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其为人民的生活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此背景下,测绘技术也呈现出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并在地质测绘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地质测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为测绘成果的准确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数字测图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关键词 数字化制图技术;地质测绘;应用
一、数字化制图技术的主要原理和特征
1.1主要原理
数字化制图技术是一种计算机系统支持下的智能化制图技术,打破了传统地图信息传送介质的模式。数字化制图技术以数字形式存储数据,利用计算机技术配合现有制图理论,将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有机结合,并通过计算 机数据库进行多种处理,最终形成电子地图。数字化制图技 术不受地形图分幅、时间地域和使用者的限制,以数据为基 础,采取数字化的方式呈现有关信息,并运用数字坐标系以及图形等技术将实际结果呈现出来,在计算机系统功能下制图。通过高精准的数据处理,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直观、详细、清楚地查看相应的信息数据,并在第一时间发现错误、实施修正。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制图的准确性与合理性,还提高了运用与操作的便捷程度,让地质测绘工作质量与效率得到了质的提升。
1.2特征
数字化制图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数字的方法体现地理特征,其主要基础为对数据的实际测量,并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对数据的有效处理,再对数据进行全面整合,及时进行反馈。数字化制图技术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更高的精准性。与传统人工计算方式容易出现数据失误、偏差相比,数字化制图技术通过计算机先进技术分析和计算各种测绘数据,大幅提升了数据的准确性。 (2)具有明显的数字化特点。数字化制图技术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全面收集、整理及传输,并且建立完善的数据处理体系,同时还能够通过文字、图像等形式体现数据,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对信息的提取,因此其具备十分明显的数字化特点。(3)具备非常高的资料兼容性,数字化制图技术需要使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进而保证数据处理的便捷性,并且还能够在局部进行刁增,对绘制图像进行优化,也可以根据工程要求实现对图像的有效截取,因此其具备较高的资料兼容性。
二、数字化制图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2.1 数字化制图技术的基本方法
目前我国在矿产勘查和数字化测绘技术在矿山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抽象的信息技术转化为具体的数据和实际的地理位置,然后通过图像的坐标,以及一系列的关系属性的测量结果绘制在一个地质图。地质图将保存在计算机中,一旦找矿可以提供连续的信息,提高了地质填图的水平和工作效率,降低了地质填图的难度。目前,数字测图技术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方法:(1)人工跟踪矢量化输入法 :人工跟踪矢量化输入法主要是利用鼠标追踪的形式,在图形的编辑系统中通过人工操作将栅格图像数据转化为矢量数据,并对存在的误差进行编辑以及纠正以实现绘图的目的。该种方式不仅操作便捷、十分容易掌握,而且相较于传统的绘图技术获取的数据精确性更高。因此,在实际的地质测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数字输入法。数字输入法是所谓的基于人工绘制地质图的操作,根据相关信息是绘制光标跟踪并记录数据转化为信息,并最终形成数据的形式。该方法大大,速度慢,操作复杂,除了经营设备价格昂贵,在实际地质填图较少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3)智能扫描矢量化输入法。智能扫描矢量化输入法主要采取矢量数据的方式呈现一般图形数据,通过比较初始数据以及实际获得数据,对矢量数据进行编辑、分析与调整,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即便该方法能够弥补以往测绘技术的缺陷,但由于数据量比较大,智能扫描矢量化输入法对图像要素识别模块工作的要求较高,后期编辑工作具有高度挑战性。
2.2数字化制图的操作步骤
