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最绚烂的童年

来源 :启迪·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henzs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童年是快乐的!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都是彩色的!在他们的童年里是斑澜无比的世界:七色的太阳,绿色的小雨,蓝色的树林,五彩的雪花——任凭他们的彩笔自由挥洒,让他们的思绪无限飞扬。鲜明、单纯、强烈的色彩里流动着孩子的真、趣、纯。让我们一起和孩子在色彩课堂绘制最绚烂的童年。
  [关键词] 色彩感受 色彩能力 个性色彩
  一. 生活处处好风景
  生活是学习最好的源泉,是培养兴趣的先导,从生活中引导孩子对色彩的追求和感受,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他们从生活中来激发兴趣、感受色彩。
  1.直观感受
  生活中处处是绘画源泉,引导孩子观察事物,对景写生,大多是直接绘出感觉认识到的物象色彩。
  2.主观感受
  孩子喜欢绘制记忆色彩画。依靠他们的回忆来完成绘画作品。记忆画是孩子日常观察生活在头脑中形成的结果,是他们对真实的生活主观性表现出的童心中最自然的画面。
  3.趣味感受
  教学中应用生活中多种色彩材料应用进行作画,这种做法更能增强孩子对色彩的认知,并且提高色彩学习的趣味性。
  例如教学《为解放军叔叔画张像》此课学习领域为“造型 · 表现”,围绕这一领域,我将学习要求分为四个坡度,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对部分基础相对薄弱的 学生,我们要予以高度关爱,可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解放军叔叔的大体形态,尤其要引导他们比较头部、躯干部分与四肢的比例关系。教师还要当堂示范引导他们学会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部分,进行仔细描绘。对有一定的造型表现基础的学生,可引导他们自主创作一幅有关解放军题材的作品,如可以表现救死扶伤的情景,可以表现破案侦查的画面,可以表现抗洪抢险、顽强破冰的感人一刻,还可以表现拥军爱民,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场景。对表现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引导他们制作与解放军题材相关的书签、贺卡和礼物,或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与解放军通信,还可以用泥巴或橡皮泥表现解放军叔叔的画像等。这样分层次的教学满足了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 在学习中出彩
  在色彩教育中,教师自身必须要有丰富的色彩知识。通过色彩活动提示以颜色的规律性为基础的色彩学规律,有助于孩子的色彩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从孩子的色彩绘画心理着手,设计有趣的课题研究,渗透理性的色彩指导,让孩子在学习中把握色彩的能力。
  1.“原色”的学习
  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乱涂乱画中发现色彩的魔力,主动去探索色彩。首先,让孩子认识“原色”(这里的原色是包括三原色在内的孩子彩色材料中现有的颜色),再“纵容”他们用水粉、油画棒等各种材料的原色在纸上调、涂、印…;用彩色的纸、布折、剪、拼、贴…。孩子会喜欢这些玩法的色彩游戏活动。
  2.“配色”的练习
  配色是孩子在原色学习之后,感知颜色的主观活动。依靠主观直觉感受进行的创造练习。从孩子对颜色的审美观出发,表现了他们个人对颜色的主观爱好。孩子是通过感受颜色的深浅和比较色彩等方法来探索原色与原色之间,原色与间色之间,同种色深浅之间对比。
  3.色调的感悟
  在配色练习中可以引导孩子来感悟色调,表现出色彩和内容的联系。如用暖色调表现的开心、快乐的气氛。如过节、成功、表扬、游戏等;用冷色调可以表现夜晚、寒冬、伤心等。
  4.欣赏中提高
  欣赏是孩子色彩教育的重要内容。德国教育家斯克沃兹1965年在实验研究后得出结论:孩子的艺术品味和创造性受周围环境中的艺术作品的影响。名画作品丰富多样、色彩等都较为完美。在引导孩子欣赏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他们结合已有色彩知识,认识名作的色彩方向。还要引导孩子结合体验充分表达自己对画的感受。
  潜移默化的环境的色彩效果能充分激发他们探索色彩的兴趣。利用颜色刺激孩子的感觉,调动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让孩子无时无刻与色彩交流。提高孩子的色彩的能力。
  例如教学《奇思妙想》此课教学内容非常生动有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来创造新的形象。”这样的导言切题紧密,引人入胜,令人遐想。加上教材中那一件件经过奇思妙想制作而成的模型更是让人刮目相看,啧啧称赞,不禁为学生奇特丰富的想象力而叹为观止。如此精彩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善于把握好,并以此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如何使学生产生奇思妙想呢?这既是教学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闪光点。教学时,我采用问、想、说、做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目标。所谓“问”,就是提出问题,如“同学们,请想象一下,纸杯、胶水瓶可以用来做什么玩具?”“假如你是设计师,如何把椅子设计得既美观又实用?”等。这样的问能开启学生的智慧,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三、 我的色彩我做主
  童心是纯洁无邪的,它是真、善、美的原始状态的嫩芽,朴实而鲜亮;童心是好奇与敏锐的,它机灵地捕捉着世界上的奇光异彩;童心同时又是非常脆弱的,它像荷叶上的露珠那样容易被风吹落。我们要呵护童心,激励童心,塑造童心。做孩子们成长的启蒙与引领者,靠近童心,倾听童心的呼唤。发掘每个孩子的色彩潜能,让孩子在自如、自由的学习范围中表达,创造。
  色彩,奥妙无穷。美术色彩教学活动培养了孩子优秀的个性品质,美术色彩教育陶冶我们的情感,使人具有美的灵魂,成为更完善的人。给他们一个绚烂的世界,让他们的童年充满乐趣。
其他文献
