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学习的启蒙教育和入门教育,是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的教育。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能否成功跨入数学学习的大门和关键所在。小学生还处在成长的初级阶段,其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学习上,经过研究和调查发现学习兴趣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能否保持足够的学习动力;也是老师能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和重要保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稳定而持久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培养 兴趣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富有哲理的名言说明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因为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它是认识和探索事物的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的动力,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所学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以下就我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探析
1、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
数学是科学性和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抽象性,大多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随着数学自身的发展,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数学是一种工具,一种语言,一种文化。数学是提高人们思维能力的推进器,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是一个活的、动态的、开放的数学活动,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数学就是计算,数学就是测量,数学抽象,难以理解,数学枯燥无味”,这是学生对数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
小学数学是学好中学数、理、化的基础,也是今后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从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身特点来看,小学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教学。它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发展逻辑与创新思维能力,它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帮助学生学会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对数学的探索精神。
2、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小学生天性好奇、好问,新颖的问题可以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热情,学习能力快,在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有着突出的独立主体意识、独立的探索精神、异类的文化语境及唯我的道德理念,能较快接受新事物和新思维。但他们心理特点是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对某一事物关注一段时间、就不感兴趣,缺乏耐心,多变。可见,小学生学习上有很强的可塑性,但需要加强引导。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在思维的过程中要借助能为感官直接感知的实物、图像或形象化的符号。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到了中高年级逐步减少,抽象逻辑思维成分逐步加大,但即使这样,五、六年级的学生仍不能完全脱离形象化思维。形象思维所反映的对象是事物的形象,思维形式是意象、直感、想象等形象性的观念,其表达的工具和手段是能为感官所感知的图形、图像、图式和形象性符号。低年级的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兴趣浓厚,对于抽象性的知识,特别是那些枯燥乏味的知识提不起兴趣,由于受认知规律和生活阅历以及思维特点的影响,理解和掌握数学语言有一定的困难。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出现的问题
1、小学生年龄尚小,意志力薄弱,注意力不集中,贪玩厌学的状况经常发生。他们的精力往往只集中在头15 分钟或20 分钟内,后半节课基本走神干别的或者自己在下面玩耍。
2、小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往往会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内容则会六神无主、心不在焉。这可以说是小学生最明显的一个心理上的特征,假如教师不能正确让数学教学内容成为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那么教学成果就不会由进展,陷入学生不爱学、无心学,教师没有动力和劲头去教书的恶性循环。同时,单调、固定的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会造成小学生们心理上厌倦,阻碍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3、小学生们普遍爱好具体的事物,比如玩小玩具或欣赏教科书上面展示的图片等。而小学数学教学可都是讲述抽象的数学原理或者计算法则,导致学生对于教学的学习内容几乎不感兴趣。
三、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兴趣的手段
1、精心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胆子很小,教师稍微声音大点或者有批评的话语,就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时间久了教师不在过问这些幼小的心灵,往往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对任课教师的有畏惧心理。所以教师切不可以一味以严厉的姿态出现,凡事批评当先,这样往往会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因此,要使学生学好数学,喜欢上数学我们必须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2、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增强问题的探索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充分利用实物教具让学生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学生动脑动手感知学习内容,做到乐中求知、动中促思、学中增能,记忆深刻而牢固。在新课引入时,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到所提问题的情境中去,激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探索性思维活动。
3、丰富教学形式,巩固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认知能力能否取得长足进步,往往取决于我们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在过去教学中,多数是“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教师只是讲讲、写写,学生只是听听、记记,对知识不能理解,认知能力不能提高,很多东西都是抽象的、模糊的,很难真正搞清楚。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
总之,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新学知识本身的兴趣。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新的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树立学生“兴趣学习”的观念,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要求,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这些无不在提醒和帮助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认识到教学中的重点和改革的方面。
参考文献:
[1]李月娥.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J].华章,2011.6.
