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怎样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rykapn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人的本能,孩子刚学会说话,就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然而,就目前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并不多见。对此,华东师范大学袁振国教授在其《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棗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减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新课标中明确要求: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讲,发现和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是创新,有时甚至比解决问题本身更为重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成为问题积极、主动的探索者。那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习惯于“满堂灌”、“大包干”,或者问题都是教师事先在教案上设计好的,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把问题紧紧攥在手中,引导学生围着自己的思维转。许多学生无疑可问,即使有疑也不敢问,或者根本就没有机会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对问题的培养意识重视不够。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转变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
  没有人怀疑过质疑在教学中的价值,但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质疑却往往流于形式,只不过是穿靴戴帽而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有些教师在检查预习情况时,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可教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大家的问题提得很好,这些问题等我们学完这节课,你们就会弄懂的”,接着仍按自己预先准备的教案进行教学,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宰者。第二,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非教师能力范围的问题,有些教师由于经验丰富,涉猎面较广,而且善于表达,有时在解答学生问题时往往会十分“圆润”、“妥帖”地将学生的疑虑化解,其实并未真正解决问题。在这种似是而非的回答面前,往往中止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
  对教师来说,比学术水平、文化底蕴更为重要的是自己的教育理念及在正确教育理念引导下为学生营造自由发展的机会、条件和环境。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思考、敢于提出各种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创设适宜的问题情景,为学生提问创造条件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因此,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多种手段呈现问题情境,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数学内容虽然是抽象的,然而大部分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适合学生接受的原型。生活是学习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将问题创设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比较关注的生活原形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我就拿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神采奕奕地往教室走,后来不小心碰到了讲台,三角形玻璃被打烂了。我就神情沮丧地说:这是一个朋友让我给他带过去的,这下该怎么办?学生们为我着急,大家都在为我想补救的办法。有的说:“用玻璃胶把它胶好。”马上有同学反驳说:“怎么胶呀,掉在地上的都不成样了,一小块一小块的,有的还碎了。”有的又说:“那就裁一个同样大小的玻璃,陪给他吧。”于是我就导入课题。“要裁同样大小的玻璃,要不要把玻璃的碎块都带去?为什么?如果带去一块可以的话,应带去哪一块?为什么?”
  这样创设问题情景,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启迪思维,足以激发学生不断追求新知识。这时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便产生了这样的问题:究竟有什么规律?从而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主动去探究知识的规律。这种生活化的导入,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跃跃欲试、急于探索,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数学充满趣味,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棗问题自己提,规律自己找,结论自己总结。
  
  三、营造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乐于提问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育可以成为创新的摇篮,也可以成为创新的坟墓。那种不民主的、压抑的教学气氛是窒息创新火花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与学生之间多对话、多合作、多沟通,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大胆探索,勇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自己要有和善谦逊的态度和情感,使学生受到鼓舞,增强提问的信心。
  2、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作为教师应热爱和关注每一个学生,鼓励每个人主动参与学习,敢于发现问题,做到随便地问、想问什么就问什么。
  3、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发问,对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质量如何都要给予鼓励;对提错问题的学生,教师也决不批评,启发他用另一种方法思考,树立自信心。
