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近年来审计发现的宏观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和一些典型性问题,从内部审计的视角进行风险性分析。在对审计问题整改情况及整改中存在问题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着眼铁路企业科学发展和规范经营,对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进行深入思考。
一、审计问题反映的铁路行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从铁路企业风险因素的来源看,铁路企业风险,可以划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铁路企业经营所处的外部环境中存在许多变动因素,如国家法律、政策的变动,市场供求关系变动,自然灾害等,都可能对铁路企业的行业地位、盈利能力和既定目标产生不利影响,这就构成了铁路企业的外部风险。在铁路企业内部管理中,人、财物、技术等生产经营要素资源是否足够及得到合理配置,业务流程、信息系统是否顺畅,管理人员的价值取向、激励机制是否配合适应铁路企业的发展目标等等,这些内部管理如果无章可循、管理不规范或者存在严重漏洞,执行力不到位或管理不协调都可能构成内部风险。
通过对近几年审计发现的典型性、倾向性问题及其整改情况开展了深入的原因剖析和风险研判,基于对法人治理和规范经营的角度主要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管理风险、税务风险和“小金库”风险。
(一)投资风险
合资公司资本金不到位,存在筹资风险和资金费用风险。资本金不到位影響工程进度和工程效率,尤其运营项目资本金不到位,在企业经营阶段增大了资金不足引起的筹资风险和资金费用风险,在利润分配阶段,会有“不劳而获”的情况出现,间接地损害铁路企业的投资权益和投资利益。
(二)内部管理风险
1.业务外包管理不规范存在劳务用工风险。审计发现很多单位签订业务外包协议不规范,形成了对劳务人员实施用工管理、薪酬发放、奖励考核等事实管理的行为。表现为合同文本不规范、合同审批程序不执行、成本结算或资金支付不规范、合同履行不规范、外包企业不具有相对应的外包业务经营范围、未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局外企业承揽外包业务、确定保洁业务外包企业未进行招投标、业务承揽方投标资质信息反映不实与投标信息不一致、业务外包日常管理存在劳务风险等。
2.汽车管理与使用不规范。一是部分单位车辆 “编制、产权、列支费用”不统一;二是部分单位维修费中列支尚未进行更换的汽车配件;三是很多公司存在账外汽车。
3.未提材料款长期未清理存在管理风险。
很多铁路企业财务账面悬挂着长期未清理的未提账单,未提料单的发生可能是站段未通过物资供应段购置材料而悬挂在“应付账款-未提料单”科目中,从而存在违规操作或“小金库”风险。
4.工资管理不规范,存在管理风险。一是将工资、奖金挤列管理费用;二是发放补助未纳入工资管理。
5.资产管理不规范,存在管理风险。一是有的单位存在拆除资产或报废存货长期未清理的问题;二是工程改造项目部已投入使用但未点收固定资产。上述做法存在的风险在于一是违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造成资产虚增;二是资产一并调整,会增大当期成本压力;三是拆卸下的道岔由于不做账务处理,不办理正常的报废手续,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甚至存在“小金库”风险。
(三)税务风险
1.因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导致补缴税款。审计发现个别单位取得已证实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导致补缴税款及滞纳金,造成企业利益损失。
这种风险的产生一是因为在公司内部没有履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没有在开展业务前做好充分的调研,对该项业务是否可以开展、怎么开展、是否有违规行为没有进行充分的讨论研究。尤其是被判定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公司均在西藏进行注册,且均在业务发生前刚刚进行注册,这都是风险产生的原因;二是内控流于形式,这包括没有对发票的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金税三期”系统启用之后,税务机关对于增值税发票的稽查更加的便捷明确,根据系统税务局很容易查出每项业务的上下游链条关系,能够很容易判断一项业务实物流、现金流以及资金流是不是一致,从而判断业务的真实性,但是公司仍旧按照以前的模式开展业务,导致企业发生巨大损失。
2.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成本造成税务风险。审计发现很多单位提前或推迟确认各类收入、成本问题,这类问题一定程度上存在补缴税款的风险。
(四)运输主业站段与经营网点、集经企业经济往来关系方面存在的规范性风险
集体企业负担运输主业人员工资且工资计划及执行情况没有归口管理部门。
集经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一是管理风险。长期以来,集体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政策上的支持以及内部需求,生存主要依靠铁路行业的垄断性,无法摆脱单纯靠政策、靠垄断的传统理念,形成了“等、靠、要”思想。管理模式比较死板,在思想创新方面受到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很难有所突破;二是人员配置风险。企业企业人员大多是小集体人员,自身市场观念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不强,导致企业缺乏战略发展意识和危机意识;三是合同履行风险。部分集体企业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法律专业知识缺乏,在订立业务合同时,会出现合同条款表述不严谨、责任义务约定不明确等漏洞。
