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科技的进步,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让越来越多的平民可以购买DV并进行摄影,用来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画面和感动瞬间。另一方面,DV的快速应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数码摄像机在大学影视专业教学活动中的使用,教师给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后,一般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出于对专业知识的练习,还有对DV短片拍摄的兴趣,往往在创作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融入很多个人的情感和色彩,并逐渐形成具有个人特色和形式的表达方式。本文主要通过DV短片中对各个元素的个性化表达,以及创作者本身的个性化表达两方面出发,详细阐述DV短片中个性化表达。
【关键词】:DV短片;个性化表达;创作
0.引言
DV拍摄本是电影电视专业人员运用专业器材进行创作的一种方式,由于相对昂贵,之前人们普及率还比较低,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加上媒介的开放,导致DV在大多数普通人中开始流行,以DV短片拍摄为主,具有很强的个人性,也有几个人组成的摄影小组,通过DV进行视频创作,但是受规模和内容的限制,在创作中仍然有很多独立性,个性化表达较明显。
1. DV短片中元素的个性化表达
DV短片拍摄不同于简单的拍照,除了具有画面上的静态美感外,还能记录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故事,使画面形式更加详实和丰富,也更具有完整性。从目前来看,DV短片中有一部分来自于个人的信手拍摄,人们通常是通过DV来拍摄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以及和亲友相处的时光,通过DV的形式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与个人创作不同的是,另有DV短片以各种纪录片和故事片的形式出现,并向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创作上突破,进行DV短片创作,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制片[1]。在这个创作过程中,主要人群以大学生为主,他们集编辑、导演、剪辑于一身,有的还亲自拍摄,甚至出演自己短片中的人物,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
1.1 在平实元素中体现个性化
在诗歌以及文学作品中,平实是最常见的创作风格,通过摒弃对华丽辞藻的描述,追求一种清新自然、朴实无华的风格,这是一种接近自然的审美,逐渐被大众接受,于是这种平实的风格也渐渐在摄影和绘画等艺术领域推广和运用。
在DV短片拍摄中,平实的叙述更能体现出创作的个性化,在创作的时候,使用纯粹通俗的元素,这往往体现了个人对这些元素的偏爱,通过利用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事物,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平实并不代表平淡无趣,而是具有透过表象让人了解其中深意的效果。
从国外电影来看,日本电影在内容和叙事上都有很强的个性化,电影节奏感往往不是很强,再比如我国台湾地区的电影,很大一部分都是讲述我们身边的故事,格调平实却意味深长,经典耐看又能在艺术高度陶冶人的情操[2]。
DV短片创作离不开在平实中发现生活的美,只有找到和我们生活中最近的美的感受,才能真正开始享受生活,充分发掘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通过读懂人性上的各种感受,然后认识到每一种感受都是构成我们生活的必要元素,用平实的心态去感悟生命的真谛。DV短片的拍摄需要有感而发,只有真正对平实生活有所理解,DV短片创作才能融入个人的情感和特征,做到个性化表达。
1.2 在虚构元素中体现个性化
在DV短片的创作过程中,对创作上的完美是人们不断追求的,但是真实的完美往往又不存在,这就需要人们通过对虚构的把握来满足创作中的需求,在艺术的表达领域,对美的虚构往往体现在一种至纯至远的境界,但是这种美只能停留在一种理论形式上,而要实现从形式向观念的转变,这就需要对事物保持一定的距离,进而对这种美进行虚构。DV创作原本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又与大自然紧密结合,需要从这种虚实结合中找寻创作的规律,在形成艺术上对美感诉求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出自己对虚构美的个性化表达,并充分运用在创作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3]。
