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芒和隐痛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江西抚州女诗人吴素贞荣获“2019江西年度诗人奖”,文友们并不意外。就像年度诗人颁奖词里说的,素贞近年来的诗歌写作呈现出一种有别于传统女性诗歌的开阔、粗粝、丰富和跌宕起伏的气象。而这样的评价正是大多数读者的共同印象。
  一个诗人能不能找到自己的个性表达,找到自己独特而击中他人的诗句语感,找到自己往深处无限挖掘的矿井、地下河流……终将决定诗人的深度与坐标体系。
  
  第一次见素贞是在赣西北一个叫防里的古村诗会上。初见素贞,我感觉到的不仅是她天生丽质的美,更引人注目的是她身上散发出的自信而柔和的光芒。当时她正在一棵千年古樟下朗读自己的诗,开头两句便充满了张力,像头顶遒劲的千年古樟一般蔓延。
  “它们的枝干抵住天空/露出的缝隙伸出幽深的蓝……”(《防里古樟》)对事物独特的视觉描述,瞬间就抓住了在场的所有人。多年过去,我依然能大致背出她的这首诗。慢慢地,我在越来越多的刊物上读到素贞的诗,及至完整地读到她的几本诗集,特别是去年入选第35届青春诗会的《养一只虎》,更加感觉到她的诗区别于其他许多女诗人。
  如果要用关键词语概括素贞的诗歌特质和阅读感受,那就是:锋芒和隐痛。
  锋芒决定诗歌穿透的力度和速度。和素贞柔弱的外表形成反差的是,她的诗歌表现出了区别于女性的决绝甚至冷酷。几乎没有一首诗会有拖沓的叙述或者多余的抒情,词语的简洁和力量用到极致,描述的质感纹理也保有原始的野性和律动。
  “……他的手/触摸着光阴的骨节,唯有他知道/能取出刀斧之声的竹子……/我喜欢被刀斧打磨过的事物/唯有它们/无所畏惧,把死亡一次次撂倒”(《篾匠记》)。对于篾匠,我再熟悉不过。而这首诗的描述和生发的言外之意,还是照亮了我许多蒙昧未知的角落。尤其喜欢“被他抚摸过的竹子/是危险的,却也是我半生所要寻找的……”,只是这一句,坚硬的事物便顿生光芒。观者介入成为叙述主体的命运承受者,诗句的内部空间注入了骨血,在充分地感受诗人的情感温度的同时,也唤起了读者内部涌动的生命记忆,让沉默的事物发出持久却不刺眼的光亮。
  她写地理概念上的麦子:“……无际的麦田将我推上巅峰/……巅峰上的刺痛,尖叫,下降的速度……/麦子不再是个隐喻,跨过几个省份/水土不服/内心的炸药/列车碾过身体的回响/都由风带进了麦浪的天边/像顶礼的仪式,像已消散的回音”(《麦子》)。这首诗在虚实空间的处理上,显示出了强大而又柔性的伸缩感,文字带来的立体效应很好地打通了更为敏锐的感知。
  她写意念化具有了思考能力的狮子:“它锋芒外露,一再从夜色里逃脱/月亮飘下几片羽毛//稻田寂静/它凝听着,仿佛第一次看见轻/它在幽深处。羽毛荡漾/月亮一次次变大,缩小/万物安静/它第一次看到安静/仿佛它只是虚拟的存在……”(《狮子》)由旷野到月夜,由凶猛到虚静……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头沉睡的野兽,而诗人此刻就是这头狮子,在月夜下第一次发现通往宁静与虚无的隐秘通道,看见了另一个世界的秩序与空阔。
  为什么以《养一只虎》作为诗集的标题呢?在素贞的诗集里,有多首诗写到老虎,我想在素贞的内心一定豢养着多种野兽,而金黄的老虎是她最喜欢的意象。“……我喂它食肉,让它活得比我长,毛尖/漾起斑斓;我让它跑,带着电/让每一颗在暗夜里浮动的野心,刚好/与虎亲/性相近”。这样的野性也是诗歌的野性,人性深处的自然、原始的状态是值得探寻的。