二、面对各类风险点规范经营管理的措施
(一)对投资方面风险存在的问题,集团公司计划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动态监管机制。一是建立一套针对更改项目的管理评价机制,其中应当包括跟踪机制、评估机制以及考核和追责机制,最终形成闭环管理。二是对投资产生的损失应分析具体原因,进行追责处理,同时按规定计提减值准备。
(二)对内部管理风险。一是建议集团公司在规范法人治理和公司化运作中加强顶层设计,规范法人之间的业务往来和结算程序,进一步强化对所属单位的指导和监督,强化对违规事项的考核力度。二是建议相关单位在决策业务外包项目时,先对业务外包项目进行归类分析,明确集团公司、单位的基本业务要求、合同文本标准、基本结算要求,对具体业务外包事项从项目立项、预算审批、招投标管理、过程控制、验收结算、资金支付等各个环节进行风险研判,合理规避用工风险、有效防范安全风险、全面降低税务风险、始终防范“小金库”风险;相关部门应根据集团公司新印发的《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规范业务外包管理的指导意见》加强指导和监督。三是对汽车管理、工资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建议相关部门针对风险点,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具体的方案,解决具体问题。
(三)对税务风险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应举一反三,认真梳理“金税三期”以后的商贸业务,主动排查风险点,核实上下游业务的链条关系、确保“资金流、现金流、实物流”三流一致,避免产生税务风险;对合同方的资信情况要进行再次审查,查看对方是否具备开展业务的相关能力、资信情况是否良好等等,确保签订的合同真实有效,合同、发票能够共同佐证该项业务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通过证据链能够真实还原该项业务的本来面目与来龙去脉,确保对在上游认定“虚开”被要求对异常发票进行协查时免于认定为“虚开”,避免产生纳税损失。二是进一步加强收支管理,做好预算管理和前期预想,强化过程控制,保证收支确认的规范性,有效防范税务风险。
(四)对运输主业站段与经营网点、集经企业经济往来关系方面存在的风险。一是从集团公司到基层站段再到集经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要转变观念,建立规范化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科学管理,转变思想。二是集团公司应该明确禁止通过集经企业为主业消化费用,尤其是杜绝集团公司和大秦公司之间相互串列费用。三是加强集经企业人员的法律意识,规避合同风险,提高对风险的警惕性。在订立每项业务合同时,提前做好准备,预估可能发生的漏洞和风险。四是进一步明确集经企业的工资预算以及归口管理部门,加强日常工资预算的监督管理。(作者单位: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审计部)
一、审计问题反映的铁路行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从铁路企业风险因素的来源看,铁路企业风险,可以划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铁路企业经营所处的外部环境中存在许多变动因素,如国家法律、政策的变动,市场供求关系变动,自然灾害等,都可能对铁路企业的行业地位、盈利能力和既定目标产生不利影响,这就构成了铁路企业的外部风险。在铁路企业内部管理中,人、财物、技术等生产经营要素资源是否足够及得到合理配置,业务流程、信息系统是否顺畅,管理人员的价值取向、激励机制是否配合适应铁路企业的发展目标等等,这些内部管理如果无章可循、管理不规范或者存在严重漏洞,执行力不到位或管理不协调都可能构成内部风险。
通过对近几年审计发现的典型性、倾向性问题及其整改情况开展了深入的原因剖析和风险研判,基于对法人治理和规范经营的角度主要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管理风险、税务风险和“小金库”风险。
(一)投资风险
合资公司资本金不到位,存在筹资风险和资金费用风险。资本金不到位影響工程进度和工程效率,尤其运营项目资本金不到位,在企业经营阶段增大了资金不足引起的筹资风险和资金费用风险,在利润分配阶段,会有“不劳而获”的情况出现,间接地损害铁路企业的投资权益和投资利益。
(二)内部管理风险
1.业务外包管理不规范存在劳务用工风险。审计发现很多单位签订业务外包协议不规范,形成了对劳务人员实施用工管理、薪酬发放、奖励考核等事实管理的行为。表现为合同文本不规范、合同审批程序不执行、成本结算或资金支付不规范、合同履行不规范、外包企业不具有相对应的外包业务经营范围、未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局外企业承揽外包业务、确定保洁业务外包企业未进行招投标、业务承揽方投标资质信息反映不实与投标信息不一致、业务外包日常管理存在劳务风险等。
2.汽车管理与使用不规范。一是部分单位车辆 “编制、产权、列支费用”不统一;二是部分单位维修费中列支尚未进行更换的汽车配件;三是很多公司存在账外汽车。
3.未提材料款长期未清理存在管理风险。
很多铁路企业财务账面悬挂着长期未清理的未提账单,未提料单的发生可能是站段未通过物资供应段购置材料而悬挂在“应付账款-未提料单”科目中,从而存在违规操作或“小金库”风险。
4.工资管理不规范,存在管理风险。一是将工资、奖金挤列管理费用;二是发放补助未纳入工资管理。
5.资产管理不规范,存在管理风险。一是有的单位存在拆除资产或报废存货长期未清理的问题;二是工程改造项目部已投入使用但未点收固定资产。上述做法存在的风险在于一是违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造成资产虚增;二是资产一并调整,会增大当期成本压力;三是拆卸下的道岔由于不做账务处理,不办理正常的报废手续,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甚至存在“小金库”风险。
