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手机去旅行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x2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夏天,我休长假去美国旅行了一个月。因着专业新闻摄影出身,出门旅行专业的摄影器材当然是必备之物。出发时,除了在相机背包里装了一套佳能EOS 1D Mark IV数码相机, 还特意带了一台徕卡M3,专门用来拍胶片。然而一个月下来,竟然发现一路拍摄,我用得最为得心应手的,却是我的iPhone4手机。
  我从第一代苹果手机iPhone2开始接触手机摄影,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买到iPhone3。手机摄影成为我生活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随时从兜里掏出手机拍下生活中的诸多经历,像一张张散页的生活影像日志就留了下来。到了iPhone4,用手机拍摄的素质全面提高了。对我而言,用手机拍照不仅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偶尔还能成为新闻采访的工具。
  此次美国之行,横跨美国西部、中部和东部。部分城市之间坐飞机,多数则采用自驾游的形式。背惯了沉重的摄影器材,体力上虽没有感觉太多的负担,但深感面对美景,掏出相机选景、对焦、拍摄,眼前的风景只成为取景框中的一幅幅小画面,它的壮丽、秀美、有趣,都成为记不起来的回忆了,使旅行缺少了当下的体验与享受。从事新闻摄影工作多年,经历过许多重大场面,然而全神关注取景框里出现的每一个瞬间,并随时做出按快门的判断,相机成为我和眼前事物的一道障碍。记得上世纪90年代作为新华社摄影记者常驻美国首都华盛顿时,去白宫拍完克林顿总统的新闻发布,后来有没去现场的文字记者问我克林顿讲了什么,我的回答往往是不知道。大学英文专业毕业的我不是听不懂克林顿讲什么,而是我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关注取景框中克林顿的每一个手势、眼神上了,根本不可能去听他在讲什么。
  出门旅行的意义,就在于全身心地放松,看一种不一样的风景,享一种不常有的清闲。然而最让外国人诧异的,是中国游客手中常常拿着非常专业的摄影器材,不停地“扫射”风景,而非观赏风景。在洛杉矶,我特意没有带相机包,拿着手机和用来导航指路的iPad就去Santa Monica著名的海滩了。海滨栈桥、游乐场、碧海蓝天,信步游逛,闲暇与惬意,是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所难以体会得到的。偶尔掏出手机,拍一两张照片,不论是纪念照还是风景照,借用iPhone的摄影应用软件(app)的辅助,都有极佳的效果,完全不逊于专业的相机拍摄所得。
  iPhone的诞生,为摄影带来一场革命。现在更有越来越多品牌的手机拥有强大的拍摄功能。在苹果手机的应用软件平台上,有众多的摄影软件(app)供用户下载使用。用户只需点几下手机的触摸屏,不仅可拍照片,而且可以得到不同效果的影像,根本无需在电脑上做后期处理。灵活运用各种app,全景、两次曝光、黑白等等,玩转手机,会得到令人意想不见的好照片。另外,借用网络,手机中的照片可以立即发布到微博上,此时在另一半球的朋友就可以看到你的行踪,这才真有天涯若比邻的感觉。
  在以后的行程中,旧金山、优山美地国家公园、纳帕溪谷,手机不自觉地越来越多使用。在优山美地,我采用PANO软件,很轻松地拍到全景照片,展现优山美地的风貌。而到了黄石公园,三天的时间,用眼睛欣赏美景是重头戏,忘掉自己是一名专业的摄影师。偶尔用iPhone手机拍照,丝毫不耽误看风景。在开车的过程中,还曾随手抓起手机拍到了在汽车道上“闲庭漫步”的牦牛。
  游览完达拉斯、休斯顿之后,我飞抵纽约。先去MoMA参观,排了半小时的队终于买到门票,刚迈进展厅,却被一名保安叫住,原来摄影包不得带入,必须存起来。再排了半个小时的队存包,又被告知摄影包可以存,但摄影器材不能存,结果只好将相机、镜头拿出,揣在兜里。进入展厅,已经没有了拿出相机拍照片的心情,只是专注于欣赏艺术作品。在展厅看到梵高的“星空”,忍不住首先拿出手机拍照。
  带着手机旅行,可以轻松上阵,做一名看风景的专业游客,同时保持与外界的通讯联络。而手机的拍照(甚至录像)功能,又可以让我们轻松地记录一些影像。前些日子,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去了趟布拉格,专业相机一直就留在饭店,照片全是用手机拍的,效果很好。回京后他还用这些照片做了一本小画册。
其他文献
9月19日,在新一届平遥国际影展上,台湾摄影家林添福将携带100多幅手机摄影作品入驻柴油机厂b3展区。林添福是较早一批用手机拍摄照片的摄影师之一,此次在平遥展出的照片,是他一年多来的用心之作,内容涉及纪实、风光、街拍、人像,是林添福在摄影创作上的新尝试,也向我们展示了高像素手机作为摄影器材的强大潜力。  记者:你从什么时候开始用手机拍摄?第一次用手机拍摄的手机型号是什么?当时拍摄的是什么内容?  
