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两年多以来,新课改的理念已经逐渐融入到了许多教师的教学之中,教育教学呈现出许多新的面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是县区农村初中的一名数学教师,经常参加市、县数学教学公开课展示及评比活动,不断体验着数学教学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教师的教学令我受益匪浅,但一些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深刻,出现了以下一些现象,在此与大家共同借鉴。
一、课堂过于追求“热闹”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有的老师只追求生动活泼,却忽视了安静、有序的课堂氛围也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一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想尽了招数,比如:有的老师为了学生们能够争先回答问题,采用了糖果奖励的方式,频繁、过度地分发糖果,这样的奖励显然违背了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教者要讲究方式、方法,适时、适度地组织、引导,不能只图越热闹越好。
二、割裂了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新课程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一些教师曲解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忽视了教师的作用。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把时间还给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把整节课完全放手交给学生,虽然他们在课前进行了预习,但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浅显的,不能够很好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课堂效率低下,没有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
三、盲目地合作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一些教师只知道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而没能理解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却忽视了合作学习的内容是否适当,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参与机会是否均等问题。一次观摩课上,教师始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即使是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也要求学生讨论一番。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如何开展有意义的、有效的合作学习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理念,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新课程,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学习,下面浅谈一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方法。
一、创设有意义的数学情境
1.创设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情境。例如,在讲授《字母表示数》这节内容时,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数学问题情境:请同学们认真看题,利用图形解答下列问题。(利用电脑或投影仪)
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① 按上述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______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______根火柴棒。
②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③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你是怎样得到的?待学生解
答完以上問题后,出示引申题:
④如果用X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
火柴棒?与同伴儿进行交流。
这样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认识能力,合作探究,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符号意识,在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中,也渗透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2.提供丰富的实际生活背景。例如,在学习《代数式》这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代数式的概念,我们可以赋予代数式这样的生活背景:
参观花展:门票:成人10元/人;学生5元/人.
(1)一个旅游团有成人x人、学生y人,请你根据上图确定该旅游团应付多少门票费?
(2)如果该旅游团有37个成人,15个学生,那么门票费是多少呢?
学生演板、师生交流,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应用意识。学会列代数式和求代数式的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3.充分发挥数学史实、趣事的作用。例如,在讲授《探索勾股定理》这节内容时,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故事情境: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相传在2500年以前,他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地砖铺成的地面反映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
同学们,请你也来观察下图中的地面,看看能发现些什么?
二、尽可能多地提供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通过让学生具体实践、动手操作,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1.注重动手操作、实践探究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例如,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展开与折叠》这节课,让学生经历充分的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可以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丰富对常见几何体的认识。
2.经历搜集、整理、表达数据的实践活动,培养数据分析观念。让学生尝试从数据中获取信息,用信息来说明问题,从而感受统计的过程性;通过数据分析体验数据中蕴含的随机性。
3.掌握、运用一些基本图形解决问题,培养几何直观。让学生学会看图说话,逐步培养画图习惯,重视图形的平移、翻转变换,能够运用数轴、直角坐标系来解决问题。
三、重视结论的形成过程
在初中阶段有好多法则及重要公式需要学生掌握,这些法则与公式最好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得出,而不是简单的告知。因为在探索过程中,学生不仅读懂了法则与公式,而且能感知到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发展创新意识和推理能力。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我们一定要不断地更新观念,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夯实业务基础,加强教研,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虽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我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数学教学明天会更好!
一、课堂过于追求“热闹”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有的老师只追求生动活泼,却忽视了安静、有序的课堂氛围也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一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想尽了招数,比如:有的老师为了学生们能够争先回答问题,采用了糖果奖励的方式,频繁、过度地分发糖果,这样的奖励显然违背了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教者要讲究方式、方法,适时、适度地组织、引导,不能只图越热闹越好。
二、割裂了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新课程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一些教师曲解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忽视了教师的作用。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把时间还给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把整节课完全放手交给学生,虽然他们在课前进行了预习,但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浅显的,不能够很好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课堂效率低下,没有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
三、盲目地合作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一些教师只知道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而没能理解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却忽视了合作学习的内容是否适当,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参与机会是否均等问题。一次观摩课上,教师始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即使是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也要求学生讨论一番。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如何开展有意义的、有效的合作学习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理念,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新课程,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学习,下面浅谈一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方法。
一、创设有意义的数学情境
1.创设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情境。例如,在讲授《字母表示数》这节内容时,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数学问题情境:请同学们认真看题,利用图形解答下列问题。(利用电脑或投影仪)
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① 按上述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______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______根火柴棒。
②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③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你是怎样得到的?待学生解
答完以上問题后,出示引申题:
④如果用X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
火柴棒?与同伴儿进行交流。
这样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认识能力,合作探究,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符号意识,在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中,也渗透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2.提供丰富的实际生活背景。例如,在学习《代数式》这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代数式的概念,我们可以赋予代数式这样的生活背景:
参观花展:门票:成人10元/人;学生5元/人.
(1)一个旅游团有成人x人、学生y人,请你根据上图确定该旅游团应付多少门票费?
(2)如果该旅游团有37个成人,15个学生,那么门票费是多少呢?
学生演板、师生交流,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应用意识。学会列代数式和求代数式的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3.充分发挥数学史实、趣事的作用。例如,在讲授《探索勾股定理》这节内容时,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故事情境: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相传在2500年以前,他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地砖铺成的地面反映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
同学们,请你也来观察下图中的地面,看看能发现些什么?
二、尽可能多地提供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通过让学生具体实践、动手操作,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1.注重动手操作、实践探究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例如,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展开与折叠》这节课,让学生经历充分的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可以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丰富对常见几何体的认识。
2.经历搜集、整理、表达数据的实践活动,培养数据分析观念。让学生尝试从数据中获取信息,用信息来说明问题,从而感受统计的过程性;通过数据分析体验数据中蕴含的随机性。
3.掌握、运用一些基本图形解决问题,培养几何直观。让学生学会看图说话,逐步培养画图习惯,重视图形的平移、翻转变换,能够运用数轴、直角坐标系来解决问题。
三、重视结论的形成过程
在初中阶段有好多法则及重要公式需要学生掌握,这些法则与公式最好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得出,而不是简单的告知。因为在探索过程中,学生不仅读懂了法则与公式,而且能感知到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发展创新意识和推理能力。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我们一定要不断地更新观念,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夯实业务基础,加强教研,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虽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我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数学教学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