(三)税务风险
1.因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导致补缴税款。审计发现个别单位取得已证实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导致补缴税款及滞纳金,造成企业利益损失。
这种风险的产生一是因为在公司内部没有履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没有在开展业务前做好充分的调研,对该项业务是否可以开展、怎么开展、是否有违规行为没有进行充分的讨论研究。尤其是被判定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公司均在西藏进行注册,且均在业务发生前刚刚进行注册,这都是风险产生的原因;二是内控流于形式,这包括没有对发票的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金税三期”系统启用之后,税务机关对于增值税发票的稽查更加的便捷明确,根据系统税务局很容易查出每项业务的上下游链条关系,能够很容易判断一项业务实物流、现金流以及资金流是不是一致,从而判断业务的真实性,但是公司仍旧按照以前的模式开展业务,导致企业发生巨大损失。
2.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成本造成税务风险。审计发现很多单位提前或推迟确认各类收入、成本问题,这类问题一定程度上存在补缴税款的风险。
(四)运输主业站段与经营网点、集经企业经济往来关系方面存在的规范性风险
集体企业负担运输主业人员工资且工资计划及执行情况没有归口管理部门。
集经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一是管理风险。长期以来,集体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政策上的支持以及内部需求,生存主要依靠铁路行业的垄断性,无法摆脱单纯靠政策、靠垄断的传统理念,形成了“等、靠、要”思想。管理模式比较死板,在思想创新方面受到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很难有所突破;二是人员配置风险。企业企业人员大多是小集体人员,自身市场观念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不强,导致企业缺乏战略发展意识和危机意识;三是合同履行风险。部分集体企业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法律专业知识缺乏,在订立业务合同时,会出现合同条款表述不严谨、责任义务约定不明确等漏洞。
二、面对各类风险点规范经营管理的措施
(一)对投资方面风险存在的问题,集团公司计划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动态监管机制。一是建立一套针对更改项目的管理评价机制,其中应当包括跟踪机制、评估机制以及考核和追责机制,最终形成闭环管理。二是对投资产生的损失应分析具体原因,进行追责处理,同时按规定计提减值准备。
(二)对内部管理风险。一是建议集团公司在规范法人治理和公司化运作中加强顶层设计,规范法人之间的业务往来和结算程序,进一步强化对所属单位的指导和监督,强化对违规事项的考核力度。二是建议相关单位在决策业务外包项目时,先对业务外包项目进行归类分析,明确集团公司、单位的基本业务要求、合同文本标准、基本结算要求,对具体业务外包事项从项目立项、预算审批、招投标管理、过程控制、验收结算、资金支付等各个环节进行风险研判,合理规避用工风险、有效防范安全风险、全面降低税务风险、始终防范“小金库”风险;相关部门应根据集团公司新印发的《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规范业务外包管理的指导意见》加强指导和监督。三是对汽车管理、工资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建议相关部门针对风险点,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具体的方案,解决具体问题。
(三)对税务风险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应举一反三,认真梳理“金税三期”以后的商贸业务,主动排查风险点,核实上下游业务的链条关系、确保“资金流、现金流、实物流”三流一致,避免产生税务风险;对合同方的资信情况要进行再次审查,查看对方是否具备开展业务的相关能力、资信情况是否良好等等,确保签订的合同真实有效,合同、发票能够共同佐证该项业务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通过证据链能够真实还原该项业务的本来面目与来龙去脉,确保对在上游认定“虚开”被要求对异常发票进行协查时免于认定为“虚开”,避免产生纳税损失。二是进一步加强收支管理,做好预算管理和前期预想,强化过程控制,保证收支确认的规范性,有效防范税务风险。
(四)对运输主业站段与经营网点、集经企业经济往来关系方面存在的风险。一是从集团公司到基层站段再到集经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要转变观念,建立规范化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科学管理,转变思想。二是集团公司应该明确禁止通过集经企业为主业消化费用,尤其是杜绝集团公司和大秦公司之间相互串列费用。三是加强集经企业人员的法律意识,规避合同风险,提高对风险的警惕性。在订立每项业务合同时,提前做好准备,预估可能发生的漏洞和风险。四是进一步明确集经企业的工资预算以及归口管理部门,加强日常工资预算的监督管理。(作者单位: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审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