  记得莫言在谈创作《红高粱》系列时就直言对野性、原始、荒原式的生命勃发力的呼唤与向往。可贵的是,这种勃发又内敛的力量也表现在素贞对其他日常事物的描述上:“……他是唯一一個能拥铁取暖的人/我低下眼睛,车窗蒙起水汽/闪电一次次探询,裂状的手/抚着所有相似的际遇……”(《雨夜》)读到这样的诗,你很难第一时间判断这是一个女性写的,这些让人疼痛的际遇也曾落在温婉的诗人身上。《雨夜》这首诗可以说是一个电影画面,它一帧一帧地出现,很容易让读者掉进那双疼痛而冷酷的眼眸里。
  “贞节牌坊的废墟处/三只猫徘徊,黑色的爪子/在断垣上开出黑色的花/它们伫立,回头。整个上午/尾巴弓成弧,脚步若幽灵/保持着对时光的探询/一根蛛丝引领它们来到//断石的底部,我仿佛看见/虚无之处的宅邸……”(《莲花》)形而上地介入一种事物,深入变幻、广阔的空间是素贞诗歌的另一个特征。陌生化的阅读效果和诗歌的光照直径靠的不是怪异的语言和形式,而是裂变的传统,这正是素贞实现自我突破的有效途径,令她诗歌显示出无法遮蔽的锋芒和力量。
  隐痛是素贞诗歌创作的另一片暗流涌动的湖泊,她独自一人在光影暗室里洗出人世的图景,这极大地增强了诗歌和感染力。尤其钟爱她写的苍山村。锋芒显示个性,而隐痛才真正体现一个诗人的敏感而悲悯的情怀。“乡下的穷亲戚发来丧音/老舅公独自一人在门槛旁死去/长指甲抓满泥土/蜷缩的形状像条狗……/他赶在人们发现之前/已经用爪子把自己埋了一次”(《乡音》)。
  生命的卑微和充满善意的孤苦,强烈地冲撞着我那由岁月构建的粗粝的内壁。“没有更多的话语形容他的一生……”这种蝼蚁终生的相同感触,在我自己和许多诗人的一些诗作里,都有不同程度的呈现。“……她在埋韭菜头的时候/一头栽进地里,韭菜花掩埋她/白花还在溪边摇曳,第四百天的荒地里/长出一棵木,一张稀疏的脸。草地/嗖嗖作响,这悲哀的声音/到了一群蜜蜂身上,它们会爱上她的语言/那个疲惫的勤劳的人/活着的时候把一天掰成两天用”(《哑巴婶》)。真的没有想到,在我印象中高傲而不轻易与人言谈的素贞,会俯身如此细腻悲悯地叙写苍生隐痛,让我难掩在大面积虚假抒情,废墟般的作品中发现了劲道力作的冲动与惊异之情。
  诗人李犁在推荐语中也谈到素贞《苍山村手记》组诗的痛感:“她的诗让平常的苍山和日常中亲人、老乡们的生活更清晰地呈现出来,这没有诗化的原生态的人和事,让诗更真实和刻骨……”
  素贞告诉我,她还在继续写《苍山村》系列。她说到创作《苍山村》系列的缘由:苍山是她的老家,这个村子现已近似空村,她不断地返回,不断地产生了要写下它的冲动:“因为村子里有他们微弱的存在,所以我的故乡还在。”苍山村里的老弱妇孺,在素贞的诗歌里呈现了不能被时代动摇的永恒性。
  “……苍山仿佛巨大的怀抱/奶奶瘦小的身体一点点沉入/山下的村子/也跟着一点点抖动/父亲背着奶奶缓缓下山/—多少年,我跟着父亲上苍山/下苍山。只有我知道,一个孤儿/多么希望/再次从苍山上背下自己的母亲”(《苍山》)。在读《苍山村》系列时,我的泪点多次闪躲,但还是被准确地戳中。这让我想起有一次,我的父亲像孩子一样蛮缠无休地在电话里和我絮叨,让我去看他。我应承了,马上驱车几十公里去看他。一路上,脑海里是这首《苍山》平缓却深情的叙述。
  2019年的秋天,我有幸和素贞同在泸州领奖并参加诗歌盛会。看着奔腾的沱江,素贞写了组诗《泸州曲》。抚州曾养育出汤显祖、王安石等大文豪,她的敏锐与思想的锋芒在骨子里一定是有根源的。素贞诗歌的禀赋和气象,随着她对生命生活更为纵深的推进,一定会引发诗坛更为广泛的关注。
