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提问是教师构建这种互动课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必须重视课堂设问的策略,课堂上可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构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参与式”互动课堂,变教师的“单向传授”过程为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巧问引趣;“阶梯式”提问;分层设问;“外引”式提问
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入了许多古代作品中的精品,或是抒写个人情怀,或是留连于祖国秀丽山川,或是叙述民间逸事、民风之淳朴纯净,或是一家之言的谆谆教导,实为学习传统文化的最好素材。但很多时候,文言文的教与学却成了很多老师和学生最痛苦的事:老师一节课不停地解释与板书,学生一节课不停地听与抄。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因为艰涩的文字和冗长的解释而对文言文望而生畏,对文言文的学习越来越没兴趣,教师辛苦的付出成了吃力不讨好。造成这种尴尬的局面,是因为我们的文言文课堂传统的教学方式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即把学生置于受众的地位,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成了课堂教学的“被动参与者”,甚至只是一个“旁观者”。
怎样改变文言文教学的这种尴尬局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阅读教学成功全在于如何提出问题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因此,我尝试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构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参与式”互动课堂,变教师的“单向传授”过程为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导入巧问,激情引趣
语文教育专家孙春成说:“一堂课就是一篇文章”,而一篇优秀的文章的开头堪称“凤头”因此,文言文教学这一篇“文章”也必须写好它“凤头”,用精彩的开头激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浓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活泼愉快地学习。
例如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中国有句古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封建社会有多少谋臣良相出于对国家负责,劝国君改正过失,冒死进谏,但大多因此而贬官甚至惨遭杀身之祸。这类例子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呢?”(引导学生举出如商朝时比干向纣王提意见而被剖腹挖心;春秋时爱国诗人屈原因向楚怀王进忠言而遭流放,自沉汩罗江;西汉时《史记》作者司马迁因直言进谏蒙受宫刑之辱。)
待学生讨论完上述问题后,我再顺势提问:“他们对国家的一片丹心令人感动,但他们的命运却令人惋惜,难道‘忠言’就一定会‘逆耳’吗?怎样才能把‘忠言’说得‘顺耳’?(让学生各抒己见)今天我们来看一个成功的例子——《邹忌讽齐王纳谏》。”
这样的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讲读巧设疑,诱发探索欲望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提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意思是君子教育学生,加以诱导,而不是强牵着学生;加以鼓励,而不是抑制学生的进取精神;加以开导,而不是直接告诉。诱导而不强牵着学生,学生就不会产生抵触情绪;鼓励而不抑制学生的进取精神,学生就会乐于接受;开导而不是直接告诉,就能启发学生思索。”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指出:“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确实,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巧妙设疑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热情参与课堂的关键。课堂上我尝试着这样去提问:
(一)紧扣重难点,设计“阶梯式”提问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区分轻重主次,抓住重点、难点,创设条理清晰、合乎逻辑的“阶梯”式提问,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自现象而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一步一步地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我讲授《愚公移山》时,首先从题目入手,向学生提出问题:
“速读课文,明确:愚公是谁?移什么山?移山有没有成功?”
这样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波澜,让学生带着求知的渴望悉心地研读教材。
然后我再扣住课文内容和重难点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1.愚公移的是怎样的山?他为什么要移山?他想把山移到哪里?他跟谁一起移山?用什么工具来移山?(是用挖土机还是爆破?——学生笑)
2.仔细品味愚公妻子和智叟说的话,比较一下愚公的妻子与智叟在对待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3.“愚公”和“智叟”,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4.京城氏之子只有七八岁,对于移山这项艰难工作来说,应该帮助不大,为什么作者要写到他呢?(理解对比手法)
5.本文的最后写到山的移走是因为天神搬走了,这是宣扬封建迷信吗?(理解文章主题)
这样的提问,遵循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逐步理解课文内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话可说”,参与意识浓郁,注意力、思维力、想像力和创造力迅速进入一种积极状态。
(二)分层设问,面向全体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的理念,意味着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教《黔之驴》这篇寓言故事时,文章字词的解释、语句的翻译甚至课文内容的理解都是以“我问、学生答”的形式进行,让下层的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解词,同时注意提示该词曾经在哪一课出现;让中层的学生每人一句的串译课文,教会他们怎样按照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去串译;让上层的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去分析课文。
这样提问,兼顾了全体学生,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回答問题的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三)紧扣文本,巧设“外引”式提问
所谓“外引”就是在讲课过程中,适当引述文本之外的与文本内容相关的知识或事例,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把理论中的文本知识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在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探索,去实践,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
例如讲读《曹刿论战》这篇文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曹刿取信于民的远见卓识,更好地理解曹刿说的 “公与之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一鼓作气,再二衰,三而竭”这些句子,我以提问的形式引入了古代战争的一些常识(问到商周时的“牧野之战”),例如没有常备军,士兵临时从奴隶中征集;当时的作战方式是车战;两军对阵时以鼓声作为进攻的命令。同时也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古代战争的场面。这样学生便对文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又如在教《爱莲说》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题为“花开富贵”的画,然后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画中是什么花?它与莲花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从颜色与花瓣的形状等去比较)让学生理解“莲花”、“牡丹”的形象。
这样的“外引”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总之,课堂提问是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善教者, 必善问。所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积极参与文言课堂教学应该成为每个优秀教师必备的技巧。