  4、发挥语言、表情的积极作用,给学生以亲切感,消除不敢发问的心理障碍。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说:“只要你想到了,就说出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不要怕出错,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没有人会笑话的。”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用赞许的目光注视并伴之以恳切的语言(如“真棒”、“真聪明”等)进行口头表扬;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意义或非常浅显时,教师则用“这样的问题刚才已经讲过了,谁来再帮他解答”、“谁来提一提”、“谁能提的更有意义”等温柔体贴的话语鼓励并伴之以信任的眼神;根据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来的兴奋、疑惑、深思、惊讶等表情,教师做出赞许或给出一个会心的微笑,促使师生进行情感交流,促进各种智力活动的展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学生就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上课自然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有了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就能使学生拥有愉快的学习心境,消除紧张、拘束的心理,使他们畅所欲言。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师生的思想与探究的问题不断碰撞,创新的火花就会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认识和体验随之就会不断加深。
  总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渗透培养,不断挖掘教材及生活中的实例,创造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各种情境,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中发挥主体作用,形成问题意识,不断培养、提高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寄宿子女、独生子女逐渐多起来。以我校为例,独生子女多达80%,寄宿子女达70%。他们大多数的生活条件好,在营养、服装、图书、玩具等物质方面比非独生子女优越得多。这些当然是孩子们成长的积极有利的因素,但关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思想品德教育却是令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以及国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家长们对孩子们的思想品德教育现状    不少学生的试卷、书
期刊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大众媒体的不断普及,高中学生所处的家庭生活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较二十世纪中后期具有革命性的变化。在这种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巨大冲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高中学生不良心理反应和表现越来越严重,如厌学、行为偏离、早恋或畸恋、抑郁、消极敌意等不良心理而引发的事件频频发生。高中学生年龄都处于十六至十八岁左右,这个时期在人生旅途中是一个非常
期刊
【摘要】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原动力,是成才的高效催化剂,直接影响人努力和发展的方向。兴趣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得非常重要。如何把握学生身心特点,借助各种教育手段增加课堂趣味性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  【关键词】地理 兴趣 教学    大力倡导和推广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是教育的主流。传统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教学质量,注重学生表面的分数,教学方法机械、单一。“填鸭式
期刊
【摘要】本文列举了制约着农村中学发展的几大困惑,与大家共同探讨: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学生“源”减少、“质”降低;农村老师成“留守学生”的第二家长;农村师资不足、专业不匹配;农村教师住房严重不足;农村中学管理、教研盼高水平指导。  【关键词】农村中学 困惑 思考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这就要求农村的各项事业都
期刊
【摘要】性教育一直是我们教育的界的敏感问题。但初中学生因谈恋爱到发生性行为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影响恶劣、危害严重,使我们不得不提这个令人脸热的话题。究其原因,这与我们在初中阶段性教育缺乏、家庭教育无力、社会教育扭曲有很大关系。本文就这一问题的产生、原因、危害及解决办法进行初步探索,供教学中参考。  【关键词】初中学生 性教育 性心理 学校 家庭    我们一直认为初中学生在性心理方
期刊
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一再强调最佳的学习方式是“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我认为“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和课本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思考研究,并在思考、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探究性学习”与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不一样,因此“探究性学习”应有自己的内容、要求和特点。结合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实际以及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对于“探
期刊
所谓数学课活动化教学,是指数学课上注重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探索活动,注重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善于组织学生进行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在数学课中进行活动化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积极落实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抓好课堂这个主阵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我有这样的几点思考: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与其它基础课程在内容、教学的不同,并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    1、与其它必修课相比,信息技术课程的最大特点是一门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基础性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性很强,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但我们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很不深刻,这在一
期刊
“董老师好!”我身后突然传来一声亲切的问候。我转过身,原来身后站着一个满脸通红、跑得气喘吁吁的孩子。“这不是张小刚吗?你转到外地去了,怎么没上学呢?”“董老师还认得我,太好了,我们学校放假,回家看爷爷、奶奶……”看到这个孩子,我不禁想起了发生在三年前的一幕:在一次课间,我提前到五.二班上美术课,刚走进教室,就看见几个男生正在追打玩闹,其中一个不小心把头撞到了讲台上,额头被划破了,血一个劲儿地往外流
期刊
《教师成长》一书中记载着权威机构对“最受当代中学生欢迎的教师”问题的调查结果:热爱学生的帅哥和温柔的美女老师因自身所体现的良好精神气质和突显时代特点的课堂组织形式深受学生青睐,名列其中。这说明当代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非常重视,说明融入时尚、个性、唯美元素的课堂教学,以其独特的风格,展示其特有的魅力,对学生能产生主动而积极的影响,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一、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