式,学生进校后先经过一段时间的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学习,再根据自身发展目标、兴趣特长、社会需求等实际情况选择具体专业,分专业培养。这一招生政策在强化学科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新挑战。本文以西安文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在问卷调查、师生座谈和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探索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的学生管理路径,以期发挥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一、大类招生培养概况
  2015年9月起,西安文理学院实施了汉语言文学类、设计学类、数学类、计算机类4个大类招生及培养,涉及文史、理工、艺术等不同学科。其中信息工程学院包含了计算机大类和数学大类。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实施“3+1”培养模式。大一施行大类课程培养,大一结束后,根据个人意愿、发展方向和学习成绩等在专业大类中重新选专业,完成后面的专业学习。计算机大类分流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专业,数学大类分为数学与应用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分流后,同专业学生重新排班,宿舍保持不变。每个行政班配有一名专职辅导员,全程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和一名由专业教师担任的学业指导员。
  二、大类招生模式下學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针对2015级和2016级243名大类招生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62.5%的学生对大类招生模式没有清晰的认识。46.2%的学生认为该模式下学习的知识过于宽泛而且近半数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的学习时间较短,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53.9%的学生担心进不了自己喜欢的专业。60.7%的学生对未来的规划发展不明确,同时一部分同学认为感受到的压力会更大。68.3%的学生认为分专业或方向后,同宿舍不同班等原因,影响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和班级归属感。从数据来看,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未来发展、班级建设和同学人际关系方面。结合工作实际,本文分析了该模式下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1.从学风建设的角度讲,一年级学生接触的都是通识教育课程和大类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程后置使新生较难理清基础课学习和以后专业发展的联系,对未来感到迷茫,专业认同感不强,进而影响新生学习积极性。大二专业分流后学生容易出现专业适应性和学业适应性等问题,甚至出现两极分化。生源好的学生集中的班级,竞争压力大,锻炼机会少,学生发展性需求不能很好的满足,比如获得更多的专业教师的指导和科研实践、社会实践机会等。而成绩差的学生集中的班级不良学风容易蔓延,表现为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弱。
  2.从班级建设的角度讲,专业分流后班级归属感缺失、凝聚力较差。入校一年的集体生活使学生有了一段时期的接触和交往,已经建立了较为深厚的友谊,此时的班集体往往有较强的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而专业分流后,原本的社交圈具有很强惯性,使一部分同学很难转变身份,融入新集体。学生之间不熟悉、集体意识淡化、新班委号召力不强等因素导致班级活动难以开展,更不利于形成互帮互助、学习交流、有凝聚力的良好氛围。
  3.從日常管理的角度讲,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分流后,学生归属感差,难以和辅导员迅速建立深厚感情和信任关系,辅导员的威信有所降低。建立信息畅通的班委、舍长等网络体系,掌握特殊群体的情况则需要一定时间。在此之前,辅导员获取信息渠道较单一,不能及时了解动态,给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以前建立的各类信息资料需要重新归档,加大了工作量。
  三、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工作解决对策
  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我们也了解了学生对大类培养的建议和意见。有学生希望加强大类招生前期的宣讲工作,还有学生认为实践部分有待加强。在“您需要学院在专业发展方面提供哪些帮助”一题中,学生对就业实习岗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专业讲座的需求最大,分别占67.2%、55.1%和42.8%,其次是学科竞赛培训、参观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的政策方针,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1.实施三级学生管理模式,多方协作,思想引领与专业教育并行。
  三级管理模式指“辅导员+学业指导员+学长制”。以信息工程学院为例,辅导员主要对学生思想进行教育和引导,通过党团活动、时政教育、社会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开展心理辅导和日常行政工作。学业指导员由专业教师担任,利用自身深厚的专业知识解决学生专业认识不深、方向模糊等问题。大类招生并不是弱化专业,强调专业的“专”并不妨碍大类的“博”,“专”与“博”之间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一方面要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面,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消除学生的盲目性。低年级学业指导员重点在帮助学生明确专业目标,树立专业信心。高年级侧重于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提升专业能力,精化专业方向。学长制发挥朋辈教育和榜样的作用,选拔高年级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学生助理,给新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通过平等交流,能有效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实现思想、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柔性管理。实践中,辅导员和学业指导员要明确分工,形成合力,同时对学生助理进行有效指导。   学校2016年起组建了六大专题讲师团,内容包括适应教育、專业教育、励志教育和生涯发展教育等,師资融入了优秀教授、杰出校友、辅导员和学生标兵。以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为导向,通过系统的思想引领、活动参与、目标激励等教育环节,弥补了单个辅导员知识的盲点,构建一套系统化、科学化的学生教育引导体系,使思想引领与专业教育充分结合。
  2.建立多层次帮扶指导体系,全方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以服务学习为理念,激发优秀学生的服务意识,在班内成立一帮一小组。搭建优秀学生学习分享平台,打破班级界限,进行一对多学业指导,包括成立考前答疑组,举行学习经验交流会等。通过多种结对和学习交流方式,发挥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让学生间助人自助,促进深度沟通和交流,有效解决学习困难学生的具体问题,同时成绩优异的同学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学习深度,培养沟通表达能力。实施导师制,发挥教师在育人与专业教育上的优势,满足学生的发展性需求。设立学生科研实践岗,学生直接参与导师的在研项目。导师因材施教,不仅在专业领域提供指导,还利用其人生阅历进行思想引领,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在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等方面对学生加以教育。
  改变传统学生活动“重数量轻质量”的现状,将专业实践融入学生活动中,开展特色品牌活动。信息工程学院根据专业特点,设计了计算机技能大赛(包含多媒体动漫设计、网页网站设计、程序与互联网APP设计),数学微课大赛等,拓展专业学习渠道,以赛促学、以赛带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创热情。依托理工科学科竞赛多的优势,组织赛前辅导。一方面扩大参赛范围,更多的同学通过参与辅导习得了技能,锻炼了能力;另一方面组织院级选拔,推选优秀学生参加省市、国家级比赛,提高获奖机率,形成良性学习氛围。以竞赛组织和辅导、学术讲座活动等为切入口,也实现了学工和教学的双线联动,更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平台,突破线下交流障碍,全面了解学生状况。