(1)数据处理。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数字化制图中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可以科学有效的对测量的数据进行采集,并将得到的 数据整理后进行保存,同时可以及时的更新进行保存后的信息,使得数据更具时效性,保证了地质测量图的完整性。在进行数据采集时,技术人员一定要做到细致高效,以确保所测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后期的制图提供精确可靠的数据信息,才能使地质测绘的质量得到保障。完成数据的采集后,要验证数据信息是否准确,确保数据信息无误后利用数字化制图软件将数据录入至电脑计算机中,并进行矢量化处理、运算等,具体包括:点图元数据、线图元数据以及面图元数据等一系列数据的处理工作。 (2)图形编辑与处理。工作人员按照规范要求,利用制图软件将矢量化的数据编辑为图形,让其形成图库。通常情况下,图形编辑内容主要是点、线、面与有关土层等要素。首先,在编辑子图库与点、线图元符号时,需要全面考量具体编图要求,可以采用系统服务库内的子系统获取矢量字库、图库以及填充图案,并存储于系统库内,以便于制图编辑人员查询与使用。其次,在图形编辑过程中,可以使用图形编辑子系统装饰和调整图形,同时能够自动校正拓扑关系。最后,校正误差。一般图形数据的误差包括源头、处理和运用过程中的误差,而搜集与输入数据过程中产生的误差是主要误差,而且采集点分布密度、比例尺的更改以及紙张的走形等都有可能造成误差,所以必须做好相关校正工作。三、数字制图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具体应用
3.1数字测图进行土地地形测量
土地地形测量如果遇到时间紧、经费紧张的情况,可以充分利用数字测图技术。在原有土地地形基础上,使用计算机、数字化测量软件、数字化仪器等先进设备开展工作,以快速获得数字化数据。操作人员在测量土地时可以采取手扶跟踪数字化方法以及扫描矢量化方法,即便该类方法所得结果可能会产生偏差,不过能够利用数字测图的方式提升其准确度。不仅如此,采取数字化方式处理原有地形图,随后选择在土地内较为显眼的坐标点实施测量,继而比较数据自测内容以及实际所得数据,对出现的误差数据进行修补或调整,提高数字测图的精准度,确保土地地形测量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3.2利用全站仪进行碎部点测量
在地质测绘工程中,有一项难点在于碎部点测量。如若采用全站仪实时测量,可能会因为人员操作不当等导致起始 方向产生误差,降低具体坐标的准确性;也有可能因工作人员数据录入出错而影响后期成图的质量。在具体测绘环节,大部分情况下,工作人员绘制所得的点号和全站仪记录点号会出现偏差,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仔细检查相关偏差,否则测绘的整体进度就会受到影响。
结 语:
总而言之,与其它测绘技术进行对比,数字化制图技术能够满足地质测绘工作的要求,其优势明显,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相关人员要不断强化知识基础能力及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数字化制图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水平,促进地质测绘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凛.数字化制图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9,25(7):85.
[2] 王金锁.数字化制图技术在煤矿地质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0):88-89.
黑龙江第三测绘工程院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150081
关键词 数字化制图技术;地质测绘;应用
一、数字化制图技术的主要原理和特征
1.1主要原理
数字化制图技术是一种计算机系统支持下的智能化制图技术,打破了传统地图信息传送介质的模式。数字化制图技术以数字形式存储数据,利用计算机技术配合现有制图理论,将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有机结合,并通过计算 机数据库进行多种处理,最终形成电子地图。数字化制图技 术不受地形图分幅、时间地域和使用者的限制,以数据为基 础,采取数字化的方式呈现有关信息,并运用数字坐标系以及图形等技术将实际结果呈现出来,在计算机系统功能下制图。通过高精准的数据处理,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直观、详细、清楚地查看相应的信息数据,并在第一时间发现错误、实施修正。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制图的准确性与合理性,还提高了运用与操作的便捷程度,让地质测绘工作质量与效率得到了质的提升。
1.2特征
数字化制图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数字的方法体现地理特征,其主要基础为对数据的实际测量,并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对数据的有效处理,再对数据进行全面整合,及时进行反馈。数字化制图技术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更高的精准性。与传统人工计算方式容易出现数据失误、偏差相比,数字化制图技术通过计算机先进技术分析和计算各种测绘数据,大幅提升了数据的准确性。 (2)具有明显的数字化特点。数字化制图技术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全面收集、整理及传输,并且建立完善的数据处理体系,同时还能够通过文字、图像等形式体现数据,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对信息的提取,因此其具备十分明显的数字化特点。(3)具备非常高的资料兼容性,数字化制图技术需要使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进而保证数据处理的便捷性,并且还能够在局部进行刁增,对绘制图像进行优化,也可以根据工程要求实现对图像的有效截取,因此其具备较高的资料兼容性。
二、数字化制图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2.1 数字化制图技术的基本方法
