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下一站:让更多孩子“上好学”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224w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年前,一张《大眼睛》照片,让资助贫困孩子上学的希望工程,引发全民关注。
  苏明娟,出生于安徽贫困山区金寨县张湾村。她那张“大眼睛”照片,呈现了贫困孩子“想上学”的渴盼。这个女孩的命运,也因此改变。
  希望工程是一项资助贫困孩童上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公益活动。苏明娟在希望工程资助下,读完小学、初中,还上了高中,考入安徽大学。
  在义务教育及希望工程的支持下,苏明娟的幸运,在中国大地,被不断复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让亿万普通人家特别是贫困人家的孩子,至少读完了初中,从整体上,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教育水平。

一个都不能少


  1999年,一部感动无数观众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热映。影片讲了一个山区失学孩子上学的故事:在贫困山区水泉小学,每个新学期,都会有孩子辍学,几年间,学校仅剩28个学生。上级要求新来的代课老师必须将这28个学生留住。
  彼时,因贫困,很多地方及家庭,没有能力履行义务教育法。这部电影以艺术的手法,反映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困境。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与改革开放同步启程。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权利和义务”,“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普及义务教育”载为公民的宪法权力。
  1983年,邓小平复信北京景山学校,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我国教育改革树立了航标,也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方向。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义务教育,即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要“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1986年,義务教育法颁布,义务教育成为全体国民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从那时至今,义务教育已经走过35个春秋。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把“到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开启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时代,正式将“两基”作为新的奋斗目标。
  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两基”为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分别以1996年、1998年、2000年为时间节点,立下了军令状。
  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2000年底,全国“普九”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85%,青壮年文盲率下降至5%以下。由此,我国翻开了由基本实现“两基”到完全实现“两基”的篇章。
  200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提出,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了义务教育的免费原则,并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予以确立。
  到2007年,西部地区“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至此,义务教育实现全免费,几代中国人的梦想,终成现实。
  至2020年,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1.08万所,招生3440.19万人,在校生1.56亿人,专任教师1029.49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2%。其中,全国共有普通小学15.80万所,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6%。全国共有初中5.28万所(含职业初中10所),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2.5%。
  在希望工程教育资助下,义务教育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亿万“大眼睛”孩子有能力上完初中。这些接受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贫困家庭孩子,不少人上了高中、大学,乃至成为国家栋梁。即使仅仅上完初中的孩子,一些也成了山村里的“秀才”。在家乡或东南沿海的工厂,完成九年制业务教育的孩子,一度是主要劳动力。一些人,在打工几年后回乡创业,又成了脱贫致富带头人。

教育扶贫

其他文献
正确理解历史教科书中具体教学内容的旨趣,是开展历史教学的第一步和基石,而要真正“读懂教材”,领悟教学内容密码又绝非易事。“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课的教学,多是从“民族关系”视角切入,然后从政治变迁到民族战和,再到价值讨论,基本出不了政治交往、战争交合、经济交流的范畴。但部编版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将这节课置于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之中,单从单元标题已经透露出从“
近期,南方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多地遭受洪涝灾害侵袭,诸多大江、大湖已处超警戒水位,防汛救灾形势骤紧,全国同胞为之揪心。当此之时,更需坚定信心,积极作为,保一方安澜,保百姓安宁。  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一直是洪涝灾害多发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因地势平缓,降水集中,受灾尤为频繁。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汛情、灾情异常严重。从6月2日至7月12日,中央气象台连续40天发布了暴雨预警;7月12日,鄱阳湖
新世紀以来,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2018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颁行,确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2019年9月,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中外历史纲要》在6省市试用,到2020年9月,广东等十余省市加入,目前已有20个省市的高中采用新版《中外历史纲要》教科书。新版教科书确实做到了微言大义,但如何在课时有限、而内容庞杂中突出主题,如何深刻理解教科书中所涉及的相关历史学专业内容,相信老师们还有很多困惑
在历史学的众多分支学科中,思想史是一门需要更多理论思辨的学科。但受制于思维习惯、学术素养和教材体例,教师在讲授思想史内容时很容易出现教条化和简单化的倾向:从固有模式出发,以概念解释概念,思想史教学很可能是索然无味、乏善可陈。如何化解思想史教学中的教条化、简单化倾向一直是一些一线教师长期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些一线教师为之努力的方向。在此,笔者就以人教版必修三《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课的部分教学案例为
2020全国Ⅰ卷的第42题再次打破常规,呈现出了生动的情境问题,给学生一个明确而具体的“任务”,此题没有延续过去围绕材料自拟论题、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等考查方式,而是以更加明確、更加生活化的任务情境,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更随之以深深的震撼。  这道题充分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强调的“情境,是高考评价的考查载体。情境即问题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1]42题的妙处
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谭其骧语)!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高度重视历史的地理舞台,把历史地图作为培育素养的重要载体。纲要上教材与配套地图册[1]共使用近150幅地图,其中约20幅同名地图,如教材P16与地图册P6均配有《秦朝形势图》(前者是正文辅助栏目,以下简称辅助配图,见下图1;后者简称地图册图,见下图2)。  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历史地图是编撰者在专业历
鄉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但产业发展并非一蹴而就,与一个地方的资源禀赋,与决策者的战略选择、坚守,与村民内生动力的挖掘等息息相关。  尤需指出的是,不能为了发展产业而“铲村毁田”,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乡村振兴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  本期封面报道选择多个产业兴村的典型代表,深入挖掘其如何逐步实现产业兴旺,让村民过上小康生
一、“问题引领”的内涵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动学生思维力,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教学方式。2017年版《高中歷史课程标准》指出:指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设计应“以问题引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绝不是取决于对现成历史结论的记忆……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以问题引领作为展开教学的切入点,结合教学内容的逻辑层次,设置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解决的问题。”[1]  但在当
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子,透过它可以看到你的思想和灵魂。文章也应具有这样的一扇窗子,即“点睛”之笔。作为文章的眼睛,运用得好,能使文章生动传神,大放异彩。要想借点睛之笔助自己妙笔生花,我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精雕细刻:    一、标题扣题,眉目传情    “题好一半文”,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读者对本文便会一见钟情。那我们如何做到标题能吸引住读者的眼球呢?    1.巧用修辞。  修辞能增强说
“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1]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历史学科素养以史料为载体,对史料进行准确解读,是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前提条件。当前教学实践中,对历史史料的准确解读,不仅是学生的一大瓶颈,对教师来说,在对史料的解读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选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答案与材料没有逻辑关系”等模棱两可的说法。历史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性人文社会学科,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