[2]滕俊凤.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及课堂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8):96.
[3]小学数学教育──智性学习[M].香港:香港公开进修学院出版社,1995.74.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培养 兴趣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富有哲理的名言说明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因为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它是认识和探索事物的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的动力,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所学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以下就我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探析
1、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
数学是科学性和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抽象性,大多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随着数学自身的发展,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数学是一种工具,一种语言,一种文化。数学是提高人们思维能力的推进器,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是一个活的、动态的、开放的数学活动,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数学就是计算,数学就是测量,数学抽象,难以理解,数学枯燥无味”,这是学生对数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
小学数学是学好中学数、理、化的基础,也是今后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从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身特点来看,小学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教学。它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发展逻辑与创新思维能力,它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帮助学生学会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对数学的探索精神。
2、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小学生天性好奇、好问,新颖的问题可以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热情,学习能力快,在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有着突出的独立主体意识、独立的探索精神、异类的文化语境及唯我的道德理念,能较快接受新事物和新思维。但他们心理特点是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对某一事物关注一段时间、就不感兴趣,缺乏耐心,多变。可见,小学生学习上有很强的可塑性,但需要加强引导。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在思维的过程中要借助能为感官直接感知的实物、图像或形象化的符号。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到了中高年级逐步减少,抽象逻辑思维成分逐步加大,但即使这样,五、六年级的学生仍不能完全脱离形象化思维。形象思维所反映的对象是事物的形象,思维形式是意象、直感、想象等形象性的观念,其表达的工具和手段是能为感官所感知的图形、图像、图式和形象性符号。低年级的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兴趣浓厚,对于抽象性的知识,特别是那些枯燥乏味的知识提不起兴趣,由于受认知规律和生活阅历以及思维特点的影响,理解和掌握数学语言有一定的困难。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出现的问题
1、小学生年龄尚小,意志力薄弱,注意力不集中,贪玩厌学的状况经常发生。他们的精力往往只集中在头15 分钟或20 分钟内,后半节课基本走神干别的或者自己在下面玩耍。
2、小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往往会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内容则会六神无主、心不在焉。这可以说是小学生最明显的一个心理上的特征,假如教师不能正确让数学教学内容成为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那么教学成果就不会由进展,陷入学生不爱学、无心学,教师没有动力和劲头去教书的恶性循环。同时,单调、固定的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会造成小学生们心理上厌倦,阻碍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3、小学生们普遍爱好具体的事物,比如玩小玩具或欣赏教科书上面展示的图片等。而小学数学教学可都是讲述抽象的数学原理或者计算法则,导致学生对于教学的学习内容几乎不感兴趣。
三、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兴趣的手段
1、精心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胆子很小,教师稍微声音大点或者有批评的话语,就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时间久了教师不在过问这些幼小的心灵,往往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对任课教师的有畏惧心理。所以教师切不可以一味以严厉的姿态出现,凡事批评当先,这样往往会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因此,要使学生学好数学,喜欢上数学我们必须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2、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增强问题的探索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充分利用实物教具让学生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学生动脑动手感知学习内容,做到乐中求知、动中促思、学中增能,记忆深刻而牢固。在新课引入时,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到所提问题的情境中去,激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探索性思维活动。
3、丰富教学形式,巩固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认知能力能否取得长足进步,往往取决于我们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在过去教学中,多数是“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教师只是讲讲、写写,学生只是听听、记记,对知识不能理解,认知能力不能提高,很多东西都是抽象的、模糊的,很难真正搞清楚。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
总之,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新学知识本身的兴趣。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新的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树立学生“兴趣学习”的观念,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要求,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这些无不在提醒和帮助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认识到教学中的重点和改革的方面。
参考文献:
[1]李月娥.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J].华章,2011.6.
[2]滕俊凤.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及课堂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8):96.
[3]小学数学教育──智性学习[M].香港:香港公开进修学院出版社,199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