通过回忆是美化生活上的一种方式,人们在回忆的过程中,出于人性化的本能选择,往往会自动搜寻那些比较愉快的往事,以及自己喜爱的情节来回味和咀嚼,并且会通过自我情景设置逐渐美化。在DV短片中,由于埋藏在每个人心中的记忆种子从视角和经历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在美的境界里,人类的视角和感悟往往趋于相近,只要在创作过程中,从大部分人的视角出发,进而挖掘出内心独具特色的情感方式,就能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表达。
这在爱情上同样适用,在DV短片的爱情表达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无法触及的虚幻爱情形式,这种爱情值得向往但是有时候显得缺少内涵。这就需要在内容上把握个性化的创作,只有虚无的形式加上有灵魂的个性化内容,在表达上才能产生心灵上的碰撞。
2. DV短片中创作者的个性化
2.1 借鉴著名导演的个性化表达
不管历代还是当代著名的导演,他们在视觉画面上的处理,以及在内容取材上,都有其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这种识别度使得我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只要针对一个镜头就能准确想到这是哪一个导演的作品,因为每个导演在场景构图和故事叙述上都会有特定的手法,而容易被人识别出来。
当DV短片创作者在进行拍摄或者执行导演事宜的时候,应该首先借助中国传统的元素以及意象,来引起对细微事物的捕捉和感悟能力,对细节的把握往往能很大程度上能掀起人们心中较大的涟漪。在个性化表达中,创作者可以通过拿往日时光的怀念对比今日的现状,通过DV短片的内容介绍,让我们驻足思考,对从前匆忙脚步进行反思,来还原一些已经被我们遗弃的价值。
2.2 自身成长过程中的个性化表达
作为主要DV短片的创作人员,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处在学习阶段和人生的转折点上,每个人对自己的青春都有回望和理解,因此在个性化的表达上具有强烈的抒发欲望[4]。
目前,有关成长的故事受人们关注最多,现在电影中也往往通过情怀来勾起人们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对于每个人来说,青春都是有限的,也是有一定时间限度的。但是通过DV短片能很好弥补这一点,通过从自我意识出发,DV短片中个性化和内容质量都能得到展示。
3.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年轻的一代,在DV短片的创作上,我们应该充分吸收優秀导演的精华,然后在通过自己对美和生活的切身感受,逐渐培养自身的个性化表达,做到文化和商业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熊迅. 呈现“他者”的脉络--民族志影像的意义建构与传播潜力[J]. 民族艺术研究. 2016(06)
[2] 王维玉. 别现代:转型中国的现代影像与尊严坚守——以贾樟柯电影为例[J]. 当代文坛. 2017(01)
[3] 王凡. 由人物塑造看香港邵氏电影《阎惜姣》对《水浒传》的影像改编[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4] 鲍雪. 新生代女性导演的写实主义和影像美学——论陈芯宜的艺术手法和创作特征[J]. 当代电影. 2016(12)
【关键词】:DV短片;个性化表达;创作
0.引言
DV拍摄本是电影电视专业人员运用专业器材进行创作的一种方式,由于相对昂贵,之前人们普及率还比较低,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加上媒介的开放,导致DV在大多数普通人中开始流行,以DV短片拍摄为主,具有很强的个人性,也有几个人组成的摄影小组,通过DV进行视频创作,但是受规模和内容的限制,在创作中仍然有很多独立性,个性化表达较明显。
1. DV短片中元素的个性化表达
DV短片拍摄不同于简单的拍照,除了具有画面上的静态美感外,还能记录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故事,使画面形式更加详实和丰富,也更具有完整性。从目前来看,DV短片中有一部分来自于个人的信手拍摄,人们通常是通过DV来拍摄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以及和亲友相处的时光,通过DV的形式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与个人创作不同的是,另有DV短片以各种纪录片和故事片的形式出现,并向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创作上突破,进行DV短片创作,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制片[1]。在这个创作过程中,主要人群以大学生为主,他们集编辑、导演、剪辑于一身,有的还亲自拍摄,甚至出演自己短片中的人物,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
1.1 在平实元素中体现个性化
在诗歌以及文学作品中,平实是最常见的创作风格,通过摒弃对华丽辞藻的描述,追求一种清新自然、朴实无华的风格,这是一种接近自然的审美,逐渐被大众接受,于是这种平实的风格也渐渐在摄影和绘画等艺术领域推广和运用。