期刊
手机摄影的流行离不开其摄影素质的全面提升,它再一次大幅降低了摄影的门槛,也令摄影者的拍摄效率进一步提高。拍摄快、处理快、发布快,随着智能手机搭载的影像传感器分辨率数值的攀升,伴着我们生活节奏的日益提速,手机不仅被普通摄影爱好者当作随手拍照的器材,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专业摄影人的喜爱,成为普及化的摄影工具。  快速捕获与快速传播  当我们说起快速捕获影像能力,总是会想到更高的快门速度。高速马达是为了更快
期刊
梨园行的须生泰斗谭鑫培先生一百多年前主演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时候,他一定没有想到多年以后,摄影进入数码时代,一部便携的手机会和国粹京剧擦出火花。  “当、当、当!”剧场的三遍钟声响过,大幕徐徐拉开,西皮、二黄奏响,角儿从幕后走上台前。坐在台下的观众,开始走进国粹京剧带来的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开始欣赏各流派艺术幽美的唱腔。  大多数观众,并不知道这些演员三个小时前已经来到后台准备,有的剧目演员甚
期刊
一个精致的陶瓶内插满了牡丹、罂粟花、金盏花、郁金香等十几种盛开的鲜花,花瓣晶莹剔透,叶子青翠妖娆,色彩娇艳欲滴,花瓶下还躺着水灵灵的葡萄与桃子,蝴蝶似乎停留在花间吮吸着芬芳……商品画!大俗画!这是我年少学画时足以让自己拒绝仔细观看这类古典绘画的理由。或许是我年少无知,或许是无缘得见真迹,或许这确是俗不可耐的商品画的母版,总之这些可能,使我对17至18世纪的北欧花卉静物画一无所知。直到2004年。这
期刊
报道摄影师新宠  2001年开始的阿富汗战争可以说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之一。从我们看到的相关影像报道中,有包括关于美国军方的影像、阿富汗平民的影像、塔利班伤亡的影像,以及美军士兵后方家庭的影像……而不可避免地,这些影像在内容和呈现面貌上都有着某种可循的规律性。在这样的背景下,美联社摄影师大卫 · 古坦菲尔德的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当下在一线工作的大多数报道摄影师,包括我在内,使用的器材非
期刊
用手机拍摄奥运,这听起来不算新鲜。如今但凡是使用智能手机的人,随时随地拍摄和发布照片已经司空见惯。但职业摄影师用手机拍奥运,这听起来就有点剑走偏锋了。人们的质疑无非就是一点——用手机可以拍好奥运吗?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来自英国《卫报》的摄影记者张丹(Dan Chung),就挑战了这一另辟蹊径的全新任务,仅凭两部iPhone 4S,完成了整场奥运会的追踪拍摄。张丹所拍摄的照片即时发布在《卫
期刊
《美国摄影》杂志在今年5—6月刊中,盘点了美国的婚礼和婚纱摄影行业。此次由《美国摄影》杂志评选出的十位摄影师主要的日常工作是拍摄婚礼现场,少数几位也将婚纱摄影纳入业务的主要范畴。对于婚礼摄影的魅力,盘点前言中这样写道:“人类可以说是复杂、奇怪、自私的生物,但当两个人在一起共同生活时,生命的主语由‘我’提升至‘我们’。婚姻让人们相信善待彼此的可能,以及善待周围的整个世界。因此,人们也不惜在婚礼仪式上
期刊
如果把智能拍照手机作为一种摄影器材,拥有手机,人人都可以是“摄影记者”。2005年7月伦敦地铁大爆炸时用手机拍摄的现场图片登上主流媒体头版便是最早也最经典的诠释。然而,如果把智能拍照手机作为一种集拍摄和发布图片为一体的平台,人人也可以绕开“摄影记者”。在当今网络媒体环境下,普通人作为信息发布源头,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常见,尤其是面对灾难、危机和重大公共事件时,普通人用手机拍摄的新闻事件照片未必都会经过
期刊
航拍相机属于专用相机的一个品种,在技术上与普通相机相互借鉴,对推进照相机的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林哈夫(Linhof) Aero Press西德军用版本航拍相机(图1)就是众多产品中的一个。  笔者最近有幸接触到一套品相完好、配件齐全的林哈夫Aero Press,整套产品包括机身、卡尔·蔡司80毫米 F2.8 Planar镜头、卡尔·蔡司180毫米 F4.8 Sonnar镜头、林哈夫原配UV、黄
期刊
虽然说器材绝不是决定照片好坏的理由,但是不同的器材一定有其不同的特点。在苹果公司的应用商店里,一款名为Hipstamatic、图标酷酷、成像独特的iPhone摄影应用程序(图1)得到了越来越多职业摄影师的追捧和喜爱,甚至有人为了使用这款软件而购买苹果手机。高成像质量加上手机摄影的便携性,使Hipstamatic迅速成为了职业摄影师最热爱的摄影应用软件之一。2010年,美国传媒摄影师学会主席Shaw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