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教。” 我们常说的“授人以渔”,都是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爱学”,鼓励学生“学会”,指导学生“会学”,鼓励学生创新。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应该大胆地摈弃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优先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注重结合实际运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他的学生,那他也就不可能去关心他们,并且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学习;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和自己的任课教师有对抗情绪,那他就会厌恶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直接影响这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故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建立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在课堂上教师既是良好的引导者,又是一个热心的、耐心的听众,还应该是一个谈得来的朋友。
2. 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2.1重视每节课的导入环节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造成认知的矛盾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如The Tiger and the Monkey 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录音让学生辨别并模仿老虎和猴子的声音,接着让学生看插图体会文章两角色的性格特征,然后创设问题情境:“Why did the monkey laugh in the end?”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探究欲望。教师又在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大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表演背诵,还鼓励学生对表演者的语音、语调、表情、动作等进行评价,如此一来,就能使学生更注意语言交际的真实性和生活化。
2.2重视整节课中问題情境的创设
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没有问题的存在,教学就无法进行,什么样的问题,就决定什么样的思考;思考决定行为。问题要能引发学生的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经验。要整节课中不断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引入“提出问题——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情绪,使他们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3. 鼓励学生提问
3.1尊重学生,给他们一个敢于提问的胆
学生不敢向教师提问题的第一个原因是他们害怕批评和嘲笑。尤其是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确实不容易,因为他们要承受被教师指责和惹学生发笑的风险。要想激发学生创新的首先要学生敢问。因此教师的语言要传递着使学生自信的价值观。鼓励学生提问,通过鼓励使学生敢于把内心的疑问大胆的提出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2激励学生,给他们勤于提问题的心
学生不敢向教师提问的第二个原因是他们不愿提问。这部分学生大多对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学生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他们在课堂上总是当“收音机”,不想在课堂上开动脑筋主动提问题。对这种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某种问题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激发学生想问的积极性。
4. 适时点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点拨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艺术。遵循英语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适时、巧妙灵活地点拨,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1) 教师要准确地把握点拨的时机。(2) 点拨要注意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5. 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太简单、太直接,不能让学生不加思考便可答出,而要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凡教师提出来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都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只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他们的创新意识才能逐渐发展起来。
(作者单位:辽宁省鞍山市第二十九中学)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他的学生,那他也就不可能去关心他们,并且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学习;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和自己的任课教师有对抗情绪,那他就会厌恶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直接影响这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故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建立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在课堂上教师既是良好的引导者,又是一个热心的、耐心的听众,还应该是一个谈得来的朋友。
2. 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2.1重视每节课的导入环节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造成认知的矛盾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如The Tiger and the Monkey 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录音让学生辨别并模仿老虎和猴子的声音,接着让学生看插图体会文章两角色的性格特征,然后创设问题情境:“Why did the monkey laugh in the end?”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探究欲望。教师又在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大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表演背诵,还鼓励学生对表演者的语音、语调、表情、动作等进行评价,如此一来,就能使学生更注意语言交际的真实性和生活化。
2.2重视整节课中问題情境的创设
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没有问题的存在,教学就无法进行,什么样的问题,就决定什么样的思考;思考决定行为。问题要能引发学生的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经验。要整节课中不断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引入“提出问题——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情绪,使他们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3. 鼓励学生提问
3.1尊重学生,给他们一个敢于提问的胆
学生不敢向教师提问题的第一个原因是他们害怕批评和嘲笑。尤其是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确实不容易,因为他们要承受被教师指责和惹学生发笑的风险。要想激发学生创新的首先要学生敢问。因此教师的语言要传递着使学生自信的价值观。鼓励学生提问,通过鼓励使学生敢于把内心的疑问大胆的提出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2激励学生,给他们勤于提问题的心
学生不敢向教师提问的第二个原因是他们不愿提问。这部分学生大多对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学生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他们在课堂上总是当“收音机”,不想在课堂上开动脑筋主动提问题。对这种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某种问题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激发学生想问的积极性。
4. 适时点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点拨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艺术。遵循英语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适时、巧妙灵活地点拨,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1) 教师要准确地把握点拨的时机。(2) 点拨要注意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5. 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太简单、太直接,不能让学生不加思考便可答出,而要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凡教师提出来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都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只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他们的创新意识才能逐渐发展起来。
(作者单位:辽宁省鞍山市第二十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