  由乡亲写到亲人,由亲人写到自己,没有躲避命运,也没有遮掩伤口,“……生活一再提醒她/可以对自己狠的人,眼前/已空无一物。对着镜子/她只能一次次数着/自己用旧了的刀的总和”(《她》)。真实地道出生活中残酷的伤痕,或许是一种虚设,但至少也是内心深处受到的难以修复的伤害。
  诗歌拒绝鸡汤,它需要刻骨的记忆或者痛彻心扉的饮泣。“……瓦砾断梁生出一副枯骨/埋伏了数年/暗含着人世许多的拒绝/它们一小片,一小片地分裂/甚至通过一只蚂蚁向外界/传递不可知的呼声/一个村子的呼声/缺席数年,终有一场雪/会替我掩埋鸟群的脏羽毛/会在村子的伤口/堆砌出一座神庙”(《缺席》)。读到这首诗特别是结尾,我立刻想到辛波斯卡的《葬礼》和《在众生中》。
  也许真有通往秘境的语言,它们同时替人间安抚游走的灵魂。“但要如何回答没有提出的问题/尤其当答问者对你们而言/是如此的微不足道?/矮树林,灌木丛,草地,灯芯草……/我对你们说的一切只是独白/你们都没有听见/和你们的交谈虽然必要却不可能/如此急切,在我仓卒的人生/却被永远搁置。”(辛波斯卡《植物的沉默》)
  就让欲言又止的表述,跟随巨大的落日,缓缓下沉。
  就让生命的勃发涌动,跟随耀眼的朝阳,缓缓上升。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先锋文学创作思潮的终结,文坛大有回到现实主义一統天下的局面。此时,人们常常一面感叹先锋文学的退潮,一面试着从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中重新发掘或抽象出先锋精神;“先锋”与“常态”的对立(陈思和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先锋”不再作为先锋文学思潮的专属,而成为某种左右或推动文学演进的构成要素。先锋仍旧是被推崇的进取状态,“永远的先锋”也因此成为人们热衷的话题。但若
期刊
一  战争或者说军旅故事之于中国文学的重要性,从“四大名著”中就能看出来。像《三国》就是一部气势恢宏的战争史诗,通篇千军万马山呼海啸。《水浒》虽然没有这么大开大合的宏阔视野,但也是打打杀杀征伐不休。而经典名著之外,在一般老百姓中广为流传的那些小说(或评书),从《岳飞传》到《杨家将》,从《隋唐演义》到《三侠五义》,又有哪一部离得开兵戎干戈?军旅和战争叙事作为中国深厚文学传统中的一脉,自《诗经》起绵延
期刊
2019年凭借《送我上青云》,导演滕丛丛收获了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提名,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最佳编剧提名等荣誉。媒体报道称作品及导演为“女性之光”“撑起女性电影的大旗”“为中国女性量身定制的电影情书”[1]。近年来,女导演们似乎不约而同地选取关于女性的电影题材,试图获取有别于男性叙述的女性视点,并尝试结合当下社会现实传达一种女性独有的经验与生命体悟。大量“女性电影”的出现,
期刊
报刊的电影副刊,是重写电影史研究最重要的史料。同时,按照电影史学“实在论”的观点,电影从未与报纸期刊等“其他大众传播形式”分离,报刊是电影史研究必须在复杂性中了解的“生成(因果)机制”。“历史学家的任务是:在其复杂性中了解这些机制,而不仅仅是为某个特定事件剥离出一个单一的‘原因’。”[1]因此,电影报刊的专门研究也应当是重写电影史研究的路径之一。长期以来,电影史学术研究对于电影期刊的研究已经形成了