在DV短片拍摄中,平实的叙述更能体现出创作的个性化,在创作的时候,使用纯粹通俗的元素,这往往体现了个人对这些元素的偏爱,通过利用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事物,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平实并不代表平淡无趣,而是具有透过表象让人了解其中深意的效果。
从国外电影来看,日本电影在内容和叙事上都有很强的个性化,电影节奏感往往不是很强,再比如我国台湾地区的电影,很大一部分都是讲述我们身边的故事,格调平实却意味深长,经典耐看又能在艺术高度陶冶人的情操[2]。
DV短片创作离不开在平实中发现生活的美,只有找到和我们生活中最近的美的感受,才能真正开始享受生活,充分发掘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通过读懂人性上的各种感受,然后认识到每一种感受都是构成我们生活的必要元素,用平实的心态去感悟生命的真谛。DV短片的拍摄需要有感而发,只有真正对平实生活有所理解,DV短片创作才能融入个人的情感和特征,做到个性化表达。
1.2 在虚构元素中体现个性化
在DV短片的创作过程中,对创作上的完美是人们不断追求的,但是真实的完美往往又不存在,这就需要人们通过对虚构的把握来满足创作中的需求,在艺术的表达领域,对美的虚构往往体现在一种至纯至远的境界,但是这种美只能停留在一种理论形式上,而要实现从形式向观念的转变,这就需要对事物保持一定的距离,进而对这种美进行虚构。DV创作原本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又与大自然紧密结合,需要从这种虚实结合中找寻创作的规律,在形成艺术上对美感诉求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出自己对虚构美的个性化表达,并充分运用在创作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3]。
通过回忆是美化生活上的一种方式,人们在回忆的过程中,出于人性化的本能选择,往往会自动搜寻那些比较愉快的往事,以及自己喜爱的情节来回味和咀嚼,并且会通过自我情景设置逐渐美化。在DV短片中,由于埋藏在每个人心中的记忆种子从视角和经历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在美的境界里,人类的视角和感悟往往趋于相近,只要在创作过程中,从大部分人的视角出发,进而挖掘出内心独具特色的情感方式,就能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表达。
这在爱情上同样适用,在DV短片的爱情表达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无法触及的虚幻爱情形式,这种爱情值得向往但是有时候显得缺少内涵。这就需要在内容上把握个性化的创作,只有虚无的形式加上有灵魂的个性化内容,在表达上才能产生心灵上的碰撞。
2. DV短片中创作者的个性化
2.1 借鉴著名导演的个性化表达
不管历代还是当代著名的导演,他们在视觉画面上的处理,以及在内容取材上,都有其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这种识别度使得我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只要针对一个镜头就能准确想到这是哪一个导演的作品,因为每个导演在场景构图和故事叙述上都会有特定的手法,而容易被人识别出来。
当DV短片创作者在进行拍摄或者执行导演事宜的时候,应该首先借助中国传统的元素以及意象,来引起对细微事物的捕捉和感悟能力,对细节的把握往往能很大程度上能掀起人们心中较大的涟漪。在个性化表达中,创作者可以通过拿往日时光的怀念对比今日的现状,通过DV短片的内容介绍,让我们驻足思考,对从前匆忙脚步进行反思,来还原一些已经被我们遗弃的价值。
2.2 自身成长过程中的个性化表达
作为主要DV短片的创作人员,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处在学习阶段和人生的转折点上,每个人对自己的青春都有回望和理解,因此在个性化的表达上具有强烈的抒发欲望[4]。
目前,有关成长的故事受人们关注最多,现在电影中也往往通过情怀来勾起人们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对于每个人来说,青春都是有限的,也是有一定时间限度的。但是通过DV短片能很好弥补这一点,通过从自我意识出发,DV短片中个性化和内容质量都能得到展示。
3.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年轻的一代,在DV短片的创作上,我们应该充分吸收優秀导演的精华,然后在通过自己对美和生活的切身感受,逐渐培养自身的个性化表达,做到文化和商业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熊迅. 呈现“他者”的脉络--民族志影像的意义建构与传播潜力[J]. 民族艺术研究. 2016(06)
[2] 王维玉. 别现代:转型中国的现代影像与尊严坚守——以贾樟柯电影为例[J]. 当代文坛. 2017(01)
[3] 王凡. 由人物塑造看香港邵氏电影《阎惜姣》对《水浒传》的影像改编[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4] 鲍雪. 新生代女性导演的写实主义和影像美学——论陈芯宜的艺术手法和创作特征[J]. 当代电影.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