在研读完文⑴、⑵、⑶后感受颇多、受益匪浅.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利用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可快速作过圆锥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现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圆锥曲线的几个性质  1.椭圆上任一点的两条焦半径的夹角被该点处的法线所平分.  证明:如图(1)设椭圆方程为 ,且 为椭圆上任一点, 是左右焦点,则 , ,过点 的法线方程为 .令 ,得 ,故法线与 轴交点 的坐标为 .所以 、 .  过点 的法线
期刊
[摘要]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理念的倡导下,我们必须走出课堂评价的误区,采用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评价 误区 激励性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理念的倡导下,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中出现了新的教育方式——激
期刊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艺术。从生活出发学习美术,是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最后让美术回归生活,也是美术学习的最终目的。外国语学校孙红老师的《有趣的勺子》这课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老师设置了适合于低年级孩子的教学情境,深入细致的分析加上精彩的示范,让孩子们在自由探索中获得了新的绘画表现方法,孩子也变得越来越自信。  一、从游戏中感悟主体  万事开头难,如何开个好头,对整节课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期刊
舒芜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颂歌,又是女性的悲剧。”在《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悲剧最让人扼腕长叹,长久以来,人们将此悲剧多归咎于以史老太君为代表的贾氏家族的独断专行,笔者不揣浅陋,试从林黛玉性格方面另辟角度对其爱情悲剧进行探讨。  一、宝黛爱情基础使得他们的真情终究离散为一出悲剧  宝、黛第一次见面即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可谓一见钟情。黛玉初见宝玉时,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
期刊
一、教学片段  本文所授内容为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第四单元《比例》第二节正反比例的意义中的第三课时《成反比例的量》。它是继学习成正比例的量内容之后,书上所引例题是根据速度、路程、时间三者的关系直接导入的。然而新的理念则提倡教学不应是不折不扣的执行。教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只教教材。“用教材”不是死啃教材,不是唯教材至上,而应把教材看作一个参照的蓝本,是在此基础上的开发与创新,而不是简单的执行与传递。要
期刊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但决定那颗美的种子能否生根发芽?关键在于老师、在于老师能否创设机会给予有效的指导。就如《指南》在幼儿艺术领域中说的那般:“幼儿的美术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确实,在我们的生活周围不乏有一些美的事物,它们富有丰富的可塑性和想象性:比如卷心菜、莲藕的切面就像是一个各种
期刊
[摘 要] 高考文学性阅读是失分的重灾区,对于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更是一场噩梦。本文通过对近4年高考文学类阅读题目的分析,总结出一些出题的规律。按照这一规律,提出通过强化答题技巧,来树立语文学困生解题信心,进而提高得分率的方法。  [关键词] 语文学困生 高考 文学性阅读 复习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浙江省语文高考文学性阅读多次出现小说。虽然,新课程中也添加了《外国小说欣赏》这本教材,其目的在于引导学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要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实践这一要旨呢?我认为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鉴一下“留白”的手法。  留白,本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让人留有想像的空间。而“
期刊
[摘要]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串联起这四大能力的核心就是语感。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生理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而这些经验和能力并不是通过简单的课堂教学就可以传递给学生的。要培养语感,就要丰富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通过诵读领悟文本的精髓,要内化与语感相关的理论  [关键词] 语感 语文教学 经
期刊
[摘 要] 教师提问是指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的刺激以及幼儿做什么、如何做的指示,从而达到激发兴趣、启发思考、检查学习、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因此如何促进提问行为的有效性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幼儿教师在早期阅读提问中存在的误区,从提问的对象,目标,方式,时间点和关键点等方面提出提高提问有效性的几条策略,从而更好地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更有效地把握主体性教育,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期刊