参考文献:
[1]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2]孙春成.立体教学论
【关键词】巧问引趣;“阶梯式”提问;分层设问;“外引”式提问
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入了许多古代作品中的精品,或是抒写个人情怀,或是留连于祖国秀丽山川,或是叙述民间逸事、民风之淳朴纯净,或是一家之言的谆谆教导,实为学习传统文化的最好素材。但很多时候,文言文的教与学却成了很多老师和学生最痛苦的事:老师一节课不停地解释与板书,学生一节课不停地听与抄。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因为艰涩的文字和冗长的解释而对文言文望而生畏,对文言文的学习越来越没兴趣,教师辛苦的付出成了吃力不讨好。造成这种尴尬的局面,是因为我们的文言文课堂传统的教学方式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即把学生置于受众的地位,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成了课堂教学的“被动参与者”,甚至只是一个“旁观者”。
怎样改变文言文教学的这种尴尬局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阅读教学成功全在于如何提出问题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因此,我尝试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构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参与式”互动课堂,变教师的“单向传授”过程为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导入巧问,激情引趣
语文教育专家孙春成说:“一堂课就是一篇文章”,而一篇优秀的文章的开头堪称“凤头”因此,文言文教学这一篇“文章”也必须写好它“凤头”,用精彩的开头激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浓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活泼愉快地学习。
例如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中国有句古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封建社会有多少谋臣良相出于对国家负责,劝国君改正过失,冒死进谏,但大多因此而贬官甚至惨遭杀身之祸。这类例子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呢?”(引导学生举出如商朝时比干向纣王提意见而被剖腹挖心;春秋时爱国诗人屈原因向楚怀王进忠言而遭流放,自沉汩罗江;西汉时《史记》作者司马迁因直言进谏蒙受宫刑之辱。)
待学生讨论完上述问题后,我再顺势提问:“他们对国家的一片丹心令人感动,但他们的命运却令人惋惜,难道‘忠言’就一定会‘逆耳’吗?怎样才能把‘忠言’说得‘顺耳’?(让学生各抒己见)今天我们来看一个成功的例子——《邹忌讽齐王纳谏》。”
这样的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讲读巧设疑,诱发探索欲望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提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意思是君子教育学生,加以诱导,而不是强牵着学生;加以鼓励,而不是抑制学生的进取精神;加以开导,而不是直接告诉。诱导而不强牵着学生,学生就不会产生抵触情绪;鼓励而不抑制学生的进取精神,学生就会乐于接受;开导而不是直接告诉,就能启发学生思索。”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指出:“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确实,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巧妙设疑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热情参与课堂的关键。课堂上我尝试着这样去提问:
(一)紧扣重难点,设计“阶梯式”提问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区分轻重主次,抓住重点、难点,创设条理清晰、合乎逻辑的“阶梯”式提问,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自现象而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一步一步地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我讲授《愚公移山》时,首先从题目入手,向学生提出问题:
“速读课文,明确:愚公是谁?移什么山?移山有没有成功?”
这样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波澜,让学生带着求知的渴望悉心地研读教材。
然后我再扣住课文内容和重难点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1.愚公移的是怎样的山?他为什么要移山?他想把山移到哪里?他跟谁一起移山?用什么工具来移山?(是用挖土机还是爆破?——学生笑)
2.仔细品味愚公妻子和智叟说的话,比较一下愚公的妻子与智叟在对待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3.“愚公”和“智叟”,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4.京城氏之子只有七八岁,对于移山这项艰难工作来说,应该帮助不大,为什么作者要写到他呢?(理解对比手法)
5.本文的最后写到山的移走是因为天神搬走了,这是宣扬封建迷信吗?(理解文章主题)
这样的提问,遵循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逐步理解课文内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话可说”,参与意识浓郁,注意力、思维力、想像力和创造力迅速进入一种积极状态。
(二)分层设问,面向全体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的理念,意味着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教《黔之驴》这篇寓言故事时,文章字词的解释、语句的翻译甚至课文内容的理解都是以“我问、学生答”的形式进行,让下层的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解词,同时注意提示该词曾经在哪一课出现;让中层的学生每人一句的串译课文,教会他们怎样按照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去串译;让上层的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去分析课文。
这样提问,兼顾了全体学生,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回答問题的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三)紧扣文本,巧设“外引”式提问
所谓“外引”就是在讲课过程中,适当引述文本之外的与文本内容相关的知识或事例,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把理论中的文本知识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在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探索,去实践,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
例如讲读《曹刿论战》这篇文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曹刿取信于民的远见卓识,更好地理解曹刿说的 “公与之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一鼓作气,再二衰,三而竭”这些句子,我以提问的形式引入了古代战争的一些常识(问到商周时的“牧野之战”),例如没有常备军,士兵临时从奴隶中征集;当时的作战方式是车战;两军对阵时以鼓声作为进攻的命令。同时也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古代战争的场面。这样学生便对文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又如在教《爱莲说》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题为“花开富贵”的画,然后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画中是什么花?它与莲花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从颜色与花瓣的形状等去比较)让学生理解“莲花”、“牡丹”的形象。
这样的“外引”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总之,课堂提问是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善教者, 必善问。所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积极参与文言课堂教学应该成为每个优秀教师必备的技巧。
参考文献:
[1]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2]孙春成.立体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