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作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其教学创新问题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通过调研发现,在目前的初中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创新实践的重要性,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比较落后,这非常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基于此,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初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新的重要性及其实践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期望能够对促进初中生的综合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策略
阅读是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之一,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认识外面世界的重要途径,加强学生的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首要任务,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教学中去,实现自身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一、初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引导过度
虽然新语文课程标准推行已久,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依然有部分教师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关于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多是以文字训练为主,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往往会对阅读材料进行过分解读,这是不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的。
2.学生轻视语文
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基础的科目,然而最基础的往往也是学生们最容易忽略的。在进入初中教育阶段后,学生需要学习的学科骤然增多,学习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在这样的教学情况下,学生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理科的学习上,严重忽略了语文学科的学习,导致其阅读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
3.教学内容僵化
在目前的初中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采取的都是“双基”教学模式,教学的结构和形式都有固定的,因此,教学内容比较僵化。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对基本阅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却忽略了阅读教学的本质。
4.阅读课堂枯燥
就目前的初中阅读教学现状来看,依然有不少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习惯性地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再加上教师对于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不够充分,阅读课堂往往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氛围沉闷的现象,很难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对阅读内容没有深入的思考与探究,因此,初中阅读教学的效果一直不甚理想。
5.评价方式单一
在初中阅读教学中,评价的主体是课堂上的师生,教师与学生通过展开自评、互评的方式,可以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所采取的评价方式往往以单一性的说教式评价为主,这种评价方式无法适应创新型阅读教学的需求,进而影响到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初中阅读教学创新的重要性
从目前初中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依然遵循着传统教学中形成的固定模式,没有意识到对阅读教学进行创新实践的重要性,因此教学内容和形式对学生的吸引力都不够,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忽略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受,长此以往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对阅读教学造成不利的影响。而经过创新的阅读教学,相较于传统的应试教学更具有趣、新颖的教学理念和内容,一方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和魅力,最大限度地发挥阅读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三、初中阅读教学的创新实践策略
1.合理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创新初中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对教学手段进行改进与创新,突破传统灌输式教学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阅读教学服务。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技术以图片、动画的方式对文本内容进行直观展示,以此为学生创造形象和具体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在阅读情境中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与效率。
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藤野先生》时,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向学生介绍作者鲁迅的生平创作,以及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等知识,帮助学生对文本中所描述的“藤野先生”的性格进行分析,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组织学生开展思辨性阅读
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能够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新课标对阅读教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思辨性阅读活动,引导学生突破定势思维的约束,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能力,加深对文本思想内涵和写作特点的理解,尽量避免“主题先行”的片面化、表面化阅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文本,与作者进行真正的对话,展开思辨性阅读,更深层次地领悟文本的思想情感;基于理性思考和逻辑思维,尝试对文章进行有深度、有广度的分析,走进作者的内心,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挖掘文本背后隐藏的深刻涵义。通过这样的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能够加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3.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
传统的初中阅读教学中,学生大多依赖于教师在课上的讲解,自己很少会在课下进行阅读,但是课上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基于此,教师在进行创新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展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及素养的发展。然而,实际上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陈旧,认为学生不能在课外阅读上耗费太多的时间,因此导致阅读教学无法跟上新课改的发展进程,学生沦为了应付考试的机器。为此,教师在开展创新阅读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等因素,为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资料,让学生在深入阅读的过程中,真正喜欢上阅读、爱上阅读。
4.结合情感教育进行阅读教学
阅读不只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语言文字中所表达的情感要有所领悟。因此,在创新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情感教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有感情的阅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与效率。
5.对阅读材料进行恰当的解读
在传统的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己的理解对阅读文本进行解读,但很多观点学生无法理解和接受,由此,学生在阅读中逐渐丧失了自主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基于此,在生本教学理念下的引导下,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主导地位,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自己成为阅读学习的主体,从而在阅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恰当的阅读方法,对阅读文本作出有个性化的理解,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发展。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初中阅读教學中,部分教师因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影响,普遍存在过度引导、内容僵化、氛围枯燥等问题,非常不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基于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主导地位,应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对阅读教学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资源的优势,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努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为学生今后的综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立项课题“基于学科素养的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研究”(课题编号:2019JK13-L073)暨徐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教为不教’农村初中真语文课堂构建的校本化研究”(课题编号:GH-13-18-L208)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策略