期刊
一、人类如何通过艺术面对历史  大地是人们的容身之所,灾难则是大地的流放状态,它具有摧毁和改变时间内一切事物的威力,也包括人的命运。从学会狩猎开始,人类就不得不面对接踵而至的种种灾难,在漫长的时间中一次次寻找自己的应许之地。在无数个世纪里,灾难的身影在大地上交替飞奔,既有旱涝、地震、台风、虫害等自然灾难,又有战争、疾病、屠杀等社会灾难,人类的历史因此不仅被写在石器、洞壁和疆土上,也被写在它们的废墟
期刊
随父母移民到江西修水后,我插班在当时的黄沙港中学读高一。有个周末,父亲带我去双井村的小叔家玩。我们坐班车到县城,穿过大街小巷,从黄土岭老街走到西摆。当时的西摆街颇具古风,绵延两三华里的石板道,两边有一家连着一家的木板铺门,还有那种供行人休息的长廊。栏杆外,一边是碧森森的高山幽谷,另一边的崖坎之下,是同样颜色深碧的修河。太阳黄黄亮亮照着,眼前的景物迷迷蒙蒙,过细一瞧又清晰得吓人。河水靠着我们这边流,
期刊
在纷繁璀璨的香港影坛,鲍起静是一个沉静的存在,却在不知不觉间,用表演点染着许多作品。从早期“演艺世家”与“左派影人”,到后来香港影坛“常青树”,以及香港亚视“港妈专业户”,多样的标签都被贴在鲍起静身上,而她也用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6次最佳女配角提名、亚视上千集电视剧作品的成绩,为香港影史留下一抹独特而不可忽视的光辉。  演艺世家与左派渊源  观众了解鲍起静,大都是从《天水围的日与夜》开始。但比起她
期刊
本期文艺家:李伯勇,生于1948年11月,江西上犹县人。曾任上犹县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发表作品600多万字。已出版长篇小说《轮回》《寂寞欢爱》《恍惚远行》《旷野黄花》《父兮生我》《抵达昨日之河》,中短篇小说集《南方的温柔》,中篇小说集《恶之花》《孤烟·繁嚣》,短篇小说集《重叠的背影》,随笔散文集《瞬间苍茫》,文学评论集《灰与绿的交响》《文海观澜沉思录》,文化纪实散文集《昨天的地平线》,历史
期刊
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片从来不是一个固化的存在。1926年,他在评论弗拉哈迪的影片《摩阿拿》的文章中提出纪录片这个概念并确立纪录片作为片种与故事片并置时便指出,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所谓“创造性处理”,显然是对立足于现实的纪录片创意的一种客观的、认同的、鼓励的表达。  创意是涉及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聚敛思维、模糊思维、系统思维等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是对资源进行挖掘、激活、组
期刊
一、灾难文学的心理学  如何把灾难变成艺术?这是朱利安·巴恩斯在《10章世界史》中提出的问题。但随后我们就发现此一小说家的设问—这个自我否决的丐词—的讽喻所在:仿佛灾难是可以变成艺术的,而人们只需从技术层面处理这一难题。它的具体展开步骤如下:灾难是否可以成为艺术?倘若它无法自为地“成为”,那么,也许艺术家们就应该施展手脚,考虑如何将它“变成”一种艺术。巴恩斯在此点明的,正是这种“变成”的无耻。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