目前我国在矿产勘查和数字化测绘技术在矿山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抽象的信息技术转化为具体的数据和实际的地理位置,然后通过图像的坐标,以及一系列的关系属性的测量结果绘制在一个地质图。地质图将保存在计算机中,一旦找矿可以提供连续的信息,提高了地质填图的水平和工作效率,降低了地质填图的难度。目前,数字测图技术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方法:(1)人工跟踪矢量化输入法 :人工跟踪矢量化输入法主要是利用鼠标追踪的形式,在图形的编辑系统中通过人工操作将栅格图像数据转化为矢量数据,并对存在的误差进行编辑以及纠正以实现绘图的目的。该种方式不仅操作便捷、十分容易掌握,而且相较于传统的绘图技术获取的数据精确性更高。因此,在实际的地质测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数字输入法。数字输入法是所谓的基于人工绘制地质图的操作,根据相关信息是绘制光标跟踪并记录数据转化为信息,并最终形成数据的形式。该方法大大,速度慢,操作复杂,除了经营设备价格昂贵,在实际地质填图较少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3)智能扫描矢量化输入法。智能扫描矢量化输入法主要采取矢量数据的方式呈现一般图形数据,通过比较初始数据以及实际获得数据,对矢量数据进行编辑、分析与调整,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即便该方法能够弥补以往测绘技术的缺陷,但由于数据量比较大,智能扫描矢量化输入法对图像要素识别模块工作的要求较高,后期编辑工作具有高度挑战性。
2.2数字化制图的操作步骤
(1)数据处理。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数字化制图中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可以科学有效的对测量的数据进行采集,并将得到的 数据整理后进行保存,同时可以及时的更新进行保存后的信息,使得数据更具时效性,保证了地质测量图的完整性。在进行数据采集时,技术人员一定要做到细致高效,以确保所测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后期的制图提供精确可靠的数据信息,才能使地质测绘的质量得到保障。完成数据的采集后,要验证数据信息是否准确,确保数据信息无误后利用数字化制图软件将数据录入至电脑计算机中,并进行矢量化处理、运算等,具体包括:点图元数据、线图元数据以及面图元数据等一系列数据的处理工作。 (2)图形编辑与处理。工作人员按照规范要求,利用制图软件将矢量化的数据编辑为图形,让其形成图库。通常情况下,图形编辑内容主要是点、线、面与有关土层等要素。首先,在编辑子图库与点、线图元符号时,需要全面考量具体编图要求,可以采用系统服务库内的子系统获取矢量字库、图库以及填充图案,并存储于系统库内,以便于制图编辑人员查询与使用。其次,在图形编辑过程中,可以使用图形编辑子系统装饰和调整图形,同时能够自动校正拓扑关系。最后,校正误差。一般图形数据的误差包括源头、处理和运用过程中的误差,而搜集与输入数据过程中产生的误差是主要误差,而且采集点分布密度、比例尺的更改以及紙张的走形等都有可能造成误差,所以必须做好相关校正工作。三、数字制图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具体应用
3.1数字测图进行土地地形测量
土地地形测量如果遇到时间紧、经费紧张的情况,可以充分利用数字测图技术。在原有土地地形基础上,使用计算机、数字化测量软件、数字化仪器等先进设备开展工作,以快速获得数字化数据。操作人员在测量土地时可以采取手扶跟踪数字化方法以及扫描矢量化方法,即便该类方法所得结果可能会产生偏差,不过能够利用数字测图的方式提升其准确度。不仅如此,采取数字化方式处理原有地形图,随后选择在土地内较为显眼的坐标点实施测量,继而比较数据自测内容以及实际所得数据,对出现的误差数据进行修补或调整,提高数字测图的精准度,确保土地地形测量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3.2利用全站仪进行碎部点测量
在地质测绘工程中,有一项难点在于碎部点测量。如若采用全站仪实时测量,可能会因为人员操作不当等导致起始 方向产生误差,降低具体坐标的准确性;也有可能因工作人员数据录入出错而影响后期成图的质量。在具体测绘环节,大部分情况下,工作人员绘制所得的点号和全站仪记录点号会出现偏差,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仔细检查相关偏差,否则测绘的整体进度就会受到影响。
结 语:
总而言之,与其它测绘技术进行对比,数字化制图技术能够满足地质测绘工作的要求,其优势明显,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相关人员要不断强化知识基础能力及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数字化制图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水平,促进地质测绘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凛.数字化制图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9,25(7):85.
[2] 王金锁.数字化制图技术在煤矿地质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0):88-89.
黑龙江第三测绘工程院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15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