阅读是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之一,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认识外面世界的重要途径,加强学生的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首要任务,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教学中去,实现自身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一、初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引导过度
虽然新语文课程标准推行已久,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依然有部分教师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关于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多是以文字训练为主,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往往会对阅读材料进行过分解读,这是不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的。
2.学生轻视语文
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基础的科目,然而最基础的往往也是学生们最容易忽略的。在进入初中教育阶段后,学生需要学习的学科骤然增多,学习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在这样的教学情况下,学生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理科的学习上,严重忽略了语文学科的学习,导致其阅读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
3.教学内容僵化
在目前的初中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采取的都是“双基”教学模式,教学的结构和形式都有固定的,因此,教学内容比较僵化。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对基本阅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却忽略了阅读教学的本质。
4.阅读课堂枯燥
就目前的初中阅读教学现状来看,依然有不少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习惯性地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再加上教师对于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不够充分,阅读课堂往往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氛围沉闷的现象,很难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对阅读内容没有深入的思考与探究,因此,初中阅读教学的效果一直不甚理想。
5.评价方式单一
在初中阅读教学中,评价的主体是课堂上的师生,教师与学生通过展开自评、互评的方式,可以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所采取的评价方式往往以单一性的说教式评价为主,这种评价方式无法适应创新型阅读教学的需求,进而影响到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初中阅读教学创新的重要性
从目前初中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依然遵循着传统教学中形成的固定模式,没有意识到对阅读教学进行创新实践的重要性,因此教学内容和形式对学生的吸引力都不够,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忽略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受,长此以往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对阅读教学造成不利的影响。而经过创新的阅读教学,相较于传统的应试教学更具有趣、新颖的教学理念和内容,一方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和魅力,最大限度地发挥阅读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三、初中阅读教学的创新实践策略
1.合理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创新初中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对教学手段进行改进与创新,突破传统灌输式教学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阅读教学服务。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技术以图片、动画的方式对文本内容进行直观展示,以此为学生创造形象和具体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在阅读情境中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与效率。
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藤野先生》时,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向学生介绍作者鲁迅的生平创作,以及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等知识,帮助学生对文本中所描述的“藤野先生”的性格进行分析,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组织学生开展思辨性阅读
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能够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新课标对阅读教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思辨性阅读活动,引导学生突破定势思维的约束,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能力,加深对文本思想内涵和写作特点的理解,尽量避免“主题先行”的片面化、表面化阅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文本,与作者进行真正的对话,展开思辨性阅读,更深层次地领悟文本的思想情感;基于理性思考和逻辑思维,尝试对文章进行有深度、有广度的分析,走进作者的内心,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挖掘文本背后隐藏的深刻涵义。通过这样的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能够加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3.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
传统的初中阅读教学中,学生大多依赖于教师在课上的讲解,自己很少会在课下进行阅读,但是课上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基于此,教师在进行创新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展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及素养的发展。然而,实际上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陈旧,认为学生不能在课外阅读上耗费太多的时间,因此导致阅读教学无法跟上新课改的发展进程,学生沦为了应付考试的机器。为此,教师在开展创新阅读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等因素,为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资料,让学生在深入阅读的过程中,真正喜欢上阅读、爱上阅读。
4.结合情感教育进行阅读教学
阅读不只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语言文字中所表达的情感要有所领悟。因此,在创新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情感教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有感情的阅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与效率。
5.对阅读材料进行恰当的解读
在传统的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己的理解对阅读文本进行解读,但很多观点学生无法理解和接受,由此,学生在阅读中逐渐丧失了自主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基于此,在生本教学理念下的引导下,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主导地位,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自己成为阅读学习的主体,从而在阅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恰当的阅读方法,对阅读文本作出有个性化的理解,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发展。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初中阅读教學中,部分教师因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影响,普遍存在过度引导、内容僵化、氛围枯燥等问题,非常不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基于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主导地位,应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对阅读教学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资源的优势,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努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为学生今后的综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立项课题“基于学科素养的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研究”(课题编号:2019JK13-L073)暨徐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教为不教’农村初中真语文课堂构建的校本化研究”(课题编号:GH-13-18-L20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