  建立QQ群、微信、博客、班级群等网络平台是学生管理工作适应新形势的必然要求。这类沟通渠道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灵活,范围更广泛。班级成员可以通过网络在群里发布信息,进行自由讨论,也可以与辅导员互动,便于辅导员通过网络对班级文化进行引导,增强班级认同感。虚拟班集体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班级重组或者毕业后,成为学生间联络的重要纽带。许多学校已经引入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但此类系统普遍缺乏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表现和特殊情况的记录,比如参与社团情况、成绩分析、谈话记录等。做好电子台账,真实深入再现学生发展过程和成长轨迹能更方便工作交接,缩短班级重组后辅导员了解学生情况的时间,便于第一时间知晓学生的特殊情况,针对性做好管理和思想工作。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243名大类招生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座谈,分析了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经过实践和多方面的探讨,提出了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解决对策。希望这些对策对今后的学校招生和管理能有所帮助,并对当下高校大类招生模式的发展提供建议。然而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高教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符合大类招生实际的理想的学生管理模式仍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
  参考文献:
  [1]穆元彬,等.高职院校“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新思路初探.学生工作,2016(31):170-172.
  [2]高红梅,等.大类招生背景下理工科学院学风建设现状及对策、——基于上海大学学生自我管理学业促进平台的视角[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7(5):83-86.
  [3]潘中祥.高校大类培养模式下学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浙江科技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实证研究[J].浙江科学学院学报,2015,27(2):98-103.
  [4]周钗美,等.大类招生体制下的学生管理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增刊:87-89.
  作者简介:
  刘洁琳(1990-),女,汉族,陕西西安人,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常任琪(1989-),男,汉族,山西运城人,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对电路元件功率的正负判断,是“电路分析”的教学中容易被混淆的问题。本文从语言表述的准确性、符号定义的一致性,以及参考方向的关联性等三个方面入手,对电路元件功率的正负判断问题进行了详细辨析。通过问题辨析,旨在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电路模型的基本概念,熟悉电路分析的基本框架,逐步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关键词】电路分析 理想电路元件 电源 电功率  【中图分类号】G64【文
期刊
【摘要】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踐对关于“遗传规律”的概念教学方式进行总结和探讨:首先按照假说演绎法、实驗等生成对遗传规律定义的认知;同时引导学生绘制概念图,还通过必要的题型训练领悟概念本质,多次反复,理解其适用范围和变化情况,力求让学生熟能生巧地掌握该重难点。  【关键词】概念教学 遗传规律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7-0163-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7-0153-02  近日,“观察中国”向读者发出了 “你在身边看到的中国教育近些年在发生什么变化?”之问,有很多老师参与了评论,诸如:“大多数学校不过将应试教育落实的更隐晦却也更彻底,上课已经开始教答题模板,学生听得比知识还认真。”“应试的剧烈程度并没有丝毫减弱,学校依然是一个考试工厂。”“现在的状况是普遍的
期刊
【摘要】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我校推行了专家听课制度,专家听课对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新入职青年教师的培养起了重大作用。  【关键词】专家听课 教学水平提高 指明思路和方向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7-0199-02  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我校推行了
期刊
【摘要】在当前这个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进行过渡的时期,如何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课堂上,对学生的探究意识进行培养,是老师在教学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探究性教学法凭借其优良的教学内容,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课堂上,受到了广大老师的青睐。本文通过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原则和方法展开深入的研究,希望能为相关人员,起到一些积极的参考。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 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应用策略  【中图分
期刊
【摘要】围绕生物类研究生探讨科研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达到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思维,提高研究生实验操作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献计献策。  【关键词】生物 研究生 科研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7-0175-02  1.引言  2014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其中兽医学为硕士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7-0169-01  一、高中地理校本课题开发研究的意义  1.问题校本化,以研促教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发展趋向之一,就是日益注重从学校实际出发探索并确定研究课题。在学校教育科研中,本来所有研究问题都应该是校本的,要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将教育理念转化为实践,教育计划转化为行动,教育目标转化为学校的具体任务
期刊
【摘要】班级管理作为一项社会活动,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具有步骤性、計划性、目的性,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农村初中班级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合力的缺失、评价标准异化、民主化缺失等,导致班级管理水平不高,这就需要有效管理班级,构建班级管理的教育合力,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发展观,实现农村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本文就对农村初中班级管理中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和
期刊
【摘要】积极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指的是个体在先天潜能和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正向心理特质。目前已有研究发现,积极心理品质在对抗心理压力、心理疾病时具有缓冲作用。积极心理品质可以帮助个体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更好地应对各种社会压力。  自我概念是个体人格的核心部分,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心理及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自我概念越清晰,说明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和
期刊
【摘要】幼儿同伴冲突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社会互动形式。本文通过观察分析幼儿园美工区活动中幼儿同伴冲突的典型表现,以及不同经验水平教师的介入指导行为,揭示了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介入幼儿同伴冲突的特点、归因并提出了建议:强化教师正确的幼儿同伴冲突观;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性知识;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关键词】幼儿园美工区活动 教师介入指导 幼儿同伴冲突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